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五位一体创新改革与实践
2024-01-13武广臣贾国辉
武广臣,刘 艳,贾国辉
(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2018 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结合方兴未艾的专业认证[2]以及一流学科建设[3],全国各院校正经历一场多模合一的教学大改革。测绘类专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改革, 取得了丰硕成果。“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具有知识覆盖面广、课程交融度高、授课内容现势性强等特点[4],课程教学改革顾及因素众多,改革难度较大,课程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基于多年教学经验, 笔者在深度开展学情分析、教材挖掘和教学反思的基础上,从课程思政、学情反推、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形成了“基于产出、持续改进,回归应用一线”的教学改革理念。 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新方法适合应用型测绘工程专业课堂教学, 可有效提高课程的目标达成度, 也为应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视点。
1 课程思政改革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校课程特色元素融入各门课程之中,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5]。 辽宁科技学院“地籍与房产测量” 在2016 级大纲中增加了课程思政要求,但存在思想功能弱化、协同育人效果不理想问题,因此2019 级“地籍与房产测量”大纲完善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变了学时要求和授课方式,明确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大纲规定课程思政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0%,教学内容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事政治、行业大事件和行业人物等,提倡融合式教学,将思政元素融入理论、实践教学之中,起到贯穿主线、培根铸魂、润物无声的教学引领和先导作用[6]。 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新时代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 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 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育学生爱校、爱岗、爱专业情怀。
2 学情反推分析
2.1 反推原理
学情分析是基于产出导向式教育 (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综合考虑校情、生情和行情而进行的授课前学情大评估, 其目的是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的拓展环节、以成果为导向的考核环节授课新模式[7]。 校情是学情反推的基础,决定教学的起点和方向,主要包括学校定位、专业定位、教学资源和师资条件。 生情是精确施教的出发点,决定传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包括生源质量、专业认可度、学习动力和学术氛围等。 行情是测绘生产单位对学生培养的课程期望、 成才规格、职业适应性等所持的就业意见。学情反推就是建立一个由行情到校情、生情的逆向推理链,这与传统的授课前分析具有完全相反逻辑, 其运行环节与机理如图1 所示。
图1 学情反推运行环节与机理
学情反推最主要的环节是行情反推, 它是将教学的指挥权交给了生产企业, 由过去的学校决定学习内容转变为由企业决定学习内容, 这就大大增强了就业的针对性, 这也是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必要一环。其次是校情和生情,校情是指实施教学的软硬件条件,是一种基础性保障,生情也是一个不可忽略因素,在反推过程中必须结合授课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行研究与分析, 只有做好行情、校情、生情的充分认知和融合,才能制定出合适的课程知识体系与合理的教学方法。
2.2 反推实施
实施学情反推策略, 实质是贯彻校企协同育人机制[8]。 基于前述原理,对测绘工程专业2019 级学生实施授课前行情反推,由沈阳宏图公司等15 家企业反馈“地籍与房产测量”教学的课程期望、成才规格和职业适应性,作为行情反推实施的基础数据。教学研究中将课程期望释义为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或内容,成才规格释义为应用、研究、开发及其达到程度,职业适应性释义为完成地籍房产测绘或类似工程应具备的非知识必要能力。 行情反推的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行情反推实施结果
接下来实施校情、学情反推,从表1 可知企业的课程成才规格是以不同程度的技术应用为主, 考虑到我校的应用型、地方性人才培养定位,以及专业的培养一线人才目标,学校的各类教学资源、师资条件较好,再结合生源质量相对较好,学生对专业认可度较高、专业学习氛围浓厚等优势,建立成才规格与课程培养目标的高强度关联, 课程期望与课程知识体系的高强度关联, 职业适应性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高强度关联。 因此, 学情反推可以确定课程内容与能力目标,为教学内容重构提供高价值参考。
3 教学内容重构
3.1 知识重建
长期以来, 教材和教学内容的不协调性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授课前通常需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整合。 根据文献[9],目前“地籍与房产测量”或相关课程现势性不强,缺少三调[10]、多测合一[11]、三维地籍[12]、多技术交叉应用[13]等最新内容。传统的教学内容选择多基于教学经验, 教学内容由教研室或授课教师制定, 其弊端是选取内容受教师主观影响大,就业针对性不强,无法做到及时更新。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 课程教学内容重构参考了学情反推课程期望,根据企业提供的授课意见,再结合校情、生情等实际情况重构课程内容, 将授课内容精炼成6章33 节, 实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整合目标[14]。授课内容的知识与结构如图2 方框内容所示。
图2 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及其关联
3.2 知识关联
知识关联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 所谓知识关联就是顾及知识的前后衔接、 重要程度等诸多特征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 关联后的知识易于形成整体感知而非片段感知。从国内最新研究成果来看,知识关联可利用相似度分析、共词分析等方法,建立课程知识图谱[15]。文章基于定性分析,提出了逻辑内联和区块整体性新观点,所谓知识的逻辑内联,就是指知识点间的浅表性关联,如房产图图式和分幅图、分丘图测绘的关系, 二者是参考关系。 知识的区块整体性,是基于某类工程的知识间的深层次关联,如权属调查→导线测量→地籍图测绘→权籍入库, 这些知识点贯穿于一个完整的微工程。 建立逻辑内联和区块整体性分析的目的是使所学知识保持必要的联系或对比,用运动、联系、变化的观点使所学知识趋于一个整体,避免因知识割裂引起的理解碎片化。课程内容重构后,其前后衔接、重要程度、逻辑内联以及区块整体性关联如图2 所示。
图2 绘制了知识讲授顺序、重要性、逻辑内联和区块整体性符号, 并注明知识点的连接关系。 实践中,逻辑内联分为参考、实例化和顺承三种类型,参考性逻辑内联是通过理论推导出属性或特征, 如参考地籍房产基本概念揭示其特征和作用。 实例化内联是从某一理论细化出的具体方法, 如由控制测量技术实例化出导线布设的具体精度与要求。 顺承逻辑内联是顺序讲授的两部分知识存在紧密实施关系,如地籍图测绘和宗地编绘两部分内容,在前者结束后即可实施后者,二者在技术上紧密承接。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工程范围, 利用区块整体性整理出6 类微工程,其知识线路与工程类型如表2 所示。
表2 知识线路与工程类型
4 教学方法改革
从宏观和微观维度出发, 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课堂教学模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 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笔者形成了“问题先导,双模齐下,多法并举”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首先考虑知识的难度、应用性等特征,确定教学采用普通模式还是特殊模式,普通模式就是常规讲授法,它是授课的主导方法,特殊模式是翻转课堂[16]或对分课堂[17],对于我校测绘工程学生而言, 特殊模式占比之和不宜超过总学时的30%,教学模式确定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除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之外,课程还增加了启发法、探究法、讨论法和案例法,分别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 在授课手段方面,采用黑板粉笔、多媒体线下线上混合教学,力求教学内容达到最大展现度,增强知识的可理解性。
对于概念性知识, 课堂模式宜采用普通教学模式,可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案例法;对于技术方案知识,课堂教学模式宜采用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教学方法以启发法、探究法和讨论法为主。由上述原则对图2 所示的非常重要知识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设计,得到表3 结果。 以此类推,可以设计出其他25 个知识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表3 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甄选
5 教学评价创新
5.1 教学评价对象
在教学评价方面, 我国大多数高校目前采用学生评价、专家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多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方法[18],针对“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确立了“以生、师为中心,重在改进”教学评价原则, 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对于本课程,教学评价包括生端、师端双评及其互动。 生端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其核心指标是学习成绩,师端评价则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核心指标是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因素。
5.2 教学评价实施
(1) 生端评价。 课程的生端评价废除了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模式,实行基于全学习过程的“N+2”模式[19],其中“N”表示过程考核,成绩占比为40%,“2”表示课堂笔记和结课考试,成绩占比分别为10%和50%。 40%的过程考核组成为:阶段考核20%+习题作业10%+实验5%+课堂表现5%, 其中阶段考核20%又包括: 阶段考试10%+综合报告5%+课程论文5%。 针对各项考核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地籍与房产测量N+2 过程考核实施方案》, 按照具体的方案评定学习成绩。
根据工程认证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指标点对应关系,对2019 级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同时,根据前述的课程思政、学情反推、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改革要求,实施生端教学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首先建立试题与课程目标的对应数量关系, 然后用支撑该课程分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的所有样本的平均得分除以支撑该课程分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的总分, 得到课程分目标达成度,取多个分目标达成度最小值,作为课程目标达成度。 经计算,2019 级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课程达成度为0.70, 高于2017 级和2018 级的0.62 和0.65。
(2) 师端评价。 师端评价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20],包括课堂教学反馈、生师评教、督导指导和自我持续改进。 每堂课结束后,由学生代表负责收集本次课堂教学建议, 重点反馈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知识目标是否达成、期待的教学方法和改进意见,教师负责信息汇总,针对通性问题加以整改。 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的生师评教系统反馈教学意见,由系统将意见反馈给教师。督导指导是学校督导处组织的阶段性教学意见反馈, 为下一阶段教学提供指导意见。 自我持续改进是在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完成后, 针对各类教学问题所作的全面总结,包括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效果、重点帮扶对象等内容, 这些改进意见将应用于下一年度课程教学。
5.3 教学评价系统
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生、师端教学双评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而是建立一种双向联络关系。 如图3所示, 生端评价和师端评价通过课堂教学反馈和督导评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交互式的生、师端评价闭合环,如此建立一个信息沟通、实时反馈的动态评价系统,有利于实时评价教学活动,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持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图3 教学评价动态系统
6 结语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地籍与房产测量” 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建立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行情、校情、生情的学情反推法,为科学获取课程知识体系提供基准。课程内容重构时首次提出了知识的逻辑内联以及区块整体性,并基于这两种联系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关联重构,实现了知识的逻辑内联和整体性的贯穿, 形成一套有联系的课程知识系统。教学方法实施多法并举,教学评价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实现了教、学实时关联。本文提出的系列教学创新方法适用于应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性和普适性,可以作为应用型工科教学的一种新方法加以推广, 使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不断优化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