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汉字的创新考查

2024-01-08诸定国

语文建设 2023年11期
关键词:汉字

诸定国

【关键词】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汉字;创新考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大改革,教学与测评都应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展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与文字两方面内容。语文课程视域中的文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汉字,汉字教学与考查应当秉承义教新课标特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理念。

一、语文课程对汉字学习的历时性定位

回溯语文学科对汉字内容的历时性定位,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认识义教新课标背景下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汉字的课程地位,有利于准确施教与精准测评。为此,我们将义教新课标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旧课标”)有关汉字内容进行梳理。

关于汉字,旧课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有两条描述:“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第3条);“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第6条)。“学段目标与内容”之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识字与写字”部分有四条描述,依次为:“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均有语段谈“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内容与目标对应,因篇幅过长本文不再赘述。

义教新课标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对汉字有一句总的描述:“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该任务群在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的学习内容有三条,其中第一条紧密关联汉字:“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汉字、书法、成语典故、对联、诗文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此外,该任务群的“教学提示”有五条内容,将汉字教学要求分散其中。义教新课标增设“学业质量”板块,在其下设二级板块“学业质量描述”中,每个学段的第一段文字都描述的是该任务群的学业质量要求,包含汉字学习的要求。对于语文课程内容重要组成部分的汉字,两版课标有共性要求,体现了课程内容的一贯性与传承性。仔细斟酌,也会发现二者理念存在差异。

第一,旧课标关注具体的量,如“多种检字方法”与“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而义教新课标关注“汉字构字组词特点”,如要求“应先认先写《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字,充分发挥这些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组字构词能力强的特点,打好基础,举一反三”[1],此即充分利用汉字构字组词的特点。《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上的汉字,“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2],“结构成分”即构件,“大多数”其实都是汉字的基本构件。义教新课标关注汉字构件的作用。

第二,义教新课标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及其动态学习的重要性。“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掌握”“感受”这些行为动词的主体是学习者,这些动词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學习的动态过程。

第三,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不是终极目标,领悟“汉字构字组词特点”,掌握“文字运用规范”,领会“文字的魅力”“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学习基础”,才是终极目标。以汉字为载体培养核心素养,才是该任务群对汉字的课程定位与教学定位。

第四,义教新课标强调情境。“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是一个先决条件。不管哪个年段,该任务群教学都要“选择适宜的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3],“在社会生活中”培养“探究汉字规律的意识”[4]。对汉字学习的评价,也应当在情境中完成。

二、学业水平考试中汉字考查的现状

“学业水平考试”是义教新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增设的内容,是语文课程的全新内容。旧课标虽有“评价建议”板块,但没有这方面内容。“学业水平考试”指向的是中考。自2022年起,各地中考命题均应遵循“学业水平考试”的理念。其中,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及理念,应是中考汉字考查的依据。先看三道例题。

【例1】(2023年某省会城市中考卷第1题)下列词

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境(jìnɡ) 霎(chà)时 企(qǐ)盼 奈(nài)人寻味

B.镶(xiānɡ)嵌 邀(yāo)请 称(chèn)职 十拿九稳(wěn)

C.威(wěi)严 吟(yínɡ)唱 促(cù)拥 胸(zhú)有成竹

D. 契(qiè)合 飘(piāo)逸 较(jiào)量 不言尔(ér)喻

【例2】(2023年某省会城市中考卷第2题)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文段略)

【例3】(2023年浙江宁波中考卷第5题)下面是某同学的研学收获。请你根据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

宁波,简称“甬”。我发现:“甬”字与不同部首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字。这些字可以和甬城的特征相关联。比如“(1)______ ”字——甬城以水相伴,古往今来,人才辈出,就如东钱湖水新故相推,日生不滞;“(2)______”字——天一阁书香盈溢,漫步其间,耳边似乎传来阵阵读书声,阅读之都名不虚传;再如“(3)______”字和“(4)______”字——瞻仰故居,我似乎看到英烈们争相奔赴战场,无所畏惧,尽显甬城英雄本色。这次研学,我感受到宁波深厚的文化底蕴,收获满满。

笔者研读了2023年全国各地100份语文中考试卷,对各卷考查汉字的试题进行梳理,有以下发现。

第一,只有极少数试卷(约占5%)未设置汉字考查题。这说明中考关注汉字积累与梳理。

第二,各卷汉字考查题在设计上不尽相同,但大体可以归为上述例题所呈现的三种类型,笔者命名为选择型、语境填字型与创新型。三类所占比例悬殊。

采用例1类选择型的有33份。这种题型略无变式,只不过问法稍有不同,如“完全正确”“不正确”等。采用例2类语境填字型的有53份。提供一段文字以之为命题语境,是这种题型的共性,各卷设计略有变化:一是字形字音考查在语段内部,不单独设题;二是先提供语料,再单独设题,字词考查单列为一题,另设题考查标点、词语(成语)及语病。例2属于第一种。例3 属于创新型。采用创新型考查的,100 份试卷中只有8份,占比不高。

同一年的中考卷,同一课程内容考查,所采用的三种题型比例悬殊,反映了对同一课程内容的考查理念不同。近九成的试卷在汉字考查方面采用保守甚至落后的理念,情况堪忧,须引起高度关注甚至警惕。

第三,三种题型折射出的理念不同。从统计数据来看,各地中考命题者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理念的理解不同。选择型追求汉字及词语量的积累,追求字词考查的覆盖面,指向陈述性知识(信息类知识),考查识记,属于无语境的、孤立的静态考查。语境填字型淡化积累量,增强语境意识,提供的语料即为佐证。但语料所呈现的只是文本语境,对写出字形并没有实质性的限制作用。如例2 虽未单独设题,但将所涉及的词语“拉开xùmù①”“经jì②发展”“shuò③果累累”单列,不看语料语境也能完成答题。将字词单独设题则答题更为便捷。语境填字型仍指向陈述性知识,属于记忆考查,对理解与运用的要求并不高。概言之,前两类试题并未体现义教新课标理念,尤其是基础型任务群的理念。相比而言,创新型则十分值得研究。

三、汉字考查创新型试题的理念分析

虽然义教新课标颁布才一年,但对汉字创新考查的探索早已展开,一些优秀试题已显示出探索成效。创新型试题虽然不多,但所折射出的义教新课标理念、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理念能够促进汉字考查改革,进而引领汉字教学改革。

1. 立足构件,尊重字理

历经数十年探索后,王宁教授提出汉字构形学,认为构件是汉字构形的单位。[5]在楷化过程中,汉字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用以往方法拆分形体变化大的汉字会产生误解,如“徒”“颖”等,视之为左右结构的构形就不合字理。从构形、构件角度理解汉字,最能体现汉字字理,符合汉字造字的科学规律。正因如此,立足构件进行汉字考查的方法,为中考命题探索者所青睐。

【例4】(2019年杭州中考卷第6题)根据下图,推测“杳”字的意思。

例4关注汉字的两个构件——木、日,堪称利用汉字构件命题的滥觞之作,具有典型性、典范性。此题之后,探索汉字考查的创新型试题不断涌现。

利用构件进行识字考查,回溯字源,遵循字理,指向科学识字、有规律地识字的能力。

2. 归类梳理,走向探究

以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审视,选择型试题只做到了注重量的积累,但积累的学理依据是什么,值得追问与商榷。从例1来看,有的字词的选择及设错干扰值得怀疑,如“不言尔喻”。语境填字型试题所考查的字词(如例2的“经jì②发展”)也值得怀疑:用这样的字词考查学业水平是否恰当?简言之,前两类考查积累的理据不清晰,且均未达到梳理、探究的层面。

创新型试题真正考查了汉字的梳理。一是用同一构件进行梳理。如例3是以构件“甬”进行梳理,例4是以构件“日”“木”进行梳理。2023年嘉兴卷的“钅”、2023年丽水卷的“广”,也都属于此类。二是对构件及构件的变式进行梳理,发现构字规律。2020年温州卷的“网”及三个变式、2023年温州卷的“心”及另一个变式,都属于此。三是实现对具有相同构件不同汉字的梳理。2022年温州卷在情境中提供以“禾”为构件的“种”“秋”“稠”“稚”“秽”,要求找出不适宜做展览海报的一个字,提供新的梳理角度。2023年丽水卷有关构件“广”的汉字“府”“庐”“庭”“庇”“度”,情境中暗含名词与动词的维度,也是一种新的梳理角度。

创新型试题还真正考查了汉字的探究。高中阶段有“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与“汉字汉语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系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发展。虽然义教阶段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名称中只有“积累”与“梳理”两个表示不同层级的动词,没有出现“探究”一词,但也应渗透“探究”意识,特别是应与高中接轨,何况义教新课标同时提出“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7]的要求,第四学段“学业质量”描述也提出“有探究汉字规律的意识”[8]的要求。近年涌现出的汉字考查创新型试题,真正体现了义教新课标精神,体现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发展性要求,也体现了为高中学习服务的追求。例4题干中的“推测”即为探究之意,利用构件构字规律,考查探究单个汉字含义的能力。2023年嘉兴卷在题干中“可以从造字法、部首等角度去探究发现”的表达,也是提示学生进行探究。例3体现出多层面探究意识:“‘甬字与不同部首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字”是一层;“这些字可以和甬城的特征相关联”是一层;而含有“甬”字构件的字都有“甬然”生机、精神,又是一层。答题过程中,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不同层级的探究,也有不同层级的收获。

3. 立足情境,发展素养

创新型试题都注重设置情境,体现了在社会生活中探究汉字规律、运用汉字的理念。“考試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命题情境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也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设置”[9]“, 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10]。不论对情境类型如何划分,“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是共同遵循。

例4情境简洁,是一个典型的学科认知情境,在这一情境中可以安排依据字理识字的学科认知活动。例3则是典型的日常社会生活情境,这一情境可圈点之处甚多,如情境内容对前面板块内容形成总结。2023年宁波卷第一板块为“学校开展‘寻踪美丽宁波领略甬城文化研学活动”,这是整体情境,实现学科认知与社会生活的融合统一。第5题之前已有三项小活动:“甬之湖寻山水之诗”“甬之阁觅园林书香”“甬之贤传红色基因”,分别展现在东钱湖、天一阁与杨贤江故居的研学活动中。

汉字创新题创设情境、安排活动,体现了对核心素养的关注。

第一,汉字考查的创新题设计本身就体现汉字文化,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浸润,真正发挥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功能。2023年温州卷第9题的题干为“小组发现,很多‘心字旁的汉字可概括探索者的优秀品质”,所考查的“慎”“恭”“恒”“志”等字就凝聚中华优秀美德。汉字创新题通过巧妙设计,还实现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渗透与浸润,如2023年宁波卷将甬城精神整合到其中。

第二,以汉字为载体进行审美能力的考查,除欣赏书法这一维度外,汉字本身就具有审美性。如例4呈現四个汉字的构形之美,2020年温州卷呈现了“罕”“罗”“罔”三个字的篆书之美,2021 年温州卷呈现了“牛”“羊”的篆书之美,实现让学生感受、理解、欣赏汉字,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的目标。

第三,汉字创新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通过语境、活动与任务,实现了对思维的考查。如例4的图示就展现思维过程,要准确写出“杳”的含义必须推测,写出含义就是思维外显,这是对思维外化的典型的表现性评价。例3中的“涌”“诵”“踊”“勇”四字,必须借助“东钱湖水新故相推,日生不滞”“阵阵读书声”“争相奔赴战场,无所畏惧”等内容,利用语言进行丝丝入扣的分析,方能全部正确写出。

至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可体现之处就更为充分,限于篇幅不述。

四、汉字考查创新型试题教学启示

评价引领教学。汉字考查创新型试题的出现,对教学有很多启发。

1. 转变观念,加强修养

教师要转变一味追求识字量、字词积累量的观念,关注如何梳理、探究汉字规律,领悟汉字文化;要转变静态教字、教静态字的观念,突出学生主动学字、动态学字的意识;要加强汉字字理、汉字文化的学习,丰富学养,为指导学生的汉字学习做好准备。

2. 用好两种教学方式

教师要用好专题式与渗透式两种汉字教学方式,形成汉字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专题教学,专题类型多样,如特定的构件、特定的字族;也可以是特定的现象、事物,有哪些构件、哪些汉字;更应根据“依类象形”“形声相益”[11]的造字规律设计专题化的、主题化的识字活动。专题式宜集中、突出,而渗透式则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发掘汉字教学资源,在平常的教学甚至生活中,进行汉字的渗透式教学。这样的汉字资源,在成语、文言诗文中特别丰富。比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中的“寒”“集”,“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友”“行”,“及其家穿井”中的“及”,都是汉字教学的资源,值得深入挖掘。2023年丽水卷考查了“庭”,就是对“相与步于中庭”“庭中有奇树”中“庭”的考查。在初中阶段,识字不是重点,探究汉字规律,领悟汉字文化,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推敲汉字、运用汉字的能力,才是学习重点。采用两种方式,综合运用集中识字、随文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以关联课内课外生活,建构学段内汉字课程,形成学段内汉字教学体系,是落实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

3. 设计情境,组织活动

情境关联生活,活动驱动学生。好的情境,能够紧密关联文字与生活(传统与当下),让文字“活”起来,也使文字在课程层面的多元价值得以实现。有了真实、自然的情境,以文字为学习对象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得以真正展开。从这个维度而言,例3的情境与活动设计极为成功,识字、活动探究得以完成;更重要的是,“甬”字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以“甬”为构件之字所体现的宁波城市文化、区域文化及时代精神,都得到很好的浸润。2023年宁波卷、绍兴卷所设计的情境与活动,值得教学借鉴。

猜你喜欢

汉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常挂在嘴边却不一定会写的汉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