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桃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安徽太和县樱桃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2024-01-05文丨屈克伟
文丨屈克伟
安徽省太和县是我国著名的樱桃产区,太和樱桃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类型有大鹰紫甘桃(大鹰嘴)、二鹰红仙桃(二鹰嘴)、金红樱桃、杏黄桃、糙樱桃、小米樱桃、白樱桃等9个品种。主要集中分布于太和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原城关镇李郢、王郢、南徐庄)的狭长地带,面积约240亩,为太和县特有品种类型。该区域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具有从温带向北亚热带渐变的过渡带气候特征。年均气温14.9℃,年均无霜期220天。年均日照时数为2444.3小时,常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土壤类型为沿沙颍河两岸的河床冲积滩涂与沙淤的沙壤土和两合土,该土壤通透性好,适宜樱桃的生长。独特的土壤条件造就了太和樱桃核小、皮薄、汁多、味甜、色艳、不伤流,成熟早、方便采摘的特点。在每年的谷雨前后采摘,由于当时气温较低,樱桃的病虫害还没发生,无须打药防治,所以这里的樱桃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有机食品,是太和及周边地区人们喜食乐道的美味珍馐,也是太和县四大土特产之一。
太和樱桃除作为水果外,还可以作为优质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具有多种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太和樱桃的品种混淆,家底不清,由于传统落后的栽培措施,太和樱桃品质退化,缺乏系统性深入研究和详细的品种分类,再加上果农盲目引进外来品种,如不进行保护收集,部分品种面临严重退化,宝贵的遗传资源可能从此灭绝。所以亟待进行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分类保护挖掘等工作。
2022年,由阜阳师范大学、安徽省林科院、太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成太和樱桃种质资源调查课题组,开展太和县及周边地区樱桃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并建立有效的种质资源库,开展品种分子分类鉴定和新品种选育以及其它科学研究工作。本课题的开展,将会促进当地樱桃种质资源的保护,制定科学的分类标准,创新栽培技术及其技术规程,在此基础上,有望收集到一批有价值的民间樱桃品种资源,筛选出综合表现良好的优良品种,为今后的樱桃育种和新品种选育、地方品种的保护以及当地樱桃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遴选样树
2022年冬,课题组开始进行样树的遴选,由于当时没有叶、花、果实等,根据外部特征遴选样树的初选有一定的难度,我们通过对众多樱桃种植户的走访,初步认定太和樱桃品种类型为8—9个,根据当时植株的外部特征,如树体的高矮、树干基部萌枝力的强弱、树干节部位气生根的有无、树干枝及小枝的光滑度及颜色等,按每个品种类型3—5次重复,初选样树为50株。在初选的基础上,春季根据样树的萌动、萌芽、展叶、开花、坐果等物候期不同,把初选样树进行重新梳理,经观察发现在众多的样树中初花期、盛花期、落花期和果熟期有差异:花芽萌芽期为3月2日至3月3日,品种类型不同,萌芽期略有差异;盛花期3月4日至3月7日;终花期从3月9日至3月24日,不同的品种类型终花期和终花期持续的时间有明显的差异;果熟期在4月14日至4月18日,不同品种类型的差异很大。样树的决选:随着果实的成熟,又根据果实的物候期、果实成熟的颜色、果实的大小、果实末端尖嘴的特征,再把特征相同、味道相同的重复大于5次的品种类型淘汰,把重复不到3次的品种类型增加样树,如45号样树(糙樱桃),样树通过初选、复选到决选确定了9个品种类型45株样树。记录好每株样树的坐标和小地名,以便以后连年调查研究。
物候期调查
从2月29日第一株样树花芽萌动开始,每天对所有样树进行观察记录,物候期调查内容包括萌动、萌芽、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展叶、坐果、果熟、封顶期、叶始变色期、叶完全变色期、落叶盛期、落叶末期。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品种类型在开花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有所不同,在果期成熟期也有所不同,这些都是以后品种分类的主要依据。
外部特征调查
调查内容有芽、叶、花、果,其中,调查花的颜色有白色、白粉色和粉白色(花色较浅的为白粉色,粉色较深的为粉白色)。果实的调查为纵径、横径、颜色、甜度以及果实的末端尖嘴特征和枝干的外部特征。通过以上花果的不同的外部特征,再加上树干的外部特征和物候期的不同,对所选样树中太和樱桃品种类型的鉴定就清晰了,最后再进行分折与鉴定就确定了太和樱桃的品种,并由课题组成员和当地技术人员根据原有的太和樱桃品种进行最后的定名。
经过对样树物候期和外部特征尤其是果实外部特征的差异和分子类型的分析,把太和樱桃品种类型分为:大鹰紫甘桃(大鹰嘴)、二鹰红仙桃(二鹰嘴)、金红桃、银红桃、杏黄桃、糙樱桃、小米樱桃、细阳红和白樱桃等9个品种类型。在调查中发现有红领天牛、樱桃根瘤病、樱桃流胶病、樱桃黄化病等病虫害,需找出其生活规律并制定防治方法。
高效栽培技术总结与创新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更加渴求,加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传统的栽培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要。总结创新樱桃栽培技术,制定樱桃栽培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势在必行。如新的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新的育苗、育种技术等。根据不同品种类型长势不同、基部萌发枝力强弱以及侧枝萌发情况,可把树型整理为开心型、丛生型、主干型等。
当前已筛选、鉴定出9个品种类型,复选出4个优良品种,指导帮助太和县张彪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太和樱桃种质资源圃。预计2024年申报太和县太和沙颍河湿地公园樱桃林草种质资源库和太和樱桃良种项目工作,争取项目资金,用于保护太和樱桃的种质资源以及个别濒临灭绝的品种。维护太和沙颍河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独特性和樱桃遗传多样性,优化湿地公园内的树种结构,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打造太和县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独特椿樱景观,同时能为科研、教学提供基地。利用保存的种质资源培育出性状表现优良的新品种,达到种质创新,实现太和樱桃育种新突破,促进太和樱桃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