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2024-01-06杨玉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6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急诊科心肌梗死

杨玉燕

(漳州市医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重要的临床类型,为常见的急诊科病症,在心脏病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极高。当心肌梗死发作时,远端堵塞动脉的心肌细胞出现供血、供氧量不足,伴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群体逐渐年轻化,相关数据显示,在发病1 h内死于院外占比50%[1]。治疗原则为及时开通机体梗死血管,有效恢复心肌灌注,当治疗时间超过20 min,心肌可发生坏死,坏死面积越大病死率越高[2]。因此,快速疏通闭塞冠状动脉,重塑心肌细胞功能是急救的关键,在治疗上原则上,对患者开展的救治,晚1 min则有可能危及生命[3]。而目前急诊科开展的常规救护过程较为繁琐,依照流程完成后,患者的抢救时间往往受到影响。据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与优化后的急诊绿色通道急救护理的救护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以急性心肌梗死为诊断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4月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男43例,女25例;年龄31~79岁,平均(53.06±3.47)岁;平均BMI(22.17±1.29)kg/m2;病变血管数1~5支,平均(1.63±0.19)支。研究组男96例,女52例;年龄33~78岁,平均(52.73±3.85)岁;平均BMI(22.67±1.05)kg/m2;病变血管数1~5支,平均(1.58±0.22)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或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意见编号:2023LWB318)。

纳入标准[4]:①明确急性心肌梗死诊断。②心功能(killiP分级)Ⅰ~Ⅳ级。②年龄18~75岁。③依从性好。④自愿参与研究。⑤发病时间<2 h。

排除标准:①未能使用尿激酶原溶栓的患者。②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认知功能障碍。③发病超过12 h以上的患者。④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⑤可疑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及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急救护理,如快速分诊并安排抢救室,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路,予吸氧、心电监护。即刻完成检查,安排医师抢救。遵医嘱给予抢救药物,采血化验,协助医师完成处置等。

研究组采用优化后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①建立救治小组,成立微信群,方便多科室线上会诊。②简化就诊流程,申请单加盖“绿色通道”标记,避免排队,相关科室在最快时间内提供检验报告或影像诊断,并电话告知急诊科。③多科室参与会诊,限定会诊医师5 min内必须到达急诊室。④安排转运工具及转运陪同人员时刻待命,每日都有相应人员进行轮班,检查转运车、抢救器械等是否工作正常。⑤设置胸痛急救护士,负责急救绿色通道全流程管理,保证胸痛患者在急救救治各环节无缝衔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指标,统计患者不良事件情况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患者救治时间主要是包括了急诊停留、分诊评估、接诊至心电图、接诊至给药、接诊至静脉开放、转运时间。满意率判断:采取自制调查问卷主要对护理态度、护理效果、护理过程等进行评价[5-6],问卷分值为0~100分,其中0~40分为非常不满意,41~59分为不满意,60~69分为基本满意,7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行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救治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急诊停留、分诊评估、接诊至心电图、接诊至给药、接诊至静脉开放、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救治指标比较(min)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再次急性发作、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转上级医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急诊科为医院24 h对外接诊的重要科室,其工作环境相对复杂,患者具有流动性大、病情多变的特点,需要急诊护士谨慎甄别[7]。而伴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常规的救护措施已经不适用于目前临床的诊疗。随着人文化护理的不断推进,医院秉承“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在急诊科接诊的患者需求中尤为重要[8]。作为急诊科常见的急症救护中,急性心肌梗死为病因复杂的疾病类型,包括心源性及非心源性,心源性以胸痛为主,非心源性则并不具有特异性的表现[9-11]。由此虽然患者诊断相同,但患者在入院时的临床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考虑到患者的原发病不同,由此导致的危险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12-13]。不断优化急诊急救流程,实施快速高效的急救护理,对于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对护理效果和预后改善都会有积极作用[14-15]。将“优化后的绿色通道”作为医疗服务机构危急重症抢救的“生命通道”加以落实,以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是衡量医疗机构抢救效率高低的重要评估内容[16-17]。在急救过程中加入“绿色通道”,能够避免浪费抢救时间,做到早诊早治,从而提高抢救效率[18-20]。通过多学科协作完成快速诊断和治疗,疾病诊断的精确度和抢救成功率也会提高[15]。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急诊停留、分诊评估、接诊至心电图、接诊至给药、接诊至静脉开放、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再次急性发作、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转上级医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采用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抢救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在急诊停留、分诊评估、接诊至心电图、接诊至给药、接诊至静脉开放、转运时间,降低急性发作、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转上级医院率,提升患者对于急救的护理总满意度,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急诊科心肌梗死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请为医疗创新开通绿色通道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