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能规划-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指导下的水利水能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与方法研究
2024-01-12张超唐敏王娟
张超 唐敏 王娟
《水利水能规划———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一书详细介绍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重点说明了水库兴利调节、调洪计算、水能计算以及水电站和水库主要参数选择的原理和方法,为水利工程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配置提供了指导。
全书共九章:第一章简要说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第二章介绍了水资源的发电、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方向;第三章以水库兴利调节计算为中心,阐述了兴利调节作用与计算方法;第四章为水库调洪计算;第五章详细介绍了水能计算以及水电站负荷计算与运行方式;第六章说明了水电站装机容量、水库正常蓄水位、死水位以及防洪特征水位的选择;第七章为水能计算;第八章阐述了水库的灌溉、防洪以及优化调度;第九章为水资源规划与配置方法。
水利水能规划是高校水工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水利基本知识与水能计算能力。该课程内容涉及水能计算、水工建筑物结构设计以及水电站水位与装机容量等,与实际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有着密切关联。但从现今水利高校的教学实践来看,水利水能规划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并不理想,存在课时少、任务重、教材老旧以及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实践性不强等问题,因此高校进行水利水能规划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十分必要。
第一,对水利水能规划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高校为培养优秀的水工人才,必须根据实际需求对水利水能规划课程进行改革。如有关部门在进行水利规划时,需要掌握河流水文情况、水利工程规模等信息,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水库兴利调节能力、水电站负荷与运行等效益指标与主要参数。因此,高校可参考《水利水能规划———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一书安排教学内容,包括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库规划、水能计算以及水电站结构与施工设计、水库优化调度等。教师需要根据水文知识相关的逻辑结构设计每本教科书的具体内容,做到内容丰富而不重复,结构严谨而不呆板,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水利水能规划所有知识。另外,学校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课时,解决教师因课时少而压缩教学内容的问题,保证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把握课程内容,为其日后从事水库规划与建设、水电站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开展水利水能规划课程教学时,教师可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一方面,教师可将多媒体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首先,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内容,通过视频、图片形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吸收、理解水能利用相关知识。其次,教师可通过微视频、慕课等形式增加水利水能规划课程的课时,视频中可包含水能计算相关公式的具体利用、水电站装机容量与水位等参数的实际作用等拓展知识,以便学生能通过课后视频学习更好地掌握、理解、巩固这些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创新其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可通过设置分组讨论、学生讲解点评、小组辩论等活动方式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既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第三,改善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水利水能规划课程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而且涉及工程实践,因此在教学评价与考核时,学校应制定严格的评价考核指标,对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进行全面评价,为其日后从事科研或参与工程实践工作提供坚实基础。如在考核理论成绩时,教师应结合卷面考试与平时课堂表现进行综合成绩评定,并对不同课程内容施行不同的赋分标准,保证学生能够真正掌握重要的知识;在考核实践成绩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实践性环节的具体表现进行评分,但需注意的是,其实践考核环节的设置应内容全面且合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切实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为学好水利水能规划课程,高校与教师都应深入开展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采取科学的改革措施强化课程教学与实践效果。通过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可获得良好的水利水能规划与设计能力,从而更好地从事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等相关工作,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基金项目:
扬州大学教改课题“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水利类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YZUJX2021-D16);扬州大学教改课题“新工科背景下水利类‘智慧+课程群体系研究”(YZUJX2022-D15);水利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新工科 背景下专业课程立体多元化考核体系探索研究”(水教协高教[2023] 8 号-40)
作者简介:
张超(1990—),男,陕西咸阳人,扬州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唐敏(1990—),女,陕西安康人,扬州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為农业水土资源调控与利用
王娟(1988—),女,甘肃张掖人,扬州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