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逻辑、困境与破解
2024-01-08王徽
王 徽
□体育学研究
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逻辑、困境与破解
王 徽
(阜阳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37)
为推进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不断发展,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进行研究。认为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意义重大,能够提高社区体育服务水平,盘活社区体育数据资源,促进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治理,构建多元共治治理格局,优化社区体育治理模式,创新社区体育服务功能。但由于我国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刚刚起步,导致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中信息孤岛问题较为明显、“数字悬浮”问题时有发生、赋能异化问题逐步凸显、人才缺口与技术应用难度共存。要不断推进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的发展,一要创新机制,破解“信息孤岛”难题;二要以人为本,避免“数字悬浮”问题发生;三要准确定位政府角色,预防赋能异化;四要加强人才培养,确保技术应用普惠。
数字赋能;体育治理;社区
对社区体育而言,在治理的过程中,不仅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而且要面对多变的内部环境,要实现有效治理难度极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社区体育的有效治理带来了契机。从社区整体治理来看,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社区治理模式发生了显著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可靠的数据支持,在此过程中,社区体育治理能力也获得了不断的发展,以数据驱动为基础,以数字治理为趋向的社区体育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社区体育治理方法和手段[1]90-9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国家各级政府提出要通过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既出现了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也出现了数字“负能”社区体育治理,数字治理在社区体育治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逻辑偏差。鉴于此,对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厘清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底层逻辑[1]90-99,探究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基本路径,为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发展提供一定支持和帮助。
一、核心概念阐释
(一)社区体育治理
社区体育治理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固定的社区范围内,政府主体、社区主体和居民主体共同对社区体育实施的管理活动。从字面意义理解,社区体育治理和社区体育管理存在一定的概念重合,但是实质上社区体育治理和社区体育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其中最核心的差别在于社区体育管理中,居民参与和居民自治不被重视,而社区体育治理则要求居民要积极参与,从而实现社区体育的自治,即“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从具体实践看,由于社区建设当前的主要动力来源是政府推动[1]90-99,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主体错位、主体职能定位不清的问题,导致很多社区治理活动居民参与不足,自治流于形式。对社区体育治理而言,以上这些问题不仅带来治理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带来了社区体育治理的行政化,阻碍了社区体育治理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政府职能转型的不断推进,带来了社区经济结构的发展变迁,导致我国社区体育治理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通过社区体育治理逻辑的创新和治理模式的转型,对社区体育治理进行深层次改革,从而不断增强社区体育治理的服务功能,推进社区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二)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
数字技术从专业层面来理解,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设备,以互联网为枢纽,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编码、识别、储存、运算、加工、传输、还原”,从而实现信息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技术[1]90-99。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大,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使世界经济、社会逐渐从工业时代走向数字时代。对社区体育治理而言,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动力的同时也带来发展新命题,即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是否可行、如何执行?从数字赋能的内容层面看,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社区体育治理提供智能化、信息化、网格化的治理方案[1]90-99;从数字赋能的效果层面看,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社区体育治理的风险,提高社区体育治理的效率;从数字赋能的影响层面看,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在降低治理成本的同时,扩大社区体育治理的覆盖范围,既方便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治理,也为社区方面享受体育治理成果提供了便利。但同时,“赋权于民与限制民意”“形塑治理形态与解构治理基础”“建构社会秩序与消解社会关系”等矛盾的存在[2],又在一定程度上使社区体育治理出现“数字赋能”与“数字负能”共存的问题,影响社区体育治理效果。
二、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三重逻辑
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看,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需要在一定社会环境下,遵守一定规则,通过技术应用实现治理目标,具有三重逻辑:提高社区体育服务水平;盘活社区体育数据资源促进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治理,构建多元共治治理格局;优化社区体育治理模式,创新社区体育服务功能。
图1 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流程图
(一)提高社区体育服务水平,盘活社区体育数据资源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实现场域全要素数字化成为可能[3]。在数字技术发展中,数字资源既是基础又是关键,没有数字资源,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根本无从实现。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过程中,实现社区体育数字化的过程主要分为五个环节:一是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社区体育资源数字化转换的起点,通过对社区居民年龄、信息、体育偏好、体育器材、体育场馆等数据的采集,形成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基础性数据,为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奠定基础。二是数据整合。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有用信息,也包括无用信息,即便是有用的信息也无法自然进行有机的组合而为社区体育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关联,需要通过大数据等多种技术对海量的社区体育数据进行整理,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归类,方能实现社区体育数据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中的价值最大化。三是数据分析,通过社区体育海量数据,可以精准真实地记录社区体育治理中发生的治理事实,通过云计算等技术还可以发现这些治理事实之间的密切关联,从而总结概括出社区体育治理的规律和趋向,从既有的数据中发现体育治理的新情况,这能够为未来社区体育治理的决策提供很大的帮助,最大限度地降低社区体育治理的风险。四是数据协同。在社区体育治理中,存在政府主体、社区主体、居民、社会主体等多元主体,不同的主体既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也拥有不同的利益需求,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实现社区体育治理的协同化,并通过数据协同实现数据共享,破解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中的信息孤岛难题。五是数据推送。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整合、数据分析和数据协同,精准细化不同社区居民的体育服务需求,不断优化社区体育服务精准供给,同时将社区体育治理中居民产生的数据反馈给适宜的治理主体,不断优化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过程[4]。
(二)促进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治理,构建多元共治治理格局
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不是简单的将社区体育治理与数字技术相结合,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社区体育治理的局部发展和改革,而是要在社区体育治理中,通过数字赋能,使社区体育治理的全过程嵌入数字技术,最大限度化解社区体育治理障碍,消解社区体育治理阻力,降低社区体育治理成本,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体育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多元主体在明晰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重要意义的前提下,不断投入资源、时间和精力,为构建社区体育治理多元共治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5]。从管理学的视角看,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重新转移的过程,主要是将社区体育治理实践中以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社区为中心的治理模式转向以社区居民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过程中,居民参与既是改革的目标,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依据,没有社区居民的参与,数字赋能改革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地生根。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治理平台的构建,又要重视制度规范的建设,二者缺一不可。以社区为核心构建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平台,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信息收集的范围,使多元治理主体能够真实了解社区居民和其他主体的诉求,及时化解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中的利益冲突,丰富多元主体参与体育治理的渠道,规避科层制给社区体育治理带来的阻滞,使社区居民和社区体育组织在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显著提高“议价能力”,重构社区体育治理的内生秩序,逐步实现社区体育多元共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要将社区打造成为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中枢,必须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并通过制度建设使社区居民、居民委员会、社区体育组织、物业公司等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不断提高社区体育服务质量与效果的同时,不断推进治理模式从一元领导转向多元协同,促使权力运行模式从单向命令转向多元互动,逐步夯实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基础。
(三)优化社区体育治理模式,创新社区体育服务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社区体育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特点,为社区体育服务治理带来了新的压力。通过数字赋能,可以在社区体育治理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危机,通过提高社区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等,使社区体育治理降本增效。在具体的社区体育治理实践中,通过数字技术与体育治理的融合,能够使社区体育治理在现有的状态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能,从而实现灵活与高效相结合的社区体育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首先,在化解社区体育治理矛盾冲突方面,杨桦、肖林鹏等学者提出数字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社区体育治理韧性难题,通过社区体育智慧治理平台,可以运用数字技术及时处理社区体育风险,通过线上自组织,治理主体可以在风险来临时自助,结合线下具体实践,能够形成社区体育治理的数字化网络,确保社区体育治理中危机处理的快捷、科学、便利。第二,在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中,通过数字技术能够实现社区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挖掘社区体育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潜力,为社区居民个性化的体育服务需求提供重要支持[6]。第三,在社区治理成本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社区体育资源的科学统计和计算[7],使社区体育资源清晰地展现在治理主体目前,使社区体育治理从“他治”走向“数治”,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治理决策的人为因素,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能。这不仅使社区体育治理规范科学,职责明确,也促使社区体育治理从感性向理性转变,逐步实现社区体育治理的标准化、集中化、度量化,有利于社区体育治理整体目标的实现。第四,在社区体育服务优化方面,通过数字技术能够实现社区体育服务的功能迭代[8]。例如,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推行的全民健身智能评估系统,能够使社区方面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供社区体育指导员服务、场地预定服务等,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体育服务,推进了社区体育服务的优化。
三、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信息孤岛问题较为明显
从信息技术专业视角看,信息孤岛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通俗而言,就是甲乙丙丁几个功能齐全的设备,在一个大环境里运转,各自产生的数据却没有任何交互功能”[9]。在社会治理中,信息孤岛是指不同治理主体之间无法形成数据共享,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数据孤岛。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需要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产生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经过统一的协调处理方能发挥效用。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在社区体育治理改革中,并没有确定主管部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一直在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下进行,导致了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中无法对不同信息进行协调处理,使社区体育治理出现“九龙治水”的现象。另外,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需要多元主体都愿意公开自己的信息,但是很多政府部门出于安全或者其它原因,很少主动公开相关信息,导致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社区居民无法及时了解政府信息。也有部分社区居民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不愿意治理平台收集自己的信息,导致社区体育治理数据库建设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中信息孤岛问题是较为突出的,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主体、市场主体、社区居民之间无法打破信息壁垒,从而也就无法实现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多元主体自由传输、使用相关信息。
(二)“数字悬浮”问题时有发生
从大部分地方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实践看,社区体育治理的主要动力基本都来自于政府驱动,这就导致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行政化态势[10]。在行政考核压力的作用下,为了应对各级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的考核压力,社区在收集体育信息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统计加估计”的问题,导致社区体育信息并不能完全保证真实可靠,社区体育治理“有数不依”时有发生。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看,要实现社区体育治理的数据真实可靠,需要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居民的自治力量无法得到有效的聚集,社区体育服务管理在向社区体育治理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理念断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群众基础不牢,甚至出现赋能中空的现象[11]。另外,由于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无论从实践还是从理论层面,都刚刚起步,数字技术与社区体育治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相容。当前在社区体育治理中数字赋能最为广泛的领域是在体育场馆中,对社区居民进行精准识别,但对社区居民需求较高的体育资源挖掘、体育服务平台建设、居民体育服务需求调研等不够重视。还有部分社区仅仅重视一些基础数据的采集,对基础数据和专业数据的整合重视不够,或者仅仅重视治理方法的变革而忽视社区体育治理模式的创新,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形式化。
(三)赋能异化问题逐步凸显
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出现异化的主要原因是对数据的过度挖掘、过度信仰、过度搜集和过度依赖。前文已经讲过,当前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推动,这导致了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出现了单向度渗透问题,为了显示政绩,体育管理部门和社区都对技术创新应用产生了很大的热情,导致社区体育治理过度技术化倾向明显。由于数字技术应用到社区体育治理领域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当前的技术创新并没有突破“传统社区+互联网”的范畴,线上数字技术并没有与线下体育治理实践进行紧密融合,导致很多地方不仅没有因为数字赋能为社区体育服务带来方便,反而带来很大工作负担,出现了“数字负能”现象。另外,对社区体育治理转型的过度追求,给社区方面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在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虽然所有的场域都是公共性场域,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私人性,通过政府推动虽然能够快速实现居民信息采集,提高社区体育治理决策效率,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居民反感,侵犯居民个人隐私。从社区方面来说,他们本来应该是社区体育治理的服务对象,但由于数据收集等方面的不当行为,却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数字信息的抓取者,这与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利民初衷是不一致的。由于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异化现象,导致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出现了诸多阻碍,影响了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四)人才缺口与技术应用难度共存
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需要一大批复合型人才,要求相关人才既掌握现代数字技术,又具有一定的体育治理知识。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体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大都由转业军人或者退役运动员组成,现代信息技术匮乏。部分社区工作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但大都达不到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需求,且大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体育治理的知识和能力。面对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所要求的精准识别、数据搜集、数据分析等无法胜任。当前在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有部分社区尝试将部分服务项目外包给企业,但实际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并且这一实践模式成本较高,也无法在中西部地区广泛实施。另外,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导致社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条件存在很大差异。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本来应该是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推广范围和速度,但当前由于政府命令式地推进,导致了很多社区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别。从推广的层面看,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改革更加容易在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建设较好的社区进行,部分基础设施较差的社区会因为经济成本抵制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实施,这是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出现“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先天条件优良的社区借助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前期数字化建设,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中一飞冲天,而先天条件较差的社区则会因为种种原因举步维艰。另外,社区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也存在较大差距(见下图),影响了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的公平与共享。
图2 社区居民接受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差距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3,http://human capital.cufe.edu.cn/rzbzsxm/zgrlznzsxm2023/zgr|zbzsbgqw_zw_.htm
四、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的破题路径
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来看,近年来我国数字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在治理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对体育治理而言,尚未实现赋能发展。对于社区体育治理而言,数字赋能仅限于部分服务。在部分社区不仅未能实现社区体育治理的赋能,反而因为应付上级检查等原因,给社区体育治理带来了“负能”,数字赋能并没有成为当前社区体育治理改革的驱动力,社区体育治理要从传统治理模式走向数字治理依然任重道远。在社区体育治理中,不仅存在技术难题,也存在制度压力,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不仅没有突破“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而且还因为动机异化形成了“唯上主义”[12]182-186。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压力型体制下社区体育治理受到了政府绩效考核和任务要求的双重制约,导致数字技术赋能社区体育治理停留在“术”(工具意义)的层面,无法成为社区体育治理的改革之“道”(治理理念)。要推进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发展,必须针对社区体育治理的特点,实现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从技术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型。
(一)创新机制,破解“信息孤岛”难题
针对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中的“唯上主义”倾向,首先要改革评价机制,消解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数据库构建的壁垒,解决数据在社区体育治理中因为权限设置等难以被利用的问题[12]182-186。要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等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使多元主体意识到数字技术在社区体育治理中只有通过开放和共享方能实现自身价值,也唯有让数据在不同的治理过程实现共享和交流,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13]。鉴于此,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要破解“信息孤岛”难题,必须通过创新机制,回归技术开放共享的本质属性,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新信息采集机制。要改变当前多元主体在信息采集中的被动状态,要通过宣传、鼓励等方式使多元主体积极主动地面对社区体育治理所需求的信息采集。二是创新共享机制。要通过权力赋值重新分配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多元主体的权利,既使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社区能够共享其它主体信息,也要保证其它主体能够共享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和社区的信息。三是创新沟通协调机制。要通过社区体育智慧治理平台等,不断完善多元主体交流沟通的渠道,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治理资源共享,不断提高社区体育治理质量和效果。
(二)以人为本,避免“数字悬浮”问题发生
当前,针对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的现实情况,要避免“数字悬浮”问题的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不断提升社区体育服务水平,满足社区居民体育服务需求,作为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和社区要逐步改变过于重视上级考核,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中逐步回归人本主义,从社区居民对体育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底层逻辑,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本质属性中的扁平化特征,不断推进社区体育治理结构的扁平化发展,通过信息共享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发挥社区体育组织的亲民优势,夯实社区体育治理基础[14]。需要注意的是,重视社区居民在体育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不是仅仅要求社区居民在体育治理过程中善于表达体育服务需求和发现体育服务供给问题,而是要通过数字赋能,构建社区体育治理平台,拓展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治理的空间与渠道,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事务增能赋权,使社区居民能够全链条、系统性地参与社区体育治理全过程,不断优化社区体育治理结构,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挖掘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价值。
(三)准确定位政府角色,预防赋能异化
从当前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具体实践看,要解决赋能异化问题,使数字技术在社区体育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要解决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建设水平的不平衡;另一方面要准确定位政府角色,避免社区体育治理行政化倾向。政府要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过程中,对社区既要充分赋权,又不能放手不问,要对资金、配套等进行兜底,为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提供基础保障。政府、体育管理部门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为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政策层面看,中央政府、省级政府要强化引领,其它各级政府要强化实施。在政策制订的过程中,不要急于看到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改革效果,要着眼于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可持续发展,要把社区居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同时,充分考虑多元主体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中的利益协调。在制度建设中,要重点通过金融、税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不断丰富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投资主体,解决当前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另外,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作为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的推动者和引领者,要在整体规划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试点建设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规划设计,优化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方案,为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提供规范性指引。
(四)加强人才培养,确保技术应用普惠
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所需求的人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订单培养模式。政府、体育管理部门或者社区将自身对人才的需求,告知地方高校或者培训机构。地方高校和培训机构根据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和社区的需求对人才按照订单需求进行培养,完成相应的学业后到政府、体育管理部门或者社区工作,专门负责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改革。二是在职培养模式。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和社区将工作人员进行在职培养,通过全脱产、半脱产和不脱产等多种形式学习体育治理、现代信息技术等,逐步满足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的工作要求。另外,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多元主体在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社区要通过主动服务,提升社区体育组织、居民或者小微企业的技术应用能力,确保数字技术应用在社区体育治理中能够覆盖所有主体。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区体育指导员、教师等人群的优势,在对他们进行培训后,鼓励他们在社区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学习、应用数字技术参与体育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弱势群体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多种治理要素,提升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效能,稳定、快速、可持续地提升社区体育治理的层次和成效。
结语
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意义重大,能够提高社区体育服务水平,盘活社区体育数据资源,促进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治理,构建多元共治治理格局,优化社区体育治理模式,创新社区体育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社区体育治理效果和质量,为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发展的体育服务需求提供重要支持和帮助。但由于我国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刚刚起步,导致我国在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中信息孤岛问题较为明显、“数字悬浮”问题时有发生、赋能异化问题逐步凸显、人才缺口与技术应用难度共存。要不断推进数字赋能社区体育治理改革的发展,必须创新机制,破解“信息孤岛”难题;以人为本,避免“数字悬浮”问题发生;准确定位政府角色,预防赋能异化;加强人才培养,确保技术应用普惠。
[1]金筱霖,王晨曦,张璐,等.数字赋能与韧性治理双视角下中国智慧社区治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23(1).
[2]沈永东,赖艺轩.撬动资源、凝聚共识与形成规范:数字赋能社会组织提升社区治理的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23(4):22-29.
[3]郑亚淼,曹莉,王梅,等.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城市社区体育治理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3(2):63-74.
[4]石振国,王英.2000年以来我国体育研究成果评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45-52.
[5]杨志锋.公共体育服务与城市发展耦合协调评价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2(1):32-39.
[6]田野,白文琳,安小米.智慧养老背景下老年服务档案资源的整合与知识本体构建研究[J].北京档案,2015(8): 40-42.
[7]俞颜.社区中老年智慧体育服务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3(3):137-140+146.
[8]吕德文.治理技术如何适配国家机器——技术治理的运用场景及其限度[J].探索与争鸣,2019(6):59-67+ 158.
[9]汪流.人工智能时代精英体育的伦理困境和哲理阐释[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56-61.
[10]朱焱,袁诗怡,尚婉婷,等.智慧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协同供给的府际关系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 (2):70-78.
[11]王文龙,崔佳琦,邢金明.共生理论视域下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J].体育教育学刊,2022(2): 34-39.
[12]韩苗苗.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社区体育共生发展体系探析[J].邢台学院学报,2022(1).
[13]唐佳懿,王志华,傅钢强,等.我国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的建设模式、关键问题及路径优化[J].体育学研究,2023 (1):71-81+112.
[14]陈万祥,曹胡丹.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背景下发展社区体育服务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6):121-123.
The Logic, Dilemma and Solution of Digitally Empowered Community Sports Governance
WANG Hu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of digitally empowered community sports governa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ports governance of digitally empowered communities in China through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It is believed that digital empower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governa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which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munity sports services, revitalize community sports data resources, promote community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governance, build a pluralistic co-governance governance pattern, optimize the community sports governance model, and innovate community sports service functions. However, due to the fact that China’s digitally empowered community sports governance reform has just started,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islands is more obvious in China’s digitally empowered community sports governance reform, the problem of “digital suspension” occurs from time to time, the problem of empowerment alienation is gradually highlighted, and the talent gap and the difficulty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exist.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ly empowered community sports governance reform, we must innovate mechanisms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islands”, be people-oriented and avoid the problem of “digital suspension”, accurately position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prevent alienation, and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nsure tha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s inclusive.
digital empowerment; sports governance; community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3.06.21
G80-05
A
2096-9333(2023)06-0143-07
2023-09-11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新时代武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依赖与创新治理研究”(SK2021A0412)。
王徽(1989- ),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