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材料作文教学策略

2024-01-11郑敏婕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体审题作文

郑敏婕

新材料作文题是在传统作文基础上出现的新型作文题。写新材料作文,需要根据所给材料,选择写作角度,确定立意,然后围绕立意行文。新材料作文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深入分析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等,供广大师生参考。

一、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1.与生活紧密相关

2006年,新材料作文首次在高考中出现,随后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常客”。此类作文在命题方式上具有突出优势,即可以更好地彰显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更多地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新材料作文符合新高考改革主旋律,如2021年高考北京卷材料作文“这才是成熟的模样”,其主题与现阶段高中生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总的来说,新材料作文的主题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写作与生活的互动,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共鸣,同时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2.凸显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向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等方面倾斜,而这些考查内容在新材料作文中表现异常突出。以2018年全国Ⅰ卷作文为例,命题人利用三句时代标语浓缩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与成就。这简短的标语,既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材料有逻辑地梳理社会发展脉络,也体现了学生作文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作文材料直观且具体,能够引导学生放眼看世界。

3.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从多角度立意

传统作文题目或文题材料存在立意过于集中、单一的问题,学生在写作中往往被束缚于固定的角度,难以进行自主发挥。与其不同的是,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一般都具有开放性,含有丰富的信息和多层次的内涵,能够让学生在整体层面上进行多角度更科学、更合理的立意,并从中选取最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这有利于改变以往学生拘泥于材料进行写作立意的现象,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给出具有较大开放性、能够进行多元立意的材料,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的区分度。然而,在目前新材料作文的写作中,由于立意定位较低,高分较难出现,因此写此类作文要深挖材料内含,从新颖的角度确定立意,并在写作中将自己的情感经历与作文材料相结合,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立意深刻的文章。

二、新材料作文写作的难点

1.学生对新材料的解读意识较弱

从当前作文命题情况来看,出现了更多的新材料,其中一些与社会现象、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存在一些取材于网络或者现实生活的真实的社会性内容。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新材料作文的过程中,存在着茫然无措和抓不住核心主题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难以深入分析材料,揭示材料背后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写作时往往只能套用材料中的观点,或对其进行一定的补充。虽然这种保守的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作文跑题,但同时也会限制思考广度,使作文在立意上不够深刻。另外,很多学生在新材料作文的写作中,需要老师给出写作方向,一旦离开,就摸不清主题、找不到写作方向,难以独立完成作文。

2.缺乏科学的材料分析方法

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教师针对作文教学创新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也对高考中的新材料作文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但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设计的新材料作文仍然相对较少,更多是结合历年高考作文题目筛选相应素材,指导学生进行审题训练。由于新材料作文取材甚广,加之部分教师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作文素材的整合能力较低,因而他们通常会基于自己的理解,向学生推荐大量的作文素材,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解读,实际上这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抓住几个关键词进行审题立意,较少进行专门的审题训练,加之学生认为教师所讲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考试,因此难以达成教与学的有效互动,自然也就很难提升新材料作文写作水平。

3.学生文体辨别意识较差

虽然学生经过多年的写作训练,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有些学生文体辨别意识仍然较差,文体驾驭能力较弱。比如,部分学生因害怕作文跑题而选择议论类文体,但写作中缺少明确的论点和充分的论据,最终造成四不像的夹叙夹议的情况。另外,一些学生在写作中结构混乱、详略不分,展开论述时缺乏层次,因而难以有效论证观点,更别谈拔高立意了。除此之外,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新材料作文的训练中,很多学生总是采用自己比较擅长的文体,对其他文体知之甚少、用之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思维固化,缺少必要的灵活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游刃有余地进行考场作文发挥。

三、新材料作文教学策略

1.随堂讲解,减少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抵触心理

在高考的压力之下,若教师仅仅通过方法指导或案例讲解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是很难达到教学预期的,不利于学生新材料作文驾驭能力的不断提升。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要点之一就是利用随堂讲解,有效减少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畏惧和抵触心理。因为新材料作文的突出特征正是材料纷繁、立意多元,而高中生课业压力较大,面对这种难度较大的作文类型,往往会产生畏惧和抵触的心理,从而无法深入解读材料,最终影响其作文的立意和行文,降低写作质量与水平。基于此,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应多多渗透相关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疑问,使学生摆脱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

如在寓言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正式讲解之前,可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读。在学生自行解读的过程中,教師可以提示他们从写作的角度梳理文章观点。之后,教师对寓言材料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素材库,以便更加从容地面对后续的新材料作文写作训练。

2.进行审题方法指导,提高学生材料解读能力

通过对学生作文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学生在新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审题一遍过,这就导致他们在写作时难以与材料紧密结合。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科学指导学生,让其由表及里地解读材料,必要时动手动笔,利用圈、点、标、注等方法,深入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从而为后续更加精准地审题、立意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抓住关键句子。新材料作文中,往往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句子能集中体现材料主旨,即所谓关键句,所以可以由关键句更加深入地挖掘材料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其为主线行文。第二,找准对象主体,科学确定立意。以下面的作文题目为例:高速公路上,父亲总是边开车边通电话,而女儿针对父亲的这一情况屡屡劝告,但父亲始终未能改变,无奈之下,女儿向交警举报了父亲。写此类作文时,首先需要找准对象主体,比如上述作文题目中有两个主体:父亲、女儿;之后让学生结合主体身上发生的事件,引导他们思索进行劝说时怎样更科学、更有效,以促进公众道路安全意识的提升。第三,恰当联想、想象,形成深度理解。在新高考改革下,漫画作文开始涌现,不同于文字材料作文,此类作文题目中文字内容较少,但含有丰富的画面信息。与此同时,漫画材料通常使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说明一定的道理,所在在进行此类作文的写作时,需要基于漫画展开联想、想象,以更准确地确定文章主旨。以2021年全國新高考Ⅱ卷为例,作文主题是“人字的书法结构”。解读画面时,亮点体现在逆风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等方面,需要将书法与为人处世联系起来,进一步思考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这样思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写作训练,增强学生条理性表达意识

在新材料作文教学中,笔者意识到,学生之所以在此类写作中得分较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还没有具备较强的文体意识。因此,教师需要在多种文体的写作训练上加强指导力度,促使学生自主审读和运笔,确保学生对作文的驾驭能力逐步增强。同时,教师应高度重视教材在新材料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之为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发挥重要作用。

在语文教材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多种多样的文体。以《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为例,该文属于典型的议论文,文章围绕敬业、乐业两个中心论点展开阐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中的论点及论据等内容,深入认识议论文的结构特征与语言特征等。高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多种文体,比如小说、说明文等,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同一主题采用不同的文体进行写作。例如,在小说式的作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小小说,对小说结构进行缩微,将比较新颖的内容写出来,同时也要将人物特征、典型事件等写出来,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倒叙、补叙的写法,在结尾部分,要运用“微言大义”的表现手法,以凸显文章主题,引发读者共鸣。

4.写后阅读修改,培养学生反思优化的习惯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逐步“放手”,从最开始的详细指导逐步过渡到方向指引,从而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同时,作文初稿完成以后,教师应给学生留下充足的二次甚至三次修改时间,让学生在及时而有效的修改中将自己的作文打磨得更好。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增强文体意识,逐步形成能够彰显自身个性的独特而严谨的行文思路。

比如议论文,刚刚接触解除这类文体时,学生习惯以总—分—总模式写作,先提出论点,然后罗列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论证中,所选的案例如果针对性不强,可能会降低全文的说服力。此时,教师需要基于学生作文提出具体的评审意见,首先肯定学生作文的结构层次比较合理,再指出论据所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修改。通过这一写一改,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正反对比论证的写作方法,进而增强其文章的说服力,使之成为一篇合格的议论文。

作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新高考改革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逐步减少学生对此类作文的抵触心理,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多种文体,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完善,从而提升学生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文体审题作文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三招”学会审题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七分审题三分做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