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4-01-15李志坚叶茂桂张丽娟

科技智囊 2023年12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科技

李志坚 叶茂桂 张丽娟

1.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研究基地,广东,广州,510627;2.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只有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了一批知名高校、重点实验室、创新型龙头企业和优秀科研人才,科技创新氛围愈发浓郁。面向未来,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争取全球科技创新范式转换的主动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担当。

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现状

2019 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锚定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坚持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围绕空间、平台、要素、教育、人才等方面,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科技创新格局逐渐成形成势

自2019 年以来,粤港澳三地携手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基本形成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发展主轴、以深港河套、粤澳横琴为发展极点的协同创新空间骨架,珠三角、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日益形成强大的科创资源集聚效应。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广州科学城、佛山三龙湾科技城、佛山季华实验室等把沿线科创资源串珠成链,撑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中轴脊梁”。2017—2023 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 年居全国第一[2];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20—2023 年,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 年位列全球第二1。如表1 所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2022 年研发经费总额高于江苏、北京、浙江、上海等省市。2根据广东省科技厅统计,2022 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6.9 万家,连续7 年排名全国第一,超九成集聚在粤港澳大湾区;全省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为83.73 万件、53.92 万件,均位居全国第一。(见表2)

表1 2022 年大湾区内地九市研发经费与国内主要省市比较

表2 2022 年广东与国内主要省市相关专利指标情况(单位:万件)

(二)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布局

一是推动大科学装置密集落地。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了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鹏城云脑、中国散裂中子源、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一批大科学装置。[3]二是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相继落地揭牌,粤港澳三地携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先进智能计算平台(横琴)、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三是构建高水平实验室体系。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先后组建,与省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形成高能级多层次实验室体系。推动广州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在香港设立分部。截至2023 年5 月,横琴已布局建设31 家创新平台,前海集聚了125 家创新载体,南沙建成132 家创新平台,河套深圳园区设立了10 个创新研发平台;共设立20 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促进粤港澳三地政产学研人员深化合作。(见表3)

表3 大湾区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名单

(三)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更加紧密

一是支持各类科创主体开展联合攻关。广东省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基地以及深圳、珠海等科技专项向港澳开放,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推动科研要素跨境流动,开展生物材料过境试点。截至2022 年年底,全省科研项目财政资金跨境拨付累计超3.7亿元。二是推动合作园区建设。近年来,粤港澳三地相继建设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等园区平台,规划建设前海深港创新产业园、香港科技大学科技园。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广东省创新主体与港澳科技企业、高等院所、金融机构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探索形成“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成功推动大疆无人机、云洲无人船等港澳先进创新成果在珠三角落地,联合推动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四)高等教育合作逐步走向深入

自2005 年以来,粤港澳三地合作建校、办学实践不断推进。截至2023 年上半年,内地与港澳已建成3所合办大学,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澳门大学横琴校区自启用以来,相继建立一批联合实验室、产学研示范基地等创新载体,有效地推动澳门与广东的科技创新合作。2020 年年初,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一期)已于2023 年8 月正式竣工;澳门科技大学珠海校区加快建设,香港大学在深办学落地进程提速,香港理工大学(佛山)、香港都会大学(肇庆)也在积极筹备中。此外,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的特色职业教育园区于2023 年3 月开园,开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新局面。(见表4)

表4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合作办学情况

(五)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成效初显

一是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推动横琴、前海、南沙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生效,吸引港澳台及国际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来大湾区工作。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持续推进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推动佛山、东莞、江门、中山等城市建设“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便利粤港澳三地人才之间的交流交往。二是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水平推进粤港澳“一试三证”职业资格评价工作,在横琴挂牌成立粤澳合作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站,推动相关人士获得技能证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行业协会探索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打造技能人才生态体系。举办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吸引港澳人才参赛,推动粤港澳三地技能人才加速交流融合。三是吸引港澳青年来粤创业就业。建立“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4 000 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超5 500 人。香港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香港青年到珠三角工作。

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原始创新能力不强

基础研究能力和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落后,缺少颠覆性、重大前沿性科技创新成果。[4]从投入结构看,2022 年,广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约320 亿元,占研发总经费比重约7.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7%),但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2%—23%的基础研究投入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从投入主体看,目前,全省基础研究的主体仍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除了少数旗舰型企业、领军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能力和动力不足。从原因看,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全球基础研究方向和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开展基础研究所需的基础软件、核心算力算法、关键仪器设备、主要平台仍然受制于人[5],缺乏顶尖研究人才和团队,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氛围还需要进一步营造,实现“从无到有”的原创性重大突破仍然任重道远。

(二)协同创新发展质量不高

一是科教合作广度深度有待拓宽。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和教育合作上仍然存在合作范围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知识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科研合作主要以政府课题合作为主,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协调发展不够充分,区域协同创新效果不够明显。[6]二是产业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城市产业自成体系,城市之间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城市间园区共建、产业互动、技术合作不够深入,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及平台联结未能形成互联共享。三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合力不足,存在低水平重复投入、科技资源整体配置效率低等问题。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存在约束。例如,科研样本、实验试剂、耗材、遗传资料等物资种类繁多、覆盖范围广,出入境流程较为烦琐;国家针对重要数据、核心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尚无明确规定,阻碍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数据的正常流动;珠三角与港澳在药品、医疗器械、设备进口、科研材料等方面的规则尚未得到充分衔接。

(三)世界一流创新企业不多

除华为、比亚迪、腾讯、广汽等企业外,粤港澳大湾区缺少国际一流创新型、制造型企业[7],尚未在全球投资者心中建立起“创新驱动”“基业长青”等形象,产业控制力和全球话语权仍有待提升。进入“十三五”以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500 强企业数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但其发展质量效益与旧金山湾区的头部企业相比,还有较大的追赶空间。(见表5)例如,综合来看,苹果、Alphabet、特斯拉、英特尔等企业的2022 年营收和利润远胜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型企业。由于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以代工生产或加工贸易模式嵌入全球产业链,技术原创性和先进性的基因、机制先天不足,部分供应链的可替代性较强,未来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另外,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诞生了一批独角兽企业,但技术储备还不够强,距离成为世界顶级科技创新企业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

表5 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部分世界500 强企业发展效益对比

(四)金融支持创新作用不足

近年来,广东制定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措施,组建了省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粤科创投公司,争取更多国家科技创新再贷款落地广东;广州市成立了产业投资母基金和创新投资母基金,探索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深圳起步较早,打造了多个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培育了深创投、深圳高新投等知名风投机构。但是,对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求,金融支持创新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市场化资金投小投早投硬科技的积极性不高,银行机构针对初创型企业轻资产特点的科技金融产品种类不多,评估变现难、贷款难现象仍然存在。粤港澳大湾区大多数风投创投机构的考核体系还不够健全,缺乏完善的退出渠道、专业的管理团队,导致撬动规模更大的社会资本面临不少困难。

三、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建议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禀赋,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创新环境等方面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走深、走实。

(一)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一是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依托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科研领军人才和顶尖工程师。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等核心节点,持续推进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8]积极谋划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探索成立国际科技情报中心、大湾区科技大脑等战略高端智库。破除急功近利思维定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对“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和“长线”研究的持续稳定支持。

二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用好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季华实验室等重大平台以及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资源,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主动与科研院所对接,通过设立项目合作、分摊研发资金、共享专利、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实施系列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试及转化。以深圳、广州、东莞和惠州等城市为主战场,突破高端芯片制造关键设备和设计软件短板;以珠海、佛山、中山和江门等城市为重点,突破高档数控系统、机床整机及关键部件制造短板。探索在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合作区打造一批产业研发和中试平台,努力让更多前沿重大技术在这里试验转化。

(二)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

一是打造一批独角兽企业和旗舰型企业。优先选择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高成长性的“准十亿企业”“准百亿企业”“准千亿企业”,采取给予资源支持、强化技术嫁接、搭建功能平台、引入战略投资、提高品牌影响力、开放应用场景等方式,培育形成涵盖科技创新、研发设计、运营服务、品牌建设等环节的世界一流“链主”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世界500 强企业。鼓励华为、比亚迪、美的、广汽等龙头企业利用其庞大的资源网络,对项目、平台、人才、资金、数据等关键资源要素进行系统布局,牵头推进产业创新、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级跃升。

二是加快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制造业企业购置研发设备、软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形成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并按规定在配套奖励、人才配置、专项培训、空间拓展等方面给予支持。根据大型企业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关键软件需求形成“产品需求清单”,组织开展供需对接活动,促进大型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扩大产品采购规模,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三是支持大中小科技企业协同发展。以“链长制”为抓手,支持大型科技企业通过数据联通、场景开放、政府采购、载体建设、标准制定、市场开拓、供需对接等方式,带动上下游企业“近地化”布局,形成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圈。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之间互为应用场景、互为配套,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通,培育更多具有创新力、引领力、竞争力的企业,以大企业创新高峰带动打造产业创新高原。

(三)推动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

一是优化国有创投基金业绩考核机制。开展科技创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要形成长期稳定的创新投入机制,激发国有创投基金的积极性和成功率,有必要对引导基金政策目标、执行效果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在尽职调查到位、决策程序合规、未谋取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不对单个投资项目亏损做出简单负面评价,激发国有创投基金投小投早投硬科技的意愿和动力。同时,以国有创投基金在一定周期内的整体业绩作为考核对象,把年度考核作为参考,综合评估被投资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增值服务能力。

二是大力发展风投创投和供应链金融。用活、用好各类产业母基金、科技创新母基金,重视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更多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和管理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和经营,推动实行“子基金+直投”模式,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对接和满足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需求。针对基础研究、技术中试、重大项目产业化、设备融资租赁等关键环节,给予风险补偿、政策性担保与金融机构再担保、股权投资等扶持措施。放大广东科技企业“全链条培育计划”以及广州“领头羊”、深圳“星耀鹏城”、佛山“添翼行动”、东莞“鲲鹏计划”等政策效果,助力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三是健全科技金融组织体系。鼓励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或科技金融分支机构,引导和支持国有金融控股公司设立科创融资租赁、科创小额贷款、科创融资担保等机构。探索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银行,推出“科技贷”“人才贷”“创业贷”等信贷产品,引导更多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前沿科技领域和先进制造业。支持国资运营平台重点发力科技金融,聚焦“双十”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投资一批成长性好、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一批先进技术成果。

(四)建设天下英才荟萃高地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绘制全球关键技术领域人才地图和引才图谱,鼓励珠三角城市积极参与各类海归人才专项对接会或海归论坛,采用“以才荐才”“以才引才”等方式引进海外归国留学人员。每年安排奖励资金,委托猎头机构在全球范围定向“挖人”。探索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新建创新创业学院、新型产业研究院、联合实验室、博硕士培养点等方面引才聚才留才。积极引进大院大所的顶尖科学家到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吸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以及海外院校走出实验室的顶尖科学家,以联合创始人或者首席技术官的身份专注于科研创新。

二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借助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强大实力,聚焦数字经济、新能源、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等领域,培养一批研究型、应用型人才。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深度交流协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培育、储备符合大湾区战略定位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创新人才和技术人才。用好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的政策资源和区域优势,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探索实施粤港澳三方协作人才项目,吸引集聚一批“偏才”“专才”“鬼才”。

三是强化高素质技能人才供给。支持高职院校、技师学院联合工业企业建设一批现代学徒中心或技能交流传承基地,大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探索打通“专业技术职称+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双向通道,建立优秀技能人才技能资格越级申报、技能等级直接认定制度,允许发明专利、业绩要素等直接参与技能等级认定。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组建职称自主评审委员会,创新完善职称评价方式,拓展民营企业专技人才发展空间。统筹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面向制造业当家重点领域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生态环境

一是营造勇担风险宽容失败氛围。培育倡导勇于冒尖、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激励科技创新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事业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充分利用专题会议、创新沙龙和项目路演等各类活动,广泛弘扬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与孜孜求索、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鼓励媒体传播创新理念、创新案例和创新人物。[9]给予科研项目“生长周期”,让优秀人才敢于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

二是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出台推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强化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推广科研项目新型组织方式,在绩效评价中进一步突出市场考验、用户体验,赋予科学家和创新平台在技术路线和资源配置方面更大的自主决策权。实行人员自由流动政策,逐步拓展免签政策实施范围,简化国际人才工作签证和永久居留申请程序,探索在科技创新方面开放独立技术移民。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和政策协调。加强科技部等各部门的沟通与联动,建立健全科技政策联席协商机制,确保各自出台的政策措施相互衔接,提升政策目标一致性和部门协作合力。系统梳理已有政策措施,找到不符合创新主体需求的政策内容,进一步细化明确和推动落地。建立健全鼓励创新政策、宽容失误制度和轻微违法行为甄别处理机制,加强容错纠错会商研判,清晰界定具体的科技创新容错情形,针对轻微违法行为、非因主观故意出现失误错误的,优先采取指导帮助、教育提醒、劝导示范等方式,给予科技创新企业预留成长空间。

注释:

1. 2023年9月2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瑞士公布了《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

2. 2023年9月18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科技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