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4-01-04杨玉梅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绘本信息化活动

杨玉梅

导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对日常工作中的信息化改革投来了关注的目光,采取了相应的系统性方案来推动成果的扩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初始阶段,对外界资讯的理解和内化普遍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能力,遑论在这个基础上构建正确、完备的认知思维,所以格外需要教师在课程——特别是语言文化类课程的教学中提供更有直观性的引导。然而囿于思维建设水平,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传统模式下的“抽象输出”不具备良好的接受能力,也缺乏相应的认知、整合兴趣,反倒更希望通过一些生动活泼的方式汲取相关资讯。这恰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为绘本资源和信息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基于以上几方面认识,小学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育活动的具体执行中进一步认识到信息化绘本教学、信息化家校合作等活动的巨大价值,以其为主要抓手设计、执行更有质量的综合指导方案。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信息化绘本教学的具体策略

绘本资源和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资讯表现方面的生动化、形象化,如何以其为“焦点”实现彼此交融、互促互进,成了教师必须思考、解答的关键命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体围绕“趣味迎合性”“代入式学习活动组织”“小组讨论学习活动”等主题构建对应的方案框架,让学生真正汲取有助于阅读素养提升的宝贵养分,为自主阅读习惯和意识的形成提供前端基础。

(一)彰显绘本资源与小学生认知趣味的契合性

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有着十分典型的“三分钟热度”心理特点,在接触某种事物时很容易丧失最开始的新鲜感而感到“兴味索然”,很难真正对常态性的资讯整合做到“持之以恒”——这一特性在学习活动中被体现得更淋漓尽致。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在选择绘本资源及对应的信息化输出方案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彰显资源、路径的趣味性,一方面确保绘本和对应的信息化开发模式能表现出更多对学生趣味“点”产生强效刺激的元素,另一方面保证绘本和信息化教学框架中的资讯输出路径更契合小学生的群体认知习惯和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多形式、多路径的呈现优势进一步完善绘本资源的多元表达效果,让学生的自主认知、内化资源得到更高层面的开发和利用,也让学生的主观意趣被转化为促进课堂升维的动能。

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古诗词”方面的主题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師可借助绘本中的图画场景,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原诗词作品中相关意象的动态情境,同时利用网络素材融入更丰富的奇特元素,更可直接依托线上平台直接向学生补充由童话绘本改编的动画短片,让《敬亭山的故事》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或《诗人的秋》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本来有些超出学生生活认知和观察范围的场景得到趣味、具体体现,取得良好的引导成效。

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在阅读绘本时将得到更有趣味感的信息摄入体验,对具有较高抽象认知要求的元素形成富有质感的自我体会,使阅读成果得到实质性巩固、扩大和优化。

(二)利用信息化绘本教学开展代入式学习活动

绘本之所以能成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新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打破文字的“抽象性”,将相关内容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场景,提高信息的课堂整合效率。在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唯有让学生真正对学习素材做到“身临其境”,教师的引导工作才可以彰显更可观的生本带动效力。基于这一方面的客观事实,在信息化绘本教学课堂构建中,小学语文教师不妨能动利用绘本图片及更具资讯输出感的信息化展示平台呈现具象化的角色形象和情境氛围,带领学生进行一场升级版的“角色扮演”和“‘跨次元对话”活动,让绘本教学表现出比重更大的“扮演”成分,使学生在完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锤炼、强化语言文字和多元人文信息整合意识、能力,真正达成提升绘本阅读指导维度的预期目标。

比如,在设计有关“金色童年”这一主题的多文本绘本阅读指导方案时,教师不妨结合对应单元的主题课文,选择类似《犹记那年海棠开》或《美丽的山茶岭》等有着共性主题成分的绘本资源,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图文阅读+动画观看”的方式对主题情节、核心人物进行基本了解,其次准备简单的服装、道具,带领他们结合多媒体资料中观察到的场景、角色形象等开展一次“即兴表演”,最后帮助学生参照绘本或关联动画中的语言部分设计每个角色的对白,使整堂绘本阅读课“进化”为一次“绘本剧”的集中演出。

这种方法具有最强的情绪调动效力和课堂资源整合开发功效,能为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立体式感官刺激,充分迎合他们的自我表现欲和个性化呈现心理,实现更高维度的绘本阅读综合指导目标。

(三)在信息化绘本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出于对小学生尚且稚嫩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的“照顾”,现实中不少小学语文教师过度夸大绘本阅读活动的执行难度,习惯以“保姆”的身份定位自我,主张将所有工作都由自己代劳,让学生“坐享其成”。这种方式尽管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课堂的机械效率,但从长远来看却极大弱化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动探究的能力,不利于他们阅读思维的个性化构建,也减少了信息化课堂构建支点的存在数量。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在构建信息化绘本教学课堂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进一步突出对小组讨论活动的有效设计和能动组织,根据绘本资源内容及课程教学主题预留难度适中且有着一定思考空间、价值的问题充当学生开展自我分析的中心,同时借助交互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的能动探究注入更为新鲜、丰富的线索、思路、灵感,使他们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更多平台来表达自我、了解彼此,从团队的经验、智慧中汲取相应的“养分”,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比如,在结束了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鲁滨孙漂流记》这一课的教学后,有些教师会选择《妙游梦幻岛》这本绘本作为课后拓展阅读的素材,这时可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每一幅出现主角“查理伯爵”的插图几乎都有形形色色的花朵影子。当学生的思考遇到瓶颈时,教师可通过搜索引擎和电子白板展示各色各样的花朵,询问他们看到这些图画时内心的感受,并补充有关“花语”的课外资讯供他们补充阅读,引导学生给出“因为‘查理伯爵在孤岛上就如开在荒野的花一样,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之类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引导方法,学生们一来可以在绘本中发现更多可供思考、研究的趣味问题,二来可以使学习思维变得更主动灵活,促进个性化认知资源的能动开发和灵活利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信息化家校合作的具体策略

作为基础学段,小学所有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共同重视与同步参与。只有二者形成“交叉火力”,才可以达成更显著的教育引导成果。在信息化背景下的绘本阅读教育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充分发动家长的力量,依托信息化技术的便捷性和交互性优势拉近家庭、学校阅读课堂的构建距离,凭借“家校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和“学生阅读活动成果优化展示”促成家、校、生三方联动的资源开发、利用进程,以期达成预期的目标。

(一)依托线上渠道实现绘本教育工作的家园信息共享

从核心层面来看,“绘本”并不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概念——学生在幼儿时期读过的插图故事都可以被归入相应的范畴中,很多家长也都在事实上具有陪伴、指导子女阅读绘本的经历,这就为相关方面的家校合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进行信息化绘本阅读综合指导工作时,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常忽略对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的充分引入和有效开发,让自己处于“孤军奋战”的窘境,制约了教学成果的进一步扩大。据此,务必依托对线上渠道的开辟和应用搭建连接“课堂”和“家庭”的“信息高速公路”,围绕学生的绘本阅读基础、素材趣味、认知和开展能力等主题和家长开展信息交流,将相关内容整合为后续工作的“引擎”和“标尺”,大幅提高信息化绘本教育活动的执行效率与质量。此外,如果学生的条件和意愿允许,教师也可以在信息交流体系中预留允许学生参与的窗口,让相关资讯互换具备更多支点和角度,实现效果的二次优化。

比如,教师不妨单独构建“绘本窗口”的主题性家校微信群,定期将学生参与绘本阅读和关聯活动的影像资料分享给家长,根据学生居家状态下的阅读活动情况和家长随时进行线上沟通,还可将了解到的信息以“电子档案”的形式汇总、保存起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执行绘本材料筛选。

这样学生的绘本阅读就能拥有两方面的优化助力,家长和教师也能在相关工作的开展中进一步达成思想、方向、方法上的一致,改善绘本阅读指导工作的总体执行面貌。

(二)借助家园联动活动完善学生绘本阅读的活动成果

信息化背景下的绘本阅读指导活动必定以达成相应目标为存在、开展的核心价值,这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默契配合。小学语文教师进一步借助家校合作机制,将家长充分转化为借助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理想阅读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友军”,一来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利用业余时间和居家条件,陪同、指导子女做深维度的阅读、思考活动;二来结合典型绘本的主题、内容和场景,有计划地组织部分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亲子游戏,利用信息化平台完善沟通工作或开辟专题化的“家校联动线上平台”。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的综合阅读素质提升得到来自课堂、家庭的双向推动。当然,在具体开展这一项工作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做好对“度”的把握,不要将过多工作转移给家长,要从始至终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保证工作平稳有序。

比如,教师可以在结束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的教学后,引入《我家的“虎妈”和“猫爸”》这本绘本作为拓展阅读资料,参照有关情节,利用“校园开放日”或“主题家长会”等契机,鼓励家长和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生活场景还原”活动,如“考试其后”“当父母发生了分歧”“我被父母误会了”“我有‘苦话需要说”等,还可借助周末时间通过“钉钉”等平台组织“线上闯关”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绘本的“亲情主题”及和家长相处的乐趣和温馨。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绘本阅读中汲取知识和乐趣,更可以结合对应的主题对作品蕴含的人文情怀、社会意识形成深入直观的了解,拓展绘本主题阅读工作的效力维度。

除了以上几方面主要策略外,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筛组软来进一步搜集学生有关绘本阅读项目的个性化信息,将其整合为内容翔实、项目多元的“资料库”,让绘本阅读指导方案“有章可循”,大幅提高执行精度,使学生享受更贴近自身认知和发展诉求的阅读综合指导。

三、结语

真正富有智慧的教育工作者绝对不会将书本作为自己唯一的“武器”,而能像小说中的“武林高手”一般,做到“摘叶飞花”即可克敌。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树立“多元资源共同开发、利用”的正确意识,进一步完善对绘本资源的阅读课堂构建开发工作,同时重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应用,以“信息课堂+绘本教育”的方式提高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质量、效率,引导学生围绕多元主题开展体系性的阅读活动,带领他们实现个人意识、能力、习惯和思维层级的强力塑造、显著提升,为日后更高阶段的阅读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多维提升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绘本信息化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月“睹”教育信息化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绘本
绘本
绘本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