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创建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SWOT 案例分析
2024-01-08毕兴张亚丽方忠艳
毕兴,张亚丽,方忠艳
(1.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贵州 兴义 562400;2.兴义市林业局,贵州 兴义 562400;)
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公园”)建于2004 年3 月,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主要由乌沙贵州龙园区、三叠峰林园区、泥凼石林园区组成,公园总面积达250.17 km2,核心区域面积为48.68 km2,是国内开展地质环境教育项目较早的绿色营地之一。2022 年,该公园正式被评为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是以三叠纪兴义动物群海生爬行类化石为特色,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主的专题类(地质类)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
1 研究方法
SWOT 分析方法又称态势分析,是优势 (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英文简称。该分析方法是根据某一事项综合分析各方面态势影响因素制定发展策略的一种有效方法(王清涛等,2020)。本文基于SWOT 模型分析方法,以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为例,系统地阐述了地质遗迹类自然公园运营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研究旨在为同类自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运营分析提供借鉴。
2 SWOT 分析结果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作为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有着丰富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营地主要分为博物馆室内活动区和户外活动开展区,博物馆室内活动区的服务功能区面积达3 883 m2,主要有消失的海洋厅、走向海洋的爬行类厅、华南其他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厅、动物群的多样性厅、人文特色厅、化石修复室等。户外还有众多可供选择的地质遗迹供开展自然教育,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类型共分为6 大类11 类14 亚类72 个遗迹点(表1)。
表1 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分类表
2.1 优势分析(S)
2.1.1 丰富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古生物多样性和地质遗迹多样性,其主体景观展示了丰富的岩溶地貌景观和地域自然人文景观,罕见的三叠纪碳酸盐岩层奇特岩溶峰林景观以及三叠纪岩相突变地质景观加上独特丰富的贵州龙动物群化石,境内三叠纪地层出露面积达2 816 km2,占兴义市国土面积的96.6%,发育了从三叠纪早期至三叠纪末期,从深水盆地到浅海台地,不同时期、不同相位的沉积地层,保存了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发育完整的三叠纪台盆相变带沉积遗迹和贵州龙动物群古生物化石遗迹。“三叠纪”是本公园的主题特色,是开展自然教育的绝佳场所,如马岭河峡谷等地质运动演变呈现的景观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王峰林等地被纳入首批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经初步评估,公园具有较高地质景观价值的景观28 处,包括乌沙贵州龙动物群化石遗址等1 处世界级地质景观、5 处国家级地质景观和22 处省级和地方级地质遗迹景观,公园极具代表性的地质遗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出色的典型性和不可替代性(黄理中,2004)。
2.1.2 科研及美学价值突出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已发现纳入统计的具有开发价值的地质遗迹资源单体共72 处,主要以古生物化石、峰林、峡谷、瀑布等为主,尤其是贵州龙动物化石群、岩溶地貌和三叠纪变相带具有突出的科学和美学价值。
(1)兴义动物群古生物化石遗产。包括胡氏贵州龙在内的兴义动物群古生物化石群,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的首次发现;公园具有丰富的古生物多样性,已发现海生爬行动物5 个目、7个科、9 个属、12 个种,并发现以胡氏贵州龙为代表的海生爬行动物和以兴义亚洲鳞齿鱼为代表的鱼类共生现象。这些为研究地球气候变化、古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历史等多学科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同时也是研究三叠纪古海洋环境、生态系统循环的重要依据。
(2)岩溶地貌。公园处于中国南方最集中的面积最大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分布带,是贵州南北盘江重要的生态廊道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节点过渡地带;公园的岩溶地貌景观是在云贵高原西部向广西丘陵过渡斜坡地区形成的,拥有云贵高原东坡新生代以来各个时期形成的岩溶峡谷、洼地、峰林、峰丛、盆地、溶洞、石林、漏斗、地下暗河等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质遗迹景观;所处的中国南方岩溶地貌(喀斯特)分布带作为全球分布最集中的面积最大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分布带之一,其峰丛峰林地貌景观分布范围之广、类型之多样、形态之丰富、发育之完整,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都是罕见的,与广西丘陵岩溶地貌的组合反映了一个连续、完整的岩溶地貌演化过程;为研究地质演变过程、古气候变化、地下水活动等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具有重要的地质生态研究价值。
“蘑菇,你在难为自己,是不是?邻居把老人送到医院时,她的儿女已拖延了老人的病情许久,我们心知肚明,她股骨干多段粉碎骨折和身体其余部位多处骨折绝不是她向警察解释的‘下楼买菜,不慎摔倒’那么简单的事。严重创伤急救出现于意外发生后数秒至数分钟内的第一个高峰期和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被称为第二高峰期的‘黄金时段’,你紧紧把握住急救时间的有限性,护士长早上和我说起你昨晚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急救。与死亡对抗,你尽了全力,问心无愧,不要把自己逼到墙角,好吗?老人的儿女没有权利这样对待你,是否伤到了其他地方?”
(3)三叠纪相变带的景观价值。公园南部坡坛、烘公一带保存了大量从台地到盆地、反映三叠纪海陆变迁、彼此密切关联的不同类型的地质遗迹,是全球规模最大、类型最全的三叠纪浅海碳酸岩台地与深海沉积盆地过渡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三叠纪相变带沉积遗迹类型发育最全、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公园集高原、峡谷、嶂谷、峰丛、峰林、瀑布、河流、湖泊、泉水等多种美学元素于一体,显示出极高自然美学价值,结合了雄伟与秀丽、壮观与奇特,动态与静态等美学元素,展示了卓越的岩溶地貌景观和非凡的自然美,加之周围良好的自然环境,给人以愉悦舒适的感受,彷如一幅层山叠翠、深谷惊心的神秘山水画卷,充满了诗意与美感(胡小波,2019)。
2.1.3 优越的地理区位及旅游开发条件
公园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中心地带,是三省商业集散地和通衢要塞,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中心,地理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流动人口和旅游资源丰富,在2019年前被整体列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公园核心区到中心城区距离最远的不超过20 km,交通极为便利;这对于公园开发地质遗迹特色自然教育项目提供了绝佳地理区位和开发条件。公园所在地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气温在15~18℃,气候宜人,生态条件极佳;加之具有浓厚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公园的旅游开发价值进一步凸显。
2.2 劣势(W)
目前,营地内仅有1 名具备研究生学历的地质专业人才,其他人员均从事行政工作;营地的地质科技人才、地学旅游人才、外语翻译人才严重不足,还缺乏开展青少年自然教育的专职老师及营地的管理人才;此外,公园下属的地质博物馆、贵州龙原位保护馆作为营地大本营在开展高质量自然教育活动方面欠缺经验,在展陈设计上存在布局不合理、展品不丰富、设施陈旧老化等问题,由于园区内古生物化石分布面积广,生境类型复杂,管护经费比较紧张等原因,导致本底资源调查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科学调查,这些对整个园区古生物资源的整体保护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困扰,尤其是很多美学价值一般但科学价值较高的地质遗迹资源(如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等),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当前营地面向游客和中小学生开展的项目仅是地质类单一性的公益活动,缺乏成熟的多样化的商业运营推广。
2.3 机遇(O)
兴义市近年来强力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定位与公园开展特色自然教育项目的目标十分契合。因此,2018 年,兴义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4 376.61 万人次,增长38.5%,旅游综合收入355.18亿元,增长40.0%,打造公园的地质遗迹自然教育特色项目可以成为进一步助推山地旅游服务业发展、助力兴义市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绝佳载体,应充分发挥公园地质遗迹的诸多特色,借助“贵州龙”打造系列周边自然教育相关文旅特色的项目,主动抓住当前自然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通过整合周边民族生态文化资源创新实施自然教育营地项目,使宝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改变营地及周边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对带动地方文旅产业创新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陈斌等,2020)。同时,根据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办公室相关公示,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当前已被列入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拟认定名录,营地建设的前期工作得到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的初步认可(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办公室,2022),贵州兴义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公园也于2023 年顺利通过UNESCO 专家现场考察评估,这对于营地发展是极其难得的发展机遇。
2.4 挑战(T)
2.4.1 行业尚未成熟
公园的自然教育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具有成熟运营经验的第三方社会投资运营机构的助力,关注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社会化运营的风险投资机构虽然不少,但是多处于观望状态,尤其是地质遗迹类的自然教育项目运营正处于早期推广实验阶段,如何和当前的配套政策有效衔接,如何在重资产投资和社会资本方面倾向轻资本商业模式极具挑战性;同时,自然教育绿色营地项目较于其他教育领域,产业链更长,资本投入成本更高,回报周期更长,在投资回报方面并没有体现出眼前优势;再是,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行业正处于成长初期,在项目用地审批、经营项目备案等面临审批合规风险,运作比较成功的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案例还比较少,地质遗迹类的绿色营地运营发展依然处于发展初期。
2.4.2 运营经验不足
目前,公园的管理人员多是从事旅游观光或单纯的地质、生态和林业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习惯于按部就班按照传统模式开展资源保护、旅游观光和科普等日常工作,对于开展特色自然教育项目缺少必须的专业知识和项目运营经验;加之,在国内的地质遗迹类绿色营地运营发展更是缺乏可借鉴的经验;而地质遗迹类的自然教育主题营地本身相对小众;因此,如何发展营地特色项目、强化本地人才培养,是营地运营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2.4.3 资源管理待整合优化
公园范围与周边的马岭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坡岗自然保护区存在一定的保护地范围重叠,在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投入和重点文旅产品打造缺乏有力统筹,缺乏一个上层专业机构的整体规划,对营地周边的自然文化资源整合水平较低;公园开展自然教育营地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支持,还需积极向国家和省、州、市相关部门争取,积极接洽社会资本投入,在充分利用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建设政策优势的同时,整合周边相关自然文化资源进一步体现绿色营地开展青少年自然教育的综合优势。
3 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人才培养
缺少自然教育专业人才是诸多自然教育机构面临的共性问题,针对当前公园运营所面临的专业知识及运营经验缺失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三个方面人才培养措施强化营地管理机构的人力资源配置。一是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方式,招聘专业人才投身到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深入挖掘与科研事业中来,注重人才储备。二是不定期组织现有管理人员到其他地质公园进行考察学习经验,接受所在岗位专业操作技能培训等。三是建立长远的人才调整机制,出台切合实际的绩效考评、薪酬、激励与福利政策,为实现人才的引进、内部晋升和自身发展成长提供有力保障(王清涛等,2020)。同时,营地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景区旅游项目管理等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掌握一定的地质遗迹保护、环境监测及环境维护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提高员工的整体专业素养。此外,加强与本地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丰富人才培养内容与此同时加强机构内部的人才储备,提高员工的整体专业素养(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2018a)。
3.2 科学整合资源,推动绿色营地与地质公园的融合管理
当前位于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的营地大本营主题景观主要围绕三叠纪中期到晚期、贵州龙从陆生到水生不同时期栖息环境呈现,营地目前在开展的自然教育项目包括“地质演变时光之旅”观影活动、实地化石识别和保护研学活动、青少年化石修复和化石模型制作等多种体验活动(图1)。为进一步整合营地周边资源,建议对公园内的自然教育、科研和游览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将周边的各类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科普宣传功能与绿色营地的管理架构进行全面整合,使自然教育成为地质公园除保护、科普和开发利用后又一个基本功能,与公园其它功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实现绿色营地管理与地质公园的日常管护全面融合,提高地质公园管理和绿色营地的运营效率和运营质量。对于公园及周边有着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等,可以充分结合营地及周边地区传统村落的自然崇拜文化活动,引导青少年学员深刻理解营地周边山峰、洞穴、河流、化石等地质遗迹蕴含的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变化其演变历史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毕兴等,2020;毕兴和方忠艳,2022)。因此,建议采取措施整合公园及其周边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教育营地运营内容,打造出现代、生态、全民参与的地质类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为兴义市国家地质公园保护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与平台。
图1 营地开展的各类青少年自然教育项目活动
3.3 提升营地项目质量,强化品牌效应
为提升公园作为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的趣味性、安全性和专业性。建议认真谋划研究营地的旅游文化资源与自然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的特色,引进能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地球科学兴趣,了解有关古生物化石资源的形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历史等知识,激发公众对自然的保护意识;同时,充分利用公园内“贵州龙”这张靓丽名片,打造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的特色品牌,激发公众对自然的保护意识,提高自然教育绿色营地项目的质量。此外,建设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要力争减少对公园内生态环境及自然文化资源的破坏,特别是新推出的运营项目要因地取材、合理规划,最大程度地保护历经千百万年才形成的珍稀地质遗迹资源,努力打造学、研、游差异化发展的特色地质遗迹类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切实促进地质遗迹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关系的良性循环。
由于公园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设施还不完善,因此首先要提升项目质量度额同时,抓住机会弥补劣势,积极应对挑战,结合兴义市“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定位,探索个性化教育服务以打磨优质产品,强化营地的品牌特色认知,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资金支持和扩大社会融资,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地质遗迹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以全国特色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为定位,以实际行动推动兴义“因绿而美、逐绿而行、由绿而兴”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兴义市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打下坚实的软硬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