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塘河系统的人文地理概述
2024-01-09张亮
张 亮
(宁波博物院,浙江 宁波 315000)
0 引 言
宁波市作为大运河入海口的重要城市,是“中国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对接的“活化石”。秦汉设县以来,基于人与自然双重力量而不断构建的运河系统与港口系统,既成就了宁波古城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又塑造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本文着重讨论作为浙东运河一部分的宁波地区塘河系统对于城市发展、演变的影响,海运系统将另外行文专门论述。
宁波地区的河道一般称为塘河系统。宁波人将穿行于主城区的6条主要河道称为“六塘河”①即鄞西(今海曙区)的西塘河、中塘河、南塘河,鄞东(今鄞州区)的前塘河、中塘河、后塘河。,河道里出产的青草鲢鳙等食用鱼统称为“塘鱼”,可见塘河与宁波城、宁波人的密切联系。塘河体系是宁绍平原地区所特有的人工改造自然河道系统的成果。距今四五千年前,宁绍平原在经历了最近一次海侵[1]之后逐步成陆。具备阻咸蓄淡功能的塘河系统,对于宁波地区开发进程有着重大意义。宁波主城区至今保留着“子罗双城,三江六塘”的空间格局,塘河系统深刻影响着城市交通系统、市镇分布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宁波城最为鲜明的人文地理景观。
1 塘的基本概念和构筑方式
塘,是一个形声字。徐铉校订的《说文解字》三十卷中,解释为:“塘,隄也,从土,唐声。”[2]《康熙字典》的解释是:“筑土遏水曰塘。”[3]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塘的本意就是挡水的土堤。
既然是挡水土堤,塘就出现了与水体相关的引申义,主要有3种:一是人工挖掘的方形水池。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中“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中的“寒塘”即是此意,亦有进一步引申为小坑的情况。二是抵抗海潮的堤坝。刘道真《钱唐记》载:“防海大堤在县东一里,郡议曹华信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募能有致一斛土者,与钱一千,旬日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弃之去。塘因以成,故名钱塘。”[4-5]三是兼有阻咸蓄淡、灌溉通航功能的人工河网。宁绍平原历史上江河通海,据方志载,高温晴好之日,宁波三江口的潮汐会逆着余姚江河道自东向西穿越鄞县、慈溪县、余姚县,直达上虞县通明坝,沿线区域咸潮漫灌,不利出行,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干扰。先民们为生存发展,通过建设堤塘,配合碶闸、改造原始河网,以咸淡水分离、水流引导、渠化整理等方式形成人工控制、不受潮汐干扰的河网系统,这便是塘河,也是本文论及的核心。当然,明清时期塘有时也代指驻军警备辖地或关卡,因不涉及水利方面,文中不再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控制水体(河、湖、海)的堤塘,其构筑技术是大致相通的。不论是秦汉时期的原始土塘还是五代时期的竹笼塘(竹笼填石)乃至北宋时期的柴塘(木土叠压)和石塘(土塘迎水面覆石),不断优化成熟的堤塘技术在海塘与河塘建设中均得到应用。就浙东地区而言,石塘进化的优秀设计,由王安石任鄞县知县时期(公元1047—1050年)完成。这位年轻知县推广了一种特殊的石塘,将原来的直立式石塘改为斜砌式,创建了“坡陀石塘”,最大程度提升了石塘的稳定性。他利用各种新技术,在鄞县东乡沿海河口和东钱湖区域置碶闸、陂塘,成功地“抑湖水溢出,捍海潮之入”,东钱湖以及与之关联的后塘河、中塘河、前塘河为主干的鄞东水网“虽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
也正是在唐宋时期,随着相关水工技术的成熟,宁波的塘河系统的整体构架完成了奠基。
2 宁波地区塘河系统的发展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宁波地区的塘河系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较大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互相联系又有着各自的“任务”。
2.1 前城市时期至唐代的源头治理
宁波平原在转卷虫海侵结束后的早期状态,依然是一个咸潮肆意横流的斥卤之地。敬止录中,北宋舒亶在《风堋碶记》中提到:“鄞于明为剧县,占乡十有六,而公私之田无虑几万顷。其潴以蓄待灌溉者既无几,而凡所以为捍防酾导之具,吏又忽不时省,颓漏废圮,十或八九。不幸天时稍愆亢,则其涸可立待,而民辄病间。间无如何,注江流以趋一时之急,且咸卤至,腐败诸苗稼,积不已,往往田遂瘠恶,遂废不足耕,种不可下。”[5]因此宁波地区3个秦汉时期的县治,主要在山前台地:句章县治在城山渡,鄞县治在奉化西坞的白杜,鄮县治在鄞州五乡镇同岙。山前台地使得先民既可以防止咸潮侵袭,也易于获得稳定淡水资源,但是当人口增加,城市规模和物流需求进一步拓展的时候,人们就必须来到山的平原中心地带。清代周镐在《永镇塘记》中总结先民们面对咸潮的解决方案:“故,鄞之言水利者,堤防之力居多”[6],这就是塘河系统在宁波出现的基本背景。
唐代后期中原移民增加后,宁波地区深度开发的需求加大。这一阶段,作为塘河系统的基础部分,首先开展了一系列引水、蓄水的基础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鄞西平原的它山堰、广德湖,鄞东平原的东钱湖。
鄞西平原最早出现的大型供水水源是广德湖,广德湖原为海退之后留下的众多潟湖之一,早期湖面形如酒器罂脰,故名“罂脰湖”。鄞县县令储仙舟于广德元年至大历八年(公元763—773年)完成治理之后,更名广德湖。之后唐宋年间屡有治理,其灌溉区从唐代的400余顷扩大到南宋前期的2 000多顷[7],是宁绍平原上与鉴湖齐名的平原水库,但随着南宋以后浙东地区“人—水—地”关系的进一步紧张,最终在南宋时期废湖为田。明高宇泰在其宁波的地方志《敬山录》中引宋王廷秀《水利记》评价:“西七乡之田无岁不旱,异时膏腴,今为下地。”[8]
广德湖被废后,鄞西平原之所以还能支撑起宁波府城持续淡水供应的关键,是它山堰工程。它山堰位于鄞西平原南部山区进入平原的山口处,在工程实施之前,海潮可沿奉化江上溯到章溪,进而污染大片平原地区。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鄮县县令王元暐“相地之宜,所历襟喉之处规而作堰,截断咸汐”②《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刊本,四明张氏约园,魏岘著(宋),民国二十三年。。阻断咸潮上溯,山洪溢堰入江,分流引入内河,一路灌溉鄞西腹地,一路入宁波城南门,蓄潴日、月二湖及城内诸河,完成城市供水。在广德湖被废后,它山堰成为鄞西平原和城市供水的主水源。《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作者魏岘评价这一水利工程:“一朝堰此水,千载粒吾民。只仰溪为雨,何劳旱望云。”②《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刊本,四明张氏约园,魏岘著(宋),民国二十三年。
鄞东平原位于通海的甬江、奉化江一线以东,是一个独立于鄞西平原的水网,核心是天台山脉东南余脉溪流汇聚而成的东钱湖。东钱湖也是潟湖,东晋时已经基本成型,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鄮县县令陆南金利用地形,将湖区西北部几个山间缺口筑堤连接,形成了规模更大的湖泊。1 000多年来东钱湖实际上是整个鄞东南平原水网灌溉、饮用的主水源。东钱湖美景也为历代文人所赞叹,南宋哲学家袁燮称赞东钱湖:“山色水光相映发,清辉含处妙难摹。”[9]
这3个大的蓄水、引水工程都在唐代完成,为宋代塘河干流的治理,进而为宁波平原中心区域城市建设、农业生产和交通物流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和坚实基础。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宁波从越州析出独立建州,而配套的大型“水库”——鄞西广德湖、鄞东东钱湖在20多年内迅速治理完成。
在两湖治理完成不到80 a的时间内,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明州终于能在距离三江口港口不到1公里处建设子城。
在它山堰工程提供更加稳定、直接水源半个多世纪后,乾宁五年(公元898年)明州刺史黄晟沿南湖(日月湖前身)和两条潮汐江共同构成的边界,完成了梨形罗城的建设。奠定了嗣后1 200 a宁波府城的基本形态与空间格局。
2.2 两宋时代塘河干线的形成
唐末淡水水源问题解决之后,宁波的城市功能在两宋时期面临了新的挑战。首先就是北人南迁和农业发展两大因素导致的人口爆发。根据《宝庆四明志》统计数据: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宁波地区人口数接近27万;半个世纪后,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上升至33万,增长近四分之一;[10]到了南宋初年《宋建炎年系年要录》已经用“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11]的文字来形容江南社会经济的剧变了。
南宋之后赵宋迁都临安,十分重视海外贸易,但是当时的钱塘江入海口反复变迁,海船无法在杭州附近靠岸,只能选择南侧的明州港。燕肃《海潮论》评述道:“海商舶船怖于上滩,惟泛余姚小江,易舟而浮运河,达于杭、越矣”[12]。首都配套海港地位的确立,使得宁波的城市地位变得愈加重要,经济与交通的需求也同步提升,这就需要将山区淡水资源更广泛的分布到下游中心区域,另一方面水运的需求也在同步增长,因此塘河干流的整治成为重点。这一时期,在鄞东和鄞西2个流域,各出现了3条较大的塘河干流,简要介绍如下:
广德湖在南宋被废之后,其北塘和东塘分别演变成2条塘河干线,分别为鄞西西塘河和鄞西中塘河③文中论及六塘河名称时,为便于区分,均按照宁波方志行文传统,奉化江以西流域的三条塘河名前加“鄞西”,奉化江以东流域的三条塘河名前加“鄞东”。。其中鄞西西塘河始于高桥,在望春桥与中塘河汇合,由西门口注入护城河,是广德湖北塘遗迹;沿线遗留下高桥、新桥、望春桥、接官亭、大卿桥等遗迹与古地名。鄞西中塘河起于横街,往东北方向在望春桥汇入西塘河,为广德湖东界遗存河道;该河横贯鄞西平原中部,在灌溉、航运方面有较大作用。流经横街古称桃源乡,有桃源书院等古迹。以上两条塘河在广德湖被废后,供水作用退化,而千年以来真正为宁波府城持续供水的是鄞西南塘河。南塘河受它山堰来水,流经鄞江、石碶、段塘后自南水门入老城,是引樟溪水入鄞西河网和行洪、灌溉、航运的骨干河;沿途有星光村、南塘老街、鄞江古镇等。以上是鄞西平原或者传统上西乡的3条塘河。
在鄞东平原也形成了3条干流,乃是行洪、引流、蓄水、灌溉、航运主要河道。最北侧是鄞东后塘河,起自三溪浦溪流,一路向西至大河头;唐代日本僧侣从三江口登陆,前往天童、阿育王寺主要走的也是这条水道。最南侧为鄞东前塘河,起自横溪镇,汇东钱湖大堰下泄湖流;于横石桥与中塘河汇合后,分别从道士堰碶、大石碶进入奉化江。在两者之间的是鄞东中塘河,起自东钱湖莫枝堰下注溪流,西流至横石桥与前塘河汇合。
塘河系统要与城市共成长并发挥最大作用,远不止几条主干水道,其本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至少具备3种特性:
1)塘河是一张水网。除了六塘河干流外,每条河流又有多条支流,漫布在平原之上;同时,所谓“六塘河”也仅仅是塘河干流中最大的几条支流,实际上还有府城周边与内部的许多其他塘河。城内的河道南北向有平桥河、大庙前河等,东西向有西水门里河、天封塔东河等,另有子城护城河、内护城河、护城河绕城三匝,城南还有日、月双湖;城外如江北、镇海区域,还有的颜公渠、慈江、中大河等等。
2)塘河是人工系统。因为塘河的淡水是人们利用地形强制存蓄下来的,所以除了河道本身的整理和渠化外,还依靠一系列水工设施来最大程度的进行控制,如水则、碶、闸等。
水则的作用就是监测水位。南宋时期宁波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水则有3处,淳祐年间陈恺建设过的城东大石桥碶水则和它山堰回砂闸的“则水尺”,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平桥头的平字水则碑。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吴潜在考察西乡河网后,将城外水位统一换算成平桥头的水位,做好标记,并据此操作各闸的启闭。碶、闸是咸淡水交汇处、不同水位河段交界处,用于控制水流的调节装置。碶、闸往往配套堰、坝等拦水、蓄水工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控水、交通相结合的工程。如东钱湖的莫枝堰、高桥的大西坝等,既有控制水位的堰坝,也有排水的碶闸,更配有不同水位河道之间实施“挽舟”的工具。
3)塘河与潮汐江互为复线。塘河水道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同时具备灌溉、饮用、排涝、行洪、运输等多种功能,其中运输功能较为独特,因为塘河之水最终是要汇入大海之中,6条塘河均向三江口汇聚,这就使得塘河不仅是平原地区的“快速路”,更成为成为江海联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浙东运河普遍存在人工塘河与潮汐江“互为复线,因势取舍”的情况。塘河伴随着对潮汐江的隔离和控制产生,许多塘河在形态上往往平行于潮汐江,空间上也很接近。比如:广德湖北塘萎缩成的鄞西西塘河,平行于余姚江;它山堰引出的鄞西南塘河,平行于奉化江;与东钱湖水系相连的鄞东后塘河,则与三江口以东的甬江并行。这种情况使得人们可以在利用与避免潮汐力量的2种选项中自由切换。
从丈亭三江口往宁波府城,南宋陆游说:“姚江乘潮潮始生,长亭却趁落潮行”[13],说明当时是利用潮汐走姚江天然航道。而明代张得中《北京水路歌》却说:“四明古称文献邦,望京门外西渡江”④出处:《北窗琐语》,刻本,明代,余永麟编著。,则说明张得中去北京则是先走平静的鄞西西塘河,在大西坝进入姚江,利用潮汐往西而行。
2.3 明清时期城市河道的精细治理
历经唐宋,宁波平原的塘河系统从源头到干流都已经非常完备,这也是下游三江口区域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前提。明清时期,我们可以在宁波城中看到依托于塘河系统形成的完备、精细的城市水利系统。南塘河为府城持续供水;在城市南部地势较低处蓄水成为日月双湖,与鄞西三条塘河一起调蓄城内水系;府城沿余姚江、奉化江筑塘设碶防止咸潮污染淡水,并在东侧沿江区域设置3个排水口:水喉、食喉、气喉;而探测、感知城市水位情况的信息中心则是位于平桥头的水则。总结起来就是“南塘供水、三喉泄水、日月承水、水则控水”。
明清时代,尤其是十八世纪以后,宁波府城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人、水、地三者矛盾空前紧张。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宁绍台道陈中孚到宁波上任时,就看到了相当糟糕的情况:城内河道大量堰塞或者被民居侵占,城市东侧的排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而掌握全城水位的水则碑也不知去向。官方不得不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并记录在天一阁藏《浚河复喉碑记》[14]中,其中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当时河道理整治的真实情况。
1)关于施工顺序:施工从月湖的清淤开始,自经河到支河。所谓经河,特指东西向横贯宁波城的主干河道,由西水关里河、县前河2段组成,对应今天的地理方位,总体上与中山路重合。所谓支河,指由经河向南、北两侧发散开来的二级河道,根据光绪年间编纂的天一阁藏《宁郡城河丈尺图志》,十九世纪末尚有主要支河12条,今天海曙老城区域内80%以上的道路都由当年的支河及其支流填塞而来。
2)关于河道整治:主要内容包括清淤、拆违、打通断头河。整治后的河道宽度基本达到一丈二尺至三丈(4.3~10.0 m),深度为一丈五尺左右(约5.6 m)。沿河设置防火水仓40余处,派遣船只专门开展巡逻值守,维修桥梁61座。河道疏浚过程中所产生的淤泥渣土,一部分用于建设沿海、沿江堤塘;另一部分运至舟山,填海开辟滩涂,公开租售,所得款项用于今后市政建设。
3)关于水工设施的恢复:官方根据文澜阁《四库全书》中宋代宁波方志的记载,在平桥头的废墟中发掘并修复了十七世纪以后“消失”了的水则碑,这为内河水利系统完整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并结合城墙修缮,进一步疏通食喉、气喉2个排水口,重新找到水喉并整修、加固,增设闸门使之具备启闭功能。
进入民国之后,由于现代市政建设理念的引入,宁波古典城市的形态开始变化,最为典型的就是毁城(拆除城墙)、填河2项工作。1928—1942年宁波城区桥梁从227座减少到117座,1925—1936年老城内有18条河道被填塞成道路或公共建筑,整个民国时期,老城内80%以上的河道消失,老城区主要道路框架基本成型,而代价就是城内塘河水系逐渐衰亡。⑤以上数据根据张传保等编著之民国《鄞县通志·舆地志》巳编“河渠”、丑编“桥”之内容统计。
3 关于塘河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明州港位于大运河出海口,这使得宁波地方景观往往兼具海港风情和江南秀美,而江南秀美之景则主要来源于塘河系统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和塑造。尽管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城市形态的变化,很多景致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依然有一些特有的人文地理景观留存下来,构成了宁波这座城市最为灵动的景观与气质,需要我们在当代城市的建设发展中,用心维护和精心利用,以强化属于宁波的城市特色。
1)在传统城区有机保护与更新中,注重街河历史肌理。塘河水网承担了古时宁波城的给排水、交通等各项主要功能。在城市空间中的道路往往只是河道的配套,街随河走,街道与河道的肌理重合。宁波城里街河的配套形式有多种:前街后河,如南塘老街区域;两街夹一河,如月湖西岸马眼漕两岸;街河并行,如平桥河与迎凤街西段。即便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填河为路,许多道路依然保留了河道的走向和脉络,典型的如“永寿界伏跗室历史街区”棋盘式的街巷格局,至今依然保留了《宁郡城河丈尺图志》中天宁寺西河、观音寺前河、文昌阁西河的基本肌理。这些街河格局,无论在历史街区改造还是新区域建设中,都应该得到重视和保留。建议在名城保护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和街区中重要文保单位的保护规划中,增加“街巷与河道”保护专篇,进一步强化相关空间机理的保护与体现。
2)要充分利用城中河湖的资源,延续湖居生活景观。都是江南水乡,城市与水系的关系也各有不同。比如杭州与绍兴,在罗城城墙内,尽管水道密集,但是并没有大面积湖泊,西湖、鉴湖都是城外湖。但是宁波的日月双湖却是城内湖,因此宁波老城历史上具有十分典型的湖居景象。遗憾的是,由于月湖历史街区改造一直未能完成,宁波城内的湖居景象已经消失,不过在近郊如东钱湖,还能看到传统平原水乡的湖居聚落。比如殷湾村,其建筑的排布方式就是沿湖展开,就是所谓的“依山就势、枕水而居”,建设成本不高,方便开展渔业活动,而且大格局上处于“山南水北”,阳气足、光照佳;又比如韩岭村,处于南岸,占不到阳的位置,那就借助山间谷地,沿溪流河道排布展开,依然能够得到一个相对优势的生活环境,而且在交通上更为便捷。传统湖居中的人与自然配合方式,也可以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得到借鉴。建议在今后的公共设施、新建社区选址中,结合“三江六岸”专篇规划、大运河保护规划相关要求,注重城市中河湖环境资源的利用与结合,在诸如月湖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中适当恢复、再现传统“湖居生活”的景观;在其他新开发区域中,体现水岸与人居的结合,如宁波东部新城规划建设中,已经就后塘河景观在城市新建区域的利用做出了新的探索,值得其他区域学习借鉴。
3)在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体系中,注重河网湿地保护。目前宁波拥有湿地类型5类15型,8 hm2以上湿地总面积23.17万hm2,相当于市域面积的23.6%,湿地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湿地成因有多种,除了近些年颇受关注的海岸湿地外,与塘河水系更为接近的是河流湿地和传统农业形成的人工湿地。由于浙东运河区域自然河道、人工河道、灌溉系统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可以视为一种互相关联的景观。当年广德湖、今天东钱湖周边都有大量过渡性湿地存在。尤其是历史上的广德湖,作为目前宁波中心城区西部近郊,恢复大湖自然不具备可行性,但是利用城西区域残留的中塘河、西塘河水系,恢复当年的湿地环境,无论在景观、行洪、灌溉上都是极具可操作性,将会成为新的城市景观,并在翠屏山中央公园、宁波枢纽、姚江新城的建设中,探索出一条生态与城市开发相结合新道路。
4)要结合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保护塘河市镇遗存。河道的交通节点或者重要水工设施所在区域,往往发展成为市镇,这些市镇也见证着水道的作用与发展。各地《大运河国家公园保护规划》不约而同提出“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工作,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宁波地区塘河相关市镇的保护开发依然大有可为。在重要的交通节点遗存方面,鄞西西塘河边的高桥镇,作为浙东运河进入宁波城的最后一个自然河道与人工河道的转换节点,宋代以来一直是交通要道,大西坝是江河联通的活化石,西塘河沿线排布石塘老街、高桥、新桥、望春老街等一系列遗迹。鄞东后塘河上的五乡镇则因为当年鄞东七乡中的老界、翔凤、手界、丰乐、阳堂五乡之水,都要通过五乡碶经小浃江入海而兴盛,因此五乡也是一座依后塘河展开的古镇,现在沿后塘河布置的市镇格局和皎碶桥等水工设施遗存都是当年水运繁华的见证。建议在相关区域的建设和改造中,继续重视这种线性遗产中的节点区域,保留住“鱼虾衣角裹,鹅鸭担头鸣,白酒喧茅店,红装纳竹籝,亲朋大都在,街口竞呼名”[15]的江南景象。
4 结 语
宁波的塘河系统既是这座前年古城发展演变的“配套工程”,也是浙东运河宁波段的“毛细血管”,更是宁波作为“海丝”古港的遗存和见证。深刻认识、保护、利用好宁波的塘河,是完整表达宁波“河海名城”文化价值,提升宁波城建设水平的极好切入点,相信通过努力,“塘河的摩登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