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理课桌

2024-01-15陈中奇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1期
关键词:条理课桌学霸

陈中奇

想起读高中时,老师常大肆表扬我们上一届的一位学霸,他逢考必居年级第一,却从不加班加点,该运动时运动,该上课时上课,帅气洒脱得很。面上可见的唯一特别,是他的课桌随时收拾得异常齐整,听课笔记上无花式墨团,考过的试卷叠得边对边角对角。就是他,高考位列理科全省第七名,考上清华,是我们中学多少年来神一般的存在。

那时,我们都刻意模仿他整理课桌,好像课桌整好了,书就读好了,也能像他一样优异。结果证明,模仿终究是模仿,永远成不了真身,正如东施效颦。不过在模仿的过程中,我略有所悟,那就是做任何事都该有条理,最好是把一切事一切时间弄得像机械钟表一样精确而自动,因为条理化意味着更高效率。后来,我进而发现这样有个弊端:人形同时间的钟摆,久了会有点乏味,有点麻木,有点时间强迫症。

现在,我观察到另一类同等优秀的人,他们的工作台面乱七八糟,資料乱摆乱放,可是要找某个紧要的东西,仍顺手便能找出来,一点也不耽误工夫,仿佛他们头脑里自有无数个抽屉,妥善归档着看似零乱的一切,假如你动了他的东西,他反而找不着。所以我想,条理化并非一定得桌面整洁,或许真正的条理化深藏于每个人的内心,而不是外在。有的人内心有条理外在也有条理,有的人内心有条理但外在表现却是别人眼中的杂乱。可现实中他们同等优秀。据此,有条不紊,追根溯源,得看内心。

条理化、有秩序地生活,一直是我们追求的人生目标,这符合稳定幸福的要求。放大来讲,条理化做事做人,踩准每个人生节点,例如该读书的年纪努力学习,该恋爱时抓紧恋爱,该工作时勤力工作,该成家时就结婚,方方面面都安排妥当,这样才平平顺顺。绝大多数人正是这样过日子的,在合适的时间做恰好的事情。

条理化,往前推一步,内在逻辑是凡事必以高效为指引。目的明确,应对得当,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求得最大的收获。苏格拉底说,一种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因为条理化生活,能让每件事拎得清,说得明,不混沌,不糊涂,有效率。

企图把生活完全明白化,想通透,这样很自然会引导人走进哲思的生活模式,人人都想修炼成哲学家,这看似有趣,但过程充满痛苦艰辛。事实上,生活那么庞杂,那么精微,没有人能“万事通”,做到真正的所谓彻悟,一切都条理化只是一种梦想而已,假如能完全做到,就等于消灭了个性,跟要求每片树叶以同一姿态飘落般不现实。所以,条理化总是相对的,有限的。

这是一种困境,大多数人在追求生活的条理有序,稳当的幸福感、安全感、成就感、归属感,可是常发现“变化总比计划快”,生活永远处于波动和冲突中,难以实现预想的安稳,即便在短暂的平衡中,也感觉到无趣的乏味的寂寞,反而乐于去尝试和挑战无序,甚至消解事物确定性的无意义感。人就是如此,一生稀里糊涂,晃晃荡荡,如漂浮在未知命运汪洋大海上坏了马达的小船,随波逐流,不知何时抵达彼岸,不知何时在风吹浪打中遭遇颠覆翻扣的风险。

人在无条理中追求条理,在不稳定中追求稳定,在不幸福中追求幸福,过程都如海市蜃楼里、迷雾中隐约望见的灯塔,似乎在无限接近,而又永不可抵达,难免生出虚妄之叹。不过说到底,人生的价值和趣味,多不在于确定,而在于不确定的意外惊喜。

所以,不必刻意去模仿学霸整理书桌,人各有异,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就行了,从来没有“一把尺子量天下”的绝对真理,没有整齐划一的绝对标准,社会的美和人生的美一样,都在于参差的多样性。人都是殊途同归,但人生个个不同的历程本身才是意义,乐在其中,其义自现。

(编辑 高倩/图 槿喑)

猜你喜欢

条理课桌学霸
方便调节的课桌
搬课桌
惊呆了 真正的学霸竟然都是“玩”出来的
按顺序写话条理清
我是『学霸』
“学霸”进行时
樱花雨
换课桌
清晰的条理来自于分类
收藏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