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2024-01-07薛博文

中国德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国家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形成了国家认同的文化传统。而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给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带来挑战。为此,加强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有其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期话题聚焦“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研究”,围绕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摘 要

坚持实施和推进国家认同教育,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教育方针,帮助党在革命战争中凝聚了人民力量,也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精神支撑。在革命“救国”、建设“兴国”、改革“富国”、复兴“强国”的历程中,国家认同教育尽管在内涵、任务和方法上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价值理念,但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的根本原则从未动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在全社会树立和践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爱国主义精神,探索国家认同教育的新路径,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薛博文,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与辉煌成就的历程中,国家认同始终是党支持、弘扬和实践的主要教育内容,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国家认同教育,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是党和国家基本教育方针的一部分。回首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和探索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与启示,对于新时代继承、促进和创新国家认同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革命救国”

为主旨的国家认同教育

十月革命的一聲炮响,马克思主义由此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也应运而生,为中国寻找和探索崭新的救国道路奠定了组织基础和政治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反帝反封建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并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与国家认同教育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新生的人民革命政权奠定思想基础。

(一)以反帝反封建为任务的国家认同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1922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明确要求成立各类工会组织,以教育工人在日常实践中实现共产党的思想,以此来培养工人队伍的思想觉悟和爱国情操。[1]此外,中国共产党创办和发行了各类爱国期刊,以《共产党》《工人周刊》等为主要宣传阵地,宣扬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共产党有关建立新中国的主张,鼓励人民投身于汹涌热烈的爱国主义国民革命实践。

1926年,在五卅运动一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五月各纪念之宣传工作》的通告,开门见山地提出:“在这红色的五月,没有一个纪念日不值得我们作广大的宣传,警醒民众,检阅自己的力量。”[2]通告再次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群众运动、工人运动相结合,丰富和扩展了近代以来我国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推进了国家认同教育在革命时期的进一步发展。自此之后,“红五月”纪念活动成为党和国家推行国家认同教育的主要方式。

(二)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目标的国家认同教育

在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并开展土地革命,国家认同教育主要围绕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培养群众拥护苏维埃政权而展开。结合当时农民文化程度有限的特点,通过话剧、讲演、标语、连环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在人民心中播撒下爱国爱党和救亡图存的种子。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创办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对部队进行军事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爱国革命教育。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和平谈判的道路已被堵死,唯有采取革命战争的方式反对反革命的战争,掀起广泛的爱国民主运动,并动员全国人民参与到解放战争的洪流当中。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全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阶级关系和前途路线等根本问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导向,也为国家认同教育精神的弘扬提供了行动方针。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建设兴国”为主旨的国家认同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与发展路向,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转变为如何建立新中国以及建立怎样的新中国,激励人民自觉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国家认同教育开启了培养人们对党领导的新中国的认同与归属、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相统一的新篇章。

(一)以巩固新中国人民政权为基础的国家认同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指出:“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3]该文件首次将爱国提升到国家根本大法的高度,强调其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指明了国家认同教育的方向。而随着在全国范围内政权的确立,国家认同教育的内涵从早期的革命战争转向为发展经济和维护国家政权的需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升了人民的政治觉悟和国家意识。而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同胞的国家认同教育方面,中国共产党及时宣传民族政策,传达民族关怀,密切党和国家与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李维汉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二次委员扩大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当下中国民族关系不同于旧社会,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加强各民族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教育,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以便团结各民族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4]。1954年,中共中央、政务院颁布《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首次明确解释了学校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涵,强调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强化国家意识,同时注重培养国际主义精神。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正式推行有机统一的国家认同教育理念,包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家主义。

(二)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导向的国家认同教育

“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家认同教育的内涵跟随国家性质发生转变,由原先的“爱新民主主义国家”变为“爱社会主义新中国”,主要以社会教育的形式加以呈现,“向雷锋同志学习”等爱国教育运动成为这一阶段的主流教育方式,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爱国教育高峰。1957年,党中央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教育的经验,指出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是落实和确保形成国家认同和社会主义认同的重要途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在所有学校当中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教师和学生对于国家、对于党和对于社会主义的认同。

但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之后,“大跃进”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主导活动,此时的国家认同教育也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得以存在。在“大跃进”之后,国家开始明确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政治教育代替德育成为国家认同教育的主要途径。然而,紧随其后的动荡期对国家认同教育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历史虚无主义对文化认同、历史认同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国家认同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活动逐渐进入低谷期。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改革富国”为主旨的国家认同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国家认同教育的主要任务也转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迈进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补充和完善国家认同教育的理论意涵和话语体系,将国家认同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使其成为稳定国民思想意识、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道德建设为核心的国家认同教育

改革开放之后,国外影视作品、流行歌曲等充斥着明显的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文化产品,经由文化输出妄图实现兵不血刃的“软着陆”,这种“和平入侵”很容易使国人形成对西方文化的认同,从而导致国家意识的丧失以及国家认同和民族责任感的弱化。在应对社会争议时,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5]为此,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即对原先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进行了修改,将其中的“爱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新的“五爱”也随即成为国家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国家认同与社会主义认同、共产主义认同成为密不可分的认同逻辑,并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三大之后,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再度抬头并在文化领域兴风作浪,巩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为当务之急。1988年底颁布的《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培育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憎恶一切丧失国格的行为。”[6]对此一时期的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强调,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我们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7]自此之后,通过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国家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社会主义认同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改革开放时期国家认同教育的重点关注方向。

(二)以落实纲领政策要求为指向的国家认同教育

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是我国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详细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对象、内容和方法,深化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的国家认同感,推动爱国主义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国家认同教育指明了具体方向,同时也丰富了国家认同的内容和渠道。党的十六大以来,《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充分运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通知》等文件陆续出台,进一步强调民族精神与革命传统在維护国家认同上的基础性,充分认识到历史认同教育、文化认同教育等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国家认同中的关键作用,为新形势下青少年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丰富了国家认同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进程。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复兴强国”为主旨的国家认同教育

2012年,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国家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得到创新与完善。面对新的世界局势和历史定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赋予了新要求、新内容和新目标。

(一)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为要点的国家认同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对以国家认同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做出了新的战略谋划,于2019年出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主线,强化了党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以厚植爱国情怀为落脚点,围绕政治认同、国家观念、法治意识、文化自信等层面,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践行新要求和新标准。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上紧密团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另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更新与完善。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三个离不开”“三个尊重”“五个认同”等关于中华民族关系的新理念。特别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休戚与共,“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当中的力量之源,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的理论基础。

(二)以推进法治化为主线的国家认同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将国家认同教育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逐渐法治化,建构立体化、多层次的国家认同教育立法体系,并以法律法规制度化的形式强力推进国家认同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先后出台或修订,明确要求中小学将国歌、国旗和国徽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使用场景、使用时间和标准要求作出明确规范,并要求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三者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2023年10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则更加明确了国家认同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具体内容,规定了包括国家认同在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领导体制和保障措施,填补了我国国家认同教育领域的立法空白,为新时代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提供了法律准绳和制度保障。

(三)以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为特色的国家认同教育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发展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强调“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离不开各国人民的理解、支持、帮助”[8]。这一重要论述不单单指明了国家认同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全新表达形式和追求方向,同时更扩展了爱国主义兼顾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和谐发展相统一的新内涵,将中国的发展进步与世界的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彰显了国家认同教育的新特征,有助于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国际视野的青少年一代,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担当。

“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进来,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9]因此,新时代的国家认同教育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爱祖国”的层面,更需要深层次地思考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关系,思考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在我国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抽离原先以悲情为主旨的国家认同教育模式,培养开放包容、自强自信的爱国主义自信,以更加深刻的大国担当强化国家认同、道路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

五、启示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国家认同教育的历程中的一切追求、一切求索、一切拼搏,归结起来则是一个主题:以国家认同为引领推动人们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百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为推动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根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10]经由教育向学生传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帮助其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演变和未来方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繁荣之道。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征程中,教育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以国家认同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11]

(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丰富国家认同教育内涵

国家认同教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永恒课题,在不同时期需要结合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进行发展与创新。首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抵御西方腐朽文化和错误思潮的入侵与渗透。其次,要培养青少年的国际视野,关注世界形势变动,坚持开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教育不应当只顾及眼下的利益,而应走出国家和民族的思维界限,“在全球和区域层面共同努力,为我们面临的教育挑战制定共同目标和共同解决方案”[12]。最后,要紧跟时代潮流、回应社会现实,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坚守教育主阵地,直面和应对抹黑中国的恶劣言论和行径,传播中国声音,表明中国立场,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的关键地位,同时引导学生在社会中实践爱国情感与行为,以躬行履践的方式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参与国家公共社会生活,使学生不仅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事务,而且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自己作为未来接班人的使命与责任,从而增进积极的国家认同。

(三)科技赋能创新国家认同教育发展新生态

在数字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成为现代社会信息流通的崭新表述。一方面,个人在网络空间中拥有前所未见的自主能动性,以往基于精英阶层所建构的国家认同的权威性和垄断性在不断瓦解。另一方面,经由“网络民族主义”“国潮”等新途径实现国家认同的建构,更加积极主動地将国家置于个体生活的核心地位,并使突出国家形象和国家特色的内容成为彰显个性的表达方式。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以及VR、AR等创新数字技术,能够更为高效地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使国家认同教育更加个性化,搭建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更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的发展构建了不同于物理世界的虚拟世界,将青少年的生活空间割裂为现实生活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这种虚实交互的转化容易让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陷入真假难辨的泥淖,导致爱国情感的淡化和国家认同感的失准。因此,需要统筹协调网络上和现实中的国家认同教育,使其形成相互协同、和谐共融的“同心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

[2]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100.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64.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15.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6.

[8]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2).

[9]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1).

[10]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11]中国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647.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143.

责任编辑︱何 蕊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国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