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十一年
2024-01-10刘超
刘超
旭日始旦,岁月如新。当您读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2024年1月的某一天了,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年。从1999年7月1日创刊至今,《党课参考》始终坚守主流媒体的价值与担当,交流党建经验、探讨党建问题。一路走来,我们携手同行、暖心相伴。为增强与读者的情感联结,带来视觉更美观、层次更丰富的阅读感受,《党课参考》新设“党员驿站”栏目,刊发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对于时代、初心、人生、梦想等方面的思考与感悟。让我们一起,聆听时代、感受时代、诉说时代。
十一年的相伴,十一年的相随。它是在党课准备时那一抹虹光,为我的讲解增添了色彩;它是在考博复习时那一束亮光,为我的作答指明了方向;它是在宣讲准备时那一刹豪光,为我的演讲注入了力量。
十一年前的偶然相遇,我的书案上从此有了它的一方天地,它更成为我在理论学习上不可或缺的至宝。回望十一年,《党课参考》让我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需要理论深度,时事热点解读需要响应热度,理论阐释宣讲需要情感温度。
那是2012年11月,我作为党支部书记,将开启人生第一次讲党课之旅。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凭借学科优势,我按照撰写毕业论文的模式开始了准备工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理论讲解过于生硬、理论话语过于专业等问题愈显突出。我在如何讲好党课、做好理论阐释的问题上陷入了深思。正在此时,手边放置的《党课参考》引起了我的注意,随之无意地翻看却打开了自己对党课的新认知。
《党课参考》用它独特的理解阐释方式让我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深度。它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理论活力,又运用大众化的叙事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给本来枯燥生硬的理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就这样,我讲的第一次党课也在热烈的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十一年来,我对讲党课越来越得心应手,所讲内容逐渐丰富起来,讲授形式也在不断创新,这些都离不开《党课参考》不断提供的能量。
2020年,八年的辅导员工作让我对自己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读博成为我新的人生目标。然而,紧张的工作之余,考博饱和式的复习也让我变得焦躁不安。面对一摞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书籍教材,我内心的无助和烦躁越发明显。这时候我回想起《党课参考》推出的一系列特辑,于是从一期又一期刊物中将特辑全部找出,一一整理其中对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的专门解读、对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深刻阐释。党课特辑的内容全面、讲解细致、体系完整,为我的复习指明了方向,更增添了助力。就这样,我从无头苍蝇般埋头蛮干,逐渐变为有条不紊地系统复习,最终成功“上岸”。
十一年來,书柜里一期期的《党课参考》,见证了我的成长;《党课参考》中一行行批注,记录着我的进步。十一年来,《党课参考》用自身的理论活力,帮助我提升了理论水平;它用自身的党课案例,帮助我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我逐渐意识到,《党课参考》这本小小刊物在我心中的分量,相遇《党课参考》是缘,相伴《党课参考》是愿,但我们的相伴,一定不止十一年!
(作者系重庆邮电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