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如何过夏天

2024-01-08宋晨光

关键词:古代人瓷枕米酒

宋晨光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你有没有思考过,在发明空调之前,古代人是如何度过夏天的呢?你或许会说穿薄衣服、喝冷饮、扇扇子、游泳……其实呀,聪明的古代人设计了许多避暑“法宝”。今天,大家就跟着我一起“纳凉”吧!

这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冰箱”。它外表的纹饰精美华丽,内部构造暗藏玄机———分为内外两层,內层的缶用来盛酒,外层的鉴用来装水。

缶和鉴是靠器物底部的弯形榫卯结构栓钩紧紧扣在一起的。由于内外两层之间有很大的空隙,因此人们在夏季把冰块放到鉴里,不仅可以冰镇美酒,还能防止米酒因炎热而发酵变质。

冰块从何而来?早在周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专门从事采冰工作的官员,称为凌人。每到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凌人会从河道中把多于真正使用量三倍的冰储存到冰窖里,再把窖口密封好,防止空气进入。

不过,青铜冰鉴可不是专门用来盛放米酒和食物的冰箱。它是诸侯国君用来宴请宾客,或举行重大仪式、庆典时才使用的高级礼器,象征着国君的身份地位。

夏夜里因暑热而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的情况时常发生。聪明的古人发明了瓷枕来当助眠工具。

虽然瓷枕用起来比普通的棉质枕头要凉快得多,但枕着这样的枕头睡觉会舒服吗?由于古代人都留着长头发,所以不会觉得硌得慌。况且他们也不是直接睡在瓷枕上,而是垫上一些类似于枕巾的软垫子。

瓷枕在隋代时就出现了。早期的瓷枕是方方正正的。到了宋代,出现了各种造型各种款式的瓷枕。你瞧,这件定窑白釉孩儿枕———孩童眉清目秀,神情悠闲得意。他身穿长袍,外罩坎肩。两只胳膊环抱垫起头部,两个小脚丫儿交叉上翘,可爱极了!

如果你觉得光靠瓷枕还是不能带来足够的凉意,你还可以在睡觉时抱上一个竹夫人。竹夫人是用竹子编成的圆柱形制品,中空且周围有洞,长约一米。你可以抱着、枕着、靠着……总之怎么舒服、凉快就怎么来。竹子的导热系数低,自身不会生凉放热,所以夏天我们摸竹子会感到凉爽。空心的筒内还可以放一些安神的花朵香料,让你安稳入睡。

猜你喜欢

古代人瓷枕米酒
瓷枕
礼节感满满的古代人
盘点古代人的“劳动节”
瓷枕,透心凉
八宝米酒过三八
瓷枕·凉殿·蒲扇·夏衣
白露米酒
古代人的冰窖
爱“晒”的古代人
一壶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