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厚重 刚健婀娜
2024-01-14李蒲星
无论是反映生活还是继承传统,其中最重要的媒介就是画家对“生活”“传统”的体验、理解和选择。优秀的画家,不仅仅是跟随时代艺术潮流,更要在跟随的过程中保持自己个性化的选择,选择是画家天性的自然偏好与流露。郑小娟曾经作为第一代知青下到洞庭湖(1957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于大苗山,因此对湖湘和苗家情有独钟,她始终以忠诚的态度来表达对当地人民尤其是对母亲们的热爱之情。
1980年湖南省美协组织第一批画家赴敦煌考察,郑小娟和她的丈夫姜坤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下临摹了一批敦煌壁画,继而又深入新疆伊犁草原写生。正是这样的时代潮流使郑小娟打开了视野,激发出由衷的创作热情。郑小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画家,大学期间受过专业的西方写实绘画训练,尤其是受当时苏联的素描教学和绘画创作理念的影响,所以,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她走的就是具有现实主义生活气息的创作道路。
1986年郑小娟及其丈夫姜坤应湖南省博物馆之约,为长沙马王堆陈列室创作120平方米的磨漆壁画《人神世界》,她认真地学习和研究了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和磨漆画。正是在这个时期,郑小娟的艺术创作也从水墨写意人物转向工笔人物,但这并不只是绘画语言的转向,还包括艺术审美理念和审美趣味的转向,向着具有明显女性自觉意识的题材转向。正是这种全方位的艺术变化,使郑小娟很快形成了明确的艺术个性并得到肯定,其标志性作品就是1982年创作的《山雀》。伴随着数十种国内外报纸杂志的刊登,就像前些年的《父亲》(作者罗中立)是艺术反思年代的象征符号,《山雀》则成为思想解放年代的象征符号。
虽出版事务繁忙,但郑小娟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创作,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其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赶歌图》(1981年)、《新妆》(1984年)、《红辣椒》(1984年)、《土地》(1986年)、《高高的石头墙》(1987年)、《草地上的舞蹈》(1987年)、《拦路歌》(1988年)、《红果·白马》(1992年)、《苗岭风》(1992年)、《祥云》(1993年)、《月下盘歌》(1998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作品产生的巨大社会反响、鲜明独特的艺术理念和审美趣味、创造性的视觉形式,使郑小娟成为湖南工笔画群体的代表人物,也在全国工笔画界显露出独有的个性。她的绘画形式语言来自于对楚汉绘画和敦煌壁画的感悟,以及对古代和现代民间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与其他湖南工笔画家不同,郑小娟的工笔画偏离典雅的院体工笔趣味,倾向质朴的民间绘画。她作画用的不是宣纸和绢,而是帘纹清晰、饱和度强又浸润的高丽纸;她的线条也不是标准的工笔线描,而是带有装饰味和节奏感的意笔的偶然性和变化;墨色渲染也不是一般的三矾九染的透明罩染,而是利用高丽纸浸润的特点,于基本色未干之时层层加染,色调冷暖映衬,更显画面滋润厚重,这三个方面形成了郑小娟工笔画独特的视觉形式。特别是借鉴壁画的厚重效果渲染人物的肤色,使她笔下人物與其他工笔人物迥然不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她就自觉地将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与西画写实造型特征相互融合,形成其独具特色的造型特征。这种造型使人物形象更朴实厚重,带有某种泥土的芬芳和意味。
与众多湖南工笔画家不同,郑小娟不仅在人物造型上融合西方写实和民间美术,而且在人物动态的塑造和画面的视觉上也追求生活气息与民间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虽描绘的是少数民族妇女,画中的情景也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但她通过人物特有的造型、动态和构图,营造出一种独有的艺术形式。这种独特的形式韵味,既与湖湘文化的浪漫情调有关,更与画家的女性身份相联。
郑小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图像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时代造就艺术家,但每一个艺术家的体会、思想深度和个性不同,审美趣味不同。郑小娟的画不是单一的生活气息,代表作尤其有一种苍茫厚重之美。步入老年后,郑小娟的创作大部分是以简约的形式表达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如《月亮·女人》《日月朝暮》《天地人和》等。总的说来,她探索的是另外一种工笔画的形式语言,作为一个个案启发后人探索和创新。其工笔画不仅具有时代的、个人的特征,同时对未来中国画发展“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有着一定的意义。(节选)
(李蒲星,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郑小娟简介
郑小娟,生于1940年,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1984—1990)、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