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写作教学中引入社会支持系统的探索
2024-01-11龚柳柳
龚柳柳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和应用有着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许多方法都需要个体借助写作活动来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在心理教育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渗透到写作教学中,探索如何通过心理教育促进写作教学的优化。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中,能够最直接影响学生的就是其本身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来进行有效的精神疏解、氛围营造,可以有效提升其写作能力。
一、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来自别人的支持与关心,防止自己因挫折和失败而丧失信心,以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包括情感、物质、信息、陪伴的支持等。对于中学生而言,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亲友的支持是他们主要的社会支持。因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密切, 家人、师长、伙伴等构成了青少年的主要人际关系生态圈。本文中的中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主要是指“学校-家庭-同辈群体”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教师通过挖掘中学生身边以学校、家庭、同伴为主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为写作教学服务,使写作教学更具个性、社会性、生活性、丰富性,以此提升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将社会支持系统引入中学写作教学的价值
1.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需要面对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化这一特殊时期的一系列问题。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形式或类型的矛盾冲突,比如寻求独立的思想和对父母的依赖习惯的矛盾冲突、旺盛的精力以及有限的能力的矛盾冲突、自我意识的增强与不得不遵循社会约束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这对心智和行为能力尚且不够成熟的他们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挑战。所以,青少年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持,也需要老师和家长更多的关注。社会支持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帮助青少年处理这些压力和冲突,减少它们带来的不良影响。
2.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中考和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是走向情境化,关注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当前的中学写作教学大都以教师为中心,以“写作知识+借鉴范文”的形式展开,学生感到无趣又枯燥。事实上,写作教学完全可以学生为中心展開,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进行任务驱动,让学生真实写作、深度学习。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校、家庭、朋友同伴之中挖掘素材,设计出具有活动性、体验性、实践性、挑战性的感悟力强的书面写作活动,使得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
3.是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需要
教学活动看似是双边关系,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学生、教师为主体构成的教学系统具有开放性,受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亲子关系、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亲师关系、教学氛围的创设、社会舆论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学校-家庭-同辈群体”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教师进行活泼生动的写作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于细微之处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感化、暗示和启发,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加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形成班级荣誉感;也有助于学生保持乐观的精神心态、向上的奋进热情以及更多的求知欲和更强的认知能力。
父母、老师、朋友的关心和支持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这些环境变量属于社会支持系统,它们能够通过中介作用而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蕴含独特的育人机制,它能在潜移默化中在精神上给学生施加隐性的影响。因而,在中学写作教学中引入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有利于提升其写作能力。
三、将社会支持系统引入中学写作教学的策略
教师可以关注学生周边的环境,从其学校、家庭、朋友中挖掘素材,设计出具有活动性、体验性、实践性、挑战性的感悟力强的书面写作活动,使得学生有话可写。在生活中不断练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从多个维度制定适当的策略。
1.教师: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写作心理环境
(1)激发写作兴趣,激活写作热情
学生害怕写作的主要原因是觉得自己无话可写。如果我们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材料,充实“写作资源库”,写作难度便会降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观察生活,学会思考生活,记录点滴感悟,就会产生写作灵感和冲动,激发写作兴趣。比如,教师让学生写春天,可事先让他们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诗句等。学生收集到以下诗句:唐代孟浩然《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唐代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通过收集这些素材,学生对春天充满向往,写作兴趣也由此提升了。
(2)丰富生活体验,创设写作情境
作文情境就如演员的“小品”,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能萌生一种惊异感、质疑感、自由感,从而带来感知的敏捷性、情感的丰富性,以及认识事物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学生置身情境当中,情感体验自然真切,灵感自然会被激发出来。所以,教师要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发散学生的思维。有了切身的感受,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思维状态,就能得心应手地写作了。笔者曾经让两个班的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行业,进行半天的职场体验,最终孩子们圆满完成任务,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明晰的规划,也上交了让自己满意的“职场实习”作文。有了这样的生活体验,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我手写我心”了。当前,初中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活体验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给他们提供充足的书本知识,也要让他们进行足够的生活体验,在生活中写作,在经历中写作。
(3)体验心理游戏,引导自我表达
很多心理小游戏都具备很强的娱乐性和体验性,教师可以在课上或课间开展一些心理小游戏,拉近师生距离,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同时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只有走进生活,以生活为源泉,写作才能水到渠成。
(4)注重多元评价,提升自我价值
如果学生怕写作文,那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指责。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每次作文中的闪光点,看到个体的潜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多元评价。首先,评价主体要多元,应包括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小组互评等。学生在小组互评时会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从而看到彼此的差异,明确优点,弥补不足,激发内在潜能,获得发展。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学生通常只知道自己的状况,通过多元评价,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别人,进而更好地提升自己。其次,评价角度要多维。教师要全面关注和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等。再次,评价方式要多样。教师可以采用延缓评价、课堂观察、成长记录袋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信。同时,教师应在评改中流露出对学生的尊重和期望,让学生在教师的客观评价和热切期待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价值。
2.家长: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写作心理环境
(1)注重自我提升,优化亲子沟通
言传胜过身教,所以,父母应以身作则,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课堂、家长沙龙、亲子互动、心理课堂等活动,不断学习进取,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同时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在情感上和心理上产生被认同感和被接纳感,从而提高其信心。
(2)提供物质支持,积累写作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的根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家长应为孩子准备大量的课外读物,提供物质支持,引导孩子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积累语言,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
(3)做好榜样示范,锤炼写作意志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上,家长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要和学生共同阅读,用定期阅读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家长也要在学生写作时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且持之以恒,锤炼孩子的写作意志,在最大的能力范围内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3.学校:为学生提供和谐的写作心理环境
(1)把握年龄特点,融洽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青少年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爱和尊重的重要源泉,青少年在同伴关系中获得的交往经验也会影响其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学生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对学生的性格、个性、品质、行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学生可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形成自我意识;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升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习处理各种关系;学生在同伴交往中还能满足自己的归属感,有助于形成同情心、责任感。
(2)利用合作学习,实现取长补短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体都有相对而言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而每个人都应该在充分展示自己优势智力领域的同时,将自己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中去,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力领域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写作教学也可借鉴这个理论。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 努力挖掘学生的特殊才能,促进学生特殊才能的充分展示。在寫作中开展同伴互助,可以促使学生在认知风格、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3)触动信息交流,营造写作氛围
写作水平相近的同学可以互相鼓励,约定一起参加读书交流会或文学社等活动。群体活动有目标有内容,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含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可以形成浓郁的阅读和写作氛围,帮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3.将外在社会支持转化为内在写作动机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积极求助,多和父母、朋友和老师沟通。教师平时也要上足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拥有足够的社会支持,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就会提升,学习更加自信、更加努力。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力,起到监督和引导的双重效果,能有效提升中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从而促进写作教学的进一步优化。
总而言之, 我们可以通过帮助中学生构建“学校-家庭-同辈群体”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创设良好的写作心理环境,安排生动活泼的写作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进行合适的情感和语言表达,最终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