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资源融入乡村儿童校园娱教设施实证研究

2024-01-12邓茅妤曹小琴梁思芹陈晓丽

湖南包装 2023年6期
关键词:设施校园儿童

邓茅妤 曹小琴 梁思芹 陈晓丽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根据广东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及激活农业农村资源要素政策的要求,村教育设施、资源配置设计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而当前乡村校园设施单一简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关注乡村校园的儿童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儿童设施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娱乐游玩、空间场地设计和产品开发建设上。在娱乐游玩层面,林蓝蓝[1]强调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传播主题性的知识,调动儿童生理的协调发展。在空间场地层面,范晓莉[2]将公共艺术融入儿童游戏空间之中,开发儿童创造力和多感官立体思维。在产品开发建设上,姚佳乐[3]使用天然材料建构儿童游乐设施,引导儿童亲近自然物材、感悟天然之美。综上,针对儿童设施以材料、文化、儿童需求、儿童特性、环境等内容进行探讨,研究从宏观视角出发,结合本土资源理论,将学者们的论点进行整合扩展,构建乡村校园特色的儿童娱教设施产品。

1 本土资源与校园娱教设施产品

1.1 本土资源

George[4]提出本土资源为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民的资源,其特征为地域内的生活方式和人力资源;于冬波等[5]将本土资源囊括为文化习俗和信仰;戚攻[6]将本土资源归纳为历史、文化和本土化方式三大要素。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从“文化、环境、材料、生活方式和人资源”5个维度对本土资源进行研究,与乡村校园娱教设施各设计属性相结合。其中生活方式、文化、材料、环境和人资源属性范围互相包含,形成交融互联的体系,呈环状映射形式发展,见图1。

图1 本土资源的框架模型。

1.2 乡村校园娱教设施和乡村儿童

设施是为某种需求而建立的组织、系统、建筑、构造物等,如卫生设施、公共设施。娱教从词译理解为教育和娱乐的结合,娱教设施即为兼并教育和娱乐功能的构造物。娱教设施对于一个学校的教育功能和校园内儿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乡村校园空间内的教育设施普遍有着功能单一、造型大同小异的缺点,且缺少娱乐性设施,不利于儿童的认知和身心健康发展。从功能角度看,现有校园娱教设施类型多集中于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两类,设施内容围绕师生教学、生活的各方面需求产生,为挖掘出更多新的使用场景和功能内涵,在现有娱教设施种类上进行功能整合与延伸。

据调研,就读乡村小学的儿童年龄为6-12岁,因此,以6-12岁乡村儿童群体为研究对象。

2 乡村儿童的本土资源校园娱教设施模型

选取广东省湛江锦盘仔村小学为研究视角点,分析乡村儿童的特性和需求,综合考量学校职员的立场,为乡村校园户外娱教设施设计提供有力据点。

2.1 湛江本土资源特征

基于本土资源的五要素,分析湛江地区文化、材料、环境、生活方式和人资源的特点,将其转化为娱教设施的设计元素。

(1) 本土文化为娱教设施的精神内核。湛江临海的区位形成特色的海洋文化,锦盘仔村位居湛江雷州,蕴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如雷州石狗、雷州歌、雷祖文化。选取湛江文化元素和归纳校园娱教设施的设计属性层级,形成校园娱教设施设计与本土文化相对应的设计要素表征框架体系,体现在功能和造型等方面。

(2) 本土材料为娱教设施的外在物理呈现形式。湛江锦盘仔村本土材料包含自然材料、种植材料、废弃材料和加工材料,见表1。剖析本土材料的特性,结合室外环境的注意要点,在材质应用上,要选择耐腐蚀、不易老化的材料,也可以接受一些特殊的表面处理,增加材料的强度。

表1 湛江本土材料类型

(3) 本土环境为娱教设施提供空间放置场所及设施内容设计依据的来源。从内容设计来源看,锦盘仔村分布多处池塘养殖水产作物,学校围墙周边地势凹凸不平,下雨天积水产生水池。乡村丰富的水资源为爱玩水的儿童提供了玩耍的环境,对于低龄儿童也存在溺水的安全隐患。从空间放置场所看,学校占地面积小,环境简陋朴素,娱教设施遵循环境适配性原则,产品尺寸为中小型设施,放置在校内空地或者球场附近。

(4) 本土生活方式为娱教设施设计机会点的转化。生活方式本身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一个系统性的行为活动。本土生活方式是娱教设施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依据,根据湛江锦盘仔村儿童在学校一天受教育、娱乐的日常行为,洞察行为背后的需求点。

(5) 本土人资源指地域中的人内在生产能力的资源,包含研究对象,在娱教设施设计中,用户指乡村校园的儿童,本土人资源可以通过整合人的劳动力,为娱教设施建设提供新建设模式。传统的校园娱教设施建立模式多以第三方商业模式建设,需要花费高昂的建设资金。充分利用本土的人资源,协调学校教师和学生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对校园设施进行建设。

2.2 本土资源的乡村儿童校园娱教设施模型

基于本土资源的乡村校园娱教设施的设计构建C-M-S-L-P模型(Culture-Material-Surrounding-Lifestyle-People)。该模型将影响娱教设施设计的要素分为文化(C)、材料(M)、环境(S)、生活方式(L)、人资源(P)5个方面。构建模型的目的在于明晰本土资源要素转化为娱教设施设计的对应关系,使理论与实践融合更紧密,见图2。该模型有内外两层关系结构,内层是本土资源五要素,罗列本土文化、生活方式、环境、材料和人资源对娱教设施产生有效的设计元素。外层是娱教设施的设计内容,针对本土文化转化为娱教设施的内在表里,依次从娱教设施外、中、内层的形态、功能、科普内容等融合文化分解的设计元素,其中文化要素是娱教设施设计的关键要素。整合校园人资源,以共建、共享的模式完成产品的建设。生活方式映射娱教设施的使用形式,挖掘特色的本土材料,将其呈现于娱教设施的外在表征,探索最佳的环境对娱教设施进行空间布局。

图2 构建C-M-S-L-P模型。

3 基于本土资源的校园娱教设施产品设计策略

3.1 构建生态材质式乡园设施

校园娱教设施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资源及旧物资源作为创新产品的原材料,在材料和施工建设上重低成本、低技能,遵循环保生态理念以及发挥地域乡土材料特色,基于儿童户外空间游戏的自由创造性质,以生活中熟知的材料发挥其创造特质[7]。多材料的结合应用充分提升儿童的感官体验,进而增加用户对产品的情感浓度[8],选取儿童熟知的可再生木、竹、石材以及旧物轮胎、绳子、渔网、布料为制作材料,根据设施不同构件的功能性内容,运用不同材料进行组合,实现设施功能延伸和空间融合的目标。

3.2 贯穿主题文化的乡园设施

湛江毗邻南海,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广袤的海岸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有丰富的水资源。针对湛江岭南海洋文化和区位的特点,着重突出水文化重要性。基于上述娱教设施的本土资源模型,围绕水主题文化对物态、动态和心态文化展开甄选[9],从动态文化提取龙舟习俗、桑基鱼塘养殖技艺以及物态文化提取渔网等海洋元素转化为符号设计因子,将符号因子以加强儿童“水乡文化”、解析“水安全”、知晓“水环保”和升华“水精神”路径分解重构。

3.3 联合教学方式的乡园设施

据学校定期向学生传授安全性主题科普教育的要求,将传统单调的室内视频授课向室外趣味化游玩兼授课转变,以此提高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基于学校面向学生开设水安全、环保类的课程,校园娱教设施在水主题内容构建中着重突显安全和环保游玩的科普形式,提高娱教设施应用于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3.4 故事放置环境的乡园设施

娱教设施由多个功能模块设备组成系统性的中型设施,需要考虑多功能模块产品之间的组合方式。基于娱教设施的整体性与连续性、结构的合理性及兼容性、功能的独立性与相关性、连接方式的可变性和多样性[10],以故事结构(开局—中点—高潮—结局)将模块设备衔接组合[11],结合教师上课的需求,排序科普课堂水环保、安全、技艺、活动内容的先后程度,见图3。从“了解—掌握—升华”的儿童认知路径将娱教设施授课内容以“技艺—环保—安全—活动”进行布局,依据乡村儿童的认知特性,设施“教”的内容由次要到重要并结合儿童分散到集中的学习特点,循序渐进引导儿童娱教顺序。

图3 设施主题内容的故事性结构分布图。

3.5 协同校组织共建乡园设施

在政府巩固发展共建共治共享政策的号召下,校园娱教设施由传统的施工团队“项目制”建设向聚集本土人资源多元参与建设机制转变[12](图4)。中国目前校园设施建设是基于政府支持下,学校作为第三方组织,由施工团队完成建设。乡村校园娱教设施建设应由校长主导、教师执行、学生参与,孵化校园的手工课,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基础性的娱教设施建设,如绘画、缝制物品等。考虑到教师和学生技能水平与作品质量,采用开放多元的成员召集模式,通过专业人员的设计构思和建设,来有效弥补校园职员和儿童的能力缺口。

图4 校园娱教设施建设模式。

4 娱教设施设计

4.1 挖掘用户对娱教设施的需求

学校设施的建设需儿童、教师、校长参与,负责使用、布局、决策等任务,基于本土资源的娱教设施产品定位下,还需挖掘乡村儿童的特性和使用需求及教师、校长的建设需求。

4.1.1 乡村儿童特性

梳理6—12岁乡村儿童认知、行为和生理的特点,为设施的使用方式、教育主题提供参考依据。儿童认知的发展过程是知识结构不断重塑,思维向抽象化转变,能够从多维度视角看待事物[13]。帕顿提出儿童的社会性行为互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该阶段是儿童性格转折期,趋向集体活动,在生理上,儿童发育速度快,五感能力增强,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娱教设施在其特性基础上注重加强儿童游戏互动性、“娱教”内容的丰富性和受众人群包容性。

4.1.2 乡村校园儿童行为现象

通过实地观察法和访谈法,观察湛江地区6所乡村小学儿童在学校的行为,并访谈了7位乡村教师,得出学校缺少游玩设备,儿童在课后自制游戏,以追赶、人体叠压、席地而坐、猜拳等行为进行玩耍,导致儿童出现摔倒受伤问题,引起学校教师和管理层对儿童安全问题的关注。

4.1.3 儿童历程图与机会点洞察

构建用户历程图,以儿童在学校受教育的场景为研究轨迹,梳理儿童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分析存在的行为痛点,挖掘机会点,见图5。儿童在学校受教育的历程分为上午、中午、下午3个阶段,发现儿童在课后、上副科课程和等待家长接送的场景共性痛点均为缺少乐趣,针对上学、课间和放学场景出现没有可以娱乐玩耍的产品、儿童打闹摔倒受伤等痛点作为后续产品研发的首要考量。

将上述用户的特性、调研结果及用户历程图的痛点转化为校园户外娱教设施设计的机会点,分别为加强儿童安全意识、提供多元化游玩模式和贯穿多人互动性游戏。

4.1.4 学校职员需求

为满足儿童使用娱教设施的需求同时保证教师、校长的诉求,并明确娱教设施的建设和儿童使用之间的关系[14]。娱教设施的建设包含教师、校长等,挖掘其对娱教设施的需求,将其需求按产品内容、建设和教学等层级进行归类,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首要、专业人员和教师为其次,对教师、校园管理层的需求进行排序筛选,在马斯洛的需求排序下,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6名专业人员和11名教师的投票结果,每人可投5票优先选出最重要的需求,见图6。探索共性需求转为娱教设施的设计机会点,见图7。

图6 需求筛选排序。

图7 学校职员需求在娱教设施的转化。

4.2 水主题娱教设施设计

基于加强儿童安全意识、提供多元化游玩模式及结合课程使用等的机会点,根据湛江是著名的“岭南水乡”,所有生产、生活和精神活动都离不开水,构建水主题的娱教设施,以往赛龙舟为表达对水的感激之情,而如今赛龙舟成为一种体育项目,活动的内在情感被淡忘。桑基鱼塘是一个有机、循环的绿色生态模式,在工业化的冲击下,作业模式被用饲料和打氧机代替,从而污染水质,且丰富的水资源存在儿童水安全的相关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艺术家、科研人员等驻村建设并构建地域性乡村校园范式,以艺术形式介入乡村建设,唤醒儿童对“水乡”家园的关注。结合上述策略,以湛江锦盘仔村的小学为实践地,完善并融入本土资源相关知识进行科普教育,本校园娱教设施设计围绕水技艺、水环保、水安全和水活动的内容布局,探索其乡土材料、功能分区、建设机制等,见图8,具体方案如下。

图8 水主题娱教设施内容功能分布图。

4.2.1 水技艺构件——“桑基鱼塘”和“彩布渔网”

从动态文化选取旧时传统鱼耕方式的“桑基鱼塘”模式作为基础性科普内容,见图9。设备以卡通形象吸引儿童的游玩思维[15],童化“蚕宝宝”形象,将“桑基鱼塘”的循环路径以不规则方矩形态分布,构建“蚕宝宝”滑道,儿童借助“蚕宝宝”手抓在“桑基鱼塘”的方矩滑道中任意滑动,当手抓位于桑、基的正上方和鱼、塘的正下方时,该位置弹出对应的具象卡通物,以此锻炼儿童的臂力和眼力,从而开拓儿童对绿色有机循环生态模式农耕的认知。

图9 “桑基鱼塘”设计方案。

由于设备在结构上有一定专业性,教师携带儿童在建设部分只需对“蚕宝宝”“桑、基、鱼、塘”的剪裁原型进行绘画填色。采用低成本木材作为设备的主材料,防止木材被雨水侵蚀和阳光暴晒,在其表面涂上护理油漆,以此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彩布渔网套件采用熟悉物象,以乡村儿童熟悉的鱼网形象为原型,如图10所示,将“荷花塘”“鱼虾蟹”“青螺翠竹”等乡村景色进行形象趣味化,立意渔民捕捞的技艺特性。以麻绳代替渔网的锋利性尼龙材质,“鱼虾蟹”等装饰物以棉布缝制的形式制作。

图10 彩色渔网设施。

4.2.2 水环保构件——“垃圾分类”

当前乡村水体污染源于垃圾经雨水冲刷流入水域中,且根据国家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校园响应国家号召,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科普。通过颜色划分垃圾类别,绿色为厨余垃圾、蓝色为可回收垃圾、红色为有害垃圾、灰色为其他垃圾,以简笔画将垃圾物体可视化,教师带领儿童共同参与绘制建设,见图11。设备由12组正方体构成,儿童通过转动立方体寻找物体图案,儿童与设备交互过程中潜移默化学习科普垃圾分类的知识。

图11 垃圾分类设计方案。

4.2.3 水安全构件——“安全教育”手操版

水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乡村学校重视的教育问题,且湛江地区水资源丰富,防溺水的教育推广更为重中之重。此设备融合水技艺、水环保、水安全和水活动的设计元素,见图12,针对遇水问题如何自救、游玩需注意什么事项等问题,将其转化成手操版的内容,以找元素的形式引导儿童找救生圈的科普内容,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手操板采用手摇发电的原理,将电转化为声和光,知识按钮开启讲解知识点的语音播报,通过声音和光增加设备的趣味性,能有效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共建层面,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绘制手操版图,完成共建的目标。

图12 防溺水设备方案设计。

4.2.4 水活动构件——“龙舟滑轮”

串联各个功能板块设备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依据儿童生理特性和行为特性,以动静结合的特点布局设备的功能,从动态文化提取龙舟节形态、使用形式和内在精神转化为休闲座椅,是设备静态内容的表现,为儿童提供休闲区,见图13。鹅卵石加固座椅的稳定性且丰富产品的肌理效果,木板附属在座椅的表层,为儿童增加防护和舒适性,可以通过敲鼓为动态活动区域增加士气。

图13 龙舟休闲座椅设计方案。

为儿童更好融入水上活动中,构建“陆上游舟”的游戏是设备动态内容的表现,提取水技艺、环保、安全和活动内容中的水上人物角色为渔夫、捕捞员、救生员、龙舟手,将水上人物角色卡通化粘贴在滑轮表面,以便儿童辨别,儿童自由选取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为拓展儿童的创造力,儿童既可独自滑动游玩,也可多人一同游玩,见图14。滑轮设置连接部件结构,将单个滑轮连接组合,多人活动与龙舟的团结精神呼应。滑轮基于轨道随意滑动,确保活动区域其他儿童的安全。

图14 滑轮游玩形式及部件结构设计图。

通过改良乡村废旧轮胎物具形态,拓展活动方式,丰富娱乐体验,选择该类物具,一是因为乡村儿童常利用废旧物具构建“以物代物”的象征性游戏活动,此类物件能够与儿童形成较强的情感联结;二是具有低成本优势,适合在乡村普及。然而,轮胎形态简陋、功能有限且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形态优化和功能拓展设计。从视觉和触觉进行形态优化,利用棉花增加触感的柔软性和旧衣增添装饰性,见图15。

图15 “龙舟滑轮”材料层次。

5 水主题娱教设施应用场景

湛江锦盘仔村小学占地少、面积小。据上述娱教设施故事结构“技艺—环保—安全—活动”的布局顺序,将技艺、环保和安全、活动内容的设施分别放置在两侧,见图16。

图16 设施放置布局图。

5.1 故事结构教学设计

为了确保多功能模块的娱教设施更好地结合教学使用,该设计采取故事结构将多功能模块的娱教设施进行链接[16],设置了娱教设施在教学应用的顺序为技艺—环保—安全—活动。

基于乡村儿童上课初注意力比较分散的特点,将“技艺”区视为水主题教学过程的开局,“技艺”区向儿童传达传统桑基鱼塘的生态养殖模式和特色的家乡水元素,通过卡通形象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及攀爬活动的形式提高儿童的兴趣,结合老师的知识讲解,为后续水主题知识的传播铺垫。“环保”区为课堂教学的中点,前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注意力逐渐集中。因此,向儿童传授静态的知识点,教导儿童面对水污染问题明晰垃圾分类。“安全”区为课堂教学的高潮,水安全一直是学校关注的重点问题,借由语音和摇动游玩的形式集中儿童的注意力,促使儿童充分获取水安全的注意要点。“活动”区为课堂教学的结局,综合老师借助娱教设施传达水主题的知识要点,儿童自发构建游戏游玩,培养儿童创造力。

5.2 功能分区设计

通过娱教设施的游玩和内容属性,进行功能分区,设立松弛娱乐区、活跃娱乐区,以此确保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游玩安全和认知程度,见图17。

图17 娱教设施功能分区图。

松弛娱乐区为“桑基鱼塘”“垃圾分类”“安全教育”手操版,以科普知识为主,低操作性的微动态吸引儿童游玩学习的兴趣,满足儿童学习的趣味性。“彩布渔网”是低年级活跃娱乐区,为6-9岁儿童提供缓和的攀爬渔网,该区域划分考虑到6-9岁儿童自我安全意识弱,简单明了的攀爬游玩特点可以满足该年龄段儿童攀爬和脚步探索的肢体活动要求。“龙舟滑轮”是高年级活跃娱乐区,为9-12岁儿童提供思维开发的活动,滑动的轮胎便于儿童自觉创造游戏“场景”、构建情景迁移、进行角色扮演等,有效拓展了娱乐功能与机会。

6 结语

在中国乡村振兴持续深入过程中,乡村校园的教育备受关注,根据乡村儿童没有游乐设施和对安全认知意识较为薄弱,导致儿童以互相追赶、肢体碰撞为娱乐消遣,儿童娱教设施成为校园教育升级的新契机。基于本土资源理论的研究,提出本土资源的乡村儿童校园娱教设施C-M-S-L-P模型,从文化(C)、材料(M)、环境(S)、生活方式(L)、人资源(P)探索娱教设施的产品设计策略,主张娱教设施以生态材质、主题文化、联合教学的方式、协同校人力建设和故事结构放置为主,输出低成本、高安全、多功能、深内容的产品设计方案,并赋能校园组织,以共建共享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生动力,为娱教设施注入情感,加强使用者情感共鸣。在湛江地区锦盘仔村小学验证C-M-S-L-P模型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乡村儿童和教师的需求与基于C-M-S-L-P模型的产品设计策略的适配度,最终设计一系列水主题的娱教设施。进而以故事结构将不同内容的娱教设施进行链接,应用于户外教学上,结合儿童的认知特性将娱教设施以“技艺—环保—安全—活动”的顺序授课。研究聚焦于构建模型—输出策略—验证—产品方案的研究流程,对于娱教设施共建共享策略在现实中的执行度有待加强研究,为乡村儿童校园娱教设施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设施校园儿童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