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里头,翩飞3600年的白鹭

2024-01-11李向阳

牡丹 2024年1期
关键词:二里头洛河翩翩

李向阳

初冬时节,夏都斟鄩——二里头遗址南面的古洛河河道里,芦花飘飞,芦苇摇曳,一片“蒹葭苍苍”的景象。芦苇丛里,几只翩翩的白鹭,在自由的徜徉,悠闲地啄着水中的鱼虾。执着地守护着这片湿地,不肯离去。

这是一条古河道。这是一条隋唐以前的古洛河河道,更是夏代的古洛河河道。古洛河河道里,生长着芦苇和蒲草。河边,三三两两地摆放着红石头。每年春夏时节,这里是一片水草氤氲、飞鸟翔集的湿地,河水清清,白鹭翩翩。芦苇的丰茂河面上,不時有水鸟掠过,宛如一幅水墨画。

洛河,从陕西省华山南麓出发,穿越秦岭东南的丛山峻岭,跨过豫西山区的沟沟坎坎,一路蜿蜒向东,进入洛阳市。但是,隋唐以前的洛河,并不是现在的走向,而是大体沿着今洛阳市区古城路方向,一路向东,迤逦进入今天的洛阳市偃师区。洛阳市区修古城路路基勘探时,地底下曾发现了大量鹅卵石和泥沙,这是当年古洛河河床的最好的证明。隋炀帝营建东都,修建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代大运河的终点就是东都洛阳。因为隋朝在东都洛阳修筑大运河末段通济渠,从西苑桥附近,强迫古洛河向北改道,伊河与洛河中间,便出现了大片的夹河滩涂,古洛河河道成了夹河滩湿地,而这片湿地又逐渐被周边的农田侵蚀,变成了细长的溪流,承担了防洪排涝的作用,名字也变成了涝洼渠。

而今,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考古工作队的办公室里,还悬挂着一张巨大的卫星遥感图片,不仅显示了3600年前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地下范围,而且古洛河河道赫然在遗址南部蜿蜒东西,宽阔的河床,宛若一条潜藏在地下的巨龙。

如今,在二里头遗址南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北,挖掘并恢复展示了一段古洛河河道,东西长约一公里,南北宽50—100米不等,属于古洛河模拟保护展示工程。工程采用防渗漏技术,长年不会干涸,小鱼小虾就慢慢在这里滋生了。随着周边环境的不断改善,选择到这里安家的水鸟也越来越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初冬,一个暖阳高照温暖的上午。我坐在二里头遗址古河道旁的红石头上,静静看着白鹭在芦苇丛中翩翩飞翔,起起落落。在这芦花飘飞,芦苇黄的季节,我的思绪,也随着翩翩飞翔的白鹭,飞向了3600年前的夏都斟鄩。

翩翩的白鹭,飞翔在夏都斟鄩上空。这翩翩的白鹭,在这里生活了数千年,她美丽的身躯在蓝天下划过优美的弧线,与蓝天白云、碧水绿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翩翩的白鹭,她一定见过3600年前伊洛平原美丽远古动物——那长着美丽犄角的梅花鹿,那顶着独角的凶猛犀牛,那架着巨大鹿角缓缓在河边散步的四不像(麋鹿),那在河岸高地上自由散步的豪猪,那在花丛中奔跑的野兔,那相互抵架的山羊,那甩着长鼻子的大象……

这翩翩的白鹭,一定见过夏都斟鄩郊外收割稻谷的农人。农夫们拿着蚌壳做成的蚌镰,慢慢地收割着金黄的稻穗,割下的稻穗,装上牛车拉往不远处的打谷场。农夫们知道,那些大人先生们之所以选择此地建都,一定是看中了伊洛河冲积平原上盛产的水稻,邙山和万安山南北坡地上盛产的粟米。——没有足够的粮食,一万多人口的都城,就没办法生存生活。

这翩翩的白鹭,一定见过古洛河上驾着远古独木舟捕鱼的渔翁,他们戴着箬笠、披着蓑衣,撒开骨头和石头作网坠儿的麻绳渔网,捕捞着水里肥美的鲤鱼、鲫鱼和鲂鱼,出没在烟雨苍茫的古洛河风波里……

这翩翩的白鹭,一定见过夏都斟鄩宽阔的大道,这横贯夏都南北的中轴线大道,竟然有20米宽,相当于今天的双向四车道!怎么这么宽呢?白鹭想不明白,也不会多想。而翩然飞翔的白鹭,还在这宽阔的大道上,分明看见过狂奔而来的夏王的车驾,数十上百的将军乘坐战车扈从,旌旗猎猎,马蹄哒哒,何等的壮观!

这翩翩的白鹭,一定见过环绕着二里头宫殿区的“井字形大主干道”。两纵两横,纵横交错“井”字形主干道路网,比殷墟道路网早了500年。而翩翩的白鹭还见证过,在二里头井字形道路之外,多个方正、规整的网格式功能区,那是“最早的中国”都邑城市“里坊制”的最早雏形,有许多大臣、平民百姓、各色工匠都生活在这些网格状区域之中。

这翩翩的白鹭,一定见证过在二里头夏都一号宫殿的恢弘与庄严。也一定听见过,一号宫殿里悠扬的钟磬齐鸣,看见过夏朝的王公贵族朝拜夏后(夏代称夏王为夏后)“山呼万岁”的庄严;看见过四方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部族首领“四方来朝”的威仪与排场。这规模最大的单体夯土建筑,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竟然大致相当于1.5个现代的足球场那么大!这“四阿重屋”、“茅茨土阶”的原始宫殿,开创了魏晋洛阳的太极殿、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等大型宫殿建筑的先河,也见证了中国从“邦国林立”的古国时代过渡到“天下大一统”的“王国时代”的东亚大国风采。

这翩翩的白鹭,一定见证过二里头夏都二号宫殿宗庙建筑的神圣。这夏商的宗庙建筑,由廊庑、大门、中心殿堂、庭院等组成,宗庙的殿堂的土墙上,排着密密麻麻的柱子。从二里头文化二期的夏代开始,到商汤灭夏的二里头文化四期,这座殿堂一直没有衰落。你会体会到,商汤“不移夏社”的明智与“夏商同源”的民族和谐。走进这里,你仿佛看见缭绕着香烟的香火,庄严的钟鼓之乐,嘤嘤喃喃的祝祷声,在祈求祖先保佑平安。你也会更深地体会到太史公司马迁所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结论的铿锵有力!

这翩翩的白鹭,一定见过在二里头制铜器作坊里挥汗如雨的工匠。他们用河里挖出的胶泥,制作成陶范,再用牛皮做成的鼓风机吹着风,在土炉子上,他们用燃烧着炭火的高温火苗,把铜块化为铜汁,再浇筑在陶范里。等铜器冷却定型,再打碎陶范,把两半铜器用融化的铜汁连接在一起。他们在中国最早的高科技中心——青铜作坊里,制作成青铜爵、青铜鼎、青铜戈等青铜礼器,铸成了中华礼乐文化的源头。那“华夏第一鼎”——青铜网纹鼎,可是大禹铸造九鼎的缩影?那青铜鼎里是否盛着祭祖、祭天的“太牢”“少牢”肉食,恭敬地奉献给神灵?那高贵的夏王、那神圣的大祭司,可曾举着“小蛮腰”青铜器——“华夏第一王爵”,盛着玉液琼浆,用自己微醺的精神,沟通天地神灵,祈求上天和祖宗的神灵保佑自己的子民——种植风调雨顺、出征战无不胜、子孙万代永享太平?!正如《左传》所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青铜礼器,不就是当年祭祀的重要见证吗?

这翩翩的白鹭,一定见过在二里头绿松石作坊里辛勤的工匠。盛夏时,他们裸露着脊背,在认真切割和研磨着绿松石片。在他们灵巧的手下,“华夏第一龙”绿松石龙缓缓睁开了圆圆的双眼,高高地隆起了玉制的蒜头鼻子,通体闪着晶莹的绿光。它默默告诉我们,这,就是中华民族国家层面上龙图腾的直接源头。

这翩翩的白鹭,一定见过在夏都斟鄩精美的玉石作坊。那些拿在国王手上,象征着权柄的玉璋、玉刀,不仅是九千年中华玉文化的传承,更是是殷商玉文化、三星堆玉文化的直接源头。

这翩翩的白鹭,也是发生在夏都斟鄩诸多历史事件的直接见证。她们见证了“夏后太康迁都斟鄩”——夏后启的儿子太康从嵩山南麓——登封王城岗迁都到伊洛平原的斟鄩,建立了二里头为中心的统一王权国家;她们接着见证了“太康失国”——耽于田猎的夏后太康,被东夷首领有穷氏后羿夺取了王都斟鄩,被迫向东流亡;这翩翩的白鹭,接着见证了“后羿代夏”和“寒浞代羿”——有穷氏后羿先后立太康的兄弟仲康、仲康的儿子相为傀儡夏后,又驱逐了夏后相,自立为国君;后羿最终重蹈了太康的覆辙,被佞臣寒浞杀死并夺取了王权,寒浞为非作歹,导致了许多方国的叛乱。

这翩翩的白鹭,还见证过“少康中兴”。夏后相的遗腹子少康,励精图治,广施德政,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最终战胜了寒浞父子,打回斟鄩,中兴了夏朝。

这翩翩的白鹭,还见证了夏朝末代君主夏桀的灭亡。夏桀荒淫无道,天下共愤。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鸣条一战,商汤消灭了夏的主力,最后攻入夏都斟鄩,夏桀被放逐南巢而死。成汤占领斟鄩后,不毁夏社,不绝夏之祭祀,继续扩建斟鄩,所以才有二里头文化四期与偃师商城早期商文化相似的考古事实。——二里头夏都斟鄩遗址与偃师商城遗址一起,共同成为夏商断代工程的界标。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3600年过去了,历史的沧海桑田,早已把夏都斟鄩变成了埋在地下的城市——二里头文化遗址。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古铜色的建筑,在蓝天白云下缓缓崛起,成为一条交错蟠曲的红铜巨龙。

一群白鹭,飞越3600年,至今仍在二里头遗址的蓝天白云下盘旋。一道洁白的弧线,在天地间缓缓划过,慢慢地融入历史的深处……

责任编辑 高 瑞

猜你喜欢

二里头洛河翩翩
华夏第一龙:二里头的“龙”
翩翩蝶舞、静谧时光
二里头遗址为何定位为夏都
杯中仙女翩翩舞
二里头: 寻找最早的中国
伊洛平原二里头文化期聚落群聚形态研究
洛 河
无题(1)
洛河
翩翩荷叶舞动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