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爱着你也守护你
2024-01-11龙悦
龙悦
老虎保育、犀鸟保育、海龟保育等听得多,猫头鹰保育却很少听闻,难道猫头鹰不是受威胁物种吗?一般来说,凡是野生动物都应该受保护!
不要因为猫头鹰长得可爱而抓捕它,如果是出自真爱,你就应该深入地去了解它、守护它!
全世界分布广
猫头鹰,鸮形目,全球种类有130 余种,大部分为夜行性肉食动物。猫头鹰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因面盘和耳羽与猫极其相似,故俗称猫头鹰。
猫头鹰分布相当广,除了北极地区,世界各地都可以见到猫头鹰的踪影。我国常见的种类有雕鸮、鸺鹠、长耳鸮和短耳鸮等。
不同种类的猫头鹰体形大小不一。以体重计的话,小的猫头鹰的体重不足200 克,大的猫头鹰则不超过1500 克。
有别于一般鸟类飞行时会发出拍动翅膀的噪声,猫头鹰的一大特点是“静音”飞行。这是它在大自然中经过千万年的进化而形成的独特特征。不过,它飞行时并非完全静音,只不过它发出的声音是所有鸟类中最低的。
猫头鹰可以将大部分飞行噪声控制在1600 赫兹以下的低频范围。作为一种夜行动物,这项技能在捕捉猎物时特别好使。猎物(如田鼠)只对频率在2000 赫兹以上的声音敏感,所以很容易成为猫头鹰的美餐。
此外,猫头鹰的翅膀翼型和初级飞羽的形态结构发挥着消声降噪的作用,而大量分布在身体其他部位的绒毛形态结构,以及皮肤和皮下结构,则起到了吸声降噪的效果。
管得了翅膀管不了嘴
不过,猫头鹰管得了翅膀,却管不了那张嘴,那“咕咕咕”的叫声在繁殖期更为频繁。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分布在不同栖息地的同物种猫头鹰会说不同的“方言”,它们的叫声都不同。
很多人只知道老鼠是猫头鹰的食物,其实昆虫、蛇、鸟、蝙蝠、鱼等也是它们的食物,需视不同物种的食性而定。
在研究仓鸮的食性时,有研究员捡了一堆食茧来做研究。这些食茧是猫头鹰吐出来的毛团,里面裹着骨头。由于猫头鹰无法消化骨头、皮毛和羽毛等物质,所以这些东西会在胃中紧紧压缩在一起被吐出。从食茧的形状可以反映出相应猫头鹰的所属组别,还可以从组成食茧的猎物残留物中推测出它们的食性,是研究鸟类食物的有用材料。一般来说,仓鸮一晚上吃一只老鼠就足够了。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猫头鹰在繁殖期会下4 至6 枚蛋,如果它们所在区域的老鼠较多,下蛋的数量也较多。这意味着,掠食者会根据猎物的数量改变其食性,而这也给猎物群带来一定的压力。
套脚环领“身份证”
夜间活动的猫头鹰有一双大眼睛,这让它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度提升,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法眼。正因如此,研究人员要捕捉猫头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三四米距离的范围内就会被它们发现,这时就得使用“设陷待鸟”的招数。
猫头鹰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它的弯爪很尖锐,也是攻击力最强的部分。要控制它的話,先要正确地握住它的爪子。完成各种测量后,研究人员会替它套上脚环,然后把它放生。
套脚环的目的是做个标志,也是这只猫头鹰的“身份证”。历年来,鸟类研究人员都会为捕捉到的鸟套上脚环。脚环上有编号和一些联络资料,可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相关讯息。如果以后有其他研究人员再次捉到有脚环的鸟,便可查询到它的年龄、活动范围等。
不过,重复捕获有脚环的留鸟的概率不高,是可遇不可求的。
猫头鹰所面临的威胁
目前,全球各地的猫头鹰所面临的威胁不外乎是栖息地遭破坏(森林物种)以及农药威胁(开阔栖息地物种)。有些物种对环境干扰特别敏感,一旦特有的食物和栖息地被破坏,它们也会随之消失。
即使仓鸮是数量最多、最为普遍的物种,但它们的活动区域都是在农耕地,农药虽不会对它们造成直接威胁,它们却会因间接吃到身体里有残留农药的老鼠而中毒。
因此,保护猫头鹰,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