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内蒙古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对策研究

2024-01-12陈晓燕

北方经济 2023年11期
关键词:价值实现内蒙古

陈晓燕

摘  要: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进展、实际做法以及内蒙古的具体实践情况。分析了内蒙古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保护好森林资源,合理可持续地供给生态产品;逐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发展生态产业,激活森林资源价值;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优质生态产品是维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森林是重要的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具有多重功能和价值;森林生态系统蕴含着巨大的生态产品价值。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林业改革发展、林区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林农生产经营动力的关键,合理可持续实现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进展及实践做法

201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家层面首次提出“生态产品”的概念,即“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2021年12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中指出,“生态产品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产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能够增进人类福祉的产品和服务”。生态产品的概念内涵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中不断延伸拓展。

森林生态产品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产品备受学术界关注。学者们将森林生态产品定义为:“一定时期内,森林生态系统通过生物与人类生产共同作用为人类福祉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生产部门依赖森林生态系统生产的环境友好、有利健康的有形森林产品、初加工产品及其旅游、休闲、康养等无形产品”。从表现形式上看,森林生态产品可以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有形产品包括木质林产品以及木本粮油、食用菌、森林药材等非木质林产品,无形服务则包括森林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以及森林文化传承、休闲游憩等服务。

学者们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刘浩等研究指出,生态效益补偿、生态产品权属交易、生态溢价和生态产业是当前国内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4种基本路径。具体来看,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补偿主要有中央对地方的各种专项补偿以及各地探索的一些补偿方式;森林生态产品权属交易包括林业碳汇和林地的使用价值交易等;生态产品溢价主要涉及森林认证、绿色公共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探索;生态产业方面,主要是可持续利用木材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产业、林产品制造与加工产业,以及发展生态旅游体验、森林康养等。窦亚权等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一方面,有效促使生产者意愿且有能力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森林生态产品,使其付出得到回报;另一方面,通过生态、物质和人力等资本要素的投入,改善消费者的福利,其愿意并有能力进行消费支付。

据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3月发布的第三期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成果指出:截至2018年,全国林地林木资产总价值为25.05万亿元;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5.88万亿元;提供森林文化价值约为3.10万亿元。”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形成了一些具有示范效应的经验做法。福建省顺昌县开展“森林生态银行”试点,构建“生态银行”平台,对零散化、碎片化的森林资源进行集中收储、整合优化、保护和提升,实现林木林地资源的增值。福建省三明市引导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与村集体或林农合作,由前者按照后者占有的股权份额制发林票,林票包括四种模式:对现有林采用出让经营、委托经营,对采伐迹地采用合资造林、林地入股。同时三明市探索构建林业“碳票”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量签发林业碳票,并享有交易、质押、兑现等功能。江西省资溪县作为江西省森林赎买试点县,立足林农意愿,通过赎买、租赁、置换等方式,集中流转林木资源,解决林权分散带来的经营难题;建立森林收储机制;推动林权收益权质押贷款,探索生态产品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激活生态产品价值。重慶市开展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建立以森林覆盖率为管控目标的生态保护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此外,吉林省抚松县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开辟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浙江省丽水市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山”字系品牌,如“丽水山耕”“丽水山景”“丽水山居”等,提高生态产品溢价价值。

二、内蒙古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情况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全面启动内蒙古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工作,对全区生态产品总值进行了核算。结果显示,2019年内蒙古生态产品总值(GEP)为44760.75亿元,具体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总价值、调节服务产品总价值、文化服务产品总价值,各自占全区GEP百分比分别为6.98%、75.35%、17.67%。其中,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服务产品总价值是生态产品总值构成的核心部分。而且从内蒙古2019年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区域角度,分别得出了森林屏障带、草原屏障带、稀疏灌草屏障带以及西北荒漠屏障带的生态产品总值,其中森林屏障带生态产品总值为13346.97亿元。2022年,内蒙古公开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对内蒙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22年6月,内蒙古被列为全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省区之一,一同被列入试点的省区还有福建省、河南省、海南省、青海省,可以看出,对森林资源生态、经济、文化价值的核算方法,从学术研究层面转向了实践层面。

对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蒙古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兴安盟推进林业碳汇试点开发;发展木本油料原材料基地、中药材基地、林下经济产业基地等;利用林业剩余物发展食用菌产业。2023年6月,鄂尔多斯市首单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远期交易协议成功签约,这是以林业碳汇开发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重要探索。此外,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推进森林认证工作,通辽市“塞外红苹果”、鄂尔多斯市“蒙枣”等多个品种获得中国森林认证证书,这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林农持续增收。

三、内蒙古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问题

一是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仍存在补偿方式及補偿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生态保护修复投入不足,基本上依靠政府投入,社会资本投入极少,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二是森林生态产品交易方面,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森林生态产品的供需精准对接问题亟待思考和有效解决。三是森林生态产业发展方面,林产品精深加工及产业融合不够,产业综合效益有待提高。市场体系建设欠缺,且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经营模式和销售渠道。林业产业发展地区间差别大,林业产业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水平较低。森林生态产品品牌建设欠缺、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不健全,溢价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没能实现生态产品优质优价。四是金融支持方面,融资渠道不畅,林业贷款贴息、林权抵押贷款等机制尚不完善,林业全周期信贷产品有待开发,小规模林企、林农贷款相对较难,而且林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强。

四、推进内蒙古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对策建议

(一)保护好森林资源,合理可持续地供给生态产品

良好的森林植被及稳定的生态系统是生态产品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森林植被的数量和质量,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次,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扶持力度,使资金分配同生态产品质量逐步挂钩。再次,在植被恢复和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并充分利用乡土树种以及优良的种质资源。总的来说,应该以生态本底和自然禀赋为基础,因地制宜,科学采取保护、培育和经营措施,整体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使生态产品供给更加充足丰富,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摸清生态家底,建立森林生态产品数据库,为准确核算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科学反映森林的功能和作用打好基础。并且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推进核算结果在政策、规划、考核以及项目中的应用。

(二)逐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使保护生态不吃亏、能受益

探索多元化、市场化、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相结合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模式,拓宽补偿资金渠道,积极完善激励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补偿。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对公益林的差异化补偿。鼓励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与生态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并完善参与方式。

(三)发展生态产业,激活森林资源价值

依靠内蒙古丰富的林业资源,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发展特色林产品。如,发展山杏、枸杞等乡土灌木树种,充分挖掘其价值,加快发展鲜果产业,以及榛子、红枣等干果产业,甘草、肉苁蓉、锁阳等林下药材,文冠果、元宝枫等木本油料树种。此外,应考虑森林生态产品的空间异质性。内蒙古有山地、平原、沙地等类型区,同时又有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之分,不同类型区森林资源的分布不同,特点不同,应根据地区差异,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品。

加强产品的认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森林生态产品的社会关注度。加强产品品牌培育,打造公用品牌,做强特色品牌,逐步建立林产品品牌体系,使好产品卖出好价格。此外,可以通过打造森林小镇、森林人家、生态体验区、森林研学基地等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健全交易机制和交易政策保障体系。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开发多元的产品板块。拓宽销售网络,推动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

(四)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金融支持是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支撑。要以生态项目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林业品牌建设等为着力点,实现金融资源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合理配置。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创新开展林业碳汇质押、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林下经济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产品订单抵押等特色生态信贷产品,并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帮助森林生态产品生产经营开发主体解决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EB/OL].http://gi.mnr.gov.cn/202004/t20200427_2510189.html.2020-04-23.

[2]于丽瑶,石田,郭静静.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J].林业资源管理,2019(6):28-31,61.

[3]李琳森,张旭锐.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8,38(1).

[4]刘浩,余琦殷.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思考[J].世界林业研究,2022,35(3).

[5]窦亚权,杨琛,赵晓迪等.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与路径选择[J].林业科学,2022,58(7).

[6]国家林草局国家统计局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取得重要突破[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5484351875602987&wfr=spider&for=pc.2022-06-13

[7]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的通知[EB/OL].http://gi.mnr.gov.cn/202112/t20211222_2715397.html.2021-12-16.

[8]蒋凡,王永富.森林资源富集山区生态产品的形成机理探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1,46(5).

[9]闫德仁.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主要造林问题探讨[J].内蒙古林业,2022,(2).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

猜你喜欢

价值实现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内蒙古中小学合唱基础教育扬帆起航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传统媒体内容供给侧改革的三条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综述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价值的实现
解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下“微课”应用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