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4-01-15柯国伟莆田市涵江医院泌尿外科福建莆田351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2期
关键词:石术清除率输尿管

柯国伟 莆田市涵江医院泌尿外科 (福建 莆田 351100)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预后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2例。以抽签分组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PCNL)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结石清除率、血清炎性因子、肾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0.73%、97.56%;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0.00%、100.00%,对比差异均不显著(χ2=0.576、1.012,P=0.448、0.314)。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血尿、肾损伤、输尿管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创伤小于PCNL,患者在术后检查中显示结石清除率也较为满意,肾功能受到的影响更小,并发症风险更低,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结石,可导致患者腹部疼痛、尿痛、血尿等症状。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输尿管结石在我国是一种发病率约10%的结石症[1]。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案较多,但手术治疗是效果最直接的方式[2]。通过手术可清除绝大部分结石,解除输尿管梗阻,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而目前在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中以微创术式治疗为主,其中代表性的术式包括经输尿管镜(硬镜/软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3]。而在实际操作中,为提升碎石效率,降低结石残留,往往还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4]。钬激光的应用极大提升碎石效率,能够减少结石残留风险,其效果得到认可[5]。在本次研究中对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展开分析,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82例患者。通过与微创经皮肾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 年3 月~2022 年8 月82 例被超声等检查方式确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以抽签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4~68岁,平均(42.56±11.68)岁;结石直径0.6~2.5cm,平均(1.50±0.42)cm。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24~71岁,平均(42.27±11.62)岁;结石直径:0.6~2.6cm,平均(1.53±0.46)cm。

纳入标准:①经超声等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6];②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无手术禁忌者;③患者或家属签署研究知情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②合并严重泌尿感染;③体质量较大,体质量指数>28kg/m2;④合并肾结石患者;⑤复杂性输尿管结石。

1.2 方法

观察组:入室后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行全身麻醉。沿超滑斑马导丝经输尿管置入输尿管硬镜,对尿道、膀胱等进行观察。通过输尿管镜置入拦截网篮,并在结石上方打开。插入并打开钬激光,设置频率为1.0~1.5J/15~20Hz,连续脉冲碎石,采用虫噬法将结石粉碎,尽可能粉碎结石,结石大碎块以拦截网篮取出。常规留置F7双J管和导尿管,术后密切观察,于3d后拔出导尿管,术后1个月复查时评估是否拔除双J管。

对照组:入室后体位、麻醉方案同观察组。将F7输尿管导管送入结石下方,然后改俯卧位。超声引导下完成肾盏穿刺,穿刺位置常规选择在11肋间隙或12肋下,腋后线至肩胛旁线间区域,完成经皮肾通道的建立。置入导丝,再以筋膜扩张器扩张至F18,完成操作通道的建立。在导丝的引导下置入肾镜,顺行至输尿管并找到结石位置。对结石性碎石、取石操作,常规方式双J管,造瘘。手术后3d确认是否拔出造瘘管,术后1个月评估是否拔出双J管。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②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进行超声复查,评估患者结石清除率。其中结石清除率以不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为标准;③抽取患者的静脉空腹血4mL,离心处理后(10min,3000r)进行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检测,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④抽取患者的静脉空腹血进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的检测;另进行患者肾功能检查,指标为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ar filtration rate,GFR);⑤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血尿、肾损伤、输尿管损伤。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对比(±s)

表1.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对比(±s)

组别n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术中失血量(mL)观察组41 92.26±15.65 3.72±1.16 35.26±4.58对照组41 76.58±14.27 4.68±1.32 43.52±6.92 t 4.741 3.498 6.374 P 0.000 0.001 0.000

2.2 两组结石清除率对比

两组术后1周结石清除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结石清除率对比[n(%)]

2.3 两组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IL-6、TNF-α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术后2周观察组IL-6、TNF-α指标水平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

表3.两组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

注:术后1周与治疗前对比,*P<0.05

组别n IL-6(pg/mL)TNF-α(pg/mL)治疗前术后1周术后2周治疗前术后1周术后2周观察组41 25.26±8.52 58.24±10.26*5.56±1.36 1520±252 2501±295*1235±125对照组41 26.77±8.69 60.14±10.69*11.47±1.82 1572±248 2834±315*1532±142 t 0.795 0.821 16.656 0.942 4.941 10.053 P 0.429 0.414 0.000 0.349 0.000 0.000

2.4 两组肾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SCr、GFR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周观察组SCr指标低于对照组,GFR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肾功能指标对比(±s)

表4.两组肾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n SCr(μmol/L)GFR(mL/min)治疗前术后1周治疗前术后1周观察组41 125.14±15.25 132.41±13.62 122.26±15.91 108.14±12.68对照组41 122.65±12.82 165.74±15.86 125.14±15.98 95.51±13.47 t 0.800 10.209 0.818 4.372 P 0.426 0.000 0.416 0.000

2.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血尿、肾损伤、输尿管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输尿管结石作为常见的结石病,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彻底清除结石,解除输尿管梗阻[7]。临床可通过药物、体外冲击波、手术等方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的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等[8]。但药物治疗仅能在体积较小的结石患者中应用,适用性不强,且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9]。体外冲击波治疗是利用冲击波对结石进行冲击,使其体积缩小,达到治疗的目的。但冲击波治疗的局限性也较大,且往往需要多次冲击波治疗才能获得一定疗效[10,11]。临床治疗输尿管结石最直接的方案是外科手术治疗,相较药物、体外冲击波治疗结石清除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因而当前输尿管结石治疗的主流方式是外科手术治疗[12]。

外科手术方案中,对于符合微创手术治疗适应证的患者,首先选择微创术式。在微创术式中按照入路方式,可分为输尿管镜取石术、后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13]。输尿管镜碎石术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新型术式,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14]。并且利用ND-YGA激光、钬激光、钛激光等激光碎石,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15]。输尿管镜下联合钬激光取石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术式,本次研究为探讨该术式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与经皮肾镜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72±1.16)d、(35.26±4.58)mL,相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在李明峰等[16]研究中显示采用借助钬激光碎石患者康复情况也较好,住院时间为(7.1±1.5)d。之所以观察组康复时间更短,其原因在于经皮肾通道直达输尿管上段结石部进行碎石,术野较好,可极大缩短操作时间,但肾通道需要贯穿肾实质,穿刺造成的创伤更大,因而出血更多、住院时间更长。本次研究还对比两种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结果显示在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IL-6、TNF-α指标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在术后1个月观察组则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观察组选择的输尿管镜下联合钬激光取石术造成的创伤更小,故在术后康复更快。观察组在肾功能损伤及并发症的对比中,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优势,其原因也是由于经皮肾镜通道取石,虽然操作简单,但创伤较大,会对肾脏造成功能损伤,也会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微创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理想,能获得较满意的结石清除率,并且相较PCNL造成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猜你喜欢

石术清除率输尿管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血液透析滤过中前稀释和后稀释的选择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