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读懂唐诗指明门径
2024-01-08高笑可
高笑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古典诗歌的语言凝练、优美,是丰富、发展学生言语经验的重要路径。让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古典诗歌的语言文字,从而提升思维能力、进行审美体验、加深文化自信,是我们的教育目标。然而古典诗歌距今比较遥远,其中的词汇、句法、修辞等与现代汉语有显著差异。要消除这种“隔阂”,就得从语言系统入手,扫除对古典诗歌语言理解方面的障碍,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真正读懂诗歌。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对诗歌作思想、艺术方面的分析与鉴赏,才能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高峰。唐诗语言极讲究艺术,有着独特的词汇、句法和修辞。蒋绍愚先生在唐诗语言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唐诗语言研究》是其所著的一部对唐诗语言进行综合性研究的著作,能够帮助广大学人扫除语言上的障碍,从而较容易地读懂唐诗。2023年,该书在吸纳了作者新近的研究心得与成果,作了大幅修改后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修订本。《唐诗语言研究(修订本)》兼具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作者在“前言”里面提到,“鉴赏的基础必须是读懂”,因此“本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读懂唐诗”。另外,“希望此书的出版能推动唐诗语言的研究”,因为“近年来,关于唐诗鉴赏方面的书籍出版不少,文章也發表了不.少,这是可喜的现象;但相比之下,关于唐诗语言的研究却显得相当冷落”。下面,笔者从读懂唐诗的字词、理解唐诗的句子、品味唐诗的修辞三个方面来谈谈这本书对于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价值。
一、读懂唐诗的词汇
唐诗的语言不是那么好懂。一方面是因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唐诗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有其独特的语词、句法等。因此,要想读懂唐诗中的字词,就要对它的语言系统有一定了解。
作者指出,“唐诗的词汇和句法对于阅读和研究唐诗关系更为密切”。书中在讨论“研究唐诗口语词汇的意义”时,又进一步聚焦唐诗词汇的研究:“唐诗中的词语大致可分三类:古语词、口语词、诗文用语。为了读懂唐诗,对这三类词语都应好好研究。但其中最有研究价值的,是唐诗中的口语词。”因此,作者将唐诗中存在理解障碍的口语词作为研究的重点。
对于唐诗口语词汇的研究,作者介绍了具体的参考书和研究方法。在参考书方面,既详细介绍了古代与唐诗口语词汇研究有关的古代著作,如服虔的《通俗文》、颜师古的《匡谬正俗》等,也重点分析了近人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和当代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等。此外,书中还提及欧美和日本学者有关唐代口语词汇的研究情况,展现出作者宏阔的研究视野。在研究方法方面,提出了“参考作者自注”“参看其他诗文的注”等八种词义考释的方法。
有了参考书和研究方法,作者还结合自身的研究实例对唐诗语言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作了介绍。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和“难”,有版本作“水”和“滩”。作者引用并采纳了蒋礼鸿将“滩”释为“尽”的观点,同时指出,“如果说‘水下滩则是清脆流畅而不是掩抑停顿了”,又结合白居易《五弦弹》中的“第五弦声最掩抑,陇水冻咽流不得”,进一步证明诗中当为“冰”而非“水”。这种对唐诗字词的考证,能够看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
不过,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中小学师生来说,读懂唐诗的关键在于积累唐诗中常见的口语词汇。在《唐诗的词汇》一章,作者就结合具体诗句,讲到了几个词语的释义。如“夜来风雨声”中,“‘夜来的‘来,是名词词尾,可以放在名词、形容词后面,构成表时间的词语”;“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中的“总”,“在唐代不是表示时间的持续,而是表示范围的概括。换句话说,唐代的‘总是不等于‘老是,而是表示‘全是”;“痴女饥咬我”中的“咬”意为“求恳”;“不知群儿愚”中的“知”意为“料想”;“足茧荒山转愁疾”中的“转”意为“更加”。这些词义,不是简单的注释,而是针对很多注本中常见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唐诗语言研究(修订本)》附录一的“唐诗词语小札”,类似于《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词”,通过举例的形式,对唐诗语言中需要掌握的词语作了细致梳理。这些微观研究纠正了我们读唐诗时经常出现的偏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理解唐诗的句子
前面提到,唐诗语言不是一般的语言,而是艺术化的语言。作者有时会根据句子字数、声韵、格律等的要求,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在阅读教学中,如不能对整个句子作结构分析和疏通,就会影响对诗歌意思的理解,也就无法掌握欣赏诗歌艺术的钥匙。
唐诗的句子分析,首先要考虑节奏。《唐诗语言研究(修订本)》指出,唐诗的节奏一般五言诗是“二二一”,七言诗是“二二二一”,而意义的节奏,并不总是如此。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二一二”;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二二一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也有很多“二二一二”的意义节奏。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意义节奏,不仅能让学生更贴切地理解诗歌内容,也能让学生掌握诗歌读来朗朗上口的“秘密”,领悟抑扬顿挫的美感,从美的感受中增强学习唐诗的兴趣。
唐诗的句子分析,也要考虑对仗。对仗的诗句,大多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句子结构相同,展现出语言上的对称之美,如杜甫《登高》四联全用对仗。但大多数的律诗是中间两联对仗,如杜甫《春望》颔联、颈联各自对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与我们惯常的理解不同,《唐诗语言研究(修订本)》指出“对仗的两句句子结构不一定相同”。如岑参《登总持阁》“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上句“晴/开/万井树”是主谓宾结构,下句“愁看/五陵烟”是动宾结构。李昌符《晚秋归故居》“忽惊乡树出,渐识路人多”,上句“忽惊/乡树/出”是动宾结构,动词结构“忽惊”,宾语“乡树出”;下句“渐识/路人/多”是动宾补结构,动词结构“渐识”,宾语“路人”,补语“多”,意思是“识路人识得多”。
唐诗中有紧缩句和连贯句。有时散文中要用到两个分句及关联词帮助表情达意,唐诗则只用一联表达。一联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因果关系,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即“草枯所以鹰眼疾,雪尽所以马蹄轻”;可以是申说关系,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即“竹喧因归浣女,莲动因下渔舟”;也可以是目的和动作关系,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即“为林间暖酒而烧红叶,为石上题诗而扫绿苔”等。唐诗不仅用紧缩表达来使语句简练,有时也会把一个重要的意思拆成两个句子,上下连贯,使人缓缓读来,意味深长。如“便是衰病身,此生终老处”,“便是”的宾语是“衰病身此生终老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无为”一直管到“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别时流眼泪”。如果不分析句法结构,我们就无法准确把握上下句之间的关系,也就无法感受诗人所要传达的诗意。
诗词中有时只用名词来构造句子。分析这样的句子构造,需要在理解时结合语境补充必要的动词或形容词,使语义完整,意境清晰。《唐诗语言研究(修订本)》指出:“诗人提供的是一个朦胧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广泛的想象余地。只要不离诗句的原意太远,读者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加以补足的。”可以补充进动词义,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可以理解为“浮云飘忽,游子意伤;落日傍山,故人情长”;杜甫《客夜》“卷帘残月之影遂入,高枕而远江之声可闻”,可以理解为“卷帘而见残月影,高枕犹闻远江声”。可以把名词的修饰性定语还原为谓语,如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可以把“细”和“危”理解为“草”和“樯”的状态,从而把这一句理解为“岸上草细如茵,微风吹拂,舟中危樯高耸,独自夜泊”。有些诗句其中两句都是名词,补充和想象的空间更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心情。如戎昱《塞下曲》“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颇似中国传统的国画艺术,几个形象组成一个画面,读诗之后如目见耳闻。
有些唐诗句子过于抽象和简练,所以就需要我们仔细研究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其中名词构造的句子就是一类。如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初读优美古典,然而它具体表达了怎样的意境,则不得而知。书中指出:“上一句写的是下雨时的景象:深秋时节,在寒雨中,千家万户都垂下了帘幕。下一句写的是晴天的景象:日落时分,在楼台上,悠扬的笛声从风中传来。”通过清晰的解释,我们才能进一步赏析出诗歌的妙处——在这里,名词“笛”活用作量词,“一笛风”将笛声写活了:不仅在听觉上像风一样若有若无,也在触觉上像风一样徐徐飘拂、牵人心怀。诗人细腻的感受,通过诗意的语言,表达得含蓄、丰盈而立体。
由此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细究句子结构、词义关系,对于有些唐诗句子的理解是必要的。这本书带领我们拨开艺术化的诗歌语句的“迷雾”,进入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再回望语言的妙处,进而领会诗歌的艺术魅力,这是其过人之处。
三、品味唐诗的修辞
《唐诗语言研究(修订本)》还引导读者通过品味唐诗的修辞去体会唐诗的艺术之美。书中从诗人创作、诗作的表达效果、修辞等角度出发,在参透唐诗语言运用规律后,更深入地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唐诗写主题事物时,不直接描写,而是运用许多不同的写作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精练、含蓄。如烘托、反衬、递进,如比喻、拟人、夸張,或者对前人诗句的沿袭、化用。教学运用类似写作手法的作品,教师应让学生在唐诗语言实践活动中,领悟诗人的独特匠心。如杜甫《春夜喜雨》不直接说雨量大,而用“花重锦官城”来表现夜里的一场好雨;王籍《入若耶溪》“鸟鸣山更幽”,用鸟鸣声反衬山的幽静空旷;李商隐《无题四首》“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为说明自己和所欢相隔之远而先说蓬山之远,再说自己和所欢相隔比蓬山还远万倍,通过递进,表达效果更为强烈。
另外,唐诗中也会化用一些历史人物、神话、寓言故事等,这些用典也很值得品味,若不还原典故的内容,会影响对诗句的理解。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沿袭了“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既含蓄,又意味深长。另外如蓬山、青鸟、双鲤、刘郎、杜康、南浦、采薇、黍离、阳关等诗歌常见意象,其中既有典故,又有文化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有意识地理解、积累,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诗歌阅读素养。
《唐诗语言研究(修订本)》除了实用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由于作者是汉语史方面的专家,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具有系统的思想和历史的眼光。在讲到“唐诗的词汇”时,作者指出,“我们应该把唐诗中的全部口语词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我们研究一个词,都应该研究其来龙去脉,即它从魏晋南北朝(或者从先秦两汉)是怎样发展到唐代的,从唐代到宋元(或者到现代)又是怎样发展的”。在讲到“他”这个词时,作者指出,“‘他原为‘他人之义,唐代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这种准确的历史分期,也体现出作者在汉语史方面的造诣。书中,作者对前人的研究虽有继承,但着重讨论的是“前修未密,后出转精”的部分。如作者在论述关于近体诗不许出韵的问题时,引用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的观点:盛唐以前,除上面所说欣韵的情形之外,近体诗绝对不出韵;中唐以后,偶然不免有出韵的情形。作者提出,“这个说法大体上是对的,但盛唐时也有少数近体诗通韵的”,并引用盛唐诗歌的例子加以印证,修正了前人的观点。
综上,要理解诗歌,鉴赏古典诗歌的艺术之美,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研究。《唐诗语言研究(修订本)》为读懂唐诗指明了路径,也为鉴赏唐诗奠定了基础。通过语言的研究、分析、品味,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引领广大读者读懂唐诗,也能够让他们在研究和探讨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审慎、务实的学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