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教学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现
2024-01-12许爱瑛
许爱瑛
【摘 要】 激趣教学理论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环境、技术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理论,主张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促进学生的智力提升,由此优化教学效益与质量.对此,高中数学教师也要积极落实激趣教学理论,根据学生的个性、喜好、特长等开展激趣教学活动,由此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通过“创设直观情境,实现情境激趣”“设计探究活动,实现探究激趣”“组织赏识教育,实现激励激趣”“设计实践项目,实现体验激趣”四个角度,阐述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落实激趣教学理论,由此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与认知效益.
【关键词】 激趣教学理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学生在学数学时经常会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度高、缺少必要的感性积累等因素而难以产生数学学习兴趣,无法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甚至于会因为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成绩而丧失学习自信、失去奋斗热情.在这种状态下,高中学生是很难积累有效的数学学习经验的,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激趣教学理论便主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重燃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由此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学为中心,也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则可落实激趣教学理论,也要真正了解学生喜欢学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学,从而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保持着积极向上、刻苦努力的意志品质,逐步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1 创设直观情境,实现情境激趣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通过必要的手段去还原某种带有情感色彩的主题环境,由此达到丰富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则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创设直观多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对数学知识感兴趣,并主动利用已有认知去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解法,有效地优化数学教学氛围,优化激趣教学效益.
1.1 创设生活情境,感知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生活情境的有效创设是实现情境激趣的基本做法之一,将有利于降低数学概念的理解难度,便于激活学生的认知,活跃学生的思维.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则可利用生活实物、借助电教媒体去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应用的角度解释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初步感知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由此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
例如 在“等比数列”一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准备了银行存款利率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储蓄理财这一现实问题导入了本课知识,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存款”作为本金,计算按照不同的存款利率进行储蓄后每年所能得到的本金和,由此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数学探究,使其能够自主列出数列,分析两项之间的等比差,在此基础上分析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探究等比数列的特征.由此,高中学生则可在生活情境的启发下主动学数学,且可根据个人理财需求在课外到银行进行理财咨询,设计合适的储蓄计划,顺利产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
1.2 创设游戏情境,体验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高中学生的心智虽然相对成熟,但是他们依然会被趣味丰富的游戏所吸引,也喜欢从“玩中学”活动中学数学.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则可创设游戏情境,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设计趣味十足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提出核心问题、引出数学概念,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体验中展开思考与猜想,以便切实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 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一轮抽奖游戏活动,即根据本班学生的人数设计对应的抽奖号码,与学生一同确定三个中奖号码,然后学生轮流参与抽奖活动,中奖者可获得一套名著作品的奖励.这一游戏活动非常有效地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优化了学生的情感体会.根据这一抽奖游戏,高中学生则可在数学课上自主使用随机事件的概念去解释中奖问题的特征,而本班学生也在这一游戏活动中产生了疑问:抽奖顺序前后是否会影响自己中奖的概率?中奖概率是否公平?这就可以非常顺利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促使学生积极探究计算随机事件概率的方式方法,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
在上述两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分别选择不同的方式创设主题情境,在“等比数列”一课教学中利用银行存款储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开始关心个人储蓄理财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应用价值;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课教学中又通过抽奖游戏活动创设了趣味情境,使学生根据游戏体验自主思考计算随机事件概率的方式方法,也能顺利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采用情境激趣策略时,高中数学教师则要综合分析数学知识的特点、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优化情境创设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直观的情境启发下顺利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学数学.
2 设计探究活动,实现探究激趣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存在“满堂灌”的教学现象,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单一的知识讲解传授数学知识,学生一直目不暇接地接收数学知识、背诵重要公式,但是却也因此产生了枯燥、乏味的感受,部分学生还产生了厌学情绪,难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快乐.久而久之,高中学生便会产生惰性思维,会过于依赖教师的课堂讲解,难以产生学习效能,也将失去数学学习兴趣.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则可在课堂教学中创新師生互动形式,以解放教育开展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能亲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支持学生自主解决、验证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由此落实激趣教学理论,使学生能够顺利实现有意义学习.
在此方面,高中数学教师则可在课堂上设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活动,也可通过“小老师”展学活动组织学生自主解释简单的数学概念意义,使学生能够主动学数学、讲数学,由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进步、成长过程中增强学习效能,具备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例如 在“空间向量及其运算”一课教学实践中,教师鼓励本班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析空间向量的概念、表示方式,以及空间向量的运算规律,希望学生能够自主利用空间向量的运算律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自主阅读数学教材,根据教材中的例题资源去解读空间向量概念的实际意义,初步分析空间向量的表达方式,进而合作探究空间向量的运算律,汇总关键结论.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每个小组都可展讲空间向量的概念、运算律、使用运算律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解题思路等等.其中,在小组展讲活动中,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做出不同的假设,不必重复相同结论.
在上述案例中,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发现,因为提前设计了小组展讲活动,所以高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也能保持着良好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自主分析空间向量的概念、表达式、在立体几何问题中的解题思路等等,也非常主动地汇总了小组探究结论,在展讲活动中也尽量保持着理性的逻辑思维,主动分享了探究结论,且学习热情日益高涨、学习氛围变得热烈,也就说明高中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顺利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便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3 组织赏识教育,实现激励激趣
赏识教育是指通过赏识、展现学生的闪光点的方式去激励学生、唤起学生拼搏斗志与奋斗热情的一种教学策略,也是落实激趣教学理论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此,高中数学教师也应组织赏识教育活动,通过赏识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具体来说,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角度开展赏识激趣活动:
首先,赏识学生所展现出来的数学认知能力、学习水平,肯定学生的学习计划、所选择的学习策略等,帮助学生自主总结有效的学习经验,使其自主调适学习策略,由此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其次,赏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进步等,使学生能够认可自己、悦纳自己,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再者,赏识学生的个性特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重塑学习自信.
例如 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一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认真观察了本班学生的学习行为、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益,还记录了学生所展现出来的个体特长.比如,本班有几个学生在探究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知识时直接使用手边的工具展现了两个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使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分析了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展现出了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也能由此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为此,我便赏识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肯定了学生利用实物演示、进行画图分析等有效的学习行为,也根据学生所总结出来的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指出了学生的学习效益,通过客观、准确且鼓舞性的赏识语言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另外,本班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不高,但是在汇总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时却展现出了良好的数学表达能力、知识概括能力,在课堂检测中也显现出了良好的解题能力.对此,教师指出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表达与知识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悦纳自我,但是指出学生可以在下一轮数学学习活动中多分享自己的探究思路、所展示自己的思维品质,希望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4 设计实践项目,实现体验激趣
高中数学教学长期与现实生活相分离,一方面是因为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抽象度更高,理论性更强,在设计实践项目时存在很多障碍;另一方面便是因为高中数学教师存在“唯知识论”思想,比较关注学生的应试能力,所以将教学重点都放在了课堂教学、纸笔测验层面,也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的现实成长设计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考,从数学角度解决现实问题,切实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由此实现激趣导学,使学生能够以更高涨的热情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例如 在“函数的应用举例”一课教学实践中,人教版数学教材中以“自由落体运动的数学模型”这一阅读材料拓展了数学知识,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函数模型.为此,教师设计了一轮数学实践活動,即学生要汇总现实生活中各类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生活场景,结合物理知识去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列出具体的物理量,在此基础上构建函数模型,使用函数知识去分析、解答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的大小,由此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根据这一实践活动所涵盖的学科知识,教师与物理教师一同开展了本轮实践活动,希望学生能够自主整合物理知识、函数知识,积极构建、应用合适的函数模型,自主解决自由落体运动中相关的数量问题,由此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落实激趣教学理论将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促使学生主动学数学.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则可在课堂上创设直观的主题情境,设计丰富的探究论证活动,赏识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结合实践体验活动逐步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一直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参考文献:
[1]章林武.激趣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26.
[2]陈双明.构建兴趣课堂,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当代家庭教育,2019(25):88.
[3]罗安燕.探究多媒体激趣与高中数学教学[J].高考,2019(11):168.
[4]金巧根.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激趣觅味”[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