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4-01-07郝赳赳栗聖凯

山西冶金 2023年7期
关键词:冶金钢铁课程体系

胡 锐,孙 颖,郝赳赳,栗聖凯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0 引言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与钢铁强国还有一定差距。2020 年我国钢产量已达10.65 亿t,连续25 a 稳居全球第一。“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生产消费总体维持在10 亿t 规模的高位水平。在新的历史方位中,钢铁工业正积极顺应“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转型升级,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新旧动能转换。钢铁产业急需改变依赖低成本、高消耗、高污染,却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模式,要以知识创造、技术创新为驱动,主动占领国内外市场,生产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

1 钢铁行业发展变化及人才需求变化

1.1 钢铁行业发展变化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原〔2022〕6 号指出:力争到2025 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山西省积极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行业向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将保证智能化设备、智能化流程和智能化决策系统等的落地与实施,助推实现钢铁智能制造。

1.2 钢铁行业人才需求变化

传统的钢铁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已经发生变化,钢铁生产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服务与生产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工业4.0 时代下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掌握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智能冶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适应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给跨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挑战。

2 构建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

2.1 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的建立

聚焦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与大型钢铁集团合作,按照“专业基础相通、职业岗位相关、业态变化相联、教学资源共享”原则,重点建设以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为核心,轧钢工程技术专业为骨干,机电一体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为支撑的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努力把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打造成山西转型发展和不锈钢产业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成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专业群。

生产制造单元中的钢铁冶炼和冶炼过程管理与优化对应黑色冶金技术专业,是钢铁智能化生产的起点,决定产品供给的升级提质。生产制造单元中的钢铁轧制和轧制过程管理与优化对应轧钢工程技术专业,承接智能冶炼生产,是产品供给质量的直接体现。设备运维单元对应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冶炼与轧制智能化生产的条件保障。物流管控、过程质量控制、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单元则对应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冶炼与轧制智能化生产的决策遵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作为全域服务专业。

2.2 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产业高端企业,实现双主体协同育人,以供给钢铁智能化生产新型岗位需求为引领[1],肩负好职业教育和培训职责,培养能够满足山西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2],具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跨界、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

基于产业技术升级对复合型和跨界人才的需求,紧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精准定位,打通专业壁垒。根据“组群逻辑”,对现有的教学组织和课程进行整合和重组,真正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保证专业群内部的教学资源能够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建设机制,科学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组织,开发“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内容”,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实施计划,实施“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课程结构,设计多组课程,适应多类生源,对应多个岗位跨专业培养[3],重组课程结构,绘制职业生涯学习地图,保障钢铁智能冶金技术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质量。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

3.1 基础必修课程

基础必修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选修课程突出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囊括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等通识教育课程,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2 模块课程

模块课程旨在打破专业界限,拓宽学生的知识边界,提高学生跨专业就业能力,通过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课程的相关性与共通点,以实现群内不同专业方向人才分流培养。根据产业链中四个岗位群对应的核心岗位能力需求,重构了包括冶炼模块、轧钢模块、设备运维模块、信息系统维护与数据分析模块等四大模块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核心竞争力。

3.3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包含冶炼新工艺、工业5G 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钢铁产业案例分析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是对模块课程内容的拓展和深化。通识选修课程包含日语入门、人工智能基础、云计算技术、新营销等课程,通识选修课程的开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特长。

3.4 职业导向

职业导向课程包括初次就业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初次就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素养和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求职的方法和技巧,为初次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职业拓展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协调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提升大学生择业、创业能力。

4 结语

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淡化传统的专业界限,改变专业碎片化、教学资源割裂的现象,对现有的教学组织和课程进行整合和重组,构建对接产业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体系[4],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跨界、协调、互通而又一贯的人才培养新载体,实现从单一冶金人才到复合冶金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跨越。

猜你喜欢

冶金钢铁课程体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钢铁侠”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CS和PLC控制系统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