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这样点评历史人物
2024-01-10
毛泽东爱读史书,也善于引用历史典故。据统计,仅从《毛泽东选集》中有文可查的,即有中国历史事件300多起,中外历史人物100余人。从济世能臣、农民领袖到思想巨擘、文学大家等,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他都有评点。
“毛主席评点历史人物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古史新解,不人云亦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挖掘中国历史,见解独到;二是古为今用,为现实斗争服务。当然他运用时经过了一些加工和改造,不是完全的照搬照套。”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周溯源总结道。
“圣贤”与“豪杰”
青年毛泽东崇尚圣贤。那时他对历史人物的点评中,常常有“圣人”“豪杰”等字眼。1913年他在湖南省第四师范读书时的课堂笔记《讲堂录》,就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圣贤,德业俱全者;豪杰,歉于品德,而有大功大名者。拿翁(拿破仑),豪杰也,而非圣贤。”
在青年毛泽东心目中,称得上“圣贤”的都是既“办事”又“传教”的人,首推范仲淹和曾国藩。与之相近的概念则为“豪杰”,“歉于品德,而有大功大名者”,如宋朝大臣韩琦和清朝名臣左宗棠。
“在接受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之前,毛泽东的精神底色还是偏向于传统的知识分子。”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佑新说:“这种对圣贤的推崇,和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一脉相承,是典型的‘内圣外王‘圣贤治世的唯心史观。在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它就被彻底抛弃了。”
毛泽东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曾多次评价曾国藩,从中能看出这一鲜明转变。
少年毛泽东亲昵地称曾国藩是“吾之先民”。其渊源在于曾国藩是湘乡人,而毛泽东8岁前基本上住在湘乡的外婆家。长沙求学期间,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是一位“曾国藩迷”,常“引曾涤生(曾国藩的号)、梁任公(梁启超的号)之例以勉之”。这一时期,毛泽东对曾国藩的推崇更明显了。《讲堂录》中,毛泽东多处摘录曾国藩的话。1917年,毛泽东写信给黎锦熙,甚至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之后,毛泽东对曾国藩的认识就变化了。1926年,他在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授课时说:“大家只知道打倒他(指洪秀全)的是清朝政府,而不知道真正打倒他的主力军,却是地主阶级。打倒太平天国出力最多的是曾国藩,他当时是地主阶级的领袖……故太平天国之事,不是满汉的战争,实是农民和地主的阶级斗争。”
“这时,他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曾经被尊为‘圣贤的曾国藩,终归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周溯源说。这一认识一直延续到他的晚年。1969年,毛主席谈话中又提到曾国藩,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佩服其治学为人和带兵做事……其政治立场和作为,自是站在历史进步反面的。”
墨子和孔子
喜欢梁山好汉、农民起义领袖的毛泽东,自青年时起,就对诸子百家中的墨家思想表现出深刻的认同与偏爱。
1917年,他在读《伦理学原理》时批注:“墨子之兼爱互助,并非弃吾重大之利益而供他人之小利,乃损己利人而果有利于人也。”1918年,在组织新民学会时,毛泽东在会章中特意规定了几条纪律:“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赌博;五、不狎妓。”内容和墨家的实践精神高度一致。
1939年,国民党当局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毛主席敏锐地察觉到以后的局面会愈发困难,逐渐形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理念。4月24日,“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为了鼓励大家,他以墨子为例,说“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因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椅子”。
事实上,毛主席一生都践行着墨家求实行、讲勤苦的人格理想。他和同学萧子升徒步游历,靠写字作对联糊口,没花一个铜板。他的遗物中,有很多震撼人心的物品,如一件补了73个补丁、几乎看不出本布的睡衣和一条打了54个补丁的毛巾被。“穿里面别人看不见,我不嫌就行。”
相比墨子,对于孔子、孟子这两位封建社会的大圣人,毛泽东整体上持批判继承的态度。
1943年6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在一篇关于“人性”问题的长篇通信中说:“我们决不能把这种哲学,把孔孟之道,看作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相反,这恰恰是中国文化的不良传统。”毛主席批道:“孔孟有一部分真理。”
1964年2月,毛主席肯定了孔子的一些教育方式。他说:孔子有六门是礼、乐、射、御、书、数。御是指开坦克、开汽车。书是历史,数是数学。乐是大提琴、大喇叭、小喇叭。现在把孔夫子的传统都丢掉了,只是死读书。接着,毛主席又用批判的口吻说道:孔夫子教学也有问题,孔子没有工业、农业劳动,因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所有这些对古代思想家的评价,都深刻体现了毛主席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哲学智慧和辩证精神。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也在此过程中逐步确立和成熟起来。
农民的贴心人
年少时期的毛泽东,肯定圣贤、君子,以期他们担当起改造人们思想和世界的重任。相应的,凡人则是需要被拯救的。
“到五四运动之后,虽然毛泽东依然关注历史人物,但他的思想已开始走向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对平民、农民式历史人物的看法,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身为农家子弟,早在童年读《水浒传》时,毛泽东的脑子里就冒出过一些想法:“这些小说里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但那时,这些还只是模糊的认识。
1926年5月至10月,在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授课期间,毛泽东已经清晰地讲到: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不堪其苦,遂辍耕而叹,揭起义旗,他们纯粹代表农民利益者。汉高祖虽为地主阶级,但他胜利的原因在于,初入秦时,即与父老约法三章,得一般人之信仰,故秦人大悦……至于汉时,其实王莽也不是怎么不得了的一个坏人……均田制是王莽时倡的,可见他注意到农民问题了……
认识到不同阶级所代表的利益,终其一生,毛泽东对那些平民、农民出身的“盗”“匪”“贼”“寇”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1944年,毛主席致信给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赞美李自成“实为陕西人的光荣”,并请其向《永昌演义》的作者李健侯转达敬意与建议,“(此书)贬抑其整个运动。实则吾国自秦以来二千余年推动社会当前进步者主要的是农民战争,大顺帝李自成所领导的伟大的农民战争,就是二千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的极著名的一次……此书若按上述新历史观点加以改造,极有教育人民的作用,未知能獲作者同意否?”
1950年到1966年负责给毛泽东管理图书的逄先知回忆,毛主席比较喜欢看农民起义领袖的传记。除了李自成,陈胜、吴广、张角、张鲁、王仙芝、黄巢等的传记,他是常要看的。“历代农民革命斗争性质当然与马克思主义革命运动不同,但有相同的一点,就是极端贫苦农民广大阶层梦想平等、自由,摆脱贫困,丰衣足食。”1958年武昌会议期间,他读《张鲁传》时这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