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要素内涵、影响机制与提升路径
2024-01-07金家新谭春艳
金家新,谭春艳
(1.中国药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1198;2.西南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120)
2015 年2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1]自此,“获得感”一词成为政府文件、媒体话语与民众表达中的高频词,并在《咬文嚼字》杂志评选的“2015年流行语中摘得首位”。教育部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2],标示“获得感”被正式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出有助于实现新形势下高校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助推大学生适应新时代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要素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是一项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4]。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任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围绕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问题展开,找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知情意行基本构成要素,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建设至关重要。学生获得感是指学生得益于高校思政课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典型表现包括四个方面:作为起始目标的“知识获得”、作为动力目标的“情感获得”、作为高阶目标的“意志获得”和作为顶层目标的“行为获得”共同构成,且这四个部分呈现螺旋上升的递进关系。
(一)解析认知获得的“有字之书”
认知获得感是指学生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学习推动教育内容相继入脑入心,经过理解、记忆、内化等一系列思维加工形成具体的理论知识,进行大脑知识的增补填充,使其心理产生极大的充实感和满足感。认知获得既是获得感的基本表征,又是获得感的起始目标。所有的情感、决心、行动均来自认知,唯有认知才能产生认同,唯有认同才能诱发行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最迫切的需求是知识的索求。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5]。高校思政课内容广博,是一门综合多学科的宽口径课程,不断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因其理论体系的时代互动性与发展开放性而使其课程内容呈现宏观性与战略性,因其教学内容的短期直接性与长期间接性而造成学生被动接受与主动探索的双重耦合。从宏观态势出发,思政课堂新知识和新理论的获得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并在生活实践中对知识理论进行尝试性运用和求证性检验,从而获得知识体系的即时补足和整合完善。从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解析,通过学习高校思政课能够增加知识储备、提升理论修养和储备精神力量。思政课兼具方法性与实用性的特点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并理解当下,而且有益于其整合实践并预判未来。高校思政课包含知识传授、价值传递和行为传承等价值诉求,能达到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懂真信真用,在实践中实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的最终目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教育对象在权衡实际获得的知识架构与自身心理预期的契合度时而产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实际获得越多,心理契合度越高,其心理需求满足的阈值就越大,教育对象对思政课获得感就越强烈,从而推动大学生获得感逐渐升温和攀升,此时急需注入新的、高质量的知识内容去满足新的心理需求。
(二)追溯情感获得的“柔性殿堂”
情感获得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不但深化主体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更启迪意志和牵引行动。情感获得是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度解码,在系统吸收所学理论的有用性认知的基础上将之转化为情感认同的积极心理体验。着重推动理性认知强化为正向行为历来都是主要努力方向,而情感获得对其形成路径发挥了规定性影响[6]。对于学生主体而言,情感要素能够激发认知兴趣,进一步深化对思政课的炽烈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基于可行性视角,对思政课的系统性学习能有效消除学生理论内化与实践运用的过程性障碍,有效融合“学”的情感因素和“教”的批判思维,达到既指导自我实践、推动自我完善,又加强理想信念、建立科学信仰,从而获得个人成长发展的持续性精神动力。在大学生的“拔节孕穗期”,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传统课堂与“互联网+”交叉授课让主流价值占领高校舆论阵地,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现象反思、问题剖析、本质透视以及结论迁移,深层次地提高其实质理解力、现象批判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解、批判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尝试性运用,会不断丰富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求证性检验、情感获得的激发与强化。这些都将为学生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双重效能,其中直接效能是深刻认知和妥善解决当下自身的诉求与成长的困惑,间接效能是敏感捕捉和深刻洞悉自身未来发展的困境与突破方式,最终实现助力当下与赋能未来。此外,学生依托思政课红色谱系厚植家国情怀,抒发以身许党的拳拳赤诚,明来处、晓去处,自发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简言之,思政课获得感的情感体现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更加坚定、科学信仰更加坚定、爱国主义更加深厚,这种内生动力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更为显著。
(三)探寻意志获得的“问题场域”
意志,是学生主体在强化认知和丰富情感的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并排除障碍的动力,也是促使学生将认知、情感转化为正向行为并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的关键因素。意志要素是获得感的轴承结构,是强化感觉、迸发行动力的重要枢纽,是认识飞跃的最后环节,也是实践展开的初始环节,能有效助力感性认知向行为实践的转换。意志获得感是受教育对象通过掌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将其内在的价值理念外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力量。康德认为:“意志是一种根据某种规律的概念而自己决定行动的能力。”[7]黑格尔指出:“思维和意志的区别不过是理论态度和实践态度的区别。”[8]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任务是传递主流意识形态,政治引导是其基本功能,因此,怎样传递主流价值、怎样塑造理想信念、怎样实现政治引导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有更加自觉的问题意识。当今世界变革深广、动荡频繁、竞争激烈、问题加剧,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如何科学把握“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这些“如何”会相应地转化成思政课课堂上的学生之问。问题附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进入主动“发问”的状态据此衍生出不断主动“发问”的意愿和能力,通过带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走进学校、接受教育,达成由不知而知、由不解而解、由传承已知而探索新知的求知环境,进而在现实和历史、理论和故事的双重对照中,探索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精要。也唯有回答好这些问题,思政课教学才能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问题与教育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教育产生的根源、存续的理由都来自问题的凸显。思政课作为塑造人与社会灵魂的课程,回答的是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失去了问题意识,学生就丧失了活性,教育就抛弃了本质。因此,始终葆有问题意识,思政课教学才能有效开展,学生获得感才能显著提升。
(四)阐释行为获得的“无形讲台”
获得感最终体现为思想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转化,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行”是对“知”“情”“意”三个层面的转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获得感的顶层目标[9]。思想政治理论课行为获得感是把规范行为程序付诸实施的过程化与外显化的操作,是一种实际的动作。具体而言,行为获得感主要表征在三个方面:方法论、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0]“学习不是背教条、背语录,而是要用以解决实际问题。”[11]思政课教学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授人以“渔”就是对大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学生人生道路漫长,思政课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上的教学不能完全解答学生在未来道路上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但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提升学生敏锐把握问题、以高度的主体自觉求解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探究”中前进,从而达到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目的。个人行为获得感体现为课堂上学生的出勤率、抬头率、答题率不断提升,课下作业参与度、完成度、准确度逐步攀升,以自信姿态、深刻视界表达个人见解,不怕出错,敢于提错,勇于纠错,无惧展现自我,人际关系适应、心理健康维护一致向好。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着深度连接。面对社会期待,高校思政课应以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为价值取向,以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促共融为实践倡导,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响应社会需要,担当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在深刻理解“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上深化思想共识,正确认识自身扮演的社会角色与享有的社会权利,建构起作为担当主体的社会获得。综上所述,行为获得感的显著表现就是让学生在系统掌握科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热点映射教学原理,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回应力,让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和升华获得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机制
(一)教师素养力供给不足
其一,教学理论缺乏深度。实现理论自信,就要有理论自觉;实现理论魅力,就要破解话语重复,内容空洞[12]。思政课教学不是对国家政策、方针、理论的简单阐述,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理论深度与厚度,结合历史与现实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既要把“老话”讲对,又要把“新话”说好。然而,当前某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原著研读不透彻,理论缺乏深刻性和系统性,不敢啃“硬骨头”,不甘坐“冷板凳”,对理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把握不准确,导致课堂讲授缺乏说服力、吸引力,课堂教学效果甚微。其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当下部分教师教学模式仍采用单一的课堂授课,对新的教育手段、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应用不足,语言表达平淡滞后、晦涩难懂,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效果不佳,学生获得感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13]思政课教学要厘清路子、开对方子,教育者的“所期”与教育对象的“所期”之间的“梗阻”才能破除。其三,教学内容脱离现实。思想政治教学总是存在部分逻辑清晰,但理解困难的部分,归根结底在于教师空谈理论,脱离实际,不关注当前学生的现实体验,违背了学生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4]脱离实际、空洞干瘪的理论说教阻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无益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反而会引发学生对思政课的抵触情绪,降低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二)大中小学一体化衔接度不够
其一,课程内容重复赘余,融通性不够。思政课教材是思政课课程内容的主体,是连接教师教学和学生受教的重要纽带。目前,大中小学教材都存在教材内容重复的突出问题。纵向上看,大学教材与中学教材内容部分重复;横向上看,大学四本思政课教材之间也存在赘余。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材编写者之间的沟通力度欠缺,导致中小学教材内容界限含糊不清,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低学段“挖掘”过深,高学段“开垦”较浅的现象。这都会使课程内容缺乏融通性和层次性,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5]。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所处环境不同,社会观念接受度不一,滞后于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统一教材难以满足思政课教学的现实需要,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懈怠情绪,出现退缩行为,从而影响思政课的整体发挥。其二,课程设计缺乏整体安排,衔接性不够。课程设计是面向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课程规划活动。从本质上看,其间的衔接是同一个教学系统内部的统筹安排,但往往大中小不同学段会出现断层现象,如高中阶段的思政课课程目标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维度进行确立,而现有初中阶段的思政课课程目标仍沿用传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度进行整体设计。两学段课程目标设置所依据的标准不统一,大中小学课程设计没有遵循有机整体的原则,缺少衔接。
(三)网络新媒体温度感缺失
互联网是信息化时代影响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显著外部环境。网络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新鲜案例和最新话语表达的便捷性,使网络课堂一时成为高校教学炙手可热的授课形式。然而,网络这张网庞大而复杂,充斥着各种咨询和信息,各种“非主流”信息挤占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学生没有能力筛选、整合外部信息,从而陷入观念模糊和价值偏差的误境中,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无法系统呈现,网络教学质量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面临新的挑战。其中,课堂温度感缺失是网络教学最突出的问题,部分教育者滞后网络场域新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没能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知识需求缺乏准确研判,依然延续“我教你听”的灌输模式,缺少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难以产生理论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使课堂失去了本该有的亲和力与感召力。高校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方式大多以公共课的形式开展,这种缺乏有效性、针对性的灌输式学习,让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的“独角戏”,形成了理不能说服人、情不能感染人的被动局面,加大了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的隔阂。此外,网络课堂的“冰冷”氛围又会让教师产生情绪懈怠,呈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授课状态,从而失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四)学生内驱力激发不足
一是学生认识上存在误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识主要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和意义来评价,但部分大学生对学思政课的目的和意义缺乏明确认识。如图1所示,54%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80%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今后成才大有助益,45%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有相互促进或指导作用。随着考研热的兴起,有55%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考研打基础。当然也有28%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学分[16]。这种情况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极强的功利性。在这种功利心的支配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往往呈现考前突击、考后即丢的学习模式,难以深度挖掘其理论价值。二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态度如何,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成效。以往思政课教学多沿用单一知识传授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单向传授方式难以产生课堂教学兴奋点,让学生对思政课课堂教学倍感无趣。此外,侧重于纯粹意识形态输入的教学方式过度强调国家与社会需要,只重视其社会功能而忽视个人享用性,也会让学生难以产生主体融入感,无法形成“我要学”的主动趋向。三是知行不统一。当下大学生多存在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薄弱的趋势,深邃的、抽象的理论内涵与生动的、具体的社会实践衔接失衡,教师简单的照本宣科让学生觉得是在“唱高调”,无法精准把控理论内容,课堂教学效果甚微。
图1 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意义评价
三、探寻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路径
(一)锻造高素质的“大先生”需提振“六个要”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课堂教学革命的第一要素是教师。深入推进课堂教学革命,消灭“水课”,打造“金课”,当一名好教师不易,当一名好的思政课教师更不易。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新要求。这“六个要”构成了新时代思政课好教师的基本标准,是“四有好老师”标准在思政课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具体化[9]。
1.政治要强、情怀要深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高远的政治定位淬炼政治定力、涵养政治担当。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坚定政治信仰,提升政治修养,在勤学、善思、笃行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共产主义理想。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修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子的政治方向,这一角色定位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课堂主阵地全力布道,引导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思政课铸魂育人的课程功能要求思政教师必须政治要强,对国内国际大事保持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善于分析和批判各种错误的政治观点,在教学上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以政治之基擎起教育之旗。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厚植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心中常怀赤子之情,弘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将爱祖国与观世界统一起来,把握时代特征,关注时代变革,放眼世界,融通中外,使其家国情怀更具坚实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传道情怀,对思政课教育教学要有执着的追求[17]。守正是传道之本,要求思政课教师把好风向标,守好责任田,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创新是传道之策,要求思政课教师紧跟时事热点,聚焦前沿问题,更改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育人实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助力育人使命更好更快完成必须培育仁爱情怀。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打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做到因人而异、因情而变、因材施教,让思政课成为有温度的课。
2.思维要新、视野要广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把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带领学生研读马克思经典著作,使其掌握科学思维方法,辩证地看待问题。思政课课程兼具创新性和时代性特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深耕新思想、新教材,认识新问题,总结新知识,不断创新教育新理念,推进教学新发展,进而推进思政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紧贴前沿热点,紧抓时代机遇,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壁垒,发挥线上媒体的优势,将新思想的精髓要义融会贯通于网上网下课堂,切实满足高校学子对当下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学习和了解的需求,从而深化大学生对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的理论认知,在创新中推动思政课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复合而宽广的知识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7]。其一,要有知识视野。思政课内容经纬万端,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法学、哲学等领域,如果思政课教师囿于单一维度,教学效果势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知识视野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成为钩深索隐的“专才”,又要成为博洽多闻的“通才”。其二,要有国际视野。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种大变局下,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把中国纳入世界,与世界联通起来,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国内问题,正确认识世界大势。其三,要有历史视野。学史明德、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历史维度看问题,在教学中做到融通古今、借古释今。通过跨时代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古为今用”,扩展思政课的深度和穿透力;通过跨文化融通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可以“洋为中用”,扩展思政课的广度和辐射力;通过跨学科融通不同的学术资源,可以“它为我用”,扩展思政课的力度和吸引力[17]。
3.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做到善于律心、长于律言和谨于律行。其一,善于律心,奠定立德树人之根基。思政课教师需在立德树人使命的感召下不断加强自律意识,强化职业认同,坚定理想信念,不为外界所惑,使其内在价值追求契合外在党的教育方针,与党中央在思想上保持同心同德。其二,长于律言,牢记思政课程之担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强化正面宣传教育,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其三,谨于律行,不忘为人师表之承负。谨于律行要求思政课教师时刻约束自己,确保个人行为不逾矩;坚决反对表面唱高调,背后耍花枪的“两面人”;立志做学生的言行垂范者,讲德性、重品行、做表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教师在讲台上所呈现的鲜活的人格形象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一,政治人格是首要标准。教师要在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牢固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与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和言论作坚决的斗争。其二,道德人格是重要基础。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严于律己的个人风范都是影响和引导学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思政课教师不能只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的“大先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人,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要正”的不懈追求。
(二)强化网络空间破解师生互通难题
1.满足学生需求,关照教学内容
以网络空间为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空间的优势。针对不同阶段的需求与特性,有针对性地用力,这样既可缩短获得感产生时间,又可提升获得感质量。首先,课前通过教学质量管控系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精准分析其需求,基于教育目的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对教育过程进行推演;其次,课中运用弹幕功能进行讨论,测试教育者、教育对象、其他教育要素间的磨合情况,不断调整教育策略,激发各类教育参与者的热情与激情,推动教育获得感的落地;最后,通过教学反馈系统进行检测和交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思政课在线课程,拓展教学时空,突破大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局限性。充分建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学生以课程获得感为诉求的双边机制,在双方的情感共鸣中增强高校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渗透力和面对社会问题的现实回应力,实现思想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2.创新教育方法,激发课堂活力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理念,提升思政课获得感。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冲破固有教学模式中以线下课堂为主的束缚,积极开拓网络空间多元化教学,利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模式反客为主,创造问题链导学法;科学组合教学方法,减少平铺直叙,增加夹叙夹议、倒叙插叙、设问反问等授课方式,激活思政课堂,点燃学生热情。充分构建线上线下、课上课下师生多维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交流、提高师生互动,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满足青年学生的时尚感。浇花需浇根,育人先育心。在我国经济形势呈现一片向好的背景下,教师教学应创新理念,借助网络技术带来的多元化网络空间,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双联动。面对虚拟网络空间,教师应丰富自身学识,打造过硬本领,利用生动形象的言语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构建虚拟场景“共享性课堂”,通过搭配影视、动漫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场景变换,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的双向协同,达成课程内容与学生思想共鸣的目的[18]。此外,教师可结合时政热点,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强化政治认同。
3.挖掘共情主题,拓展交往场域
高校思政课师生交往源于课堂,却不能止于课堂,应尽可能地实现场域拓展,促进情感共鸣和思想共识,构建教学、价值共同体。一方面,打造便捷沟通渠道,延展师生交往空间。师生沟通渠道既要依托校园真实场域,也需承托网络虚拟空间,减少时空阻隔。例如,依托互联网新媒体打造思政课师生平等交流平台,搭配积极有效的网络话语提升对话吸引性和可能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课程需求感。通过激活线上课堂和兴趣课堂,高效匹配学生信息获取习惯的转变,为提升学生课堂获得感提供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挖掘共情认知素材,丰富师生交往话题。教育最好的题材往往源于生活,素材既要来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我们应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案例,打造通俗易懂的思政课堂。“社会现实中活生生的案例,比单纯从理论上论述更具有雄辩的说服力。”[19]教师应紧盯学生课堂反应,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所悟,通过引入时事问题、塑造现实场景和培育研讨氛围全面升华教学主题,促进他们更深刻地体悟道理。
(三)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20]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从“一盘棋”构建思政课管理机制,“一条线”推进思政课内容贯通,“一体化”组织思政课教学布局着力,以“三个一”牵头搭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统筹布局,引导大中小学守好一段渠、跑好接力赛。
1.“一盘棋”构建思政课管理机制
为打破思政课条块分割、学段分割壁垒,加强对不同学段思政课统筹指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的通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工作要求,推动新发展阶段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是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的决策协调议事机构,主要职能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工作组管理委员和专家委员组成,根据工作需下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其成员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等条件在大中小学文科研究专家中进行择优选聘,实行五年任期制。其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教育部相关司局,推动各地教育部和学校贯彻落实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教材、教学、师资等方面进行审议部署,同时组织专家指导组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咨询、研判、评估、培训、指导等理论与实践工作,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完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夯实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体责任,不断增强协同效应,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政课各自为战、衔接不畅等困顿。
2.“一条线”推进思政课内容贯通
为扫清思政课部分内容简单重复、逻辑理路不够顺畅等障碍,围绕各学段共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梦、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主线内容,深入开展贯通性、衔接性和实操性研究,为思政课教师课程讲授提供教学指南,深度推进上中下游学段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衔接。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递进,就必须解决同类素材在各个学段的分配和运用难题,通过对教材的细致分析,对思政课的精准定位,让各学段的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和地方院校可围绕思政课内容一体化专题成立教学研讨小组,由高校教师牵头,在把握不同学段的学情基础上,统筹不同学段的编写体例,形成贯通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学段,兼具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的专题指导教程。在各学段内容的设计上,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主脉,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21]。
3.“一体化”组织思政课教学布局
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和育人实效,为此,要针对不同教育类型,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制订符合其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创新教学方案,教育部也推出多项举措,研究制定“1+3+1”系列文件,组织开展“三巡六创优”“一省一策思政课”等活动,创设“周末理论大讲堂”,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22]。举措“组合拳”不断落地,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布局的四梁八柱日益健全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何使思政课从“有意义”走向“有意思”?一方面,要常态化组织征集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和社会难点问题,从“火热的时代”深度挖掘时事素材,为学生提供有深度、能“解渴”的形势热点解析,提升释疑解惑的针对性[23];另一方面,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思政课赋能。2020年3月,教育部会同人民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线直播,吸引5 027.8万人次观看,点击量达1.25亿人次,思政课成为“爆款”[24]。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建设网络云课堂,坚持“高端品质、尖端技术”理念,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