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绘本的魅力
2024-01-08李媛媛刘秀侠
李媛媛 刘秀侠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很多家庭选择生两个孩子,但随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从大人的角度来看,除了照顾老大以外还要分出精力来照顾嗷嗷待哺的老二,尤其是职场妈妈更加不容易,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容易产后抑郁,给身心带来极大的危害。父母在经济和精力上承受着双重压力。从孩子老大的角度看,一直享受着独宠待遇的自己,突然多了一个人来分走了父母的爱,尤其是还经常受到弟弟妹妹的干扰,比如拿走自己的物品、发生争执时父母总是向着弟弟妹妹。
我们班上就有这样的案例,暑假里,小树苗妈妈生下了弟弟,全家人就开始忙得不可开交。开学后不久,在与老师沟通时,妈妈反映树苗最近脾气很大,从幼儿园回家后总是黏着妈妈,干什么都要妈妈,还说大人们都喜欢弟弟,不爱自己了。
针对以上情况,我拟用了绘本《彼得的椅子》。树苗一直是一个比较温和、乖巧的女孩,我感觉到是因为妈妈生了弟弟,她认为自己的家庭地位被动摇了,才会有这些举动。
教师带领小树苗学习绘本实录:
(看到封面)
师——你猜这是讲的谁的故事?
树苗——是这个小男孩的故事。
(翻到彼得搭积木,结果积木倒了。)
师——你在家搭过积木吗?妹妹在睡觉,彼得积木倒了发出很大的响声会怎么样?
树苗——会把妹妹吵醒,并把她弄哭的。
师——那你弟弟睡觉的时候,你会发出很大声响吗?
树苗摇摇头——不会。
(翻到彼得发现自己以前用的摇篮、高脚椅和婴儿床都被刷上了粉红色时。)
师——彼得是什么表情?
树苗——他不高兴了。
师——为什么不高兴呢?
树苗——因为这些都是他以前用过的。
师——彼得为什么要带着他的狗、照片和小椅子准备离家出走?
树苗——因为他生气了。
师——彼得想休息的时候为什么坐不进他的小椅子了?
树苗——哈哈,他长大了,屁股也大了。
(翻到最后彼得坐在大人椅上,跟爸爸說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给妹妹用时。)
师——彼得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树苗——反正那个椅子小了,他也坐不了,还不如给妹妹用。
师——你家有没有东西以前是你的,现在也给家里的弟弟用了?
树苗——有啊,我的小衣服、小裤子。
师——那你愿意吗?(树苗点点头)
师——那是不是还有别的东西以后也可以给弟弟用呢?
树苗停顿了一下——那好吧。
老师看到树苗有迟疑——你想想,如果不把你用不了的东西给弟弟的话,是不是只能丢掉?而妈妈又得去买新的。如果重复利用,这个东西可以用途更大,妈妈可以拿着钱去给你俩买好吃的、好玩的呢!
树苗——嗯,那我用不着的东西就都给弟弟用吧。
事后,我再次跟小树苗妈妈交流,建议她调整时间,白天带弟弟,而把晚上的时间留给树苗,陪她到户外玩、亲子阅读、画画等,不要让她感觉妈妈的时间都用到了弟弟身上。
一个月后,我们也发现树苗没有像以前那样焦虑和烦躁了,经常看到妈妈和奶奶带着她和弟弟一起到小区的广场上玩,弟弟晒太阳,她跟其他孩子追逐玩耍。妈妈反映她有时还会逗逗弟弟,而且没有那么容易发脾气了,每次我们问她喜不喜欢弟弟时,她都会开心地笑着点头。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家庭新成员对于原先处于中心地位的幼儿来说是一种威胁,但他们在成长中的发展潜力和自我调整能力是不能用平常人的眼光来估量的。那么如何战胜手足间的嫉妒,达到成长的自觉,那就是《彼得的椅子》这本书所要体现的。这就是绘本的魅力所在,孩子从绘本中获得共鸣、获得智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善用绘本,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