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传播、符号传播、共情传播解读文化类节目

2024-01-05南阳理工学院丁岚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18期
关键词:蚕丝大众文化类节目

■南阳理工学院:丁岚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根基,是中国人民最丰富的精神家园,近些年来从2013年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6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2017年播出的《朗读者》;再到2018年播出的《上新了·故宫》;2019年播出的《故事里的中国》;2021年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以及近期播出的《非遗里的中国》《中国书法大会》等文化类节目蓬勃发展,真正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针对文化类节目“出圈”的原因,我们将对其进行创新发展研究,来鼓励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从人民出发,扎根于人民,创造出更多的精品节目,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1. 文化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岁月的沉淀和洗礼,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众媒介的文化传播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共生

樊爱香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关系之分析》中曾指出:长时间来,很多人对于文化的理解,所认为的精英文化是“阳春白雪”,仿佛是一曲清高之曲总是徘徊在高山流水中;而大众文化则总会给人有一种粗鄙、草根文化的感觉,他们认为两种文化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沟壑,崇拜精英文化的人会对大众文化不屑一顾,崇尚大众文化的人也会对高雅文化唏嘘不已。在2016年,中央电视台出品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是一部有关故宫文物修复和与之相关的性情各异的文物修复大师的纪录片,一经播出火爆全网,一时将故宫从望尘莫及的精英代表,变成了大众网红,深受观众的喜爱。又如2018年北京卫视策划制作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上新了·故宫》,两部有关故宫的节目,彻底让故宫的品牌形象从庄重典雅高端的宫殿和博物馆中走出来,变得更加地接地气,从而衍生的大众化文创产品,例如故宫口红、故宫润唇膏、故宫书签、故宫项链等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经上架便销售一空。通过这两档节目从而衍生的大众文化消费,我们不难发现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并非是对立的,而应当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从而实现20世纪英国杰出的“精英文学”(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守护者利维斯所期望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让精英文化走下神坛,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从而更好地与大众文化融为一体,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融合。

1.2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在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外公布,其中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文化新型文化企业、文化生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将传统文化实施产业数字化,更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选择。

如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已经开播了两季,节目将古今融合,利用AR、实时跟踪、背景投屏、实景演绎从而进行时空对话,以戏剧加影视化的呈现方式将观众沉浸式代入其中。又如《非遗里的中国》其中利用全程媒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维度、多侧面呈现,将新时代非遗创新应用与传统非遗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和完整呈现,通过慢直播、主观镜头等方式与技术手段,提升了受众的在场感与参与感。其中,在非遗创新巡演中,又运用到了全息媒体,全息媒体是指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再是简单的图文,而是充分满足用户可看到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H5、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等形态的全息展示,实现立体式、沉浸式传播。如在《非遗里的中国》第一期中,每详细介绍一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会配以“非遗创新秀演”,例如在介绍龙泉青瓷时通过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伴舞、民乐演奏,呈现出唯美声画演绎的文艺盛宴,配以诗词升华意境“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和“巧剜明月染春水,轻玄薄冰盛胜绿云”等诗意字幕,如诗如画、亦真亦幻、身临其境地展现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从而给受众呈现了精彩的视听盛宴。

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更不能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应当既能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那么这就需要平台以及各媒体单位遵守文化自觉,履行工作原则,严于律己,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不难发现,近些年,例如主流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一出,必出精品”,那么主流媒体在资源以及各方优势下,应当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价值,让人文价值、理性精神重新回归,创造出更多类似于《中国书法大会》《非遗里的中国》《山水间的家》等精品力作。也相信文化类节目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同时也离不开平台和各主流媒体单位扎根于内心的文化自信、文化底蕴,以及外在的文化自觉,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文艺佳作,从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魅力。

2. 符号传播

文化类节目蓬勃发展还离不开符号化的运用和表达,例如书写《符号学:原理与推演》的赵毅衡,曾在2016年就在书中阐释了中国符号学的一套详细的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他指出:“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必不可缺少”。而符号学理论从最开始的新闻研究再到电视研究逐渐成体系化,那么下面将通过符号学的传播视角来阐释文化类节目如何利用符号学原理在新时代创作出兼具趣味性与文化性,通俗化又兼具艺术性的精品节目。

2.1 人物符号传递内涵

作为文化类的社教节目,主持人、嘉宾等人物符号都显得尤为重要,既是整个节目的参与者、体验者,又是推动节目进程的关键一环。在《非遗里的中国》栏目中,撒贝宁既作为主持人,问观众之所问,层层推进环节的进展,又作为导游的身份,引领嘉宾,为嘉宾作部分的引入介绍,主持人展现出亲和、接地气的形象,同时在节目中又充当制造笑点、抒发情感的关键人物,让文化节目充满了趣味性与人文性。在第一期节目中还邀请到的嘉宾有喜爱旗袍的影视演员陈数;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单霁翔以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影视演员不仅是节目中的流量,吸引受众,同时又是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者,例如陈数在台州刺绣的屏风前,通过片刻的演绎,将女性之美、刺绣之美更加灵动地展现。节目中邀请的两位文化学者既有一定的知名度,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从而在节目中进行经典文化的输出,例如单霁翔在点评到蚕丝创新应用时所说“一根蚕丝连接大千世界,一根蚕丝将科技引向未来。”同样潘鲁生说到了“早期时,它用绢本可以记录我们文明的历史,本来就是载体,他现在又成硬盘了,达到技术的永生了。”句句点评之间窥见文化深意。

2.2 文字符号升华主题

在电视传播符号系统中既包括有声语言符号系统又包括非语言符号系统,而文字语言算做语言符号系统,既包括屏幕文字(电视字幕)又包括画内文字。以《非遗里的中国》第一期为例,在节目一开场的本期精彩集锦中同时有主持人以及嘉宾画外音,纪录片式的对白,将节目中的点睛对话融入其中如:“非遗当中蕴含着人的智慧,以及一代一代匠人他们的传承与创新……其实我们讲的就是这种工匠精神,就是两个字——传承。”这样的文字语言符号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感。又如在《非遗里的中国》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朝兴时,其中讲到六十四年把指纹磨没了的故事,先是表情文给人物加上了指纹,最后表情文去掉发现没有了指纹的对比,这样的文字动画符号更让观众产生鲜明的视觉对比,而在屏幕画内又有字幕升华:“铁杵成针非一日之功,消失的指纹亦是岁月的见证。”文字符号的使用,给了受众深深的触动之感。

2.3 仪式符号强化感知

日常中人们强调节日生活的仪式感,既包含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又寄托着情绪和情感的传递。在文化类节目中,仪式感的塑造更增强了文化的典雅感。例如《国家宝藏》中,嘉宾手拿正方体的印玺,给人穿越时空之感,以及文化历史厚重之感;又如《朗读者》,在节目中当“读书的大门”打开,主持人与嘉宾访谈前的环节设置,既引出接下来的深度访谈,又给人满满期待的仪式感、悬念感;再如《非遗里的中国》节目片尾会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定格视频画面进行展示,形成一种推崇和弘扬榜样的仪式感;以及近期播出的《中国书法大会》,每一期的开场会让30位书法爱好者,通过笔墨书写,特殊的书法仪式感的方式问候全国观众,更凸显出《中国书法大会》书写时代精神的深意,以及凸显出节目所独有的特性。

3. 共情传播

共情传播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共同或相似的情绪状态所做出的情感反应,共情传播有助于弥合差异与鸿沟,在共享人类情感的基础上,从而形成情感共同体,达到有效传播。共情传播在当下的传播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是共情形成后动能要比共识更加强烈;再者是共情传播与共识传播门槛低、对受众要求低,更利于跨文化人际传播。

3.1 小我与大国

正如主持人撒贝宁在《非遗里的中国》里所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没有断过,就像蚕丝一样,是有韧性的文化,这个韧性就是在于一代一代的传承人,在用他们的坚守和智慧,让这根文化的丝,几千年从未断过,到今天,而且还会一直延续。

在这档文化节目中,我们看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朝兴六十四年把指纹磨没了,但依然心中所念的是:“岁月可能不会留给我太多时间,我想把身体养得好一点,看看龙泉青瓷怎么发展,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也看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蚕丝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顾明琪,他抢救下木质的制作机,怕它被机械化所淘汰,去哪里都带着木质的制作机,到全国各地宣传缫丝技艺,他曾说:“像我们这一代人如果不保留的话,就没有人保留了。”正是这种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精神,将小我之情,融入大国理想,融入时代,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3.2 理性与感性

文化类节目又将理性之感与感性之情所融合,从而再度达到共情传播。如《非遗里的中国》在浙江台州椒江葭沚老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创新应用人陶虎,在介绍蚕丝新时代非遗创新应用——蚕丝骨钉(运用于医院外科手术、医疗器械)是几千年中国桑蚕文化发展到今天的又一个新飞跃和延续。通过对蚕丝织造技艺理性的介绍,再到今天利用蚕丝制作出“世界首创蚕丝脑机接口”(蚕丝天然抗菌、可降解的优势,降低大脑损伤并且排异反应小)。而脑机接口,又是各国科学家在竞争的一个很重要的高地,通过脑机接口能够让盲人“看”到图像,实现视觉恢复,其原理是通过用外面的传感器,把这些图像获取起来,然后通过脑接口绕过我们的视觉系统,直接输入到人脑后端的视觉皮层,来进行一个成像从而造福一些特殊人群。并且已经在大型动物、癫痫病人上做了试验。通过理性客观地看待蚕丝织造技艺,以及蚕丝的新时代创新的介绍,到感性地造福人民,在科技和文化的碰撞当中,我们桑蚕的文化,也是科技的种子,创造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未来畅想,感动和感激之情融汇于其中。将理性与感性升华到新的高度:禾道拾遗、匠心铸遗、千年丝蕴共传承。

3.3 继承与创新

文化类节目利用共情传播,将继承传统文化的不易之感、创新传统文化的幸福之感深深融和,达到共情传播。例如在《非遗里的中国》台州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陈克在进行“台州刺绣”步骤图展示时讲述道,1975年编了一套二百多针的针法针谱图,也就是今天台州刺绣的针谱,这个针谱现在保存在台州市的档案馆。其中对草稿本进行了特写展示,当主持人问道:“为什么要编这样的一个针谱呢?”陈克回答道:“当时我看到一个绣花的社员到总厂里面去学针法,结果不凑巧,师傅不在,让社员无功而返,那个时候,我就萌发了一个思想是不是能把这个针谱,像图书一样整理成册,存放在资料室里,不管谁都可以来查阅,那么我就调动了基层的绣花社员,记录了每一个针法的使用时间,用线量,尽量让人家看得易懂。”正是这种传承精神,才有了后来创新的佳作《原·衍生》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因为传承和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在当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通过传承情感的升华,让受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上的那种:日复一日地耐得住寂寞要一直做下去的坚守,以及一根线断了没关系,传统手艺的线不能断的深情寄语。

4. 结束语

中华文化在波诡云谲的时代浪潮中不断前行着,让炎黄子孙在前行道路上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泛娱乐化的当下,时代呼唤文艺精品,人民呼唤匠心巨制,而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不止于此,还将会在时代发展的宏伟蓝图中,继续走向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蚕丝大众文化类节目
蚕丝馆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春蚕丝尽便会死吗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我的新发现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