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例谈
2024-01-04汪鑫
汪鑫
【摘 要】 作业是教学课后延续的方式和途径,它不仅承担着巩固知识和反馈教学效果的任务,甚至还能实现某些在课堂中无法完全达成的教学目标。文章在“双减”视域下,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具体案例,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作业兴趣、增强学生的作业归属感两个方面进行探析,力求作业设计做到形式丰富、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减量不减质,事半功倍。
【关键词】 小学数学;“双减”政策;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如何进行作业设计才能做到减量不减质,并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文章将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作业兴趣以及增强学生的作业归属感两个方面入手,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作业设计的探析。
一、双向赋能,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人们常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然而作业也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作业如果能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目标还能在作业中得到延伸和达成,何乐而不为?一方面是学生对作业的形式感兴趣,跳出传统作业单一重复的写、算、练;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来自教师真心的赞扬性评价、有温度的鼓励性评价、善意的建议性评价等,都能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和欲望。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
1. 口头作业
人们习惯把语言学科和读、说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数学学科也需要读、说。正因为数学语言和生活语言不尽相同,所以更要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具有重要意义。“马芯兰教学法”提出数学审题的思维训练中就包括对数学语言的训练。要训练学生用清楚、准确的语言,即用“说理”的方式,说出自己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是易事,且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平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日积月累、逐步提高。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设计训练表达的作业,让课堂上无法100%达成的目标在课后有了实现的可能。比如选取典型的题目(可以是例题、习题,也可以是公式推导等),让学生有条理地说出分析思考的过程或者解题思路,以视频的方式发送给教师。教师可以将表达流畅、思路清晰、语言准确的作品分享到班级群,供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对于这样的作业,学生一般不会感觉到压力,且有浓厚的兴趣。通过说题作业,可以感受到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变化。
2. 实践作业
实践作业,顾名思义就是要动手实践、亲身参与。在小学阶段,可以是动手实验类作业,也可以是调查类作业,还可以是动手测量类作业……此阶段的学生处于好奇心、动手能力都比较强的年龄段。在合适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尝试设计一些实践作业,丰富作业形式,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在三单元学习了复式统计表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作业:
小调查:你知道每个月家里有哪些固定支出项目吗?
(1)向家长了解并记录1~6月家里每月电费、水费、燃气费、电话费等分别是多少钱?请你设计一个复式统计表,记录下来吧!
(2)比一比上面的表格中,哪一项支出最多?
(3)请选择上面表格中的一个支出项目,比一比,每个月的这项支出有什么变化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
学生自己收集整理数据,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比较,不仅让学生巩固内化了知识技能,明白了复式统计表在对比时的优点,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生活常识的了解,还能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节约的意识,并让他们感觉数学有趣、有用,觉得数学作业有意思。
3. 应用作业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设计应用类作业,不仅让学生明白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还能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学完计算经过时间之后,可以布置生活应用类作业:周末的一天
周末你都是怎么度过的呢?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请你选择周末的其中一天,记录一下你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吧!
这一天你过得怎么样?看看自己做每件事花费的时间,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吗?
此类作业学生会觉得很有意思,因为素材来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此类作业不仅巩固了计算时间的方法,而且还有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趣味作业
趣味作业,顾名思义,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也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桥梁。不失时机地通过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匹配的趣味作业,也许能在学生心中点燃一股热爱数学的激情。趣味作业可以是充满智慧的数学故事,也可以是奇妙的数学文化,还可以是跨学科的知识整合……
在学生认识了“年、月、日”之后,可以设计学科融合的作業:科学小侦探
请观看班级群里微课视频,或上网查阅资料,再和家长交流交流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人们把2月的天数规定为最少呢?这里面有怎样的故事或传说?
(2)地球处于哪个星系?这个星系还有哪些行星?地球特别吗?为什么?
(3)地球怎样运动?月球怎样运动?
(4)地球和月球的运动,跟年、月、日有怎样的关系?
(5)大约每4年里就有一个闰年,能解释一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年、月、日这个内容和科学课里面的“认识宇宙”联系紧密。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于宇宙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笔者在网上找了介绍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相关视频,还有关于2月天数被砍掉的神话传说,让学生回家观看了解。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兴趣盎然,乐意完成。第二天还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甚至会讨论很多作业中没有提到的科学问题。这说明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发自内心地感兴趣。通过这样的跨学科作业,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科学、历史文化的联系,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了解周围的世界。
(二)丰富作业评价方式
谈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评价,同样谈到课后作业也离不开作业评价,它是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受时间限制,教师不能做到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及时的评价。但批改作业时,教师可以做到一对一的针对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这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作业评价充满期待,最终让学生对数学作业满心期待。
只有等级的评价方式片面、枯燥,而且缺乏温度、缺乏激励性。在作业中可以加入简洁的评语,让学生在作业习惯、解题思路、思考策略等方面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努力进行肯定,并且善意地提出改进建议,保护学生的作业兴趣和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对数学的信心。比如“书写漂亮,计算还要细心。”“思路巧妙,继续加油。”“考虑全面,但作业要多一些耐心。”
二、豐富作业内容,增强学生作业归属感
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做作业的原因是他们不觉得作业对自己有太大帮助。作业是教师统一对全班进行布置,他们只是完成教师的任务而已,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有研究表明,学生更愿意完成一些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作业和任务,或者解决他们认为很重要的问题。这也给教师设计作业提供了思路,要想激发学生在作业中的主动性,教师要设计让学生有归属感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到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自己也是有主动权的,作业也是可以表达自己、彰显个性的。
(一)布置分层作业,学生可自主选择
按照不同的标准,作业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对于分层作业来说,按照作业难度可以分为基础题、拓展题、拔高题。基础题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属于必做题,数量不必太多,几道题能涵盖本节课基础知识即可;拓展题中可以设计“一步变式”题和“多步变式”题,数量稍微多些,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3~4道题完成;拔高题比较有难度,属于选做题,提供给班里数学思维好的学生来完成,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奖励机制,激励学生思考。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在数学上的学习力当然也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然而设计分层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还可以通过作业设计让学生在作业中有主动权、选择权,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题目去完成,让学生在作业中有归属感。
(二)布置开放性作业,学生可个性化展示
笔者查阅了资料,小学数学开放题大致包括:答案不唯一、条件不完备或者多余、解题方法多样等。恰当的数学开放题,不仅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还能在探究结果的呈现中展示学生的个性化成果,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在作业中找到归属感都是功不可没的。
比如学习了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开放性作业:从一个长15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小长方形,可以怎么剪?剩下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思维全面的学生可以想到所有的剪纸情况,没有想全的学生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样剪。”开放性作业既训练学生的思维,又能提供个性化展示平台,增强学生在作业中的归属感。
(三)自主设计作业
针对某些教学内容或教学时间节点,可以考虑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让他们成为作业的主人,可以让学生有满满的作业归属感。例如,在一个单元教学结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整理自己认为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可以以小报的形式呈现,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呈现。有学生用知识树的形式归纳总结了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还有学生认为周长和面积容易混淆,所以专门举例对比来区分和说明。
在一个单元或者一个学期完结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单元或本学期最有价值的错题,不仅教会学生反思和总结,还让他们体验了作为作业主人的感觉。
在自主设计的作业中,要呈现哪些知识或者内容,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计安排,这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生有了充分的发挥空间。学生作品的呈现结果,数学学习力不同的学生会有所不同。这样的作业,每个学生都能在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学生的个性化也有了展示的机会,在作业中找到了归属感。
三、结语
在“双减”政策下,作业要减量不减质,教师设计的作业不仅要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与方法,还要能激发和保护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对数学的信心、提升思维品质,为学生今后漫长的数学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和思维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宁. 单元视角下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2] 王月芬. 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 刘权华. “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学应有的作业观[J]. 教学与管理,2021(3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