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APP的打卡督导干预在脑血管微创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2024-01-12周高阳周晓阳王举磊
刘 洋, 周 亮, 周高阳, 周晓阳, 王举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38)
介入术是一种现代临床医学微创治疗法,其通过成像设备与导丝、导管等对患者病变部位开展局部微创诊疗。介入术目前常被应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其因术后创伤小、疗效确切、适应证广而受到临床认可[1-2]。脑血管介入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且重要的过程,患者通过术后科学用药及合理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身体机能及神经功能[3]。常规术后延续性护理可对患者提供一定术后康复指导及建议,但因随访形式单一,失访情况较多,且患者无严格督导干预制度监督,其居家用药、锻炼、治疗情况等得不到反馈,总体效果欠佳[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凭借其极佳的“交互性”“实时性”“广泛性”等优势为优化、拓展延续性护理创造了条件[5]。基于微信平台的打卡督导干预通过平台打卡签到功能及聊天功能等,可督促患者按时接受治疗,方便医护对患者康复状况开展有效监督,提高护患互动率。据报道[6],将该策略应用于晚期鼻咽癌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中,通过实时动态监督,可更易实现患者居家康复干预,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希望水平,以及改善生活质量。但目前未有研究证实打卡督导干预策略应用于脑血管微创介入术的术后干预是否有效。基于此,本研究观察微信APP下的打卡督导干预在脑血管微创介入术后居家随访干预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3月—2023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微创介入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 ① 符合《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7]诊断标准,经CT诊断为脑血管疾病者; ② 具备脑血管介入术指征,均接受脑血管微创介入治疗者; ③ 可熟练运用手机微信功能者; ④ 签署知情协议者。排除标准: ① 患心、肝、肺等器官恶性疾病者; ② 患感染性疾病者; ③ 凝血功能障碍者; ④ 沟通障碍或认知障碍者。最低样本量估算方法: 依据样本量估算公式
1.2 方法
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脑血管介入术后居家康复指导,包括发放术后康复宣传手册、给予自我管理指导、术后康复训练指导、提供合理膳食建议、用药方案建议及并发症预防方案等,随后按每个月1次, 40 min/次的周期进行门诊随访; 每周1次, 10 min/次的周期进行电话随访; 每3个月1次, 30 min/h的家庭随访及提供24 h在线电话咨询等。
微信组在上述干预方案基础上联合实施基于微信APP的打卡督导干预模式,具体实施流程如下。(1) 建立督导干预小组: 包括2名脑外科医生、1名康复科医生、1名护士长、5名康复科护士及1名信息管理工程师,共10人。脑外科医生负责对全组人员进行疾病与术后干预知识科普培训,并负责线上疾病咨询; 康复科医生负责对患者康复状况制订针对性康复计划,并负责线上康复训练咨询; 护士长负责对整套护理流程开展统筹安排,并负责人员调度,此外定期组织小组会议,优化护理方案; 康复科护士负责整体护理工作,对患者康复护理进行监督,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向相关医生或护士长汇报; 信息管理工程师负责设计脑血管介入术后居家随访微信软件及对软件程序进行定期维护,并在患者出院前教导患者如何使用微信打卡小程序。(2) 设计微信平台打卡小程序: 由医院聘请专业信息管理工程师对术后居家随访打卡微信小程序进行设计,小程序包括患者登录界面、康复训练打卡签到界面、营养干预建议界面、咨询服务平台界面、预约随访服务界面、测量指标界面、打卡小组聊天平台及后台管理程序等。登录界面需设计清晰、简洁,患者可通过手机号或身份证件号登录; 康复训练打卡签到需向患者展示每日需完成训练目标,晚上6点后对未打卡签到的患者发出签到提示; 营养干预建议界面需展示合理膳食方案供患者选择,康复科医生通过平台也为每位患者发布个性化膳食方案; 咨询服务平台可以由1名医生及2名护士轮班在线为患者解答问题; 预约随访服务选项可以展示在班医生及护士情况,方便患者在线预约随访; 测量指标功能可以让患者填写基本身体信息,通过软件分析绘制并显示患者相关身体指标健康程度; 打卡小组聊天平台可以汇集医生护士及所有患者一起进行居家护理问题讨论; 后台管理程序可维持小程序运行,医生与护士可以通过后台程序督察患者打卡情况、回复咨询信息等。(3) 微信打卡督导干预的应用: ① 干预当天由护士建立“介入术后病友群”,要求所有小组成员及患者实名入群,并在群内通知所有患者群友每天按时打卡,随后由群主(护士长)发布《自我管理信息签到表》《微信主题互动签到表》《生活质量每周自测表》《用药情况每日自评表》《锻炼每日自评表》等,要求患者定期进行填写并汇总。② 需由管理员(专科医生)发布《脑血管疾病知识详解》《脑血管介入术后康复》《康复锻炼指南》《合理膳食指南》等主题视频或文章,要求患者认真阅读学习相关知识。③ 告知群友打卡流程及内容,主要打卡事项有学习、用药、饮食、锻炼4项。学习: 每日阅读当日由群主下发的健康文摘或视频并在群内打卡表进行打卡。用药: 每日用药后需进行一次群内汇报,详细说明用药名称、剂量、时间、频次。饮食: 每日三餐后汇报当日用餐情况以及用餐时间。锻炼: 每日需进行1~3次锻炼,时长依照患者自身情况而定,康复锻炼完成后需在群内汇报锻炼用时及当日次数,并备注有无身体异常反应。以上所有环节需要患者完成学习或汇报并定期打卡,对当日未打卡的患者,将由护士在聊天平台提醒其进行打卡,对连续2 d未打卡的患者需通过电话联系,提醒其完成相关学习、锻炼并进行打卡。每周开展聊天小组讨论,针对患者询问较多的问题在聊天平台进行解答,并对患者在自我管理、康复锻炼、用药与饮食安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指导等。(4) 小组经验总结与讨论: 小组成员需在微信平台设立独立聊天讨论平台,每周对患者(当周)情况进行汇报总结; 对打卡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若小程序中出现问题,需由信息管理工程师进行及时修复与优化; 对打卡情况较好且康复情况较好的患者进行鼓励,对打卡情况较差或康复不佳的患者由小组决议对其及时开展电话随访或家庭随访; 对康复期间出现的风险事件需由护士及时汇报于护士长与相关医生,并采取紧急应对措施。以上打卡督导干预工作持续6个月,随后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 神经功能: 对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9]及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10]评估。NIHSS共计42分,分数与神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MESSS共计36分,分数与神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② 自我管理能力: 对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统计,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ARE-Ⅱ)[11]评估,评分包括生活、嗜好、用药、饮食4个维度,共计20分,分数与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
③ 用药依从性: 对干预6个月后的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统计,采选Morisky提出的服药依从性4个问题[12](你是否忘记服药; 你是否不注意用药; 你自觉症状改善后是否停药; 你自觉症状更差后是否停药),问题答案均为“否”,即判断完全依从, 1~2个答案为“否”即判断部分依从, 3~4个答案为“是”即判断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④ 锻炼依从性: 对干预6个月后的患者锻炼依从性进行统计,采选康复锻炼依从量表(EAQ)[13]评估,EAQ通过3个维度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定,共计100分, >75分即为完全依次, 50~75分即为部分依从, <50分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⑤ 生活质量: 对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统计,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GQOLI-74)[14]评估, GQOLI-74通过身体、心理、社会、物质共4个维度进行评估,共计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⑥ 护理满意度: 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采用本院护理满意评估量表,量表共计100分, <70分为不满意, 70~<80分为较满意, 80~90分为满意, >90分为很满意,护理满意率为较满意率、满意率及很满意率之和,此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4。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神经功能情况
干预后, 2组患者NIHSS评分、MESSS低于干预前,且微信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比较 分
2.2 自我管理能力情况
干预后, 2组患者的AHSMARE-Ⅱ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干预前,且微信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 分
2.3 用药依从度
微信组用药依从度为96.36%, 高于常规组的85.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用药依从性比较[n(%)]
2.4 锻炼依从度
微信组的锻炼依从度为92.73%, 高于常规组的78.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组锻炼依从性比较[n(%)]
2.5 生活质量
干预后, 2组患者的GQOLI-74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干预前,且微信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2组GQOLI-74评分比较 分
2.6 护理满意度
微信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18%, 高于常规组的87.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6。
表6 2组锻炼依从性[n(%)]
3 讨 论
脑血管疾病患者因颅内血液循环障碍易导致脑组织损伤或坏死,进而出现头晕头痛、偏瘫、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者会威胁其自身生命安全[15]。临床常采取脑血管微创介入术治疗脑血管疾病,医生可通过成像仪器将微型手术设备送入患者脑血管病灶,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微创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虽然微创术可治疗患者脑血管病变,但也需通过科学有效的术后干预才能使患者神经功能与身体机能得到有效恢复[16]。常规护理手段通过给予患者相关康复建议并开展定期随访,可有效了解患者病情,帮助其进行术后康复,但此干预随访方案对于依从性较差或身体不便的患者,无法做到有效监督干预,导致其易出现频繁断药或不愿接受治疗等情况[17]。随着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不断融合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打卡督导干预模式应运而生,该干预模式通过督促居家患者定时打卡,帮助医护监督患者接受治疗并开展康复锻炼,有效减小医护随访督导压力,提高患者依从性,目前该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患者等术后康复护理干预中,并取得一定成效[18]。
由于脑血管介入术后康复对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尤为重要,而许多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水平较差,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康复计划,因此可将打卡督导干预模式应用于脑血管微创介入术后患者居家随访干预中。本研究根据随访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微信组,常规组进行常规随访干预,而微信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要求患者进行线上打卡并积极完成线上互动,结果显示,微信组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恢复,且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同时发现其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常规组,与汪艳等[19]报道结论相近,说明基于微信APP的打卡督导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加其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依从性。分析干预方案可发现,本研究由本院建立的打卡督导小组参与开展,小组成员均由脑血管专科医生、康复医师、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及专业信息管理工程师组成,保证了居家干预工作的专业性与严谨性,同时也确保了微信小程序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种督导模式方便医护对患者康复护理过程进行监督,也利于患者在线上进行打卡或随访咨询; 其次,微信小程序通过设立打卡功能与聊天功能,可督促患者按时接受治疗、合理用药、健康膳食、定期锻炼运动,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依从性,通过设立的咨询平台,患者可及时了解疾病护理相关知识,通过设立的预约功能患者也可以随时预约门诊随访或家庭随访,患者可充分享受公共医疗资源,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将微信小程序充分应用于随访干预后,医护患可通过线上手段及时交流沟通,督导方案中提出要求患者按时针对居家学习情况、用药情况、饮食作息、锻炼频次进行打卡签到,可确保医护充分了解患者居家康复护理进展,进而便于医生对患者提出针对性建议与规划,护士也可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与干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也通过督导干预显著提升; 最后,医护人员通过小程序设立的后台系统可监测患者康复情况,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进行及时督导,鼓励其按时用药、坚持锻炼、合理膳食,同时医护人员也可通过后台定期进行线上汇报总结,对干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对干预方案进行合理优化,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打卡督导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脑血管微创介入术后患者临床情况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量偏少,目前有关基于微信平台的打卡督导管理模式尚不健全,缺乏对患者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进一步动态分析等,后续还需扩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微信APP下的打卡督导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