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化纤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2024-01-08陈杏员孙振敏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胶原乙型肝炎黄芪

陈杏员 孙振敏

慢性乙型肝炎是较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已过亿,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可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1]。患病初期症状不易被发现,症状明显时则表示病情加重,但该病理变化可逆。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常用护肝类药物,进入人体后可有效抑制病毒DNA复制,抗病毒效果理想,同时调节免疫功能,但长期用药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多,因此需探究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2-3]。随着中医药技术的不断优化,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研究越来越丰富,其中黄芪化纤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功效,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症状,抑制病情进展[4]。本研究就黄芪化纤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丰城市中医院入院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8岁,平均(56.42±6.56)岁,病程2~10年,平均(6.32±2.32)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8例、中度14例、重度8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4~77岁,平均(56.03±6.34)岁,病程2~10年,平均(6.32±2.32)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0例、中度11例、重度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5],经检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持续6个月,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符合慢性肝炎形态学变化;2)可独立配合完成治疗过程;3)各项数据真实可靠;4)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老年痴呆或抑郁症等精神疾病;2)重症肝炎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3)存在急性感染;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有禁忌证;5)妊娠期或哺乳期。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93077,规格:0.5 mg×7片)治疗,0.5 mg/次,1次/d,口服,用药周期为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化纤汤治疗。药方:黄芪30 g,党参、丹参各20 g,绞股蓝、赤芍、白花蛇舌草各15 g,醋柴胡、三七、郁金、龙葵、姜黄各10 g,炙甘草6 g,1剂/d,用水煎服,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150 ml/次,用药周期为3个月。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停服其他相关药物,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禁食辛辣刺激、过咸的食物,禁饮咖啡、浓茶,戒烟戒酒。

1.3 观察指标

1)肝功能指标: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仪器选择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7180)。2)肝纤维化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层黏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仪器选择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7180)。3)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估,主要评估疲倦乏力、胁痛、便秘、腹泻、面色晦暗等症状,评分为0~3分,0分表示无症状,3分则表示症状严重。4)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纤维化指标水平降低至正常范围,肝功能恢复正常则为显效;各项症状体征得到改善,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水平至少下降50%为有效;症状体征改善并不明显,肝纤维化以及肝功能指标水平降低不足50%为无效[6]。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不良反应: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胃肠道反应、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总胆红素(μmol/L) 丙氨酸转氨酶(U/L) 天冬氨酸转氨酶(U/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44.93±7.60 31.21±5.45 157.86±32.54 63.23±11.02127.54±22.45 50.43±10.20观察组 30 45.21±7.45 23.02±6.29 162.02±35.43 36.59±8.78 125.02±25.34 39.43±9.43 t值 0.144 5.390 0.474 10.356 0.408 4.337 P值 0.886 0.000 0.638 0.000 0.685 0.000

2.2 肝纤维化指标

治疗前,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层黏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层黏蛋白(μg/L) 透明质酸(μg/L) Ⅲ型前胶原(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159.54±27.98 113.20±15.40232.23±43.12136.76±25.01 47.09±5.45 16.43±3.92观察组 30 157.04±26.50 90.32±13.23 241.10±40.3080.23±23.76 46.75±5.04 12.50±3.28 t值 0.355 6.173 0.823 8.976 0.251 4.211 P值 0.724 0.000 0.414 0.000 0.803 0.000组别 例数Ⅳ型胶原(μg/L) 转化生长因子-β1(ng/ml)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125.43±23.31 88.54±16.04 26.59±4.99 18.78±3.23观察组 30 122.88±21.89 58.02±15.66 26.23±4.75 14.34±3.00 t值 0.437 7.457 0.286 5.517 P值 0.664 0.000 0.776 0.000

2.3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疲倦乏力、胁痛、便秘、腹泻、面色晦暗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疲倦乏力 胁痛 便秘 腹泻 面色晦暗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2.02±0.43 1.45±0.23 2.18±0.32 1.76±0.201.98±0.321.20±0.232.05±0.221.55±0.32 2.00±0.321.32±0.28观察组 30 2.08±0.38 1.00±0.18 2.10±0.29 1.32±0.241.90±0.291.00±0.182.01±0.181.10±0.23 1.95±0.271.00±0.18 t值 0.573 8.439 1.015 7.714 1.015 3.751 0.771 6.254 0.654 5.266 P值 0.569 0.000 0.314 0.000 0.314 0.000 0.444 0.000 0.516 0.000

2.4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肝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以及纤维化,该疾病久治不愈,易合并其他疾病,甚至发展为肝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0多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10%左右为慢性感染者,每年因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而死亡的人数超过65万,因此慢性乙型肝炎需尽早治疗,控制病情进展[8]。

临床治疗该疾病以抗病毒为主,恩替卡韦片应用频率高且疗效较好,但相关数据显示其治疗有效率不足80%,且药物不良反应、禁忌证较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9]。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中医药在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以及安全性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10]。中医认为该疾病的主要特点有气血功能紊乱、湿热疫毒侵袭、脏腑功能失调等,将其归为黄疸、胁痛范畴,治疗多采用健脾补气、活血化瘀以及疏肝解郁等方剂,其中黄芪化纤汤可达到以上效果,因此可较好地控制病情进展[11]。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更低,疲倦乏力、胁痛、便秘、腹泻、面色晦暗积分更低。说明黄芪化纤汤可改善肝纤维化状态以及肝功能,缓解症状。黄芪化纤汤方中黄芪可利尿止汗、益气固表,党参可健脾益肺、补中益气,白花蛇舌草可利尿除湿、清热解毒,赤芍可活血祛瘀,龙葵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姜黄可通经止痛,醋柴胡可疏肝解郁、解热镇痛,三七和郁金均可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绞股蓝可止咳化痰、益气健脾,炙甘草可清热解毒、镇咳镇痛。以上中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对核酸代谢有促进作用,抗病毒效果明显且可增强免疫功能,柴胡和郁金抗病毒和抗肝损伤的效果显著,党参可促进胶原组织降解,赤芍和三七可减轻肝细胞损伤,绞股蓝、龙葵以及白花蛇舌草可改善肝功能[12]。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黄芪化纤汤疗效好且安全性高,与姜付泉等[13]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黄芪化纤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改善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用药安全性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胶原乙型肝炎黄芪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黄芪是个宝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胶原ACE抑制肽研究进展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