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中大姚六苴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靶区圈定

2024-01-15谢金云尹佳明

现代矿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矿层铜矿高峰

谢金云 尹佳明

(1.腾冲市恒益矿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2.云南铜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地球物理勘探可利用各地质体的电性差异进行分区,每一种划分方法都是基于地质体的某种属性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和片面性,这也是物探成果具有多解性的根本原因[1-5]。因此,在工作实际中,多结合地质勘查、钻探工程及地球物理化学等手段对找矿成果进行综合解译,是减少多解性的有效途径,也在深部找矿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6-7]。六苴铜矿位于云南大姚县六苴镇,是滇中楚雄盆地的典型层控型矿床。目前,该矿山已开采多年,浅部资源已消耗殆尽,探寻深部隐伏矿(化)体是矿山主要的工作目标。鉴于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深度大、控制范围广,故本次研究将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作为主要找矿手段,力求在矿区深部取得新的找矿突破。

1 成矿地质背景

楚雄盆地在平面上表现为北宽南窄的楔形,是整体位于滇中地区的大型中、新生代的沉积-构造盆地,隶属于扬子地台西缘的康滇地轴南侧,总体呈东、西两侧隆起而中间坳陷的构造格局[8-11],最终演化为现今“南北分块”“东西对冲”的构造格局。根据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区内地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3个构造层:①上部构造层自中生界到新生界均有发育,构成了断陷盆地的主要部分,自下而上亦形成3 种含矿建造;②中部构造层是被动大陆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层自晚元古界至古生界均有出露,隐伏于盆地的褶皱基底之上,或分布于盆地四周,该构造层发育的玄武岩含铜背景值较高,推测其为晚期喷发期的产物,构成盆地次要的矿源层;③下部构造层为沉积盆地的刚性基底,该构造层发育大量的Cu、Fe、Zn 等金属矿床,构成楚雄中—新生代盆地型砂岩铜矿的初始矿源层。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 层

矿区内主要出露白垩系下统地层,地层层序清晰,自下而上分别为高峰寺组(K1g)、普昌河组(K1p)、马头山组(K2m)及江底河组(K2j)[12]。白垩下统高峰寺组纳么段(K1gz)紫红色砂质泥岩及凹地苴段(K1gw)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出露于矿区顶部。普昌河组(K1p)以紫红色泥岩夹粉砂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劈理构造发育,风化后呈片状、梳状,以钙泥质胶结为主。

马头山组(K2m)作为矿床的主要含矿层位,可细分为3 个亚段:六苴下亚段(K2ml1)是以灰色、浅灰色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的浅色层,含砂砾岩、粗砂岩及砾岩等,局部发育紫棕色的长石石英砂岩,该层位是六苴铜矿的重要赋矿层,与下伏的普昌河组(K1p)界限清晰;六苴中亚段(K2ml2)为泥岩及紫红色砂岩互层段,是矿区的次要含矿层位,偶见长石石英砂岩及细砂岩,层理发育;六苴上亚段(K2ml3)以紫红色厚层状泥岩为主,夹粉砂岩、细砂岩,该层的顶部演变为浅色(灰绿色、浅灰色)的粉砂质泥岩,层内发育大量石膏、晶洞。大村段岩性以灰色、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顺层理发育条带状墨绿色、黑色炭质泥岩石膏,偶见稀疏浸染状斑铜矿、黄铜矿及黄铁矿。

2.2 构 造

大雪山复式背斜构成矿区的骨架构造,其轴向由么社底簸的NW 向往南逐步转为SN—NW 向倾没于界牌附近,倾角10°~30°,在石门坎地段倾角变陡(40°~80°),矿区内凹石门坎、火箭山、地苴、落及木乍及六苴等矿点均分布于主背斜西翼的矿化带。

受区域构造的影响,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可大致划分为NW 向、近EW 向和近SN 向3 组:近NW 向压扭性断裂形成时代较早,集中分布于矿区西北端的普昌河组(K1p)及江底河组(K2j)之间,多为顺层滑动或小角度相切,造成矿体呈阶梯式下降;近EW 向断裂产状在NWW 向—近EW 向—NEE 向变化,对矿(化)体有明显的破坏作用,破碎带附近的岩体中偶见铜矿化;近SN 向断裂倾角变化较大(25°~65°),总体与大雪山背斜轴近于平行,多为褶皱同期构造,规模较小但成群出现,常见辉铜矿呈密集散点状和脉状产出,矿化富集作用显著,局部地段Cu 品位高达10.0%,对于矿体的富化具有积极意义。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地质特征

六苴矿床总体上呈缓倾斜状向深部延伸,在空间上展现为半环带状,产状总体呈缓倾斜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240°∠30°),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形态相对简单,紫色岩层在剖面西侧呈分枝状或楔形,偶见交替状尖灭,灰白色岩性段则作“燕尾”式赋存于紫色层中分枝复合至逐渐尖灭。

Ⅰ号主矿体是矿床内规模最大的工业矿体,走向延长约3 000 m,宽150~450 m,厚度变化较大(1~36 m),平面上形似一条带子,沿端州方向中间厚、两侧薄。该矿体在纵剖面上则呈“鱼头”状尖灭于六苴下亚段(K2ml1)的紫色砂岩中,东侧呈“燕尾”状分枝尖灭于六苴下亚段(K2ml1)的浅色砂岩中(图1)。该矿体沿NW 向侧伏,至1 700 m 处宽度急剧收缩仅百余米,平均品位1.08%。Ⅱ号矿体整体产于Ⅰ号矿体的北段,受断层错动的影响而在地表出露宽度仅3.3 m,规模较之Ⅰ号矿体小。

3.2 矿化控制因素

六苴铜矿床总体为滇中沉积成岩-后生改造成因,其成矿物质主要源自楚雄盆地东侧的元谋古陆的富铜矿石经风化、迁移至盆地形成紫色矿源层富集,经后期喜山运动形成大量富集[13-15],严格受地层、岩性的控制,并具有显著的时空成矿性:①矿化总体出露于白垩系下统高峰寺组凹地苴段(K1gw)和上统马头山组六苴段(K2ml);②矿床在空间上距离元谋古陆10~30 km,在利于成矿的沉积地层中发育了一定规模的浅色岩石,可见卤水改造痕迹。

3.3 矿石矿物特征

矿床内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铜矿,次为黄铜矿、斑铜矿,氧化物以孔雀石为主,并含极少数的硅孔雀石、铜蓝、赤铜矿等。辉铜矿多产于砂粒边缘,亦或镶嵌于砂粒胶结物中,偶呈断续状嵌布于水平层理中,极少数富集于泥质物、砂质物边缘中。斑铜矿则主要呈星散状嵌布于胶结物中,多余辉铜矿、黄铜矿伴生,可看到格子状、亚文象状及粒状连晶。氧化带中多发育孔雀石,多呈薄膜状发育,或与辉铜矿呈包裹体连生,仅极少数脉状体充填于裂隙之中。脉石矿物以长石、石英、方解石为主,含少量石膏和白云石等。

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前人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化探手段的原生晕Cu、Ag、Pb 分带标志可指示一定深度范围内隐伏铜矿体的存在,在矿区内反映为矿体沿含矿层在埋深200 m对应地面含矿层[16-17]。根据地球化学探测手段,六苴矿床元素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分布规律:①自东向西横向元素分带为Zn-Pb→Ag-Sb-Co-Ni→Cu-Ag-As-Sb-Hg-Pb→V-Hg→Sb-Hg;②自北向南纵向分带为Cu-As-Sb-Hg→Cu-Ag-As-Sb-Hg→Cu-Ag-As-Hg→Cu-Ag-As-Sb-Hg-Ni;③垂向分带以矿体为界,矿体上方为Co-Ni-V 组合异常,矿体处为Cu-Ag-As-Sb-Hg组合异常,矿体下方为Pb-Zn异常(图2)。

本次研究对高峰寺组至江底河组地层中284 件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所有样品中Cu、Pb、Zn、Ni、Co、V、As 含量总体较低,在江底河组灰绿色泥岩及高峰寺组长石石英砂岩中显示出较高的Cu、Ag 异常,这与矿体赋存于凹地苴段和刘苴段的宏观地质特征相符。此外,地球化学异常整体呈NNE—NE 向,与研究区矿体走向一致。

5 综合地球物理特征

本次研究利用广域电磁法对布设的35 线、16 线和64 线3 条剖面进行WFEM 测量,各剖面测量成果:①16 线剖面的凹地苴段(K1gw)整体电阻率特征为中高阻—高阻,推测断层Fw1出露于40 号点附近,该断层造成了断层下盘抬升,鉴于16 号勘探线控制的六苴下亚段(K2ml1)往南、北两端均有延伸,推测该延伸地段存在一定的找矿空间,故16 线II 号成矿有利带位于推测的白垩系下统高峰寺组凹地苴段(K1gw)Fw1、Fw2夹持部位,长500 m、宽200 m,距地表约1 000 m(图3);②64 线剖面的高峰寺组纳么段(K1gz)和美宜坡段(K1gm)整体电阻率特征为中高阻—高阻,Fw1、Fw2出露于20、62 号点附近,I 号有利成矿带位于白垩系下统高峰寺组凹地苴段(K1gw)Fw1、Fw2夹持部位,长300 m、宽180 m,距地表约950 m;③35 线剖面的高峰寺组纳么段(K1gz)和美宜坡段(K1gm)整体电阻率特征为中低阻—中高阻,Fw1、Fw2出露于30、72 号点附近,Ⅲ号有利成矿带位于白垩系下统高峰寺组凹地苴段(K1gw)Fw1、Fw2夹持部位,长400 m、宽170 m,距地表1 000 m。

总体而言,本次开展的3条剖面地球物理解译与宏观地质特征吻合度较高,基本反映出矿区内地层展布情况,地层整体倾向西、靠近大雪山背斜部倾角较陡,随着远离背斜而倾角逐渐变缓为近似水平,深部的赋矿层位凹地苴段(K1gw)较为稳定,推测标高位于900~1 100 m,具有较好的容矿空间;各剖面均反映出矿区内存在Fw1、Fw22条断裂,均倾向NE,倾角70°左右,二者的夹持部位可为热液提供运移通道;白垩系下统高峰寺组凹地苴段(K1gw)作为有利的成矿层位,其在构造附近部位发生蚀变的可能性极大,为重点成矿靶区。

6 找矿靶区

根据本次地球物理广域反演结果看出,物探手段的地层划分及断层推测一致性较好。由于断层对部分地层造成了错动,故本次结合化探、物探解译成果圈定了2 个有利成矿区(图4)。其中,浅部的江底河组、大村段和普昌河组的为低阻体,电阻率一般为几十至几百兆;下部的六苴段为高阻体,电阻率几百至几千兆,电阻率变化区是该区最有利的找矿部位。

7 结论

(1)矿区高峰寺组凹地苴段和马头山组六苴段地层中具有高的Cu、Ag 含量,是矿区重要的赋矿层位,下部的江底河组下部灰绿色泥岩中也具有较高的Cu、Zn、Ag 含量,可能是深部六苴段成矿信息的地表反映,是有利的找矿地段。

(2)六苴矿床成矿地质体为特定的岩相组合、地质构造及深部盆地流体的产物,地球物理工作有效揭示了矿区深部地层延伸情况,并提出具有高阻和低阻转化带是有成矿的有利空间。

(3)建立了六苴矿床成矿模型和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并圈定重点找矿靶区2 个,分别位于六苴矿段西向延伸部位及下伏白垩系下统高峰寺组凹地苴段构造夹持部位。

猜你喜欢

矿层铜矿高峰
新疆和田市沉积矿床矿体特征与岩层特征对比研究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河南舞阳铁矿田铁山庙组矿层下盘地质体成因
开采残余矿层存在的风险及防治对策
石庆云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雨天早高峰,自在从容时。
氧化铜矿硫酸搅拌浸出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