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乐在其中
2024-01-10孙泽宇
孙泽宇
寫作,如同喝一杯好茶,用心细品,才能品出其中滋味。写作的过程,总让我乐在其中。
写与读分不开。“读万卷书”是我心之所向。流光溢彩的书页悠然翩飞,如鱼得水的童心绽放于字里行间,我也不忘手持荧光笔,画下令人心动的好词好句。就这样,万卷书本陪我度过了无数个丰富多彩的日日夜夜:或沉浸于《呼兰河传》的率真;又或凝神于《三国演义》的金戈铁马,轰轰烈烈;又或叹息《岳飞传》的忠武岳飞,壮志未酬……
读书间隙,也需动动笔头。双手于书页间跳跃,用笔尖将好词好句拾起,行云流水般将字句摘抄在本子上,还不忘写下心得体会,让文学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而这一切,就像在道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然而,平时的积累还需在无人打扰的、静悄悄的夜晚来仔细体悟挖掘。某个雨夜,我想到了泰戈尔的一首短诗———
蟋蟀的唧唧,夜雨的淅沥,从黑暗中传到我的耳边,好似我已逝的少年时代沙沙地来到我的梦境中。
正是这一次次的身临其境,让我学会把书中的亮点学以致用。我渐渐明白了老师说的“读透书,读懂书,亦是创作之根本”。
有了根基,接下来便是真正的实践。每一次写作中,我都会运用一个诀窍,叫作“仿写”。别看名字俗套,实则精妙好用。
仿写要归功于前面提到的阅读积累与深思。书中让人眼前一亮的语句早已烂熟于心,一写到相似的部分,那些好词好句就像一股股清泉喷涌而出。此时,我会选出其中最精妙的句子,用自己的经验稍加修改,便适合自己的文章情境了。
有一次,我在书中看到“壶不能言,人也默默”时深有感触,后来我写关于宝带桥的作文时,这句话就派上了用场。经过思绪的酝酿,我的那句“宝带无声,人也默默”便像烤吐司一样新鲜出炉了。
文章中还需有自己的“心意”。“心意”从哪里来呢?这需从生活中慢慢捕捉。
平时关于生活的一篇篇小随笔,让我总能回忆起生活的细节与美好。每个日夜,当我有所感触时,我便用纸笔或电脑记录下这些事与物的美好——一朵花,一片叶,树山杨梅中的一缕甘甜,山塘老街上的怀古幽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应该被我们有意地记下来,生发出自己的“心意”,再运用到作文中去。
每次写小随笔,我都乐此不疲。因为这不仅激发了我的写作兴趣,还让我从中获得了很多灵感。我想,这便是文章中自己的“心意”了。比如写姑苏,我会想起小随笔中记录的山塘街,写水果会想到树山杨梅……正是平日里细心记下的这些小随笔,为我的作文增添了意趣。小随笔虽不起眼儿,但对我来说它是我写作的灵感来源。
走进了充满魅力的写作世界,我才明白让自己乐在其中的不仅是写作带来的快乐,还有那个始终如春花烂漫、稻谷饱满的写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