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2024-01-08高峰
高 峰
(甘肃省康乐县种子管理站,甘肃 康乐 731500)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饲用、粮食、蔬菜类农作物,具有产量高、气候适应性强,蛋白质含量高、矿物质丰富等优点。近年来,我国的马铃薯产业地位不断提高,逐渐发展成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本文通过对马铃薯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详细归纳总结,分析了当前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期望我国的马铃薯产业朝着标准化方向快速迈进。
1 马铃薯种植栽培技术
1.1 种薯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的优质品种,包括本地选育的陇薯系列,严格把关种薯质量。选择的马铃薯要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虫害、摔伤、冻伤,淘汰表面老化、有明显伤痕、芽眼突出的马铃薯。选种后,先将马铃薯进行晾晒消毒,在切割马铃薯的时候要使用干净的刀具,保证每个马铃薯薯块芽眼充足,以此提高种植成功率。
1.2 切块催芽
播种之前每一块马铃薯都要有芽。切块催芽技术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发芽率,在切块后应及时进行消毒,保证存活率。
1.3 整地
马铃薯种植区域土壤以轻质为宜,最好是沙壤土。土壤耕作层应保证30厘米以上。整地时配施农家肥,或者草木灰等,起垄时合理控制垄距,一般在60厘米左右。
1.4 播种
马铃薯的播种深度一般在8~10厘米。在马铃薯生长出地面、幼芽已经出现7天后进行两次覆土,这样可以提高马铃薯生长温度,保证土壤水分。
1.5 田间管理
建议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使用氮肥,培育壮苗壮株。幼苗期要控制地面杂草生长,促进出苗整齐。结薯阶段,通过人工掐花或者喷施矮壮素等方式控制徒长,保证产量。马铃薯生长需要大量水分,注意避免干旱,还应防治水涝。
2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2.1 早疫病
早疫病是常见的马铃薯病害,发病时一般从下部老叶开始,出现黑褐色同心轮病斑,会导致叶片干枯死亡,地下薯块也会发病腐烂。该病早期很难被发现,后期会使马铃薯枯萎。防治早疫病可采用浓度75%的可湿性百菌清杀菌剂,每隔10天施用1次。或者喷洒代森锰锌治疗性杀菌剂,浓度在80%可湿性粉剂,每隔7天施用1次,共施用3次。
2.2 晚疫病
晚疫病由致病疫霉引起,地势低洼、植株过密、偏施氮肥等情况都会利于此病发生。发病时,在叶背面有茂密的白色霉轮,如遇潮湿天气,病菌极易扩散。该病的发生同品种有一定关系,田间管理不善也会诱发此病。在马铃薯开花产粉前定期施用百菌清,遇到湿热等有利于病菌产生的因素时,应及时喷洒治疗性杀菌剂。对于发病较重地块,在马铃薯收获之后,要注意翌年不要在这片田地上继续种植马铃薯,打断连作传染,减少菌量,同时也应禁止与其他茄科作物连作。马铃薯应该与十字花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避免相邻种植。
2.3 病毒病
病毒感染是病毒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病毒感染途径包括昆虫传播、种薯传播、土壤传播等,具体表现有花斑、卷叶、坏死等多种表型。在发病初期,可喷洒300倍液稀释的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或者500倍的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倍的5%菌毒清水剂、1000倍液的1.5%植病灵K号乳剂。
2.4 蚜虫
马铃薯生长阶段,蚜虫会在叶子背面大量聚集,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曲干枯,蚜虫自身也会携带病毒,造成植株病变。对蚜虫的防治可以分为3个方面。首先是进行药剂喷洒,在种薯周边喷洒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其次是对种薯进行药剂拌种,用35克的70%可杀得湿性拦种剂和百公斤种薯进行拌种,防治效果较好。最后是掌握蚜虫迁徙规律,主动回避蚜虫,如在高海拔、低温等环境下种植马铃薯。
2.5 蝼蛄
蝼蛄在北方多发,会破坏马铃薯幼苗的根茎,导致幼苗死亡。它们在土壤层中穿行时还会造成幼苗脱离土壤,使幼苗缺水死亡。冬季蝼蛄因缺少食物来源,会啃食根茎,影响马铃薯生长。防治蝼蛄一方面需要加强田间巡查,使用优质肥料;另一方面是进行毒饵诱杀,采用敌百虫试剂勾兑毒饵,每亩毒饵用量在4公斤左右。
2.6 瓢虫
二十八星瓢虫会取食叶肉和嫩茎,使植株干枯甚至死亡,其幼虫危害较大。可采用阿维高氯或者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进行杀虫。
3 马铃薯种植业中存在的问题
3.1 马铃薯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病害控制能力弱
我国现有的马铃薯品种多为鲜食类品种,加工专用型品种少。自主培育的马铃薯抗病品种较少。多年的跨地区引种容易导致病害传播严重。
3.2 脱毒种薯利用率低,种薯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脱毒马铃薯在产量上会比普通种薯最高提升50%,在品质指标上也有很大优势。我国当前的脱毒制种基地严重不足,各地技术人员储备也不足。繁育脱毒种薯的周期较长,通常要3~5年,马铃薯种薯市场经营不规范,缺少质量监控体系。
3.3 种植技术及机械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的马铃薯种植业机械化率整体不足50%,仍然高度依赖人力劳动,山区丘陵地带,缺乏小型机械,设备使用率更低。
4 马铃薯种植业优化提升建议
4.1 增加科研投入,积极选育优质新品种
重视科研投入,紧跟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增强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力度,做好品种的更新换代工作。筛选或者培育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建立自己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库,加大力度攻克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难题,尤其是探索易患病品种的防病措施。
4.2 加强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提高单产
脱毒种薯相比常规品种,产量可提升20%~50%,各地要加强对种薯脱毒繁育体系的建设,提高其应用比例。各地依托现有的科研机构、大学等,完善网室生产脱毒微型种薯、组织培养脱毒苗等方式保证品种不发生退化。建立种薯的质量监察体系,保证质量。政府应加强脱毒马铃薯种块的资金扶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脱毒品种的认识,从而能主动选择脱毒品种。
4.3 提高机械化水平,合理施肥,实现技术标准化
要想实现标准化经营,重点在提高机械化水平,合理栽培,科学施肥。学习世界马铃薯发达产区,从选种、切种、施肥、起垄、中耕培土、用药、收获到后期分选全程机械化,提高效率。合理施肥,运用测土配方,在肥量饱和时,应注意控肥,结合有机肥料共同使用,减少过量肥料造成的土壤污染。加强灌溉和排水工作。马铃薯生长需要大量水分,但最怕水涝,所以补水和排涝工作同等重要。
5 结语
马铃薯作为一种高产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有力地补充了我国的粮食供应,极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我们要切实从源头重视起来,从种薯抓起,积极探索新的高效绿色种植管理技术,切实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助推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