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4-01-13姚冬玉
姚冬玉
(辽宁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 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 辽宁科技学院广告学专业依托学校地域红色文化特色,开展课程、专业思政建设,突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红色文化新闻传播办学优势,充分挖掘、发挥广告学专业各门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将价值引领放在第一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培育学生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
“传播学概论”是广告学专业核心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 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 原理, 初步具备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传播现象、媒介事件的能力,具备自主运用传播策略、技巧进行大众媒介受众调查和效果分析的能力。 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传播案例的解读和传播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传播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和传播实践能力,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开展有效的广告传播和社会公益传播打下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2],本课程以“什么是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主线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力求实现课程全程育人。
1 “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意义
“传播学概论”是一门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课程知识既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 本课程选用“马工程”教材《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传播学教程》。 前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西方传播学理论的产生、发展作了具体梳理,介绍西方传播学理论各种流派观点,并给出相对客观的阐述和评析, 同时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价值判断。 本课程教学目标基于价值塑造、 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3],注重提升学生解决现实传播问题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传播学理论和知识, 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家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2 “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框架结构
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设置, 遵循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高度契合、自然融入的宗旨,本课程思政体系框架划分为“什么是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两大部分[4]。 “什么是中国故事”思政集中在“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章节,在传播与信息、人类传播发展进程、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中融入人民日报《中国很赞》传播活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印刷术、中华民族语言符号、 东北抗联红色基因符号等思政元素,映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思政集中在“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传播效果研究与理论”章节,在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媒介组织的性质与作用、传播制度规范理论、受众观、传播效果中融入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团结、尊重、和气、宽厚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东北抗联精神文创与传播实践、 我国政府优秀传播案例、新媒体时代提高媒介素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理性网络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以和为贵、以义为先、以民为本”及传播实践等。
3 “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设计
授课教师紧紧围绕“什么是中国故事”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思政主线,结合重要知识点,科学挖掘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映射点与融入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思政教学效果(见表1)。
表1 “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
4 “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在“什么是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思政主线下,利用“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平台、“超星一平三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灵活穿插讲授法、案例法、启发法、讨论法、团队任务、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使“立德树人”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4.1 课前预习
学生在“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平台提前观看学习视频,对知识点与思政内容有所认知。
(1)广泛搜集资源。教师预先在学习群发布课程思政点。 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例,围绕该思政点,学生广泛搜集东北抗联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东北抗联精神文化形成初步认识。
(2)任务驱动。 随后教师针对思政点提出问题,例如“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涵”“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特征”“如何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等,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一,根据手头资料进行解答,形成书面报告,提交至学习通。
4.2 课堂互动
基于BOPPPS 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思政遵循“学生汇报——教师解疑——导入思政案例”模式,将思政教育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1)学生汇报。 先由学生进行思政点资料综述,再对其所选问题进行回答。为增加趣味性,可利用学习通“选人”“抢答”等功能。
(2)教师解疑。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点评,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学习通“投票”功能,对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
(3)导入思政案例。 结合课程知识,创设思政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播放抗联英雄人物视频、讲演抗联小故事等。采用启发式提问、互动式讨论等方式,实现思政内容入耳入眼,入脑入心。
4.3 课后巩固
教师发布课后任务,学生在学习通作答提交。或布置小论文、报告、随堂测试进行课堂内容的达标检测,由任课教师批改,计入平时成绩。
4.4 课程考核
该门课采用“N+2”过程考核,分别布置了“中华传统美德在人际传播中的应用实践”“我国政府大众传播优秀案例分析”“大学生‘一带一路’倡议传播实践”,紧扣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什么是中国故事,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这一主线。 期末考试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考察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通过试卷分析发现不足, 进一步对课程构建和实施环节进行优化与提升,持续改进。
5 “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反馈
5.1 课程思政调查问卷设计
结课后教师利用“问卷星”发布课程思政调查问卷,以获得学生反馈意见,为今后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问卷包括16 道选择题和1 道主观题。其中,“性别”“政治面貌” 等为个人基本情况;“是否关注国内外时政?”“大学生有必要加强思政教育吗? ”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感兴趣程度;“你希望在专业课中融入哪些思政内容? ”“你希望教师以哪种形式呈现思政内容?”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态度;“你对本课程哪些思政内容印象较为深刻? ”“你之前对一些常见的中华民族文字符号的造字方法、演变过程、字意等了解程度如何? ”“你认为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是否还非常重要? ”“你认为东北抗联精神有何时代意义? ”“你之前是否关注我国政府的一些优秀传播案例? ”“通过本门课程思政传播实践, 你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 ”是学生对本课程思政内容与效果的直接反映;“你认为提高课程思政效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你对本课程思政还有哪些建议? ”,这两个问题目的是获得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建议。
5.2 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较为显著
本课程思政已在广告学专业中连续实施4 年,累计193 名学生完成了课程的修读,课程思政效果初见成效。
以2022 秋季学期2020 级学生调查结果为例,“本门课程思政对您思想道德品格的提升效果如何?”(单选)一项,有48.5%的学生认为提升效果“很大”,有34.9%的学生认为提升效果“较大”,有16.6%的学生认为提升效果“一般”,选择“较小”和“很小”的人数为0。 根据这一结果可以看出,课程思政效果较为明显,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3 课程思政坚定教师理想信念
“教育者先受教育”,在本课程思政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中,教师完成了一次次师德师风教育的洗礼。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体系,重构课堂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措施,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同时,教师要更加坚定做好课程思政这项工作的理想信念,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言传身教立德树人[5]。
6 结语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是新时代教育的前进方向,课程思政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让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能够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6]。 “传播学概论” 课程在广告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通过深挖课程思政元素,以“什么是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为思政主线,使传播学原理知识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创新意识、家国情怀、职业素养,达到“自然而然,润物无声”的效果,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 今后, 本课程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导向[7],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持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新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增加课程思政实践环节,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