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造环境下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
2024-01-06贺瑶
贺瑶/文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企业要改变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升级。这对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工业企业不仅要研发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还要持续优化生产成本核算机制,更好地监督和管控生产运营环节,为控制生产成本提供依据,形成成本竞争优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深化,对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工业企业要以创新驱动为指引,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改变过去粗放落后的管理模式,正确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生产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持续优化生产成本核算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机制,提高运营管理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制造环境下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意义
生产成本核算是指从投入生产到产品完工产生的费用,按照其发生的地点、用途等一一记录,基于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将费用进行汇总核算,并计入相应的账目中。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在当前智能制造领先的环境下,加强生产成本核算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企业各个项目的成本支出须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在开展生产成本核算时,要结合业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管理模式灵活选择核算方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生产成本核算,工业企业可以根据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科学选择成本核算方法,全面、真实地了解生产环节的实际成本支出,准确梳理成本支出关键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从而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形成竞争优势。
提高管理质量
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收集和科学分析成本支出数据,结合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通过对生产成本的科学核算,工业企业可以全面梳理物资采购、仓储管理、生产制造等环节形成的数据,深入了解自身业务流程,准确识别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内部运营管理能力。
强化竞争实力
当前,各个企业都在积极开展降本增效、精益生产、能源节约等活动,希望通过成本控制形成竞争优势。通过生产成本核算,工业企业可以增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更加科学地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安排和组织协调,建立配套的绩效管理和质量管理模式,将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从而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提供助力。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内容
直接材料核算
直接材料是企业产品生产环节在原料方面投入的费用,是产品生产的直接损耗。企业在成本核算环节要关注标准单位成本和工艺标准用量这两个变量指标,且必须明确列示各种材料消耗和同类型材料名称,以及供应商、规格、质量等信息。对于直接材料核算,一般以出库核算为主,即基于库存单据对存货价值进行计量。企业可以采取的核算方法比较多元,如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须结合实际,选择与单位库存材料储备与领用相匹配的核算方法。
制造费用核算
制造费用一般是企业产品加工生产环节产生的间接费用,涉及能源费用、设备维修费用、行政办公形成的差旅费等。在对以上内容进行核算时,须整合相关数据,再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摊。具体而言,企业在核算设备运行相关费用时,要考虑机器工时比例、机器维修频次等指标。
人员成本核算
人工成本是指产品加工生产活动中,企业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消耗的费用。人工成本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员工基本薪资、奖金福利、社保费用、日常培训费用等。在具体核算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将人工费用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对于直接费用,可以按照作业量归集;对于间接费用,则需要采集员工工作时长、机器运行时长、总产量、生产计划分配率等信息,追溯成本动因,再进行成本分摊。
燃料动力费核算
燃料动力费即产品生产过程中因机器运行所消耗的各项能源费用,如电费、天然气费用、排污费用等。在成本核算环节,企业不仅要考虑到直接消耗情况,还要关注能源回收费用和其他辅助性费用,并结合相关指标进行分摊与核算。
委托加工成本核算
委托加工成本一般发生在企业委托加工业务之后,即部分产量较大的项目,企业往往会为了提高产量与效率,将部分生产任务委托给其他加工厂加工。在这一环节,企业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包括实际加工费用、物料消耗成本、运输物流费用、税费等。同时,企业要在签署委托加工合同时,确定是含料加工还是非含料加工,并在结算费用阶段要求受委托方提供结算清单,再将委托加工成本计入项目总成本中。
在产品核算
在产品指的是原材料投入生产环节,但没有完工的产品。在核算时,要以约当产量法为基础,在月末统计结存在产品数量,以完工程度为依据,折算成完工产品总量,将生产费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应用这一方法的关键是生产费用分配,须准确核实产品完工程度,并将原材料投入生产的方式考虑在内。
产成品核算
产成品是生产完成以后,经过质量检测并已经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产成品与库存商品一样,都属于完工产品。对于产成品的核算,一般要求企业归集成本费用,包括产品批次、产品数量等,再核算成本。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优化措施
规范生产成本费用管理
工业企业要统筹规划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消耗,从成本管理角度出发,优化预算方案,将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工业企业要将成本费用管理成效与考核评估机制进行对接,激发员工参与成本核算管理的积极性,高效落实成本核算方案和管理计划,为控制生产成本费用提供助力。从工业企业角度来说,材料消耗的多少与生产设备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例如,设备的先进性、设备与生产工艺的匹配性、人工操作的熟练度等都会对材料消耗支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工业企业在开展成本核算管理时,要有效平衡生产设备与费用支出之间的关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工作安排,选择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此外,工业企业要将闲置设备或者消耗材料量过多的设备纳入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更加准确地核算成本支出,为制定和落实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加强战略成本管理
工业企业在开展成本核算和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入战略成本思想,制定科学可行的成本管理目标,明确计划成本管理范围,动态管控各种材料、耗材等费用。工业企业要定期对各个部门员工进行专项培训,增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成本核算的积极性,深入挖掘成本管控路径,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目标提供助力。工业企业要结合生产计划和工作安排,准确预测目标成本,制定科学的成本预算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要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和设备生产能力,科学调整成本费用额度,在确定成本支出比例后高效落实这一工作,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在分配成本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目标责任机制,定期对成本发生额度与预期目标的偏差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整,并应用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将战略思想贯穿工作的各个环节,为实现成本核算和管理目标提供助力。
优化成本核算控制模式
以成本为导向
工业企业要以成本为导向,优化成本核算控制模式,强化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持续优化内部成本管理体系,提升营利水平和竞争能力。
首先,工业企业要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意识,将成本核算和管理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不断向员工灌输和传达这一理念,鼓励员工结合自身岗位工作要求,高效落实成本核算管理措施,反馈成本管理意见,为企业优化成本核算控制模式提供可行性建议。
其次,工业企业要建立科学、高效的成本核算和监控机制,全面梳理各个环节成本支出的变化情况,明确成本核算控制关键环节,结合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优化策略。
最后,工业企业不仅要从意识和管理机制层面强化成本核算控制效果,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例如,工业企业要不断控制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产品质量管控,降低废品率和返工率,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支出。同时,工业企业要将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计划调整等作为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交流,不断完善物流管理机制,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以价值链为导向
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生产成本核算控制模式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价值链所有环节进行科学分析和持续优化,实现成本的动态管控。
首先,控制供应商成本。工业企业要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交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估机制,优先与材料质量较高且信用等级较高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优惠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材料。
其次,优化生产流程。工业企业要对生产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成本进行管控。例如,在生产前,要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完善生产计划,减少不必要的物资投入和能量消耗;在生产中,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手段,持续提高生产设备利用效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生产速度;在生产后,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机制,提高售后效率和质量,有效控制售后成本和维修支出。
最后,控制生产周期。工业企业要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优化生产线布局,有效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缩短企业生产周期,控制生产成本支出。
以过程控制为导向
以过程控制为导向的生产核算成本控制模式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过程的管理和优化,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支出。
首先,实施精益生产。工业企业要以价值流为导向积极构建精益生产模式,有效解决生产环节存在的浪费问题,达到控制生产成本支出的目的。工业企业要全面梳理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调整其中存在非增值效果或者材料浪费问题的流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生产费用支出。
其次,加强质量管理。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以ISO09001等管理制度为基础,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模式,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动态管控,降低产品返修率和不合格产品率,节约售后服务和维修成本。
最后,应用现代制造技术。工业企业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现代制造技术,包括数字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成本支出。例如,工业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制造技术,通过虚拟设计技术、产品制造流程模拟和仿真等,对生产过程进行预测,从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识别和处理,有效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再如,工业企业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故障,制定针对性的维护方案,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停工或者故障带来的成本支出。
构建成本核算信息系统
首先,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工业企业要想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就要持续优化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持续优化成本核算和管理体系,全面梳理不同环节的成本支出,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保证成本核算管理与战略目标之间的匹配性,从而减少资源浪费问题,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其次,工业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搭建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将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所有流程纳入系统管理范围,并将其与ERP 系统、预算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有效对接,统一内部数据口径标准,实现生产过程中各类数据的全面共享和高效利用,为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奠定数据基础。
最后,工业企业要对财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成本核算专业水平,还要培养他们的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利用信息系统核算生产成本,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工业企业要安排专业人员维护和管理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合理设置管理人员访问权限,利用防火墙、杀毒软件等技术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为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
生产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增强竞争实力的关键环节。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工业企业要规范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加强战略成本控制,优化成本核算模式,完善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从而提高生产成本核算效率和质量,为优化成本管理体系提供依据,为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