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及品质评价
2024-01-04冉世前杜玉婕赵小敏苟开礼袁雨晴
冉世前, 杜玉婕, 赵小敏, 苟开礼, 袁雨晴
(1.遵义市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贵州 遵义 563000; 2.遵义市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 贵州 遵义 563000)
鲜食玉米是指在乳熟期进行果穗采收,用于直接食用或加工的一类果蔬产品,按植物学分类可分为糯玉米、甜玉米、甜糯玉米3种类型[1-2]。近年来,低脂、高纤维、高蛋白等健康的膳食结构已成为全新的消费趋势,而鲜食玉米具有口感好、低脂肪、高纤维、多营养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3]。另一方面,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消费市场的转型升级,鲜食玉米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达120万hm2,其中糯玉米73.33万hm2、甜玉米33.33万hm2、甜加糯玉米13.33万hm2,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鲜食玉米种植、生产、加工和消费的国家[4-6]。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有效的监管,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也存在良种选育力度不够,品种单一、品牌和质量意识薄弱,无完善标准体系、鲜穗市场信息不对称,种植效益差异大等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5-7]。通过对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开展种植比较试验,并对食用品质进行评价,为目前遵义市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于2022年3月24日至7月15日进行;试验地点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松林镇松林居,海拔900 m,经度108°65′13″,纬度9°34′13″,年积温4 500 ℃,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1 200 mm,地块平整均匀, 具有喷灌条件,土壤为黄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蔬菜。
1.2 试验材料
万糯2000(ck)、万糯2013、万糯2018、万彩糯6号、珍珍糯600、沪红糯1号、金糯1913、京科糯768、农科糯336、万黄甜糯1015、万彩甜糯118、中鲜糯868、中鲜糯808、密甜糯2号、彩甜糯6号、荆恒一号、荆彩3399、双萃270,共计18个鲜食玉米品种,均由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1.3 试验方法和田间管理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行长8 m,行宽4.8 m,小区面积16.8 m2重复间设80 cm走道。
田间管理:18个试验品种均于3月24日统一播种,整个试验期间肥水条件充足,3月30日出苗,4月18日移栽,秧龄20 d;底肥施用“深沃”有机肥50 kg/667 m2+开磷复合肥(15∶15∶15)20 kg/667 m2,并施用15%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地下害虫;移栽后统一管理,追肥分别在6月5日追施泸天化尿素(N 46%)10 kg/667 m2和6月22日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6月4日施用35%氯虫苯甲酰胺+25%噻虫嗪+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蚜虫及草地贪夜蛾等害虫。
1.4 调查项目指标
生育期调查包括:播种期、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采收期以及生育期6个指标;植株性状调查包括:株高、穗位高、分蘖率、双穗率、空杆率和抗倒性6个指标;产量调查项目包括:穗长、穗粗、秃尖、穗行数、行粒数、鲜百粒重、鲜穗产量和鲜出籽率8个指标;品质项目指标包括:感官品质占30%(18~30分);蒸煮品质占71%气味(4~7分)、色泽(4~7分)、风味(7~10分)、糯性/甜度(10~18分)、柔嫩性(7~10分)和皮薄厚(10~18分)。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20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调查分析
18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如表1所示,所有参试品种均在同一天(3月24日)进行播种,并且品种间出苗期差异较小,均在播种后10~12 d内出苗;但参试品种在抽雄期、吐丝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双萃270、万彩甜糯118、中鲜糯868、密甜糯2号这4个品种抽雄期和吐丝期较对照较早,其余品种均较对照略早或相当。同时,不同参试品种采收期也存在明显差异,所有参试品种的鲜穗采收期在99~111 d之间,品种间差异相对较大。除双萃270较对照提前7 d以及万糯2013、珍珍糯600和沪红糯1号与对照相当外,其余参试品种较对照晚5 d。
表1 18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调查情况
2.2 植株及果穗性状表现分析
18个鲜食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在苗期阶段,除荆恒一号长势差,以及万彩甜糯118长势中等外,其余参试品种苗期长势均呈现出良好态势。在株高和穗位高方面,珍珍糯600和沪红糯1号要高于对照,其余品种均低于对照,其中金糯1913、中鲜糯868、密甜糯2号和荆恒一号株高低于120 cm,远低于对照。大部分品种穗位高度在65~85 cm之间,但双萃270穗位高仅有25 cm,穗位最高的是万彩甜糯118,为108.3 cm。研究表明,株高与产量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适当增加株高能使单穗粒重相应提高,但是穗位高度过高会对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有一定影响,所以在选择品种时,应综合两方面考虑[8]。其次,双穗株型只在密甜糯2号、沪红糯1号、珍珍糯600和双萃270四个品种中有发现,双穗率分别为65.00%,34.81%,28.10%和6.80%;本试验中所有参试品种的分蘖率、空杆率、抗倒形和保绿度都表现出很好的效应。
表2 18个鲜食玉米品种的植株及果穗性状表现
果穗性状方面,玉米品种果穗性状因品种而异。各品种的穗长基本在23~29.8 cm之间,均达商品穗标准要求,市场上鲜食玉米标准穗长为≥16 cm。穗粗在5~6.3 cm之间,最大穗粗为万糯2013(6.3 cm),最小穗粗为双萃270(5.3 cm)。秃尖在0~2.3 cm之间,沪红糯1号、中鲜糯868、京科糯768、荆恒一号4个试验品种低于或等于对照品种(0.2 cm),其余试验品种均高于对照,其中彩甜糯6号达到了2.3 cm。
2.3 鲜穗产量结果分析
18个鲜食玉米品种的果穗性状及产量分析如表3所示。从产量构成要素方面看,穗行数方面,万彩糯6号和万黄甜糯1015较低(≤13行),沪红糯1号、双萃270、农科糯336和中鲜糯808较高(≥15行),其余试验品种穗行数在13~15行之间。行粒数方面,万糯2018最高(42.3粒),其次是京科糯768和万彩甜糯118(37.6粒),而珍珍糯600最低,仅有13.8粒,其余品种介于26.5~36.9粒之间。鲜百粒重方面,彩甜糯6号最高(43.8 g),最低为沪红糯1号(27.7 g);鲜出籽率方面,仅双萃270(43.8%)和沪红糯1号(53.7%)低于对照(60%),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最高为万糯2013(78.9%)。各参试品种间果穗产量同样存在明显差异,在参试的18个品种中,双萃270果穗折合产量为1 087.4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67%;彩甜糯6号、京科糯768、万糯2018较对照减产幅度低于4%,其余试验品种产量均远低于对照品种,产量最低为荆恒一号,仅543.7 kg/667 m2,较对照减产49.16%。
表3 18个鲜食玉米品种的产量分析
2.4 品质评价
鲜食玉米品质主要包括营养评价、鲜食评价和加工评价方面[9]。外观性状、色泽、籽粒排列、饱满度和柔嫩性、食味和口感、种皮厚度等是鲜食评价的主要评价指标[10]。试验对参试品种的鲜食评价做了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不同品种鲜食玉米在感官品质和蒸煮品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总体上,所有参试品种综合品质属于中等品质品种,综合品质均处于2级(75≥评价分数<90),且大部分品种都优于或接近对照品种。农科糯336(87.67分)、京科糯768(86.09分)和沪红糯1号(85.69分)口感好,皮薄,糯性或甜度上乘,鲜食品质相对较好;而荆彩3399和金糯1913鲜食品质相对较差。
表4 18个鲜食玉米品种的感官性状评价
3 结 论
本试验通过对18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分别对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及果穗性状、鲜穗产量及鲜食品质等方面进行分析。生育期方面,所有参试品种的鲜穗采收期在99~111 d之间,品种间差异相对较大;植株及果穗性状方面,大部分品种穗位高度在65~85 cm之间,各品种间的穗长基本在23~29.8 cm之间,均达商品穗标准要求,并且在分蘖率、空杆率、抗倒形和保绿度都表现出很好的效应;鲜穗产量方面,各参试品种间果穗产量同样存在明显差异,除双萃270果穗折合产量较对照增产1.67%;彩甜糯6号、京科糯768、万糯2018较对照减产幅度低于4%外,其余试验品种均远低于对照品种产量。鲜食品质方面,各参试品种综合品质均属于中等,其中农科糯336、京科糯768和沪红糯1号口感好,皮薄,糯性或甜度上乘,鲜食品质相对较好。综合分析可知,万糯2000、双萃270和京科糯768等3个鲜食玉米品种在植株及果穗性状方面均表现良好,且产量高、鲜食品质相对较好,在本试验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