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24-01-11刘学应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遗产协同人才

李 强, 刘学应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水工程遗产是以水利工程为主体的文化遗存[1],属于人类文化遗产中特定的一部分,既有鲜明的工程特征,又有丰富的人文属性。许多水工程遗产作为仍然在使用的工程,其传承保护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水工程遗产保护专业,水工程遗产保护人才非常缺乏,其中,水工程遗产保护利用创新人才尤为缺乏。现有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水工程遗产相关人才,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又难以解决水工程遗产保护利用中出现的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如何培养一批能够解决水工程遗产保护,引领水工程遗产利用,以及肩负水工程遗产传承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水利行业和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拔尖创新人才是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突出的表现,可以综合使用有创意和创新的方式来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才[2]。拔尖创新人才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主力军[3]。自2009年教育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以来,众多高校和学者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杨德广[4]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多元的,包括学科型、应用型和领袖型等;雷金火等[5]提出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化路径;叶安胜等[6],翟婉明等[7]探索和实践了应用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韩婷芷[8]提出传统优势学科如何赋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元英等[9]探索了交叉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但是,目前还较少有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

2011协同创新中心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 计划”)的重要载体[10]。金祝年等[11],王培良等[12]基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视角探索了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苏州大学联合协同单位建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青年教师”的全链条贯通式纳米人才培养体系[13];上海交通大学携手相关产业界共同探索了面向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4]。以上研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

笔者基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视角,论证了水工程遗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以期为水工程遗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工程遗产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提供参考。

1 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 水工程遗产价值挖掘的需要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挖掘遗产的多重价值[15]。水是生命的要素,也是生产和文化的要素,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流淌着的治水史。我国建造了数量众多且类型丰富的伟大水利工程,积累了许多科学的治水思想和宝贵的管水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水文化,这些工程遗产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历史、生态、科技价值。因此,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水工程遗产价值挖掘的需要。

1.2 水工程遗产保护的需要

遗产保护是传承利用的基础,水工程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是工程安全。各类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威胁是暴雨、台风等水文灾害。与其他类型遗产相比,水工程遗产的主体构成大部分位于江河行洪通道上,遭受洪水破坏的威胁更为突出。加之近年来极端水文事件发生的概率不断增加,水工程遗产防洪安全问题就变得愈加突出。作为“在用”的文化遗产类型,水工程遗产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日常维修养护,如何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与修复,避免保护性破坏、修复性破坏和盲目改建扩建,是当前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中亟须研究的技术问题。因此, 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水工程遗产保护的需要。

1.3 水工程遗产文化传承的需要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兴则国运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如何较好地保护古代水工程遗产,展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弘扬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中华水工程文化,传承民族水工匠精神,对指导现代水利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水工程遗产文化传承的需要。

2 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实践说明了水工程遗产保护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2.1 学校行业特色优势明显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浙江省水利学科门类最齐全,也是唯一一所以水利水电为特色的本科高校。学校是水利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属于中国三所水利本科院校之一。学校建有全国首家河(湖)长学院,是服务全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也是第一批水利部水情教育基地。水利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别授予学校“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和“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称号,学校被誉为培养浙江水利水电人才的摇篮。

2.2 学校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成果丰硕

近年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积极参与水利遗产保护利用研究实践,形成了一支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有5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浙江金华白沙溪-三十六堰”“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 “四川省通济堰”“浙江丽水松古灌区”)的申报由学校刘学应团队提供技术支撑。学校申遗事迹和成果得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水利报等权威媒体的广泛报道。学校团队目前在水工程遗产保护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3 学校多元协同创新基础良好

学校已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签约共建水工程遗产保护协同创新中心[16],并与浙江省水利学会等省内外单位在水工程遗产保护、美丽河湖建设、水文化研究等方面深入开展持续协同创新工作。同时,该中心目前还与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国内19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建立了紧密联系,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团队,在水工程遗产相关研究领域汇聚了一批国内高水平专家,并与国内相关学会或科研机构和国际相关科研组织展开深度合作,搭建了汇聚多元创新要素的科研平台。学校在水工程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内重大影响力的学术高地、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7]和行业企业服务基地。

3 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3.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建立明确的目标机制

笔者将拔尖创新人才界定为综合使用创意和创新的方式来解决水工程遗产价值挖掘、保护和利用等复杂问题的人才,将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为创新应用复合型人才。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既需要遵循《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也要按照“国家急需,服务工程”的指导思想,主动对接行业重大需求,兼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征,独辟蹊径地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机制和程序。培养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专业交叉领域扎实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素质、创业精神以及具有国际视野,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3.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依托协同创新中心

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形成合力。图1所示的多单位协同、多学科融合、多团队交叉和多资源汇聚的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了高校在人才、科研和学科等方面的优势,协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等力量,整合互补性资源,形成创新力和生产力。如考古研究所负责水工程遗产的挖掘,一流大学负责水工程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博物馆负责遗产文化的展示传播,国际交流中心负责水工程遗产的世界宣传,安全技术公司负责水工程遗产的水下修复和工程安全等,行业学会和协会负责水工程遗产成果的推广应用,合力赋能支撑和保障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图1 水工程遗产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构想

要培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求的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条件建设极其重要,必须有一批一流高端平台作为支撑。如: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水工程遗产挖掘与研究平台、水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平台以及水文化传承传播平台与科普教育的示范基地等平台的支撑(图2)。根据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使命和发展目标,围绕水工程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的重大问题,明确任务分工,开展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全面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协同创新,发挥协同创新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聚集效应和倍增效应。

图2 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平台

1) 水工程遗产价值挖掘与研究平台

水工程遗产价值挖掘与研究平台的主要作用:调研水工程遗产的种类和分布,挖掘其价值与内涵,梳理遗产的科学内核,建立水工程遗产框架体系,挖掘水工程遗产的时代价值,以及在规划、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的科学价值,在水工建筑形式与构件方面的艺术价值等。

2) 水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平台

水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平台的作用:研究水工程遗产巧妙的造型、合理的布局、精致的工艺等,探索古代水工程施工的关键营造技术及施工工艺;研究水工程遗产的保护修复技术、检测方法体系,为遭到建设性破坏的水工程遗产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水工程遗产的保护政策和相关标准制定,为我国水工程遗产保护、维修和改扩建提供参考。

3) 水文化传承传播平台与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水文化传承传播平台与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研究水工程遗产所蕴含的水文文化、水利规划设计文化、水利工程建设文化、管理文化和组织文化等,包括治水思路、治水理念、治水方略、制度设计、水神信仰、水文化价值取向等,为弘扬水利精神和传播水文化提供平台支撑。

3.3 人才培养需要构建“四链”融合协同创新机制

水工程遗产保护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用于遗产的勘探、复原,及年代的判定;工程技术科学应用于遗产的发掘、测量和保护等施工;人文社会科学主要用于遗产的阐释和展示教育。因此,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起高效运转的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和文化链“四链”协同创新机制体制(图3),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和文化链全链条无缝对接、协同发力,打造水工程遗产保护形成高端人才荟萃、遗产保护资源集聚、遗产保护激情涌动、遗产保护成果引领全球的协同创新平台,围绕水工程遗产保护强链、补链、延链,实施“链长制”,形成生机勃勃的创新生态圈,从而实现三大重要转变:实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从传统学科导向为主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促进协同单位组织管理体系从独立、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内水工程遗产保护与传承等资源要素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

图3 “四链”协同创新机制体制

3.3.1 产 业 链

产业链涉及考古、水利、建筑、机械、文化、旅游和传播等产业。水工程遗产保护首先需要对古代水利工程进行调查发掘和考古。考古挖掘需要挖掘机械和精密的物理化学测量仪器,因此必然推动机械产业的发展。水工程遗产作为“活”的在用的工程,其维修加固必然涉及水利和建筑产业发展。古代水利的价值一旦被挖掘,如被认定为世界遗产,则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势必带动当地旅游和传播产业的发展。因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深入发掘水工程遗产的现代经济价值,借助高新技术创新水工程遗产产品,构建文化产业对水工程遗产的反哺机制,形成高效、完整、闭合的水工程遗产产业链。

3.3.2 技 术 链

技术链涉及考古、探测、生态、修缮、安全、数字和网络等多种技术。作为“活”的在用的工程遗产,水工程遗产保护技术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复杂系统。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探地雷达技术、磁力探察技术、地抗力探察技术、磁感应技术、数字图像技术、远红外摄像技术、遥感技术、声发射技术、航拍技术等被普遍应用于水工程遗产的考古和探测;生物多样性调控技术、低碳零碳技术等被相继应用于水工程遗产的水环境生态治理;BIM技术、水下探测技术、自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智能监测技术、安全预警技术、智慧维养技术、互联网动漫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播。因此,水工程遗产保护的技术性不断加强,已催生多种复杂技术高度交叉综合的集成体,遗产保护不再是某一单项技术,而是一个技术群,是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技术形成的技术链。

3.3.3 人 才 链

人才链涉及考古、水利、建筑、机械、文化、旅游和传播等人才。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将产业、技术、人才和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带动产业的动力机制。如学校可以与河海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浙江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水科院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联动培养水工程遗产保护本-硕-博专门人才。另外,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的水工程遗产“金课”,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申遗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一方面,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实际教学效果,为实施高质量“变轨超车”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先进教学法,提升教师教学素养,使之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水工程遗产保护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承的标杆与金名片。

3.3.4 文 化 链

文化链涉及文化的起源、演变、传承、创意、交流、自信和自觉等。提高水工程遗产传承发展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然而诸多遗产美景仅停留在印象层面,存在体验缺憾,需要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水工程遗产“活”起来。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打造 “水工程遗产数字文化链”,不仅要让印象成为具象,让垛田梯田灌区跃然而出,还要让水工程遗产具有可触感,真正做到让文化“活起来”;利用数字技术,将水工程遗产打造成数字藏品,让水工程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文化传播做出积极贡献;面向用户提供数字水工程遗产文化商品,利用新技术和全新的商业模式赋能水工程遗产数字经济,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4 形成拔尖创新人才“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在目前我国还没有水工程遗产保护专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各单位,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政府、产业、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组成的联合培养主体(图4),携手共同培养“知水、亲水、乐水”的新时代水工程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利用领域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的多渠道来源和输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培养机制、学科体系、教师队伍、创新平台、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多维度、全方位深度协同,形成完备的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突破行业壁垒,汇聚优势学科、人才队伍、中心平台等创新要素,构建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与协同创新机制。二是在以水为媒,以水工程文化为纽带,以各种类型水工程遗产为载体,在土木水利工程领域内建立水工程遗产保护学科体系。三是通过外部招聘、内部培养以及国内外合作的多种方式打造高水平的水工程遗产研究和教学队伍。四是通过相关科研项目的运行,在技术创新方面建立学科支撑平台与传承创新平台。五是依托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实施特色水情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开展水利科普和水利精神教育,推进多元支持的延伸课程建设,多途径搭建水工程遗产保护开放式实践课程体系。六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建立线上线下多维互动的“政、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

图4 水工程遗产保护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4 结 语

笔者在论证水工程遗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提出水工程遗产保护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文化链“四链”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形成“政、产、学、研、用”的五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保护与传承”带来的机遇前所未有,水工程遗产保护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前所未有。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具备了培养相关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条件,只要抓住机遇,努力培育,就可能在水工程遗产保护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突破,走出一条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实现学校在该领域的弯道超车,在水工程遗产保护领域构建“领跑”全球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

猜你喜欢

遗产协同人才
人才云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遗产怎么分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千万遗产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