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化工物流专业课证融通探索与研究
2024-01-11吴珍珍
文/吴珍珍
“1+X”证书制度是在实施“放、管、服”背景下,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一种全新的制度设计[1],要求院校是培训实施主体,推动X与专业培养方案的融合。本文以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化工物流)专业(简称化工物流专业)课证融通的实践经验为例,阐述“1+X”证书制度下统筹专业资源,将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培训内容适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与过程。
1.物流管理“1+X”课证融通分析
物流管理“1+X”证书补充了大数据、云计算、智慧物流等新技术及要求,也注重考查学生拓展市场开发、成本控制、客户管理等物流企业关注的核心技术技能[2]。但中职物流方向的港口、冷链、危化品等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紧密,这就要求各院校在物流管理“1+X”课证融通中发挥专业特色,有效融合考证要求与岗位需求,优化调整课程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及资源,开展符合专业发展实际的教学与培训,充分发挥“1+X”证书的内涵。
2.化工物流“1+X”课证融通的主要路径
首先,构建融合型课程体系。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留原有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将证书需考查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安全”“数字与智能化”等内容,适度融入现有课程体系。在“1+X”课证融通过程中应保留原有化工物流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化工物流典型岗位的操作能力和素养。其次,优化课程标准。根据证书培训大纲中知识点的难度和重要性,修订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将化工物流行业要求员工具备的安全、环保、奉献、工匠等职业素养和职业理念融入课程标准。最后,物流管理“1+X”专项培训应当由通过中物联师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受聘为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师的人员承担[3],应组织教师参加师资培训,积极开展教法改革创新。
3.化工物流“1+X”课证融通的实施过程
3.1 “1+X”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文件依据。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主要面向化工产业链物流类企事业单位,培养能从事危险品运输、化工品仓配、化工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化工液体料收发作业、物流单证缮制、物流信息处理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面向中加入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3.2 “1+X”融入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的设置与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的培训体系相融合,形成化工物流岗课赛证融合型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一是“核心岗位要求与专业课程内容相融合”。基于企业调研,针对物流服务与管理(化工物流)专业仓储、运输、信息、安全等核心目标岗位,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素养为目标,将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对接。二是“课程教学与证书能力培养融合”。实现了《现代物流基础》《化工产品仓储作业实务》《危险化学品储运》《物流综合实训》等课程与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对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三是“课程与技能竞赛相对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智慧物流技术应用》等课程分别与国家级、省市级技能大赛中货运代理、智慧物流等赛项对接。四是“课内课外相联动”。不断完善第二课堂和激励制度,多措并举鼓励教师开展技能社团与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企业实践、创新创业等项目,调动师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师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图1 化工物流专业岗课赛证融合型课程体系
3.3 “1+X”融入课程标准
根据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主要职责是完成仓储、运输、信息处理、物流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等作业。所有级别人员都需要具备一般能力要求,与课程融入情况见图2,初级职业能力要求与课程融入情况见图3。以专业基础课程《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为例,该课程标准修订时,组织选取了物流系统信息化的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设计有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作业流程、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功能、运输过程透明化管理、系统智能化应用等六个学习任务,满足化工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信息化能力的要求。
图2 一般能力要求与课程融入情况
图3 初级职业能力要求与课程融入情况
3.4 “1+X”融入实训项目及活页教材
为更好地适应物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需要,在对8门核心课程的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基础上,根据化工物流行业特点编写了物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配套活页。结合物流1+X的证书理论和实操考核的重难点,分解出“货物堆码作业”“制定ABC分类分析报告”“公路零担货物运费计算及托运单填制”“化学安全周知卡缮制及危化泄漏处理”“入库实训(一)”和“入库实训(二)”六大任务。在物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配套活页中,将“1+X”认证课程中的案例和素材引入专业课程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学习任务工作页的形式接触认证内容,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例如,在配套活页教材中,增加“制定ABC分类分析报告”,该活页内容能够满足物流仓储基础知识以及实操考核中货品分类的考核点的培训要求,可用于《物流数据录入》《化工产品仓储作业实务》课程相应知识点的教学。“制定ABC分类分析报告”在《物流数据录入》课程中的运用,相比之前的课堂教学,通过绘制ABC分析图,有效地将专业知识、考证要求和办公应用软件的教学相结合,教学重点突出,学生培养的目标达成度更高。
3.5 “1+X”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对于“1+X”证书制度的认知,决定了课程融通的最终实施效果。因此在开展课证融通的过程中,采用“外培+内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2019年至今,学校相继委派物流专业教师多次参加各级制度试点工作说明会及培训,提升其对物流“1+X”证书制度的认识。同时,积极探索模块化教学模式在物流“1+X”证书培训中的运用,即授课教师都有主要承担的课程模块,让团队教师发挥所长深入探究各模块的培训内容及方法,并将教法改革的有效经验融入培训。综上所述,通过五年多的“1+X”课证融通实践,学校已经对物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第一版的教材和培训资料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1+X”制度进行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相应调整,优化现有专业课程及培训内容,学生平均考证通过率9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目前培训大纲结合物流最新的发展方向新增了供应链、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学校还需持续推进“1+X”课证融通研究,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新一轮的学习和消化,确保给学生提供更加优异的培训教学效果。
引用出处
[1]王亚盛,赵林.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13-17.
[2]刘芳芳.“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4阶递进+4互优化+6维协同”模式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1):42-49.
[3]周建军,张锦惠.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的运行逻辑与实施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20(1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