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的实践哲学逻辑与行动路径
2024-01-09杨华
杨 华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这是党中央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发出的伟大号召、提出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百年丰碑,初心不移,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以来的风雨前行,始终守护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赤子初心。潮起万丈,实践第一,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性实践推进,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逻辑具化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宏大现实奠定了主体性基础。实践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的本质与落脚,以实践哲学的理论逻辑探寻践行初心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既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的理性回归,也是不断锤炼共产党人改造世界、改造自身能力的实践前提。
一、践行初心:闪耀马克思列宁实践哲学的理论光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论是践行初心的理论逻辑在人的本体价值认识上由人的类活动上升到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跃升。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本质对象化存在。“人始终是主体”,人的主体能动性决定了人的实践活动必然灌注了人类的目的,列宁也将“善的目的”看作是实践的第一条件,实践必然是一种符合于、出发于人的目的和人的意识的活动。这就揭示了实践作为人的对象化活动本质,人类通过实践使其自身的本质力量,如人的目的、知识、理性、能力等,不断向自在自为的自然世界渗透并发生作用,改造成为自己的对象物,向“人化自然”转变。实践就成为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用列宁的话就是“交错点= 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而马克思用“劳动(或自由劳动)”作为生产实践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劳动的对象化与“劳动异化”分析,阐明了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的、最高的本体性价值——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的解放过程即“现存世界革命化”,只能由实践完成。以人民为中心是践行初心的核心与精髓,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定律与原理。以人民为中心的本体性价值,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唯物史观思想基础,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实践逻辑,界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2]。人和社会本质上都是实践的, 并必须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发现“实践”并将其确定为人和社会的本质,必然促成这样一个民主的社会:实践是多数人、绝大多数人——民众的基本能力,民众本身都有价值;只有实践才能证明和保持一个人的价值;历史是民众创造的,民众有民主的能力和权力;只有民主的社会才是一个合理的、健全的社会[3]。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论,是践行初心的理论逻辑在党性原则上捍卫其唯物史观作为本质面貌与存在方式的根本保证。在现代唯物主义的视野里,不存在一个主导人类活动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绝对标准,一切以有利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为准[4]。马克思实践哲学发轫于旧实践哲学,但其与旧实践哲学传统的革命性分歧,首先就在唯物实践论和唯心实践论的分水岭,苏格拉底的德性实践、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沉思)实践、康德的道德律实践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实践等旧实践哲学,都未能摆脱唯心主义的窠臼,将实践归于先验预设、绝对命令、精神与理性等抽象的、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思辨理论或者意识哲学范式的东西。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将实践当成感性的物质活动的存在来看待,它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作为基本形式的,具有物质性、客观性和现实性,同时实践也是物质交换和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方式。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还特别注重实践的“外在现实性”,即物质条件或社会存在对于实践本身的制约性。从唯物论的党性原则出发,践行初心的理论逻辑才具有了根本的和现实的哲学前景。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论,是践行初心的理论逻辑在认识论上获得更广泛现实性与真理性,并最终指导实践的行动自觉。“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长期以来,这一作为真理来源与检验标准的马克思实践哲学蕴含得到了广大共识。马克思坚持实践是感性的、现实的和具体的活动,能够为人们所普遍地感知和认识到。实践作为认识工具或认识论范畴的存在,在列宁的论述中是如此的,“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现实性的品格”。列宁还强调“必须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因为认识来源于实践,离开实践活动,认识或理论本身将不能称其为客观现实。实践需要理论为指导,撇开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必然是主观的、盲目的、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实践。共产党人的践行初心必然会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发生认识提升,实践认识论范式是必须一以贯之的行动自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论,是践行初心的理论逻辑在价值论上阐明共产党人实践活动不断指向崇高理想的现实彰显。埃德蒙德·胡塞尔指出:“评价行为和判断行为的统一只有当我们把它作为 ‘价值论的问题来考虑’的时候才能得到实现。……这种‘考虑’不是理论行为。我们进行价值论的考虑,这就是: 理论的信仰获得了情感作用,并且被情感所引起,不是被理论所引起的。”[5]别尔嘉耶夫认为:“人的意志不是本体论的,也不是宇宙论的,而是价值论的,它是价值的载体。”[6]这就是说,人的情感和意志都是价值论的,都必须作为价值论问题来思考和解决,只有源于人的情感现实并解决人的情感现实问题的价值论,才能有效促动人的情感和行为[7]。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性,一方面在于实践活动赋予了人类社会性遗传的基本方式,即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实践以人的活动成果为载体,通过积累、交换、传递、继承和发展,促使人的本质力量不会因为人类个体的消失而消失,这就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本质。另一方面在于实践活动赋予了人类进行全面生产的现实条件,物质资料生产、精神生产、人口生产与社会关系生产归根到底都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现实条件的,实践本身也成为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连接纽带。在践行初心中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论,是共产党人将人类文明发展到更高境界,将人的全面生产推进到以人的全面解放为目标的理想阶段的现实彰显。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交往论,是践行初心的理论逻辑在交往论上遵循人的实践逐步走向世界性、开放性客观趋势的内在要求。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主要是在《资本论》中,通过阐述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产生的实践交往活动,为世界市场的开辟、世界民族的形成以及世界历史的转变奠定了共产主义革命发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的,交往实践是真正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本质力量。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交织着国内外先进生产力的相互作用,畅通世界各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关系与实践活动,是我们践行初心、保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前提。
二、践行初心: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知行观的合理养分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重要范畴的知行观,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将知识论和实践论结合起来,形成的独特哲学理论传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知行观进行能动地调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的践行初心,也离不开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形成的“知行合一”实践品格。
中国传统知行观长期存在着“知”与“行”的孰先孰后(或孰为“源”孰为“流”)的争辩。先秦诸子百家对知行的先后之论,就以老子的“知先行后”和荀子的“先行后知”最具代表。老子的知行观其突出特点在于先验唯心主义立场,他提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将“道”作为万物派生之母,认为只要“涤除玄览”即保持虚无宁静的内心境界,就能明悟“道”,进而把握其一切派生物,圣人不行而知。老子以唯心之“道”否认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性,在知行关系上奉行“先知后行”与“知行分离”的主张,具有显著的先验主义抽象性和形而上学性。共产党人践行初心要坚决摒弃这种唯心主义出发的知行观,从它的反面吸收力量,坚持实践的第一性,绝不能“无为”而治,不将之作为“懒政”“惰政”和“佛系”的借口。
荀子的知行观从朴素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与老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后世在知行观上的辩论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思想火花。一是主张“先行后知,行而致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他认为只有行方能达知,反对生而知之、坐而知之、悟而知之等先验主义认识论;二是主张“行为目的,以行验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学至于行而后止矣”,指出认识正确与否需要实践来验证,“浮验而可施行”;三是认为“知之明也,以知导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矣,则智明而行无过矣”,他辩证地肯定了正确的认识对于实践具有的指导性价值,鼓励人们因知导行;四是主张“知行相资,为修身之本”,将知与行统一起来相互砥砺,注重实践对于修身的重要性,“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的知行观,为我们践行初心提供了“行为知之源”“行为知之验”的理性启示,为党的理论探索提供了“知以导行”的价值指向,也警示和鞭策了共产党人注重实践的品格修养。
理学大家朱熹在知行观上的重要阐述主要在两个方面启发传统思想家。一方面是“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观点,“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他认为认识就是要凡事达到极致,穷尽事物的本然之理,穷理就需要即事即物,可日积一格,长期积累以达到“穷理”境界。这里的“穷理”,既是发现自己内心的理(仁、义、礼、智、信),也是掌握事物所固有的理(本质与规律),将伦理认知与自然认知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是“行重知要”的观点,指出“致知力行,论其先后,固然以致知为先,然论其轻重,则当以力行为重”,强调行是知的本源,坚持知的实践功夫来源,实践出“真知”、实践“知愈明”。同时,朱熹扬弃了传统的“知易行难”或“知难行易”偏颇,倡导“知难行亦难”,行为重,知为要的“知行相须”观。吸收朱熹知行观的合理养分,一方面要努力探索事物的固有规律,并遵循其规律开展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在“知行相须”的过程中促进实践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和不断深化。
王阳明是中国传统“知行之辨”中“知行合一说”的重要支持者,在他的“知行合一”理念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是故有知即有行,有行才有知,知行为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然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是建立在他“心即理”的心学基础之上的,“知”只能为“天德”“良知”之说,即道德与伦理上的认识。知与行的合一,也要在人的私欲祛除下实现,行是良知的道德表现,致知实际上是为了致良知、存天德。尽管阳明的知行观仍立足于“心”的唯心主义范畴,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认识论与实践论的逻辑体现,但其对于知行合一基本理念的倡导,对于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坚守党的初心、获取认识真理性仍具可取之处,也成为践行初心实践哲学逻辑的重要养分。共产党人践行初心要秉承“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坚持认识是实践的主观现实,实践是认识的对象化活动,伟大的实践源于正确的认识,认识的真理性蕴含于实践的客观检验性。
三、践行初心:涵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实践精神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践行初心这一伟大建党精神,也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而展开的具体实践活动,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8]。共产党人践行初心的实践哲学逻辑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实践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也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行理念的合理成分,更是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实践精神所涵养,是党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们前赴后继、不断发展的哲学精华。
毛泽东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聚焦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使用中国特色语言方式,发展了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实践哲学观。首先,“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实践哲学的思想内核,基于这个内核,毛泽东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摆脱经验和教条对于人的思想和实践束缚,实事求是地推进中国的革命发展。其次,提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根本方法,注重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价值,“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再次,在实践认识论上,毛泽东创造性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的循环上升过程论,提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次飞跃理论,引入中国传统知行观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等实践哲学巨作。最后,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实践哲学的主体基础,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民群众展开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实践哲学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是毛泽东实践哲学的服务方向。
邓小平的实践观是指导中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思想保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的新发展。其主要思想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毛泽东“实事求是”基础上,邓小平根据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实际加上“解放思想”作为基础,他指出:“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解放思想了,我们才能正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第二,关于实践标准的理论深化。邓小平先后阐述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等若干标准问题。实践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先决基础,生产力标准是由实践标准延伸和衍生的,是对实践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二者的实践哲学基础是共通统一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既包含了生产力标准,又强调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来推动国家、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是邓小平哲学观对于实践标准的最高论断。第三,勇于探索、进取求实的实践精神。邓小平阐述了“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等系列论断,使他的实践观既极具进取性、创新性,又富于求实性、稳妥性,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社会实践观具有鲜明的科学实践观特征,体现了其客观现实性品格、自觉能动性品格和社会历史性品格,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实践的具体化。第一,注重实践发展的全局性和系统性。将四个自信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实践的方法始终灌注到新发展观之中来,坚持新时期发展观就是实践观。第二,坚定实践第一的观点,强调实干务实的工作作风。提出了“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以及基于奋斗的幸福观等一系列富于务实精神的实践思想精髓。第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作为社会实践的根本出发,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等无不彰显其心怀人民的伟大情怀。第四,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倒推实践。新的发展阶段,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具有新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见物见人,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使改革落地生根”。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共产党人要善于在基层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五,坚持在实践中促使人与自然构筑起自然生命共同体,促使人类社会构筑起命运共同体。
四、践行初心:不断锤炼共产党人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行动创造力
践行党的初心,离不开思想和行动的能力,要不断锤炼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行动创造力。
在政治判断力方面,要以学习为中心。思想伟力不是凭空而来的,学习和实践都是重要来源,党的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共产党人的学习就没有止境。要坚持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探索性。既要向理论学习,也要向实践取经。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也要向专家学者求知。既要向先进经验学习,也要为失败教训总结。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史、国史、世界历史,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各领域知识。以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理论素养,武装党员干部的思想头脑,为更好地践行初心打下思想基础。弘扬党的伟大精神,就要践行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无止境,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才能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否则,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
在政治领悟力方面,要以目标为中心。领悟的目的在于践行,光有思想没有行动是不够的,共产党人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做好目标管理是提升领悟力的重要途径。一要合理科学地树立目标,既不盲目树立过高目标,也不以较低要求只求基本目标。二是制定好目标实施计划,分阶段、分时间安排目标进度,根据实际情况分解目标、分解步骤,步步为营。三是要采取灵活而严格的目标实施激励机制,以严格的制度敦促个人努力向目标迈进,解决目标推进中的拖、慢、懒、散。四是及时做好总结回顾,有针对性改进问题。以良好的目标管理促进共产党人的行动力提升。
在政治执行力方面,要以能力为中心。部分党员干部能够认识到问题,也能够行动起来,但他们处理事物的能力存在不足,就限制了其行动效果。提高共产党人践行初心的能力和水平,是解决行动效果打折扣的关键。一要提高党员干部讲政治的能力,提高政治研判力、政治担当力和政治执行力。二要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思维的能力,促使他们重点提升熟练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的能力。三是提高党员干部创新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善用创新思维、积淀创新条件、激发创新活力。四是提高党员干部守自律的能力,强化自省、自警、自律,恪守原则底线。践行初心是党的伟大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共产党战无不胜、经久不衰的传家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在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党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的形成,以及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等的确立,都是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前提并体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精神。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勇于坚持真理、纠正错误,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始终做践行初心的表率。
在行动的创造力建设上,要以责任为中心。创造远比守成要困难得多,因而在创造力的锻造上,需要强大的内心信念和责任担当驱使,敢于担当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更能具备改造世界、改造自我的超常创造力。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一是树立远大而忠诚的理想信念,增强对党的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忠诚。二是要培养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厚植“成功不必在我”的忘我精神和“成功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三是增强锐意创新、锐意进取的革新意识,不躺在功劳簿、不止于深水区。以责任担当驱动锐意创新,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如何将践行初心的行动路径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从理想信念、组织建设、治理能力等方面明确实践路径。一是强化理想信念。 “战略定力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从“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市级—县域—基层”的垂直党组织体系,尤其是要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在基层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科学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这一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其深邃的思想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更指引着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坚守初心、担当使命。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