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水平农机装备技术研发与服务队伍
2024-01-09王万章
王万章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地方要履行法定支出责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机装备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为我国农机装备发展提出了要求,也确定了方向。
学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并对近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行对比,鼓励农机装备自主研发一直贯穿其中。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支持薄弱环节适用农机研发,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先进农机研发推广,也是继2022年后再次提出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小型”+“大型”,说明中央按照我国不同地形地貌特征,着重引导农机研发和应用向补短板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机应用范围,持续关注丘陵山区适用机械和园艺机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这也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此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不仅强调提高智能化农机装备的研发水平,还着重强调推广落地,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
粮食安全关系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应对国际变局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国家不仅要“藏粮于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种业振兴,也要“藏粮于技”,提高农机装备研发水平、加快先进农机的推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要建设农业强国,这要求我国的农机装备要更加智能、更加先进。因此,推动先进农机研发推广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和物质技术基础。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大量原粮及制成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强调:“河南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是一大优势、一张王牌,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河南是农机大省,农机总动力达1.065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32%,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9.48%,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85%,水稻收获机械化率达95.49%,花生收获机械化率达74.05%。全省肉蛋奶总产量超过1300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达641万吨,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7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农业机械化为河南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抵御自然灾害,发展农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机械化正在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方向发展。河南省农业进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和新一轮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关键发展时期。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规模化经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粮食等大宗作物之外的其他产业及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所需机具供给不足。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等传统主流机具装备技术水平不高,中低端产品多而且同质化严重,可靠性、适应性亟待提升。农作物秸秆丢弃、农产品烘干的能源供应等对农业机械化生产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机化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上取得更大进展,注重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提升。二是农机农艺农田协同配套要不断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要进一步深化。要系统提升农机研发、推广应用功效及作业质量与效益。三是农业机械化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务要保障到位。农机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安全监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和加强,不断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四是要不断加大农机人才培养和科研投入,持续提升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科研创新能力。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学科团队作为河南省最重要的农业机械化教学科研力量,肩负着河南省农业机械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社会服务重任。长期以来,团队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立足河南、辐射全国,坚持走“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根据河南省农业机械化生产实际,开展智能化农机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坚持农机农艺信息融合,在小麦玉米轮作关键装备与配套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机械化防治装备技术、粮食高效低损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应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装备研发与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小麦整地与播种质量提升机械化生产与装备技术、特色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与装备技术以及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等方面为保障河南省乃至黄淮海地区农机装备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必须瞄准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构建,整体推进农业机械化,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需要对农机生产技术短板进行再梳理,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加快推进补短板工作。根据河南省不同地形地貌特征、农业生产区域特点,开展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探索,着重推动农机的研发和应用向补短板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机应用范围,提高丘陵山区机械、畜牧、水产、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发展水平。推进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对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植保收获各环节进一步优化和探索,不断推进农田建设宜机化。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上,要引进和培养农机高层次专业人才,不断提高农机方向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面向农机手、基层农机技术管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在科研平台建设上,在河南省农业精准作业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科学实验和农机装备设计研发能力,着重智能化农机装备的研发,加大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在机械化播种质量提升、高效低损机械化收获技术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创造条件申报区域性农机化技术科学实验基地项目,为黄河流域以及黄淮地区农机装备设计研发试验提供支持。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方面上,要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团队、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机专业教师为基础建立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队伍。要深入农机化生产一线,坚持农机农业融合,为农民服务,为机手服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为河南农机装备更智能、更先进,为河南粮食生产、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加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