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五育并举,培育五好少年

2024-01-15周世俊

中国德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弋阳腔活动学校

■ 周 菲 周世俊 任 喻

方志敏纪念馆红色研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江西省弋阳县第二小学拥有七十余年历史,是一所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教学创新为一体的老牌学校。学校秉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办学宗旨,倡导“做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综合古韵文化优势,努力打造“有历史、有传承、有特色、有创新、有内涵”的“五有”名校。学校立足实际,将古韵文化优势与“双减”政策有机结合,“有声有色”地开展教学创新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旨在培育“品德好、学习好、习惯好、身心好、生活好”的“五好”少年。

一、理念引领,确定德育目标

学校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与“传承红色基因,落实古韵润校”的学校理念相结合,在“五育”融合视域下,创新学校的德育管理模式,将培育“五好”少年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五好”即品德好、学习好、习惯好、身心好、生活好。其中,“品德好”要求学生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道德意识;“学习好”要求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具备小学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快乐中学习;“习惯好”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身心好”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身心的方法;“生活好”则要求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学会多项生存技能。

二、立体建构,培育五好少年

学校通过丰富的思政课程、各类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德育管理模式,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五好”少年,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德”立身,知荣明耻——品德好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小学生可塑性强,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定型的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将品德培养置于德育工作的首位,以思政课程为抓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学校深入挖掘特色教育资源,通过开展“学起来”党史国史专题学习会、“唱起来”歌唱祖国大合唱比赛、“讲起来”礼赞祖国演讲比赛、“做起来”我爱我的祖国手抄报和征文比赛等活动,掀起了爱国主义活动热潮。学校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入队仪式、主题班队会、中队会等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教育。此外,学校还聚焦学生的基础素养培养,以开展文明修身的实践课题为抓手,设立红领巾监督员,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学校持续开展文明班级评比和“最美班级”班级文化布置评比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实践方面,学校积极响应并贯彻县教体局的要求,通过开展清明祭扫英烈、讲红色故事比赛、制作红色诗集、“向雷锋叔叔学习”手抄报评比等各类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学校红领巾讲解员也积极参与社区宣讲,如走访当地检察院、就业创业中心、东街社区等,并多次受邀参加电视台录制。学校还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认同。此外,学校还结合社会热点,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构建平安校园”以及“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安全的校园中养成品德、完善人格。

(二)以“学”励志,探索真知——学习好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意识逐渐树立,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各项学习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此,学校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评价模式方面都严格贯彻“双减”政策,力争在学生课业负担逐步减轻的同时,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以课程体系为抓手,加强学科之间的连接与融合。学校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联系和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将此要求纳入学校教师赛课的评分标准。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如包饺子、采摘蔬菜并售卖、表演课本剧、帽子设计、废弃物改装等,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以环境育人为载体,构建了“走出+走进”的学习模式。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除叠山书院外,还与附近的图书馆、方志敏纪念馆、方志敏故居、革命根据地、主题公园等场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了校外学习。同时,学校还开设了无人机、电子机器人等社团,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学习环境从物理空间延伸至虚拟空间。此外,学校结合校园文化特色,通过弋阳腔文化浸润学生身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弋阳腔特色展馆,收录了弋阳腔的各行当与脸谱,使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近学生,让学生感叹弋阳腔文化的魅力。学校聘请了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的专业演员来校给学生授课。七年来,学校从最初的一个弋阳腔教学班发展到如今的四十六个弋阳腔课堂,学生参与人数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的近两千人。如今,学校师生人人会唱弋阳腔。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主编排弋阳腔表演曲目,不仅改善了形体,获得了愉悦的身心,还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了审美素养,提升了人生境界。

三是以因材施教为导向,探索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扎实开展课后服务课程,要求全体教师做好课外辅导、课后答疑等工作,以提高课后服务的实效性。学校通过“微家校”平台推进评价改革,要求教师以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当日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实时反馈给家长。学校还充分发挥了家长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会,并组织教师进行家访,为每位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以“习”笃行,受益终身——习惯好

习惯奠基人生,教育铸就未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努力将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植于每位学生的内心,融入他们成长的每一个环节。这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承诺。

学校建立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高效运作机制,构建了以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为主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学校养成教育网络。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开展了各类习惯养成的专题活动和评比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如,学校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并表彰“五好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校园活雷锋”等,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激发了他们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学校还开展一日常规比赛,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班集体风气。

(四)以“身”践行,护“心”成长——身心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但关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更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对于小学生而言,身体健康是学习的前提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则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业的成功具有深远影响。

为此,学校通过开展合理的体育锻炼以及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其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使其更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在校内,学校通过举办篮球友谊赛、五人足球赛、花样跳绳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比赛,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意志,营造全校参与运动的氛围;在校外,学校会在寒暑假安排绳梯脚步练习、接纸团、双人反应力比赛、小蝌蚪找妈妈等假期体育活动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在心理健康方面,班主任通过建立一生一档,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采取“情绪管理的团辅活动”“沙盘游戏”等措施,联合家长进课堂,让学生拥有积极阳光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以“生”为实,“活”出精彩——生活好

学会生活能让学生发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各种联系,发现生活中的智慧和美好,进而滋养自身的精神世界。因此,学校从“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角度积极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社会实践技能培训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1.小手拉大手项目——学会做事

六年来,学校坚持开展“小手拉大手”项目,包括亲子家务、手工制作、劳动分享、美食烹饪、清扫街道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不仅体验到了筹划、分配任务、利用资源等方面的过程,还培养了规划时间和任务、制订相应计划的能力,全面锻炼了实际操作的技能。

2.注重社会实践——学会共同生活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制订了适合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在学校的劳动基地参与各种活动,如刨地、播种、浇水、拔草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校充分利用社会与地方资源为四至六年级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开展学生志愿讲解服务,组织学生赴龟峰、纪念馆等地开展研学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在共同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关爱他人。

3.加强技能培训——学会生存

学校积极参与县政府和县教体局组织的“平安浪花行动”,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游泳培训,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在培训结束后,学校会对学生进行游泳技能的考核,以提高学生自防自救的生存能力。此外,学校还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亲自教授学生一些生存技能,例如包粽子、制作清明粿、烤面包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以文化人,铸就辉煌成就

学校以文化润人、以德育立人,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学校通过抓牢基础、深入拓展、突出特色等方式,助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争做“五好”少年。学校通过开展以“传统文化+技能”为模式的兴趣活动,让学生学在学校、玩在学校、乐在学校,既贯彻了“双减”的宗旨,又实现了打造优质均衡教育和传承古韵文化的目标。

学校通过多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支持学生自由探索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加强学生自主性、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和学生的个人发展水平。学校被评为全省中小学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古色文化教育活动先进学校、全市青少年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县年度制度化家校合作典范单位等,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在体育方面,学校足球队在百县足球赛中崭露头角,校运动员们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文化传承方面,学校的弋阳腔小传人走上了省市舞台,传播并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学校坚持培养“红领巾讲解员”,从班级推荐、年级选拔、校级培训再到社会实践,层层递进,挖掘赓续红色血脉的好苗子。在过去的六年里,学校共培养了300余名红领巾讲解员,并在江西省第六届红领巾讲解员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

春风育桃李,杏坛尽芳菲。一项项荣誉见证了学校的培养效果,也促进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学校虽“老”,却历久弥新。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特色办学,构建良好的育人生态,以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弋阳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

猜你喜欢

弋阳腔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劫后华夏再杨帆(弋阳腔)
清代戏曲理论批评视野中的“弋阳腔”
弋阳腔
江西省弋阳县弋阳腔初探(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