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撷要

2024-01-12谢虹亭王南卜周景培许展杰陈振虎

江苏中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岐黄印堂合谷

孙 权 谢虹亭 王南卜 周景培 许展杰 陈振虎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2.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29;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

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指在卒中后6个月内出现的以认知损害为主的临床综合征。认知障碍是卒中后高发病率和高致残性的功能障碍,也是幸存者和护理者最关注的问题[1]。据统计,我国PSCI的发病率高达53.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2]。PSCI的治疗缺乏明确标准,目前以盐酸多奈哌齐片和盐酸美金刚片等药物治疗为主,但疗效不佳,而中医药疗法则能起到很好的补充治疗作用[3]。针刺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等特点,在延缓PSCI进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研究发现,针刺联合药物或康复训练比单用药物更能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自理能力[4]。同时,机制研究也发现针刺可通过多途径和多靶点改善PSCI患者的症状[5]。

岐黄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为诊疗思路,使用专属针具(岐黄针)和基本刺法(《灵枢·官针》五刺法)对腧穴进行针刺以防治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6]。该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等病症,临床显效率可达80%以上,形成了“辨经络/脏腑-选腧穴-论刺法”的成熟诊疗体系[7]。现将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PSCI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岐黄针之设计与操作原则

岐黄针是陈振虎教授融合了九针中圆针、员利针、毫针、大针的形制特点,结合现代材料和工艺改良而成的一种多功能新型针具(渝械注准20202200072)。针尖呈半斜面圆弧形,针体中空,针身较毫针粗,直径0.5 mm,长度40 mm或50 mm,针柄透明(见图1)。其独特的结构提高了针具的硬度和传导性,易于得气和导气,从而实现气至病所。针尖既圆且锐,便于进针,能减轻进针的痛感,进针后疏利分肉可避免损伤组织和血管,还可通过透明针柄看到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安全性高。岐黄针操作强调“精”“轻”“快”。“精”指取穴少而精,单次1~5穴;“轻”指手法轻,刺激小,无须提插捻转等强刺激的复式手法;“快”指进针快、操作快和疗程短,飞针法从进针到出针约持续15 s,不留针。此法对于肢体关节痛症患者,2~3次治疗即可明显缓解[8]。

图1 岐黄针

2 从本虚标实论PSCI基本病机

不同于中医内科辨证体系,针刺诊疗应化繁为简,以经络为本。笔者团队基于经络脏腑理论,认为PSCI病机为脏腑气血失调为本,邪壅脑络为标。

2.1 脏腑气血失调为本 PSCI可归属于中医学“痴呆”范畴,病位在脑,与五脏相关。正如《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脏腑气血失调,上下逆乱可出现喜忘等认知障碍。此外,脏腑之气血通过十二经脉上荣于脑窍,若其气血失调则脑失所养,神机失用。

2.2 邪壅脑络为标 脑为清窍之府,最易受邪气所犯。《素问·太阴阳明论》言:“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为百病之长,若人体血气偏虚,腠理开,风邪则易侵袭头面,壅塞脑络。正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言:“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外邪留而不去,易循经传入脏腑,气血失调即出现神志症状。此外,脏腑气血津液失调可内生痰饮、瘀血等邪气。如《医碥·头痛》[9]云:“外而六淫邪气相侵,内而脏腑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

邪壅脑络和脏腑气血失调标本互济,内外合邪,共同导致脑窍闭塞,神机失用。

3 用岐黄针治疗PSCI标本兼顾

《灵枢·海论》言:“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岐黄针疗法针对肢体病症采取经络辨证,而全身性病症采用脏腑辨证。PSCI以邪壅脑络为标,脏腑气血失调为本。临证应首辨经络以通经开窍,再辨脏腑以调和心脑肾,最终实现标本同治。

3.1 辨经络以通经开窍 从经脉循行上看,督脉、膀胱经与脑府联系紧密。《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入属于脑”,可见督脉与脑府直接相连。此外,督脉与膀胱经同起于目内眦,于巅顶交会,入络于脑。生理功能上,督脉为阳脉之海,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是人体卫外的重要屏障,最易受风寒湿等外邪侵犯。若两经被邪气阻滞,循经入脑,导致脑络闭阻、神机失用则发为中风,引起偏瘫、认知障碍等。

选穴上,岐黄针疗法善取病变经脉之交会穴,针刺交会穴更易得气,起到针一穴而调诸经之效,同时能精简穴位处方,减少患者痛苦[10]。因此,选用督脉、膀胱经两经交会之百会和印堂以通经开窍。《灵枢·海论》言:“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百会居巅顶,为脑府之腧和神机会聚布散之处,主治健忘、痴呆等神志疾病。《针灸大成·卷八·心脾胃门》[11]云:“思虑过多,无心力,忘前失后,灸百会。”针之可疏调气血,清利脑窍,改善记忆思维。印堂位于两眉间,隶属督脉,是膀胱经气血覆盖之处,有醒脑通窍、通督调神之效。《灵枢·五色》言:“下极者,心也。”岐黄针针刺印堂时,针尖分别向下极处和两侧攒竹行透穴合谷刺,具有通调督膀、清心安神之效[12]。研究表明,针刺百会、印堂可通过调节海马神经元形态,平衡氧化应激和抑制Aβ沉积改善小鼠的认知障碍[5]。

3.2 辨脏腑以调和心脑肾 《类证治裁·健忘》[13]载:“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可见PSCI与脑、心、肾的功能密切相关。脑主宰神志、记忆,正如《本草备药》云:“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心藏神,《淮南子·俶真训》[14]言:“神者,智之渊也”,故心也主导人的神志活动。《医学衷中参西录》[15]又指出:“神明虽藏于脑,而用时实发露于心……于以知脉要精微论所言者神明之体,灵兰秘典所言者神明之用也。”可见心脑一体一用,相互为济才能保持思维敏捷。此外,肾藏精生髓,而诸髓皆属于脑。当肾精充盈则脑髓得养,神智清灵。经络循行上,膀胱经、督脉均与心、脑、肾相通,在维持脑的认知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6]。

选穴上,膀胱经上的背俞穴犹如河流之湖泊,是调节脏腑气血的重要场所。因此在百会和印堂的基础上,取厥阴俞和肾俞以加强心、脑、肾之间的联系,起到调和心肾、宁神醒脑的功效。《灵枢·邪客》曰:“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心包为心之外围,代心受邪。厥阴俞为心包之背俞穴,针之可宁心开窍、益智醒神。同时,厥阴俞居于肺俞和心俞之间,心主血脉,肺主气,针之可疏调气机、畅达血脉,气血和利,精神乃居。此外,厥阴俞与足厥阴肝经同气相求,针之可疏解郁结、调畅情志。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而肾俞为补肾要穴,针之可补肝肾,益精髓。研究发现,针刺百会、肾俞可减轻神经炎症及额叶皮层神经元凋亡,从而改善小鼠的认知障碍[17]。《灵枢·卫气》言:“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百会、印堂、厥阴俞、肾俞分别位于头部、胸部和腰部,四穴相配可疏通头部和胸腰部的经络气机,调和脏腑气血。

4 岐黄针治疗PSCI之特色

4.1 古针今用,法从五刺 《灵枢·官针》强调,合适的针具是针刺取效的关键。岐黄针兼顾了针身的硬度、细度和韧度,便于完成多角度和多方向的传统刺法,在增加刺激量和针感传导的同时也能减轻刺痛感。五刺法是按照五脏合五体的关系分成五种刺法的总称,包括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是针灸调节肢体和五脏气血的传统刺法[18]。岐黄针疗法重视根据病位选取对应的五刺法以达到针至病所和气至病所[19]。PSCI以内外合邪为特点,邪气多留于肌腠之表和脏腑之里,可采用五刺法中的输刺和合谷刺。输刺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具有祛除病位较深的邪气和激发肾中先天精气的功效。合谷刺“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具有清泄肌腠邪气和调和气血的功效。因此,在精准选穴下,配合适宜的针具和刺法,三管齐下,更易于通经开窍和调和心脑肾等脏腑气血,改善认知功能。

4.2 一针多经,通经调气 在选取交会穴基础上,岐黄针疗法将合谷刺与透刺法相结合,即借助岐黄针针身的硬度进行循经合谷刺和透穴合谷刺,发挥其一针多经、多穴的特点,能有效疏通局部经络,激发经气,增加刺激量[20]。针刺百会和印堂时,采用透穴合谷刺法,如针刺百会时,针尖向后顶方向平刺,得气后将针退出1/3,针尖分别向两侧膀胱经的络却穴倾斜15°做合谷刺。而针刺厥阴俞与肾俞时,则采用循经合谷刺,即破皮后针尖斜向脊柱内侧约15°,然后沿膀胱经走行向上下各旁开30°做合谷刺。此手法操作简捷,效宏力专,可疏通督脉和膀胱经之经气,起到以点到线、以线及面的作用,使气血行而经脉通,脏腑和则神智清。

4.3 针养结合,疗效久长 针而不养,效不久长,针养结合是岐黄针疗法的重要思想。《灵枢·九针论》载:“故为之治针……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此篇指出针后应“养”,“养”可巩固针刺疗效。针养结合要求医者针刺时应精简取穴,并控制频率和疗程。为避免出现频繁针刺耗伤人体气血和穴位疲劳现象,岐黄针疗法将百会、印堂、厥阴俞和肾俞分成2组穴位交替使用,频率为1周2次,4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4周。适当的停针期可以更好地激发机体自我调节的机能,实现疾病从失衡状态向正常生理状态的良性转归。此外,针养结合还强调患者需居家调养防护,在针刺治疗的同时结合认知康复训练、五谷饮食、规律起居、调畅情志等日常调护,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引导其认识本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改善不良心态,建立治疗信心。

5 验案举隅(陈振虎主诊)

朱某,男,66岁。2022年2月21日初诊。

主诉:记忆力减退伴左侧肢体乏力2个月。患者2个月前突发双侧基底节区脑梗死,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胞磷胆碱钠片等治疗后仍遗留记忆力下降、左侧肢体乏力麻木等症状。现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刻诊: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和计算力下降,情绪低落,言语重复,左侧肢体乏力、麻木,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自诉血压控制可。西医诊断:卒中后认知障碍。中医诊断:痴呆;病机:脏腑气血失调、邪壅脑络。治以通经开窍、调和脏腑。予岐黄针疗法治疗。

针刺处方:主穴取百会、印堂,配穴取患侧手三里、居髎。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押手揣穴和固定腧穴,常规消毒,刺手持0.5 mm×50 mm岐黄针飞针快速刺入皮下,百会向后顶平刺,深度0.8~1寸,得气后将针退出1/3,然后分别向两侧膀胱经的络却穴倾斜15°做透穴合谷刺,操作10 s后出针,用消毒棉球按压30 s。印堂向鼻根方向平刺,深度0.8~1寸,得气后将针退出至皮下,然后分别向两侧膀胱经的攒竹倾斜15°做透穴合谷刺,深度约0.5~0.8寸,出针同前。手三里和居髎直刺0.8~1.2寸抵至骨膜行输刺,然后摆动针柄将针退至皮下,沿纵轴上下30°行循经合谷刺,出针同前。针后告知患者需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每周治疗2次。同时嘱患者配合认知康复训练,控制血压,适当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参与集体活动,保持心情愉悦。

2022年2月24日二诊:第1次治疗后,患者情绪和左侧肢体乏力、麻木较前好转,余同初诊。继予岐黄针疗法治疗。

针刺处方:主穴取双侧厥阴俞、肾俞,配穴取患侧大陵、飞扬。

操作方法:针刺厥阴俞、肾俞时,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刺手持0.5 mm×50 mm岐黄针快速破皮,斜向脊柱内侧约15°斜刺1~1.2寸至骨面行输刺,然后将针退出1/3,针尖沿人体纵轴向上下各旁开约30°,厥阴俞分别向肺俞、心俞做循经透穴合谷刺,肾俞分别向三焦俞和气海俞做循经透穴合谷刺。大陵向手指方向平刺,深度0.5~0.8寸,从腕横韧带下方穿过,然后利用针体的硬度向两侧成15°~30°行合谷刺,飞扬操作同居髎。

2022年3月1日三诊:经过2次治疗后,患者情绪低落和左侧肢体乏力、麻木已明显改善,记忆力、计算力较前改善,余同前。针刺处方取百会、印堂,具体操作方法同初诊。针后嘱患者继续完成本疗程剩余5次的岐黄针疗法治疗,主穴百会、印堂和厥阴俞、肾俞2组穴位交替使用。

5次治疗期间,患者病情逐步好转,未诉明显不适。

2022年3月26日复诊: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较前明显改善,左侧肢体稍有乏力,言语、情绪正常。针刺处方取百会、印堂,具体操作方法同初诊。针后嘱患者休息4周后再行针刺治疗,以巩固疗效。

门诊随访,患者记忆力较前明显改善,思维较前敏捷,情绪稳定,言语正常,无明显肢体乏力、麻木,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适当进行认知康复训练。

按:本案患者为PSCI伴偏瘫,临床症状符合脏腑气血失调、邪壅脑络的表现,治以通经开窍、调和脏腑。故初诊主穴先取百会和印堂,二穴为脑部督脉和膀胱经的交会穴,针刺时采用透穴合谷刺,可疏通经脉、祛邪醒脑和开窍益智;配合患侧手三里和居髎,手三里主上肢手臂麻痛,居髎是足少阳经和阳跷脉的交会穴,针刺时采用输刺和循经合谷刺,可清泄邪气,通行气血,改善肢体灵活度。二诊时,患者情绪和左侧肢体乏力、麻木较前缓解,治疗有效。主穴取双侧厥阴俞、肾俞,针刺时结合输刺和循经透穴合谷刺两种刺法,可有效增加刺激量,通经开窍,调和心肾,引脏腑之气血上荣于脑,清利头目;配穴取患侧大陵、飞扬,大陵为心包经之输穴和原穴,主治手腕麻木疼痛,采用合谷刺,针之可通经止痹,配合厥阴俞可加强宁心开窍、醒神益智之功效;飞扬为膀胱经阳气蓄积之处,结合输刺和循经合谷刺,针之可疏通宣散阳气、扬步似飞。三诊时,患者情绪及PSCI症状较前好转,说明邪壅脑络和心脑肾气血失调得到缓解,同时肢体肌腠之邪气得到清泄,肢体障碍明显缓解,体现了岐黄针疗法治疗PSCI及肢体障碍疗效显著。故此后5次治疗交替使用2组主穴,加强开窍益智和调和心脑肾气血的力度。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PSCI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肢体障碍基本正常,嘱患者结合认知、肢体功能锻炼等针后调养以巩固疗效。

6 结语

目前,西医治疗PSCI尚无特效疗法,运用岐黄针疗法通经开窍、调和心脑肾能明显改善PSCI相关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岐黄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型针刺技术,根据经络和脏腑辨证精准取穴,更加突出针具和刺法对疗效的影响。同时,重视一针多经和针养结合理念,临床疗效明显,为针灸治疗PSCI提供了新思路。此外,该疗法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便于医师学习和推广,针刺后无须留针可有效节约患者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其依从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岐黄印堂合谷
术精岐黄展仁心 服务健康惠民生
全国名中医单兆伟:传承岐黄仁术 弘扬国医精髓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球迷·缪印堂荐评
岐黄国医班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铁杆中医黄治品业医济世风采:光耀岐黄荫苍生 精诚业医六十春
缪印堂的“年画”
缪印堂荐评
牛年看牛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