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波:与古人类“有个约会”
2024-01-06
长江三峡腹地的重庆巫山县,坐落着一个叫庙宇的小镇。在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现场,91岁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再次续写着他和“巫山猿人”的不解之缘。从业60多年来,黄万波用毕生精力专注于古人类和古生物化石研究,先后参与发掘发现了“巫山猿人”“蓝田人”“和县人”等一批古人类化石。谈及自己一生的事业和追求,他说,自己与古人类“有个约会”。
巧遇大师领进门
1932年,黄万波出生于重庆忠縣新立镇。22岁时,他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由于所学专业和工作内容不对口,黄万波自称刚到单位时简直是“两眼一抹黑”。但这个阴差阳错的安排,却成就了一段传奇的考古人生。
在当时的研究室,像黄万波这样的年轻人屈指可数,倍受关注,各部门都希望这位新来的年轻人去协助工作。这其中,黄万波呆得时间最长的是古人类室。他工作的地方在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的办公室旁,裴文中是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发现者。潜移默化中,黄万波渐渐对古人类学产生了兴趣——人类的祖先究竟是谁?我们到底从何而来?
一个个关于人类源头的追问不断迸发,催促着黄万波从“站在门外”到“迈进门槛”,去探寻古人类的奥秘。“裴先生”是黄万波对裴文中的称呼。他说,裴先生是将自己“领进门”的人。“裴先生很关心青年人学习,他曾多次给我们讲解哺乳动物化石的鉴别,特别是食肉类动物的牙齿,如鬣狗的裂齿,怎样依据其不同的特征区别出不同时代的属种来。”为了让黄万波更好地掌握脊椎动物学的基础知识,裴文中还鼓励他去北京大学学习比较解剖学。“现在回想起来,这段学习对我的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万波说。
探寻东亚古人类
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的祖先在非洲,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扩散而来;有关中华炎黄的祖先,最早也只能上溯到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黄万波并不认可这一观点。“因为从中华大地的地质背景看,这里有适合早期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同时,云南、川东、鄂西和陕南等地也多次发现古猿化石及直立人化石。”在黄万波看来,中华大地的直立人祖先不一定在非洲,其年代也不只限定在100万年。
中华大地的版图上,何处能寻找到最早的古人类?他用毕生精力寻找答案。广袤大地上,留下他奔波寻觅的串串足迹——黄万波先后考察过全国各地数以百计的洞穴,还曾前往东非大裂谷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考察。
早年,他长期在黄土高原考察。1963年,他和团队先后在陕西发现了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下颌骨,后又发现了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头骨;1972年又在陕西长武县,发现了4万年前的长武智人化石。
1979年起,黄万波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华南。1981年,在安徽省和县陶店镇龙潭洞,他和同事们首次在长江流域发现了完整的直立人头盖骨。紧接着,黄万波又把目光瞄向了家乡所在的长江三峡地区。“200万年前,长江大三峡地区还是盆地,漫山遍野有森林、草地和小河,具备猿人生存的自然条件。三峡地区可能揭开早期人类活动的奥秘。”经过长期研究,黄万波提出了这一猜想。
黄万波曾在一篇文章中了解到,湖北建始县高坪镇有个龙骨洞,洞里发现过巨猿和猿人的牙齿化石。建始和巫山分别位于一座山的南坡和北坡。北坡的巫山会不会同样能够找到远古人类的踪迹呢?
1984年那个炎热的夏天,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人,黄万波担任领队。巫山当地人带领他们到了山民们大量抢挖“土龙骨”的一处坡地上,当随处可见的灰白色化石骨渣出现在考古队员眼前时,大家被震住了。这正是大家四处寻觅的“龙骨”,有乳齿象、剑齿虎、爪蹄兽、最后祖鹿等,它们都是早已灭绝的物种。黄万波凝视着它们,自言自语道,“这个坡地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随即给它起了个名字——龙骨坡。经过准备,次年10月,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自然博物馆和万县、巫山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长江三峡考古队,展开了对龙骨坡的发掘。
1985年10月13日上午,趁发掘队员们工间休息时,黄万波对化石进行初步鉴定和分类。一颗比蚕豆粒稍大的动物牙齿,引起了他的注意。粗看,它像猪的牙齿,但齿冠外壁较直,从咀嚼面上的齿尖圆钝、釉质层厚等性状来看,与猪牙不同,它是一颗巨猿的牙齿。这个发现令考古队员们激动不已。
巨猿,大型灵长类动物,半直立,在动物演化谱系上,归属于人科,它的生存年代几乎与猿人处于同一时期。在随后的发掘中,又发现了一段带有两颗臼齿的灵长类下颌骨化石;继而,又在发掘地发掘出了两件石制品,一件为砸击石锤,一件为砍砸器,同一层位还出土了116种哺乳动物化石和有明显加工或使用痕迹的骨器。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和美国及加拿大等国的专家测定,龙骨坡遗址距今约180万-248万年。
1986年11月29日,在重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长江三峡科学考察队正式向世界公布考察结果——在长江三峡的巫山龙骨坡发现了距今约204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化石。黄万波推测,这种被称为“巫山猿人”的早期直立人,当时生活在温暖潮湿、森林密布的巫峡高地,他们用简单的石器狩猎和采集,与巨猿和其他百余种动物共同生存。龙骨坡化石和石制品的发现,对认识东亚地区古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1995年12月,相关文章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登,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研究“大熊猫”的前世今生
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都督乡都督社区的犀牛洞遗址,由相距较近的两个水平石灰岩溶洞组成。2012年的一天,当地一名羊倌在放羊闲暇时潜入一个溶洞,在洞内无意中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当地乡政府工作人员对化石进行了拍照,后辗转传到黄万波手中。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仔细辨识、鉴定,最后确认该化石为保存较完整的大熊猫头骨化石。随后,黄万波多次来到都督实地踏查。
2010年,黄万波将收集到的材料去粗取精,撰写成文,出版了《大熊猫的起源》。2017年,他把到都督乡考察的6件熊猫化石的发现过程和成果整理成书,出版了《大熊猫的前世今生:长江都督史前熊猫大发现》。
为了让更多人更深入地了解大熊猫这一物种,黄万波心中始终有个梦想——举办大熊猫展览。2019年,在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之际,重庆自然博物馆推出“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展览,黄万波成为该展览的首席科学家。
重返龙骨坡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8月16日,龙骨坡遗址正式启动为期3个月的第五阶段发掘工作。由于发现的“巫山人”左下颌骨残段化石的形态学特征有一定程度原始性,对于“巫山人是人是猿”,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在黄万波看来,不同的学术观点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激励着自己再一次叩开龙骨坡的大门。
91岁高龄的黄万波再次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2023年8-11月,他一直以专家顾问的身份,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国内多所高校的师生们驻扎在巫山县庙宇镇,全程见证并参与这次发掘。
从1984年到2012年,龙骨坡遗址前4个阶段的系统发掘中,据不完全统计,共发掘出哺乳动物化石116种,石器超过1000件,为探索三峡地区早期人类的技术模式和行为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张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