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作文教学法应用研究
2024-01-09夏年凤
夏年凤
新课标有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初中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要让中学生将自己对世界、自我以及情感真实地创造性地表述出来,教者需“扶着”孩子走一段: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美的感知——积淀并储蓄美的认识——拓展并加深美的思考——悦纳并吸收美的感悟。这才是优化中学生写作策略的关键。
一、示范策略:引领美读,奠定基石
(一)范读美文,教者授之以“渔”。美文阅读是积聚写作素材的最佳途径。如何取舍,是一个值得斟酌的话题。笔者做了以下尝试:精选名家名篇,范读美文。一批美文大家走进初中生的阅读视野:毕淑敏、张晓风、三毛、刘墉、泰戈尔等,学生在听读过程中,轻嗅字里行间浓郁的人文气息,品味到大师们的哲思睿理的精华,从而亲近了文学之源,领略到人性之美好。在读了丁立梅的《祖母的葵花》后,“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农家的孩子们自然衍生出对家园的深深眷念,城里的孩子也萌生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那是一种怎样的期待啊,所有的孩子都是乐淘淘的神情,无一不是心驰神往!范读美文,就像在孩子纯净的心田里,播下一粒神奇的种子,就等雨水充盈之际,破土而出!
(二)自读美文,学生储存以“余”。吕叔湘先生说: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帮助很大,这里所说的帮助,主要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帮助。一个中学生,从起步到成熟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如何让这个成长期缩短,恰是每个教者要探索的根本,学生自读美文,不仅是捡拾好的语言“瑰宝”,更是从大师的字里行间捕捉高超的技法和不尽的写作素材。大师的文章,不仅能奠定学生丰厚的写作“地基”,更能激发孩子写作的热情。引导孩子对生活、对社会现象批判地接受和敏锐地思考。学生自读美文,减少了许多繁冗的写作环节,直接进入“我要写”的自由表达空间。
二、积累策略:积累美文,厚积薄发
(一)互荐美文,拓宽视野以“娱”。个人的感知是有限的。如果汇集了很多人智慧的结晶,那么,这个感知的世界是无限的。作品的灵魂,需要很多双灵性的眼去挖掘,才能真正达到人高、文高的境地。让学生互荐美文,交流彼此“切问而近思”的思维火花,将这些散发出人性光辉的意蕴呈现在每个阅读者的面前,相互之间融合,裨补阙漏,不仅可以互通有无,更能在有限的时段内,拓宽广博的视野,达到“互娱”。
(二)汇编美文,怡情养性以“愉”。汇编美文和学生习作,让初中生全方位地接触更多的名篇佳作,展现在每个初中生面前的,并不都是适合他们的,只有经过自己精心筛选、挑拣出来的,才是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学生个性不同,喜好不一,精选的美文亦不同。汇编美文,既能弥补自己不足,又能吸纳他人所长。这等“愉己”之美事,怡情养性,何乐而不为?
三、实写策略:方法指导,彰显个性
登山,则情满于山。不同的人,因登山的心境、路径、偕同者等的不同,胸怀中所蓄之情亦不同。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只有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才能让各异的方法各显神通。
(一)造句,遣词,摸着石头过河。最初的简单做法是,让学生将自己印象最深的妙词佳句,运用到自己所写所说的句子中来。一孩子写自己的外婆:那身影,在风中摇曳着,仿若一种花开无声,香气四溢,守候着疼爱的外孙的到来,那是一种幸福的等待——等待,成了外婆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很显然借鉴了《祖母的葵花》中的借物抒怀:“葵花开了 ,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很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正是这种最浅层次的造句、遣词,让孩子们尝到了写作的乐趣。比谁最会活学活用,现学现写,已经成了初学写作的孩子们的一种风尚!
(二)仿写,领写,转换角色下水。单是会遣词,造句,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需求:进一步深入写作领域的做法是,方法探索阶段。仿写过程中,注意将自己所要写的题材,找寻贴近的范文,可以追寻自己欣赏的语言风格,可以超越自己所认可的写作思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模仿并不可怕,相反,对刚起步的初中生来说,拄着拐棍前行,要稳当得许多。有心的教师还可以充当最佳的角色——“领跑者”,先示范给学生,怎样由“克隆——仿制——自由创作”一步步前进,就是中学生写作航程中的最好的舵手了!这种由羡慕别人是写作的好手,转入到自己畅所欲言地发挥,就是作文本身的一大乐趣!
(三)創新,个性,万类霜天竞自由。真正进入自由创作领空的做法是,方法实践阶段。生活是写作之源,生活是现实的存在,而学生的作文,就是真实的折射。写作源于“胸中有积累,不吐不快”。在经过了造句,遣词,摸着石头过河到仿写,领写,转换角色下水的尝试后,带着个性,创新写作,就自然衍生至“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境界了。
四、范例策略:范例引领,自掘源头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引领学生,学会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生活,用审美的目光注视生活,用纯正的心灵之眼拓展生活。
(一)范评美文,精点妙笔之“术”。在读过《祖母的葵花》一文后,教者让学生自由谈谈听读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孩子们最初只能说出一两句自己的认知:有的从主题角度入手,有的从创作风格着眼,有的以语言斟酌角度为切入口……此时,教者从不同层面给学生示范点评:幸福,是“香香的”。葵花子的香,不仅流淌出孩童等待嗑瓜子的幸福快乐,更描画“我们”的童真童趣。文字中,瓜子是花儿吸足阳光和花香结出的果实,是祖母深沉的爱的积淀,凸显本文主旨“爱的最强光”。写作手法上,巧用叠音词及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精心伺弄土地、热爱生活的乐观,给孩子们创设了幸福的殿堂。从主题到写作手法到意境品读,一步步教给孩子精到的点评之“术”。随着教者评点示范的增多,学生的赏析角度越来越多,在对照自己所写文章时,公正地评价自己文章的眼光自然越来越高。
(二)范评习作,自寻优劣之“根”。学生习作《煤油灯下的岁月》范评:“岁月无声,爱,却被沉淀下来。煤油灯,伴着母亲的青春岁月,燃烧出了最至真的情愫。灯,始终是明亮的,只要你心灵的殿堂中,有一处容纳之地,就会散发出无尽的光来。阳光下的旧煤油灯,记忆中的点亮的灯,串起的,都是照耀‘我成长的光源。倾心,倾情,都是岁月的河流打磨成的珍珠。”学生在看到笔者的点评后,跃跃欲试,争相为其他孩子评点作文,让性灵的文字,真的做到在“阳光下曝晒”!将评点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孩子自寻文章的优劣之“根”,比起单纯的一次又一次的说教强上百倍。
“以人为本来驭文”,是指导中学生写作走向成功的根本。初中生的作文成长周期,可快可慢,如果选取方法得当,应对策略优化,学生走上写作的成功之路,自会简省很多。诸多写作储备能力方面的“螺旋”上升,将最终形成学生整体写作能力的周期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