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公共选修课融合的模式探索
2024-01-12阎昕明张然然田德路
阎昕明,张然然,田德路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数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3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提高质量、发展内涵的重要阶段,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1],提出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提出: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此外,还特别提出高校教师应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由此可见,高校原有教育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在现有文献资料中,已有诸多关于“专创融合”,即专业基础课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研究。例如:“专创融合”背景下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研究[4-5],基于“专创融合”视角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6],“专创融合”开放创新实验课程体系的建构[7],高校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8],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9]等;也有关于高校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探索和教学模式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10-11]。值得关注的是,公共选修课(简称公选课)作为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化,两者的融合同样重要。但现有文献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公选课的融合发展模式缺少行之有效的探索。因此,本文拟在分析二者融合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厘清二者深度融合的价值,同时探索教学实践路径,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公选课融合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切实提升高校课程改革实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公共选修课融合的现状
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来看,高校一般都会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举办相关主题讲座,并通过各类活动和比赛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这些措施为激发学生的“双创”热情、构建良好的“双创”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这些课程、讲座和比赛大都独立于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团队组队也往往局限于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专创融合”的课程,但在实际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专任教师专业课程教学任务重,没有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对创新创业教育参与度偏低;融合目的性欠缺,使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难以取得实效,未能达成教育合力等。除此之外,创新创业项目往往独立于毕业生的创业规划,高校仅将申报项目的成功与否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标准之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孵化成果,即将各类优秀项目、作品转化成创业项目、创业产品的效果不明显,这些都说明高校未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
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目的是培养涉猎领域广、综合能力强、文理兼具、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使高等教育向宽口径、厚基础、综合化、创新性、促就业方向发展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发挥不同专业优势的基础上,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公选课覆盖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往往也深受学生喜爱。虽然公选课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设置、选课人员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但由于学分较少、选课学生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开设时间一般为晚上或周末,导致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12-13],如公选课的课程设置随意、专业课教师开设公选课的主动性不强、学生选课的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问题也是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的难点之一,导致公共选修课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教学体系融合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公共选修课融合的价值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公共选修课的融合,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与方法相融合,发挥公共选修课作为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重要载体的作用,这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公选课融合的综合改革具有重要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公选课的融合路径重构课程,充分发挥公选课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二,无论是在自然科技类公选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还是在人文社科类公选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都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创新素养,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创新创业的核心理念。
第三,通过提出构建公选课新课程体系的路径与方法,形成具有创新创业特色和优势的公选课结构体系,逐步将部分公选课建设成精品课程,进而试点推广,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达到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目的。
第四,让公选课成为不同专业学生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使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见成效。借助课程积极引导,培养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多层次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而让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升。
第五,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以及企业用工需求,高校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在进一步推动创新理念落地的同时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创业理念,鼓励其自主创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公共选修课融合的路径
教师通过重构公选课体系,探索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教师可从现有的公选课入手,从专业知识、科学素养、文化艺术修养、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升六个层面提出课程的教学目标;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变革传统学习空间,创新课堂教学,构建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善于批判、勇于承担、敢于创新、乐于协作精神的课程框架。教师在公选课专业知识的讲授中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倡导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加强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融合,突出创新创业成果的达成,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教育者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for Educators)一书中介绍了IDEO 设计思维理论的模型,该模型见图1。IDEO 设计思维模型旨在促使教与学向以学习为中心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其教育特点包括:反复迭代,通过多次的反馈和修正不断完善教育过程,实现知识的反复应用和强化;倡导小组间合作、多次公开分享、应用多种技术工具;有利于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基于上述特点,设计思维已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4-15],但其在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还较为少见。通过将IDEO 理论模型创造性地应用到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中,笔者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公共选修课融合的六大实践路径。
图1 IDEO 设计思维理论的模型
路径一:分析现状,找准切入点。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公选课相融合的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基于此,授课教师可借助IDEO 设计思维模型找到“公创融合”的切入点:让学生像设计师、工程师一样主动地参与设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路径二:优化设计,内容项目化。教师借助IDEO设计思维模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公选课相融合的课程教学设计,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及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需求,挖掘可展现创新创业思维、意识和能力的知识点,加工提炼,教师像设计师一样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利用IDEO 设计思维模型优化授课过程,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将课程知识点项目化。IDEO 设计思维模型流程包括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现,发现所教授课程面临的挑战;第二个阶段是解读,基于所搜集的创新创业素材和信息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故事分享、挖掘意义以及设计框架;第三个阶段是创意,为应对挑战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第四阶段是试验,课堂实操并获取反馈;第五阶段是演进,基于前四个阶段的信息改进教学方案,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基于此,教师通过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其有机融入公选课每个授课模块中。
路径三:汇聚资源,模式创新化。基于IDEO 设计思维模型倡导小组合作、分享及应用多种技术工具的思想,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丰富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通过有的放矢地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创设“争分夺秒”、同伴分享、“旋转木马”等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和协作式学习。同时,教师整合线上优质资源,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创新训练项目案例、创业商业计划书等在线上推送给学生,进而推动融合课程教学的创新模式的建立。
路径四:反馈机制,完善评价体系。IDEO 设计思维模型的重要环节是基于搜集反馈的反复试验。IDEO 设计思维模型有助于建立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公选课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采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和创设新颖的侧重于考核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方法。
路径五:以赛促课,形成良性循环。借助IDEO 设计思维模型的演进环节推进课程融合的良性循环。来自不同专业的选课学生可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促使学生能够将课程所学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创新实践技能。在开课中组队交流,不同院系学生分享专业知识,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参赛后的经验可以反馈给指导教师(授课教师),从而促进教师对后续公选课设计的优化,总结经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
路径六:关注自身,提升“双创”能力。IDEO 设计思维模型倡导的“向以学习为中心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对公选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应在完善公选课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参与交流等方式积极提升“双创”教育能力,可以定期到创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丰富“双创”实践经验。学校应鼓励更多的公选课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也可以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创业成功人士和工程师导师对授课教师进行“双创”专题培训。
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公共选修课融合的教学案例
公选课中国结与数学借助中国结的编织线路初步探讨拓扑学中的纽结理论,对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的融合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从数学专业知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修养、中国结编织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升五个层面提出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通过课上、课下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需达成的情感获得和价值体现,融合框架见图2,具体的融合亮点有以下几点。
图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中国结与数学课程融合路径总体框架
第一,中国结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是大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切入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弘扬,传统美德教育需要加强,这对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创业品格是非常有意义的。基于中国结手工艺品开发设计与研究文化衍生品是很好的创新创业项目。该课程在以往的授课中,已有教学团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如“艺湾--粤港澳大湾区艺术文化传播平台”“粤来粤识食--高颜值文创雪糕品牌”等(见图3)。
图3 “艺湾” APP 首页、市集和页面设计及“粤来粤识食--高颜值文创雪糕品牌”
第二,将艺术与自然科学结合。课程结束后,每位选课学生都会呈现至少一个中国结作品;针对课程的代数拓扑学专业知识,课上提出创新创业课题“广州市某一旅游景点的‘一笔画’参观路线图设计”。其理论依据为:拓扑学是研究几何图形在连续变形下不变的学科,关于一个连通图是否可“一笔画”的问题,欧拉已给出充要条件,即奇点(连到此点的线有奇数条)的数目是0 个或2 个。进一步地,即使不存在只走一次的最短路线,也可退而求其次,对原图形添加一些弧段,使其能“一笔画”。通过对这一项目的研究,学生可以了解实际问题是如何被抽象成数学问题--拓扑问题的,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通过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学生学习了拓扑学的知识,还学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课上拓展到课下,学生可以进一步就此问题开展研究。
第三,通过团建活动组队。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随机分组建立虚拟的创业团队,进行“破冰之旅”,学生小组选择工作任务后,基于工作任务设定工作岗位,完成既定任务。通过这样的活动,很多小组在组建后开展项目活动,还给自己队伍起了响亮的名字,如:“中流砥柱”“中结者”“结中结”等;在公选课的授课过程中进一步打造标杆项目、模范团队,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竞赛,共同营造良好的协同育人氛围。
第四,建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公选课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其中,课程的评价过程包括小组竞猜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团队协作解决纽结问题和编织中国结,以及撰写文创产业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等。具体的考核形式和内容见图4。
图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中国结与数学融合课程评价体系
5 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公选课的融合需要深入研究。利用IDEO 设计思维模型开展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开发,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与公选课融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一项重要的尝试与探索。本文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公共选修课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课程融合资源,构建跨学科、强实践的课程内容,并将经验和方法应用到公选课体系建设中。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支撑“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助力打造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公选课品牌,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