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通信”“遇见”高效
2024-01-09吴利杰
文/图_吴利杰
“现在故障处理效率提高太多了,系统不仅将告警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我们,同时还自动生成应急处置方案,再也不用手忙脚乱了。”11月29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通公司通信调度值长吴利杰对同事说。就在刚才,她通过通信故障智能分析应用快速指挥完成光路中断消缺。
近年来,随着河南电力通信系统规模和承载业务量不断扩大,通信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迫在眉睫。自2021年6月起,国网河南信通公司在国调中心指导下,紧紧围绕通信专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适时启动了“豫见通信”智能化体系建设。
业务方案一键成 故障检修更高效
“今天太忙了,15张检修票,还有两起故障,我把检修专责、方式专责都喊来了,不然我自己真搞不定。”通信调度中心主值冯浩深深吸了一口气。
近年来虽开发了一批数字化成果落地应用,但在一些场景仍存在盲区,例如故障情况下还是无法快速精准地输出重要业务应急方案。鉴于此,国网河南信通公司创新打造通信故障智能分析应用,依托新一代通信管理系统,建立通信资源全量数据池、典型故障处置策略库和应急预案库,基于实时告警信息或灾害预警指令,智能研判通信网故障情况、存在风险和影响范围,一键生成应对方案,指导现场应急处置。平台自2022年4月上线以来,先后推广应用至国网河南信通公司、国网华中分部,省内累计开展409次故障、风险研判,平均时长由“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其中,生产控制类故障研判准确率达到100%,应急指挥效率提升近10倍,提前防范化解143次重要断面输电线路运行风险。
“搁以前,提报通信检修票时往往需要挨个网管进行业务校核,不仅速度慢,而且也会常常出错。如今只需要鼠标轻轻一点,等待一分钟即可分析出所有受影响的业务,大大缩短了检修票提报时间,同时业务校核也是百分之百的准确,报票不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通信检修专责王雷兴奋地说。
河南电网通信检修数量多,安全管控难度大,风险交叉问题突出。针对面临形势,国网河南信通公司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试点任务,于2022年6月完成通信检修影响业务分析智能化系统功能测试并在全省推广应用。该系统制定光缆、光路及业务层面等六类标准,形成标准化“一本账”,通信检修票利用一本账可实现影响业务、程度、采取措施一键填报,业务校核时长由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极大提升了全省通信检修工作效率。
掌上客户端即时点 现场运维更快捷
“刘工,监控发现汉都变电站光模块故障,华中分部要求立即提报紧急抢修单,两个小时后请提交至系统,还有个方式单就差你们没反馈了,请尽快处理。”通信运维专责刘亚南挂断电话,立刻给同事发信息,请求帮忙在系统上操作——作为现场人员,需要全省跑,无法守着电脑及时操作,分身乏术。
建设“豫见通信”智能化体系,提升工作效率。
国网河南信通公司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综合利用移动通信、数据交互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开发了“i国网”掌上客户端。客户端研发工作从2021年12月启动,历时5个月完成了检修、缺陷、运行、资源、设备等5大类模块设计,及11项二级模块和265项的功能点开发工作。2022年4月,掌上客户端成功接入“i国网”河南电力工作台,成为系统内首家上线“i国网”的电力通信微应用。
2023年上半年,结合通信系统春检工作,国网河南信通公司8位运维检修人员利用掌上客户端及时反馈82项检修项目完成情况,开展330千伏及以上厂站动环监控数据校核,大大提升运维效率。有了“i国网”掌上客户端,现场运维人员在出差途中也能实现现场工单管理、方式信息查看反馈、资源数据即时更新、巡检标准规范等多种操作,和过去只能依赖电脑的时代彻底说再见了。
专业看板全展示 运维分析更直观
“之前通信光缆及光路的绘制费时费力,每周都得花费大量精力在图形资源的更新上,如果想对其他专业讲明白通信业务,有时要讲得口干舌燥。现在好了,看我‘魔法七十二变’。”2023年6月15日,通信方式专责刘岩点击一下鼠标,几秒钟就生成了一张形象直观的河南全域通信网架图,清晰标绘区域规模和各类业务流向,标志着国网河南电力信通公司开发的省内首个通信专业数字化看板正式上线应用。
通信专业看板主要着力于运行和管理两类场景,它集成多维度监控系统,汇总动环、传输、光缆、业务等18个维度监控信息,归并整合通信检修票、方式单、预警单等5类运行工单数据及告警信息,实现告警信息的细化分类、工单日历动态排期、分钟级自动生成应急迂回方案,不仅可以提醒调度员目前缺陷处置进度,为故障处置提供辅助决策,而且还可以联动派单指导应急处置。另外,它还能对比展现不同时期的网络状态变化,全景展现河南电力通信专业三张网(光缆网、传输网、数据通信网)、三项业务(调度电话、行政电话、视频会议)、三大系统(支撑系统、管理系统、应急通信系统)的网架结构和技术指标,提供当日运行数据和年度趋势的同期对比,服务网架补强和业务优化,为管理决策提供引导。
下一步,国网河南电力通信专业将继续坚持以智能化、信息化创新应用持续推动新型数字建设,实现人工智能等先进信通技术和电网技术的融合发展,提升对全程全网管控能力,继续推动通信生产管理、资源配置、支撑保障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