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师范专业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2024-01-14方建华李金龙刘思羽陈慧慧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科专业课思政

方建华,李金龙,刘思羽,陈慧慧

(1.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2.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一、问题提出

2020 年11 月《新文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设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1]同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了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价值,也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各方面出发进行了指导说明。[2]“课程思政的核心是课程育人,载体是所有课程,方式是协同贯通。”[3]师范专业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排头兵。2018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的意见》,指出要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的要求细化落实到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4]新文科、师范专业和课程思政三者在价值指向和理论指导上不谋而合,三者都秉持立德树人的价值立场并遵循协同发展的指导理念。《宣言》明确指出其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推动完成新时代新使命。[1]立足新文科建设背景,一方面可以推进师范专业建设,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师范生;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课程思政建设出路,推动师范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塑造师范生的理想信念、扎实师范生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对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就课程思政的认知而言,学者基于上下级和同级两组关系,提出了压实、反馈和交互促进三个机制以构建课程思政立体式认识结构。[5]但目前仍然存在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6]、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低浅化”“简单化”的问题。[7]就课程思政的实施能力而言,吉林大学立足双翼目标驱动下“五维三域”、教评一体打造了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8]但目前教师挖掘思政元素能力欠缺,[9]教师教学能力不充分,[10]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缺乏、内容单一,制度支持和激励机制的缺失[11]也成为制约课程思政发展的系列问题。立足教育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有学者提出了通过案例教学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等方法来优化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12]另外有学者认为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应该围绕教育者的自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师范生获得与发展等方面进行。[13]

综上,目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仍以思辨为主,师范类相关课程的思政融入问题研究不足。基于新文科理念对师范类专业课程思政融入问题的新要求,本研究将研究场域聚焦到师范类专业课程上,选择实证研究范式,运用调查研究方式客观呈现S 大学师范类专业课程思政融入的实际状况,剖析课程思政融入过程的现实困境,探寻更具适宜性和针对性的具体策略,为高校课程思政的深度推进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照教师和学生所在专业选择各专业50%左右的人数,共抽取教师38 人,学生362人为研究对象,经过筛选后共38 名专业课教师和291 名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师范生为有效数据(具体情况见表1 和表2)。

表1 教师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统计

表2 学生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统计

表3 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过程的困境情况调查信息表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教师包括38 人,其中男教师12 人,女教师26 人;教授职称3 人,副教授职称13 人,讲师职称20 人,助教2 人;博士学历教师9 人,硕士学历教师26 人,本科毕业教师3 人;0~3 年教龄9 人,4~6 年教龄4 人,7~10 年教龄4 人,11~15 年教龄10 人,16 年以上教龄11人;所在专业包括教育学5 人,学前教育4 人,小学教育8 人,科学教育6 人,教育技术学4 人,应用心理学11 人。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有效学生人数为291 人,其中男生71 人,女生220 人;大一年级117 人,大二年级88 人,大三年级86 人;学前教育专业121人,教育学专业38 人,小学教育专业49 人,教育技术学42 人,应用心理学41 人;党员8 人,学生干部86 人,普通学生197 人。

(二)研究工具

教师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5 题;第二部分为多选题21 题,旨在了解教师课程思政融入的现状、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希望接受到的帮助。学生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4 题;第二部分为多选题16题,旨在探究学生与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的各个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第三部分以李克特五点计分量表的形式呈现,旨在了解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于课程思政各方面情况的真实感受。

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通过问卷星进行全部问卷的收集,本研究剔除了填写问卷用时少于90秒、问卷未填写完整以及多个选项答案一致的问卷,最终保留教师有效问卷38 份,有效率100%,学生有效问卷291 份,有效率80.38%。除此之外,为了确保被试如实填写问卷,研究者在问卷填写说明中特别强调了本问卷是匿名问卷,仅供调查研究使用,并保证对被试所填写内容严格保密。综上,问卷信度得到一定保证。之后本研究运用SPSS25.0 软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师范专业课程的困境

(一)课程思政融入意识薄弱

新文科改革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因时而进、创新发展,师范类专业建设需要立足新文科背景,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文科教育学科体系的形成、更好地完成服务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使命要求。[14]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关于课程思政的主体、地位、作用、内容、特征、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得以廓清,这一时间节点也成为课程思政认识的缘起。[15]自2016 年以来,高校对课程思政的要求日益规范,明确提出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机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但本研究问卷调查发现仅有21.05%的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很了解、有专门的研究,31.58%的教师认为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最大困难是难以把握其准确性和科学性,教师的课程思政融入意识依旧薄弱。经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仍存在思想认识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致使育人出现“真空地带”,教师的课程思政融入意识有待强化。[16]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约束。一则时间精力有限制约教师主动学习自觉融入,“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觉。高校教师作为高校三大职责的主要承载人,不仅需要高质量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达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还需要主持或参与社会服务工作。除此之外,额外的行政工作也会对教师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教师思考和探究课程思政时间精力投入上的不足影响到教师对课程思政自觉融入的主动性。二则学科拓展知识缺乏限制融入意识。教师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素养不足以完全支撑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在新文科背景下,现有的研究发现当前部分专业课教师的个人素质仍停留在原来的知识能力圈层,迫切需要尽快突破知识能力的单一层次,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与之相关的多学科知识进行多元融合,从而实现“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双重角色的转换。[17]三则课程思政素养不足约束融入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高校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对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不足难以支撑其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活动,思政元素融入意识被极大地限制,从而导致教师课程思政融入意识薄弱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元素开发能力欠缺

思政元素是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及效能的核心要素。2020 年教育部对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元素开发提出了指导要求,即要科学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分类地推进课程思政元素与知识的融合。教师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及融入是推进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关键一环。目前,如何整体性提升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成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亟待攻克的瓶颈环节。[18]本研究问卷调查也发现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师范专业的过程中,有55.26%的教师认为课程本身难以挖掘思政元素,更有高达57.89%的教师认为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最大困难是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切入点。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师范专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课程思政元素开发能力欠缺,对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困难、融入困难的问题。

追本溯源,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则外因缺乏系统培训。系统培训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先行军”,是教师课程思政元素开发能力提升的前提。有研究表明现如今很多高校专业课教师因为缺乏系统培训,面临着“不知道如何挖掘思政元素”“不知道如何把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知识中”等困境。本研究调查发现仅有5.26%的教师参与过省级课程思政的相关培训和会议,仍有15.79%的教师没有参加过课程思政的相关会议或培训。由此可见,高校专业课教师极其缺乏关于课程思政的系统培训。高校专业教师这支“主力军”缺乏系统培训,会导致其对高校课程思政开发要领的学习及掌握不足,导致外部理论与实践的支持不到位;会让不少专业课教师平时依然只注重钻研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对思政环境不敏感,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感到力不从心。要实施课程思政,首先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保证各专业教师掌握什么是课程思政、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二则内因缺乏探索性、反思性实践。“反思”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它能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的不足,给自己创造一个完善自己的机会。同样,探索性、反思性实践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课程思政元素开发过程中,教师的“反思”行为能够促进其开发能力的提升。虽然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提出有较长一段时间,很多专业课教师不停地开展思政教学,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师还是不知道如何开展课程思政,不知道如何挖掘思政元素以及如何融入思政元素。教师们花费许多功夫去完成教学实践,却忽略了教学反思,不好好审视已进行的思政教学,不对思政教学进行探索性、反思性实践。如果教师只是持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没有对其过程与效果进行反思与总结,将会造成教师的课程思政元素开发能力无法提升,无法实现真正的前进。探索、反思过去的思政教学是为了寻找过去的不足,吸取经验,提升能力,能够在未来创造出更好的思政教学,实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不足

新文科背景下师范专业课程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内容是更加多元的,为了确保课程思政有效融入专业课中,教师应选择适配的教学方式。基于具身认知理论以及已有研究可知,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的教学方式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教师应多从“讲”“查”“演”“做”等方面探索并综合运用。[19]通过问卷可知,S大学师范专业在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中选择“以身作则,潜移默化”教学方式的教师最多,占比89.47%。以自身的良好示范可以影响学生的态度,但使用实际案例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连接,加深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有效的思政教学方式应是能激发学生主动性的,然而实际上仍有68.42%的教师选择“老师主导的讲授式教学”,这与避免教师掌控全场的要求相违背。此外,选择“其他”的教师仅占5.26%,大部分教师认为问卷中的五种教学方式足够有效去实施课程思政,忽视了任务驱动、合作式、项目式和实践调查等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合作,激发学习兴趣,领悟课程思政内容的积极作用。(见表4)

表4 教师对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方式情况调查信息表

分析来看,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研究不充分是造成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体现在对课程思政内容特点把握不充分。课程思政内容包括国家观、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不同的内容适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专业课堂中融入国家观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这类情怀和意识培养的内容更具隐蔽性,适合以案例教学法为主,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中产生情感触动。在专业课堂中融入人生价值观使学生在积累专业知识、提升技能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思想追求。那么以讲授法为主,配合使用启发式、小组合作学习等则更加有效。在专业课堂中融入道德观使学生学会以道德约束自身行为,这类内容则更适合采用案例法、情境创设法和角色扮演等。[20]课程思政内容繁多且各具特色,若教师对此研究不充分,则会导致教学方法选择适配度较低。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把握不充分。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学生特性,了解学生诉求,回应学生困惑才能够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育人使命。[21]另外,大学阶段学习具有自主性,学生抵触说教式的思政教学方式,更喜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自我教育和PBL 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四)课程思政评价方式单一

新文科建设要求对课程思政效果评价应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综合考量其价值。师范生培养给予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新方向,即侧重学生思政素养的生成性,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的考量。《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22]通过问卷可知,选择量表测量的教师人数最少,仅有18.42%的教师综合使用量化和定性的评价方式评价课程思政效果。另外有47.37%的教师认为仅靠单一的评价方式就能有效对课程思政目标进行考核,且除课堂观察记录方式外涉及到其他能够反映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方式较为缺失。

结合问题与相关资料分析得出,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为:一教师对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评价理论的探索不足。课程思政目标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中的情感目标有相同的价值意蕴。基于课程思政目的及布鲁姆情感目标分类,已有研究提出,可以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如问卷法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还可以采用更能展示学生思政素养生成的定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学习档案评价等。由于探索不深入,教师会忽视相关理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方式的指导。二教师教育教学惯性的限制,受专业课教师学科背景或属性的影响,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易偏重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相对忽视课程思政目标,忽略对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生成性评价缺失。[23]三高校对教师探索课程思政评价方式的考核机制缺乏。已有研究表明,一些学校以学历、课题、发表论文数量等作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对教师落实并检验课程思政效果的考核,这使得部分教师只做有益于职称评定的课题,[24]没有精力探究,甚至深入探究课程思政有效评价方式的意愿较低,导致课程思政评价方式运用单一。

四、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师范专业课程的出路

(一)教师层面:树以德育人观念,探课程思政融入策略

其一,转变观念,勇于担当,落实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基本理念。《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2]新文科背景下师范专业课程思政的实现需要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师范专业特点进行有机结合。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新文科改革以及师范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要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能够认识到课程思政是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教师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四个伟大”“四种考验”为出发点来认识“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增强自身育人意识,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次,教师要厚植教育情怀,扎实推进“三全育人”,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始终把“立德为先”作为价值引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厚植家国和仁爱情怀,向着“大先生”“大老师”的格局不断奋斗。

其二,加强学习,主动探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实践。研究指出目前制约课程思政发展的因素中,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问题更为突出。[25]本调查也发现教师在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能力、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等方面依旧存在问题。首先,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会、研讨交流活动和思政专家座谈会,通过学习理清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融入元素、融入方法、评价方法等内容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要认真学习有关课程思政的最新政策,仔细研读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期刊或论文,实时了解有关课程思政研究的动态,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其次,教师应该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达到育人目的。另外,教师要勇于试错,不断地实践各种渠道学习到的课程思政开发、教学、评价方式,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从而增强自身课程思政的实践水平和能力。最后,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好已经完成的课堂以及学生这一主体,引导学生多反馈、多交流,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问题,促进教师持续的反思和改进,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

(二)学校层面:通过“减”“赋”“增”路径助力课程思政

其一,“减负”路径:还时间精力激发教师探索课程思政意识。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26]高校教育以本为本,而课程思政更是本科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在目前非升即走的现实背景下,教师面对着繁重的科研压力。[27]除此之外,非教学工作也增加了教师负担。[28]较大的科研压力与额外的行政工作让教师在面对课程思政的融入时很难对课程思政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影响教师思政融入的意识。新文科建设提出:“在评价体系上应适度对教师松绑,减少绩效考核与发表论文等硬性要求,重视教师的真实教育能力与教育贡献。”[29]应对不同压力的策略分为两种:直接法与缓和法,直接法是指消除压力来源的应对方法,缓和法是减轻压力主观感受。[30]就高校而言,需要减轻教师负担。首先,需要消除高校专业课教师所承担的行政工作,由专职负责行政事务工作的教师完成行政工作;其次,缓和教师科研压力,只有破除“唯论文”,才可以促进学术评价的多元化,实现学者的全面发展,并优化科研资源的利用,推动学术界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和创新的方向发展。也只有破除“唯论文”才能够真正让教师在科研中减负,从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课程思政融入的学习和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更好地促进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探索。

其二,“赋能”路径:搭培训平台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针对教师希望得到更多培训和支持的诉求,高校应加大培训力度,为教师更好实施课程思政提供外部支撑。首先,高校应设置相关管理部门,建立常态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邀请名校思政专家进高校,积极举办课程思政方面的培训和讲座。其次,高校可建立教师沟通服务平台,支持、鼓励教师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和疑惑展开讨论、相互学习。第一是发挥优秀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上的示范带头作用,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效果显著的教师从资源挖掘、教学设计、元素融入到言传身教等进行面对面示范、一对一评析。第二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比赛、说课比赛和讲课比赛,以比赛的形式来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第三是建设“线上线下同步交流”机制,提供各高校、各学院、各专业实时交流的平台,推进资源经验共享,遇到问题及时探讨交流。最后,学校可以鼓励课程思政教师结对子,通过教学研讨、集体备课互相吸取经验,切实解决“挖什么”“怎么挖”“融什么”“如何融”的经验缺乏问题,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课程思政。

其三,“增效”路径:建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探索课程思政的动力。《纲要》强调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提出“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2]如何进行激励是高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让教师个体的自利行为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大方向相契合。首先,高校可以加大对优秀课程思政教案、示范课程的评选力度,让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践当中,通过相关荣誉激发教师不断改进课程,从而达到示范引领的效果;其次,高校对于课程思政融入优秀的教师在考核评价、评优选先、外出学习等方面可以给予一定的优先考量,激发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最后高校要加大对教师科研探索的经费支持和相关项目的申报立项,高校可设置课程思政专项金,并成立相关管理和评估部门,做好拨款工作,对申报课题和人员培养给予支持。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申报设置的与课程思政教育相关的各级各类科研立项和课题基金项目,保证其研究过程无资金忧虑。

课程思政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师范类专业课程有利于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经过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的长期实践,课程思政融入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是这其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将目光聚焦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师范专业,并从融入意识、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四方面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师范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融入提供思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文科专业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