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洪波:重返“天宫”第一人

2024-01-15熊科

家庭百事通 2024年1期
关键词:乘组天宫神舟

熊科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搭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开展航天医学、空间材料学等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驗。这是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也是我国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任务的全新组合。

三人中的汤洪波备受关注,他首次作为指令长带领神舟十七号乘组前往中国空间站。汤洪波是第二次出征太空,从神舟十二号首次圆梦太空到这次再进入太空家园,他仅过了两年三个月,被各大媒体称为“重返中国空间站第一人”,是两度飞天间隔时间最短的中国航天员。他说:“我时常梦回太空,为了能够重返太空家园,过去的两年,我是在争分夺秒中度过的。”

汤洪波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云湖桥镇飞栏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勤快人,他还有一个弟弟。汤洪波性格文静,爱干净。通常,其他男孩子在外面疯闹,在地上打滚,他回到家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

汤洪波读高三时,看到学校张贴的招考飞行员通告,非常激动,他想报考飞行员。因为体格原因,以前飞行员招北方人比较多,在湖南招的并不多,汤洪波就读的学校十几年才录取过一个飞行学员。尽管希望非常渺茫,还是阻止不了汤洪波的决心,他极力说服父母:“我要守卫祖国的蓝天,像英雄前辈们一样,做点我能做的事。”通过严格的体检、考试等流程,他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被顺利录取,是全校20多个报名者中唯一的入选者。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19岁的汤洪波高兴得不得了,在家里又蹦又跳。他买来一大捆鞭炮,鞭炮声一直从院子响到村头。他在日记中写下:“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从此我既能担起保卫祖国的重担,也能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入学后的军训异常艰苦,有一天,汤洪波忍不住给父母打电话:“累得楼都爬不上去了。”一个多小时后,他怕父母担心,又轻松地说:“刚才只是几句牢骚话,其实也不是太苦,只是想发泄几句,不能与别人多说,只好与你们说说。”

在学业上,汤洪波也遭遇了“拦路虎”:他的体能测试不合格。好不容易从田间地头飞出来,不能还没有飞多远就被淘汰,怎么办?练。他风雨无阻,不断努力超越自己,挑战极限,在操场上跑了一圈又一圈。一年后,他的体能测试成绩从垫底跑到优秀,其他课程也获得优秀。他明白自己不是最聪明的那个人,但一定要做到最努力。

在飞行训练中,汤洪波驾驶飞机,总是把握不稳落地。空闲时,他拿着飞机模型,一遍一遍地比画着如何安全地起飞降落,甚至吃饭时都拿着饭勺比画,一点点稳步提升自己的飞行成绩。夜深人静时,他的脑海里还在演练着飞行,思考眼、手、脚如何更好地相互配合。有了平日的思考和练习,他的飞行成绩总能得到满分,战友评价他是“教科书式的飞行员”。

毕业时,汤洪波选择驾驶战斗机,留在飞行次数多的大西北。他坦言:“飞行员生来就是要飞行的。”他来到新疆,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此后经过8年执飞任务的历练,他安全飞行1159个小时,成为飞行大队的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时,他说:“我喜欢听飞机起飞时发动机的轰鸣声,喜欢开着飞机在云层里钻来钻去,这种直插云霄的感觉很惬意。”

一次,国家从优秀的飞行员中招录选拔第二批航天员,汤洪波义无反顾地报了名。报名参加航天员选拔体检后的一个夜晚,妻子指着星空,对汤洪波说:“没准以后你驾驶飞船在上面飞呢。”汤洪波不禁心驰神往。

经过层层选拔,汤洪波成为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成为航天员后,他把以前飞行用过的头盔,放在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用来提醒自己曾经是空军优秀的飞行员,用那些成功的经历激励自己,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航天员。

进入航天员大队后,汤洪波以为自己有过飞翔蓝天、直插云霄的经历,可以很快体验到漂浮太空的感觉。但事情绝非如此简单,从天空到太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4年左右的时间,他要完成体能体质训练、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航天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课目的学习训练。这些训练,既挑战学习能力,也在挑战生理与心理极限。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一块“硬骨头”,他使用最原始的办法——硬抄资料,来增强记忆。

2019年12月,汤洪波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模拟失重训练时,航天员须穿着水下训练服,持续在水下工作数个小时,这是汤洪波迈不过去的一道坎。“训练服加压后像一艘人形飞船,硬邦邦地套在身上,限制了四肢活动。”他不喜欢这种束缚感,穿上训练服,心里特别烦躁,恨不得马上脱下。每次训练前的晚上,他都寝食难安,暗暗自责:“训练都完成不了,谈什么航天。”

汤洪波不敢把这种训练的痛苦告诉家人和同事,怕大家为他担心。有一天,他请工作人员把训练服的温度尽量调低,让心情冷静下来。多次训练后,他才越过了这道坎。他表示:“心里只要有希望,一步步地朝着这个梦想去努力,有朝一日,终会梦想成真。”

汤洪波想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没想到,从入选航天员队伍到成功飞向太空,训练和等待的时间竟长达11年。在这漫长的11年中,有很多挑战在等着他。坐转椅、48小时沙漠救生训练、72小时的狭小环境剥夺睡眠训练,他都要全力以赴,咬牙坚持。他坚信:“经历过这种极限考验,以后哪怕再难再苦,都能扛过来。”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27秒,汤洪波和战友一起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直刺苍穹,飞向太空,顺利入轨。46岁的汤洪波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首飞”,为此他准备了4000多个日日夜夜。他说:“做更好的自己,每天让自己稍微优秀一点。要想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

作为中国空间站的首批“住户”,汤洪波面对着各种未知与挑战。第一次执行任务,难免会有压力,但他把压力看做动力:“对自己的信任,就是确保每个步骤零失误,就是对航天团队的信任,保证每天身心健康,以免让地面的工作人员担心。”

2021年9月17日,汤洪波结束了为期92天的太空驻留生活,完成了多项任务,验证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离开空间站时,他转了一圈空间站核心舱,心里有着诸多不舍,心想:肯定还会回来的。

回到地球,汤洪波成了公众人物,走到哪里都能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鲜花、掌声与赞誉。不管外界有多少关注与褒奖,他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载人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是千千万万个航天工作者团结协作、共同托举的飞天梦。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国家,属于整个载人航天事业,属于所有航天人。”

汤洪波总是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说:“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不会因为一次飞行而有太多改变,我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人,只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从事载人航天事业。”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飞天梦,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鼓励他们追求科学和航天梦。他强调:“相信持续努力的力量,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汤洪波为自己的这次飞行打了100分。他说:“我很满意。毕竟是从无到有,中国人第一次进驻自己的太空家园。”2021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予“三级航天功勋奖章”。他時常提醒自己:“身体可以失重,但心灵永远不能失重。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负时代、不负梦想。”

不到一年时间,汤洪波便被选入神舟十七号任务乘组。这次,他被任命为指令长。他表示:“上次,我只要跟着指令长完成任务就行了,而这次带的是两位年轻的新同志,时间短,训练紧。不仅要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完成好,还要确保整个乘组的工作能完成好,要将两位战友安全地带上天,安全地返回地球。”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但也认为有压力是件好事,会促使自己不断完善训练,他相信,准备到位了,就更加有信心。

为化解两位年轻战友对未知的焦虑,汤洪波带领他们经历了反复磨合、训练及心理疏导的过程。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飞行经验,事无巨细地为战友讲解天地差异,手把手传授自己掌握的技术。他高标准,严要求,补缺补漏,强化训练。每项应急预案,他都要求反复训练,形成肌肉记忆。他向战友强调:“在太空飞行危险无处不在。航天员即使睡着了也要睁一只眼睛,要做到前一秒与周公握手,后一秒精神抖擞,及时切换到高效应急处置状态。”

与上次只有一个核心舱相比,这次,汤洪波进入的是有着三舱构型的中国空间站。此次飞行任务,新增加了一些实验,操作复杂、使用工具多,更加考验航天员的应变能力。他说:“我们乘组一定会发挥团队精神,天地一体,团结协作,有信心、有决心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飞行前,汤洪波在微信朋友圈写下“做难事必有所得”。他坦言道:“尽管地球生活还没待够,但我迫不及待地想重返太空,亲眼看看太空家园如今的新变化,期待与3名战友胜利会师。”

2023年10月26日,汤洪波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说:“我现在要回到太空了,回到太空的那个家,那个探索宇宙的起点,一个新的起点,我对那里充满了期待。我觉得应该是一次充满挑战、充满未知,也是一次很美妙、很浪漫的太空之旅。”

编辑|龙轲轲

猜你喜欢

乘组天宫神舟
“博士乘组”奔赴苍穹
天宫热闹啦: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天宫
神州十四号乘组进驻天宫空间站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
天宫出差乐趣多
天宫之眼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神舟十一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